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冀北終局八)

字數:5622   加入書籤

A+A-


    天明帝國“崛興”二年六月十九日。
    朔原城下。
    一陣陣少見於六月的涼風吹過朔原城前的大地,仿佛預示著一場慘烈的廝殺將要拉開帷幕,朔原城內的守將侯卓乃是王臣虎的部將,王成虎率兵接應周明,便留下了侯卓率領五千冀北軍鎮守朔原城,不想王臣虎一去不回,後來斥候回報說周明中伏被斬,王臣虎老將軍也被萬曆天率兵擊潰,生擒活捉。
    侯卓聞言簡直如遭雷擊,自己不但稀裏糊塗的成了朔原城最高的將領,並且還要擔負起保衛朔原的重任,讓他這名最多隻統領過萬餘人的偏將如何擔待的起。
    但是大敵當前,此時上報冀北首府再遣兵派將前來守禦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也隻有硬著頭皮上了,於是他一麵遣人火速將軍情上報首府趙興母子知曉,一麵號令五千軍兵加強了朔原的城防,用大釘將朔原城門全部釘死,城牆之上多備滾木雷石,預備火箭、火把,若是朝廷大軍以攻城車攻擊城門,或是搭起雲梯攻城,便防火燒之。又架起油鍋,灌滿油脂,打算朝廷大軍一旦強攻城牆,便以熱油澆下,定讓敵兵有來無回。
    朔原城四麵均是曠野之地,無險可依,隻好固守城內,希望可以拖延一些時日,屆時首府再派援軍便可再與朝廷大軍一決雌雄。
    隻是不過寥寥數日,萬曆天的北府第一軍便兵臨朔原城下,侯卓得到守城軍兵的稟報,急忙披掛整齊來到城頭之上,手搭涼棚向下觀望,隻見南門城外,不遠處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一隊隊身披鐵甲手持長槍的朝廷軍兵排列整齊,徐徐向朔原城而來,那軍兵數千人一陣,足足十餘個方陣,遠遠望去,仿佛大地之上一層黑色的地毯在向前移動,精鐵打造的長槍鋒刃閃動著滲人的寒光,在日光下映的奪目刺眼。
    那正中的方陣中央,一杆天明帝國的繡龍雲紋軍旗隨風作響,戰旗之側,一杆紅邊白底的將旗之上,一個碩大的萬字仿若鮮活般迎風擺動,宛如怪獸張牙舞爪擇人而噬。
    將旗之下,一匹火紅戰馬之上,一員大將頭戴混鐵盔,身穿烏油甲,麵如重棗,獅鼻鷹眼,頜下無須,掌中倒提一條混鐵蛇矛槍,正是冀北原五大將之首萬曆天。
    侯卓見了這般景象不由心中一陣打鼓,額角冷汗頓時順著臉頰流下,他萬沒想到萬曆天來的這般快,並且這軍威嚴整數量龐大,自己未見之時還想著能夠憑借朔原城的堅固城牆防禦一些時日,此刻一見,心中頓時一片冰涼,如此的軍威鼎盛,盛氣淩人,自己就算有些布置,也不知道能夠支撐到幾時。
    就在他一通胡思亂想之時,北府大軍依然到了近前,萬曆天在馬上以矛指城牆傲然說道:“你等冀北守軍聽著!我乃是萬曆天是也,我原為冀北之將,為冀北南征北戰數載,戰功卓著,不得封賞便也罷了,反欲害我!趙猛無道,嫉賢妒能,嗜殺成性,實乃昏聵之主。當今女皇陛下神威天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投效以來屢受重用,今奉命來討冀北,乃是封詔討逆賊趙氏,與其餘人等無關,今爾等若是開城出降不僅可免一死,或為有功之臣,若是抗拒天兵,待城破之時,便是玉石俱焚!”
    侯卓在城頭之上聽萬曆天侃侃而談,盛氣淩人,頓時心中大怒,反倒是懼意全消,不由手扶城垛高聲喝道:“萬曆天!你這背主求榮之徒,有何麵目在兩軍陣前大言不慚,今日你若有膽便來攻城,定叫你有來無回!”
