第67章 再起刀兵五)

字數:5847   加入書籤

A+A-


    趙遝統領七萬冀北前鋒趁夜渡江,突入朝廷淮北大營之內,不料營內卻是空無一人,他尋找那名押糧官卻不見了蹤影,此時他便知是中了陸明義的計策,急令退軍,不想尚未有所行動,大營兩側便傳來一陣喊殺之聲,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山呼海嘯仿若潮湧。
    趙遝雖然盛氣淩人,但是卻有過人之處,他知此刻如果不管不顧隻是退軍,必遭兩路夾擊,黑夜之下,難辨敵軍虛實,立時就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麵,於是他當機立斷,厲聲大喝道:“馬上關閉營門,所有人去營牆防禦,弓箭手靠後支援,務必堅持到天亮!有膽敢擅退者,殺無赦!”
    他這一聲令下,還真的止住了馬上即將四散而逃的冀北大軍,冀北軍兵立刻關閉了營門,七萬大軍分散開來守住營寨東西兩側的營牆,弓箭手全部準備好了箭鏃,黑壓壓一片排列在步軍之後,冀北軍中很多騎兵都下了戰馬,抽出腰間的戰刀,來到營牆之下充當步兵守衛大營,他們明白隻要堅守到天亮,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現在潰逃,等待他們的唯有被朝廷淮北大營的軍兵追殺至死。
    就在他們剛剛做好戰鬥準備的時候,陸明義和霍清明所領的兩路大軍就分別如潮水般拍打在淮北大營的兩側,朝廷大軍因為沒想到敵兵會突然據守營寨,故而並沒有準備什麽攻城器械,隻能徒手攀爬大營的營牆,好在營牆並不像城牆那般高大,踩著同伴的肩膀也勉強可以夠到營牆的頂部。
    而冀北軍因為是臨時采取的據守策略,也沒有任何防禦敵兵攻堅的器具,隻能憑借弓箭手的掩護,用手中的刀槍進行防禦。
    雙方幾乎是瞬間便亂戰在了一起,霍清明與陸明義見冀北軍明知中計卻沒有慌亂撤離,而是選擇了據守營寨負隅頑抗,就知道這領兵的趙遝是個厲害的絕色,黑夜之中中計被襲,卻能審時度勢,瞬間做出最為有利的判斷,並予以執行,即使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
    但是管你是名將還是庸才,今晚霍清明都不會放過,他見對方據營而守,自己一方瞬間變得十分被動,他立刻朝身後的副官喊道:“去,馬上砍伐樹木,綁紮在一起,搭起百架簡易雲梯,我就不信這些冀北軍能守到天亮!”
    副官答應一聲,急忙傳令而去。
    陸明義幾乎是同時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就這樣,朝廷大軍不出半個時辰便搭建出上百架雲梯,士兵們肩扛雲梯來到營牆之下,將雲梯搭在土石混合而成的營牆之上,士兵們各持刀槍蜂擁而上,朝著營牆內部的冀北軍就是一陣刀劈劍砍,一時間打的冀北軍有些慌亂不堪。
    “頂住,弓箭手射擊,支援營牆守軍,不能讓敵人進來!快射擊!”趙遝見朝廷大軍以雲梯攻營,立時就扭轉了不利的局麵,他趕緊下令弓箭手支援營牆的守衛士兵,給朝廷大軍予以迎頭痛擊。
    冀北軍的弓箭手本來還有所顧忌,戰鬥一開始就變成了短兵相接的亂戰,遠程弓箭的作用受到了極大的限製,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在敵我雙方的士兵亂戰中射中敵人的,搞不好一箭過去沒有射到敵人,反而把自己人射個對穿,所以弓箭手都已經放下了手中的弓箭,而是手握腰間弓箭手專用的近戰短劍,暗想一旦營牆失守,自己也隻能憑借短劍和敵人進行搏殺了。
    沒想到趙遝下達了射擊的命令,這無異說明要將自己人也拋棄掉了,但是弓箭手們也不敢違抗趙遝的命令,他們忙拿起手中的弓箭朝營牆的方向射去,一陣呼嘯而來的箭雨立時將已經登上營牆的朝廷大軍射的人仰馬翻,鮮血隨著箭鏃穿透鎧甲的悶響,飆濺而出,瞬間染紅了淮北大營的營牆。
    冀北軍守衛營牆的士兵也被自己人的弓箭誤傷許多,不少中箭的冀北士兵苦痛的從營牆上翻倒地麵,頓時摔得口吐鮮血,很多士兵氣的破口大罵“媽的,誰下令放的箭?想把老子們也射死嗎?”