    萬曆天聽聞侯卓的話語立時大怒,仰頭以矛指侯卓大喝道:“豎子,安敢如此狂言!待城破之後,定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於是下令攻城,隻見北府軍陣列分列左右,後軍將一輛輛組裝完畢的“祝融”拋射器推到陣前,那些匠造營的工匠紛紛對其進行一番調式,之後將車下的木箱打開,將其中的燃油彈藥取出,裝進拋射器的投籃之中。
    朝廷大軍的這般舉動莫說冀北守城的軍兵,就是那些不知道此為何物的北府軍兵也是一個個麵麵相覷,在他們腦海之中,攻城就應該是將軍們一聲令下,士兵們奮勇爭先,各持兵刃拿著攻城雲梯直撲敵方城牆,而後攀登而上,與敵兵浴血交鋒,一陣近身搏殺之後,非死即勝,攻占敵城,要麽撲倒在血泊之中,要麽掉下雲梯摔的粉身碎骨,要麽攻占城池之後高舉武器勝利歡呼。
    他們也不是沒見過使用攻城武器攻擊敵人城牆的,那都是些臨時搭建的攻城器械,大型的攻城投石器威力雖大,但是需要提前砍伐木材建造,並且還需要尋找適合的石塊作為投擲的武器,可是自從來到朔原城附近搭建營寨,他們從來沒有接到過這樣的作戰任務,這些看似投石車的東西也不知道從何而來。
    況且這些看似投石車的車架比正常的投石器要小上很多,看樣子並不像是攻城用的器械,更像是野戰時所用的對敵武器,那投籃之中裝載的彈藥也並非石塊,而是一個個看似沉重無比的木桶,抬動之時仿佛有液體在其中左右搖晃,那搬運的匠造營工匠都隨著那晃動左右擺動著身體,來抵消那巨大的力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待一切準備完畢,一個個手持火把的工匠走到那低垂的投籃一旁,肅穆而立,一臉的緊張之色,仿佛內心之中已經知曉那火把點燃之後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冀北軍兵更加的不知所措,他們見朝廷北府軍兵推出了車架本以為是攻城所用的投石車,但見那黑色油布掀開之後,發現是根本沒有見過的器械,不由心中詫異,又見那些投籃之中裝載的木桶,更加的不知道此為何物。
    不由一個個茫然無措,隻顧張望,完全沒有做出任何的防備措施。就連侯卓也是一臉的懵逼,脖子伸的老長盯著城下已經準備就緒,打算大開殺戒的朝廷北府軍。
    一名匠造營軍官跑到高坐馬上的萬曆天近前,躬身施禮說道:“將軍,一切準備就緒!請您下令,是否開始攻城!?”
    萬曆天一雙虎目微眯,目光冷冷掃過朔原城,口中隻吐出一個字“放!”
    那名匠造營的軍官聽聞萬曆天的命令,行了一個軍禮,轉身返回拋射器的陣營,高舉手臂厲聲喊道:“拋射器準備!~放”
    隨著軍官的一聲高喊,空氣中立時響起一陣嗡鳴悶響,那帶著火星的原油木桶被“祝融”拋射器齊齊拋上半空,三十架“祝融”拋射器所投出的三十枚原油燃燒彈,仿佛流星火雨托著尾焰向朔原城樓之上飛去。
    朔原城樓之上的冀北守軍看著漫天飛來的火桶,完全陷入了呆滯狀態,眼前的景象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這帶著熊熊燃燒火焰的木桶仿若天外流火向他們所在的城樓飛來,他們卻無法做出一點防禦的措施,隻能呆立當場,不知過了多久侯卓終於反應過來,他滿是驚恐的眼睛死死盯著那些飛來的火桶放聲大叫道:“快!取水來!取水滅火!”
    他的話音尚未落下,一枚原油燃燒彈已經擊中了城樓,隻聽一聲“轟隆”暴響傳來,那城樓上頓時一陣強烈的爆破傳來,瓦片亂飛,木梁斷裂,一片大火瞬間熊熊燃燒起來,那爆炸的威力巨大無比,碎石木屑一陣爆濺,四分五裂的碎片夾雜著火焰將下方的冀北守軍瞬間吞沒,那些被子彈般飛濺的碎片擊中的冀北軍兵頓時鮮血如注,一陣鬼哭狼嚎傾倒一片,城樓下方的城牆上立時就是鮮血參雜著傷亡慘重的冀北軍兵亂成一團。
    “快!快救火啊!離開那片區域,想死嗎?”侯卓見此情形立時高聲大叫起來,手下軍兵立刻拿盛水之物跑向火場,一陣潑灑揮揚,那火勢不但沒有絲毫減弱,反而越發熾烈起來。
    還沒等將此處的大火撲滅,其餘的原油燃燒彈陸續擊中城牆之上,一陣陣激烈爆炸之聲傳來,整個朔原城牆之上都是“轟隆隆”的鳴響,四濺的碎片殘渣飛射,伴隨著陣陣火光映照著冀北軍兵慌亂絕望的臉龐,被原油點燃的城牆燃燒著熊熊大火,仿佛四處亂竄的火蛇無情吞噬著冀北軍的生命,冀北守軍被大火點燃了衣甲,一個個在火中四處亂竄,那些潑水救火的軍兵完全放棄了施救的打算,就連他們自己的身上都被火焰點燃,成為了被火焰吞噬的一員。
    萬曆天在朔原城門下方望著被大火吞噬的城牆,那般慘烈的景象讓他的眉頭也不由緊擰,這般大火毀天滅地的景象也是讓他始料未及,他知道女皇陛下給他送來的攻城武器一定是威力巨大的東西,但是卻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般猛烈的局麵。
    若是這般繼續投擲下去,莫說是冀北軍能夠繼續堅守,就算是想不全軍覆滅都沒有半點可能,自己即便現在這樣什麽都不做,對方也會被這用水撲不滅的火焰全部吞噬,等到對方全部被燒死,自己隻要派人爬上城牆便可以輕易占領朔原城,這場戰鬥便將以這種慘烈而荒唐的方式而結束。
    侯卓此刻在城樓之上已經完全沒有了任何的辦法,他隻能絕望的看著手下的守城軍兵被凶猛的火焰燒死,任他如何呼喊此刻都沒有任何命令能夠下達下去,所有的冀北軍兵此刻已經亂成一團,漫說是守城作戰,就算是想要自保都已經是完全做不到了。
    他最後隻能滿心死灰的癱坐在地上,痛苦的淚水順著臉頰止不住的向下流淌,他雙手緊緊抓住自己的衣甲絲絛抓的骨節發白,侯卓的放聲大哭並救不了冀北守軍的性命,在這喧囂的大火之下,顯得那麽無助與脆弱。
    一陣劈啪脆響之後,被燒塌的城樓木梁散落而下,將癱坐於地的侯卓徹底吞沒,許多被燒的焦頭爛額的冀北守軍慌亂奔跑之間摔落城牆,帶著滿身的火焰掉進護城河之內,那火焰直到無物可燃依然在水麵上徐徐燃燒,仿佛地獄魔火永不熄滅。
    一個時辰之後,朔原城的南門被數十名冀北軍兵從內側緩緩打開,露出了漆黑的城門洞口,朔原城內的冀北守軍終於在“祝融”拋射器,和喪失主將的雙重打擊之下,選擇了投降。萬曆天率領大軍在毫無阻礙之下,浩浩蕩蕩進入了這座阻礙他進兵許久的堅城。
    在萬曆天攻下朔原城五日之後,整肅已畢的北府第一軍便在萬曆天的率領下再次向北進軍,直逼冀北首府昌鄴,北府軍其餘幾軍也是進兵順利,紛紛攻城拔寨向昌鄴合圍而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冀北幼主趙興在其母韋氏的勸說下選擇了投降,在昌鄴城南門外跪迎萬曆天等將到來,而後獻上冀北城池、人口、賦稅圖冊,將冀北之主的憑證,雍侯寶印繳納給萬曆天。
    萬曆天並未難為這位尚且年幼的孩子,將他與其母韋氏著人好生照看,並用車駕送往女皇李患之所在的臨時大本營落間城。
    經過兩次北伐,曆時一年有餘的冀北之戰終於隨著韋氏母子的車駕南行而宣告結束,也意味著天明帝國分列百年的局麵得到了改變,版圖統一的步伐隨著“神威”、“祝融”等碾壓式武器準備的登場而徐徐邁進。
    天明帝國“崛興”二年七月一日,李患之在落間城府衙大堂主位之上端坐,當他見到韋氏母子的一刻,臉上露出了從未有過的笑容,自己籌劃的第一步隨著倭桑瀛人敗歸本土而告終,如今這第二步也隨著韋氏母子的到來而宣告結束。
    他大喜之餘立刻封在這次北伐之戰中表現最為出色的萬曆天為北府軍總督,其餘眾將皆有封賞,一時間全軍士氣大振,天明帝國朝廷的聲威無兩。
    而隨著冀北之戰的落幕,李患之的目光又不由看向了天明帝國西北的涼州,那裏曾經是自己差一點就遠嫁的地方,那裏也曾經是配合自己除去過曆王蕭威的“盟友”,但是此時已經成為自己統一道路上的最後一道障礙,李患之於是傳令北府軍對冀北各地進行整編駐防,自己親統大軍返回京城,經過半年多的征戰,大軍需要休整,待厲兵秣馬之後,便要劍指西北,馬踏涼州,使天明帝國的版圖再次一統,這一次他要親手推動曆史的車輪,碾壓帝國沉淪百年的過往。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