    可是弓箭手得不到趙遝的命令卻是不敢停下射擊,再次拉動弓弦朝營牆一陣拋射,犀利的箭雨再次落下,帶走數不清的生命,有朝廷大軍的,也有冀北軍自己人的。
    “混蛋,這些混蛋瘋了,連自己也不放過嗎?”陸明義看著被不斷射下營牆的淮北大營士兵,心中怒極,咬牙切齒的沉聲罵道。
    他無法相信冀北軍的指揮官居然下達了如此冷酷的命令,寧可射死自己人也要阻止朝廷大軍攻上營牆,對方明顯就是要靠這股狠勁讓自己這方知難而退,但是事已至此又豈能善罷甘休,雙方都有不能輕易放棄的理由,今夜注定有一方要付出慘重代價。
    就在陸明義心中發狠,想要命令全軍壓上的時候,隻聽對麵營牆那邊一陣陣響徹四野的戰鼓之聲擂動,那鼓聲仿佛要震破夜空,振聾發聵,宛如催動雷鳴,攝人心膽。
    “這是...?”陸明義身為統兵大將如何不知道這鼓聲乃是天明帝國的進軍鼓,也叫決死鼓,擂動戰鼓敲響的特殊韻律仿佛能激蕩靈魂,讓人聞之熱血沸騰,一旦擂動這般鼓響,必是死戰之局,不死不休,絕無退卻可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要發狠,霍清明比自己更狠,戰鬥剛一陷入僵持,這家夥居然命人擂動了這決死鼓,此番必定是不能善了的結局啊!陸明義想到此處,牙關一咬,把心一橫,大聲喝道:“來人,擂決死鼓!分出兩萬軍去猛攻營門,其餘人全軍壓上,給我踏平營牆,有畏戰擅退者,立斬不赦!”
    傳令官聽聞陸明義的命令,整個人都傻了,這位平日裏算得上溫和的統兵大將,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猙獰可怖,那血紅的雙眼看的人心裏發毛,仿佛要擇人而噬的野獸般凶戾異常。
    陸明義看著有些發怔的傳令官,厲聲喝道:“快去!發什麽愣!沒聽到我說的話嗎?快去!”
    傳令官這才如夢初醒,趕忙飛奔而去。
    陸明義的淮北大營軍得到這位主將的命令,立刻依令而行,同樣的決死鼓轟然響起,震得冀北軍一陣發懵,他們不知道這鼓聲意味著什麽,但是也知道聞金則退、聞鼓則進的軍規,朝廷大軍此刻擂動這戰鼓定是大舉進攻之兆。
    就在他們有些發愣的時候,淮北大營的軍兵卻在聽到鼓聲之後,猶如山呼海嘯一般撲麵而來,沒有任何的退縮,那一雙雙眼睛裏滿是絕死之色,即便被冀北軍的士兵一刀砍中了肩膀,鮮血飆濺半空,也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用戰刀劈砍冀北軍的士兵,完全一副以命搏命,奮不畏死的架勢。
    這樣的士兵在戰場上是最為可怕的,他們不決生死,勇往無前,任你如何抵擋都無濟於事,當麵對這種士兵時,心裏便滿是絕望,不管如何奮戰,最終的結果無非是和這些不畏死亡的家夥同歸於盡。
    陸明義這邊敲響了決死鼓,奮力死戰,霍清明這邊卻更加的慘烈異常,朝廷軍兵身後響起的鼓聲就仿佛激發了他們身體裏最為深處潛能,他們冒著敵軍的箭雨,頂著盾牌,手持戰刀猛力砍殺營牆上的冀北軍士兵,不斷有人被弓箭射中掉落到營牆之下,而更多的朝廷士兵卻蜂擁而上,紛至遝來。
    鮮血在黑色的夜幕之下激射飄灑,劃出一道道驚心動魄的紅線,在淮北大營的地麵上勾勒出一幅慘烈的圖畫。
    雙方激戰一個時辰,均是死傷慘重,冀北軍的弓箭手此刻已經停止了射擊,一來是這種覆蓋射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自己也是損失不起,二來是這些弓箭手不斷的開弓放箭,手指都由於不斷拉動弓弦而紅腫開裂,血流不止,完全喪失了繼續射擊的能力。
    沒了弓箭手的支援,本就處於兵力弱勢的冀北軍立時便處於下風,朝廷大軍在決死鼓的激勵之下,奮不顧身的猛撲而上,戰刀如雪,長槍如林,一陣陣猛衝之下已經壓的冀北軍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此刻營門在遭到陸明義派遣的兩萬大軍的猛攻之下陷落。
    當營門被衝開的一刻,趙遝心中最後一絲僥幸也徹底的灰飛煙滅,他急忙喝令軍兵放棄據守,趁朝廷大軍尚未合圍朝營門突圍,他的當機立斷再一次救了他一條性命,趙遝率領萬餘人在自己親衛的拚死保護之下,衝出了淮北大營的營門向北而逃。
    就在他失魂落魄,催馬而行之時,就聽後方一陣喊殺之聲,他回頭觀望,隻見一隊人馬殺來,為首一將頭戴束發冠,身穿黃金甲,外套文武袍,麵如冠玉,棱角分明,劍眉虎目,臉白無須,胯下一匹追風烈焰馬,掌中一條畫杆方天戟,宛如腳踩紅雲而來的索命天君。
    趙遝一見頓時大驚失色,自己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若是被其追上,那豈不是小命難保,他趕緊猛催戰馬急急向前而行,可是對方緊追不舍,他不由一陣慌亂。
    他身邊兩名將官見此情形向趙遝大聲叫道:“將軍先行撤離,待我等將其攔下,替將軍除了這個禍害!”二將說罷,撥轉馬匹帶領數百軍兵向來人殺去。
    霍清明催動大軍猛攻營牆,對方在失去了弓箭手的支援之後便很快落敗,霍清明命人突入大營,卻見敵方主將帶兵衝破重圍向北往塹江南岸而逃,霍清明豈能輕易放其離開,於是一麵命人圍剿營內的冀北軍殘餘,一麵親率萬餘兵馬來追趙遝。
    眼看便要追上,他正自催馬向前,隻見對方對方軍中脫離出數百人,為首兩名將官,催馬挺槍向自己殺來,想必是阻攔自己給敵方主將爭取時間。
    霍清明不由心中大怒,心道這二人屬實不知死活,今日便叫你二人歸位於此,於是霍清明縱馬揮戟向兩將衝來。
    霍清明誇下這匹追風烈焰馬日行千裏、夜走八百,可謂是寶馬良駒,風馳電掣禦風而行,速度極快,眨眼間便已到了二將近前,沒等這兩人搭話,霍清明揮動方天戟分心便刺,其速快如閃電,使人避之不及,左邊一將隻覺眼前一花長戟已到胸前,未及反應便被霍清明的長戟刺中前心,哢的一聲脆響,此將的鎧甲被方天戟刺了個通透,一尺多長的鋒刃齊根沒入他的體內,鮮血頓時飛濺而出,他大叫一聲死於非命。
    右邊一將被這一戟驚得頓時手足無措,隻見霍清明長戟一抖將死了的將官拋於馬下,擰身一記橫掃打來,那長戟之上的月牙鋒刃不偏不倚正中這將官的脖頸之上,鬥大人頭瞬間飛騰半空,無頭的屍身晃動了幾下便跌落馬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照麵,不過幾息之間,兩將均被霍清明斬於馬下,前方邊逃邊回頭張望的趙遝看見這一幕不由嚇得心膽俱裂,哪裏還敢停留半分,隻顧猛催戰馬沒命的向塹江南岸而逃。
    霍清明被這兩員將官阻擋片刻,前方的敵軍主將趙遝已經逃出百丈之地,霍清明不由心中大急,率軍盡數滅殺前來阻擋的數百敵兵,而後再次揮軍趕來,已經是追之不及,眼看對方到了江邊上了戰船,離岸而去。
    霍清明在江邊勒住戰馬,不由心中氣惱,不想冀北軍這位前鋒大將如此的狡猾,中計之下不但沒有慌亂逃走,反而據營而守,負隅頑抗之下,讓朝廷大軍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見勢不妙又突圍而走,硬是逃過自己的追殺登船而逃。
    霍清明一腔怒火全部發泄在了對方尚未來得及登船的士兵身上,他率領萬餘朝廷大軍如風卷殘雲,將這些冀北軍殺得丟盔卸甲,血染江岸,冀北軍剩千餘人跪地而降才免去一死。
    最後霍清明還繳獲了對方三十餘艘戰船,也算是收獲頗豐,待其返回淮北大營與陸明義相會,一麵命人清點傷亡情況,一麵派人向女皇陛下報捷。
    李患之接到霍清明的戰報之時,展開定睛觀看,不由心中大喜,霍清明會同陸明義設下詐降之計,以淮北大營為誘餌,引誘冀北前鋒大將趙遝前來渡江奪營,結果被二人率軍伏擊,雖然趙遝據營而守,但朝廷大軍最終還是將對方擊潰,以萬餘人傷亡的代價,殲滅冀北四萬三千餘人,俘獲萬餘,繳獲戰船三十餘艘,可謂是大獲全勝,隻是可惜逃了對方的主將趙遝,不免有些美中不足。
    李患之當即傳旨對有功將士予以嘉獎,晉封霍清明為鎮北將軍,陸明義加封關內侯,並勒令全軍加速前進,兩日內務必趕到淮北大營與前鋒匯合。
    就這樣李患之與冀北軍的大戰在霍清明的一場大勝之中拉開序幕。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