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張英的‘收藏’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A+A-


    “走,咱們下去。”張英招呼一聲,從身上取出一個火折子,率先順著石質階梯而下。
    雖然說,張英沒有害自己的理由,但對於地下到底有著什麽,曹子建實在不清楚。
    為了謹慎起見,他沒有第一時間選擇跟上。
    而是選擇站在洞口等一會。
    隨著石質階梯兩旁的燭台被點亮。
    地下室內的場景開始逐漸明朗了起來。
    其內可以說,沒有任何布局可言。
    因為階梯的盡頭隻有一片被挖出來,類似地窖一樣的空間。
    其內,擺放著十多個大小,形製一樣的大箱子。
    每一個箱子裏都滿滿當當。
    隻是,其內裝的並不是金銀珠寶。
    而是比金銀珠寶更為珍貴的華國文物。
    有瓷器,書畫,青銅器,佛像等等。
    大致掃了一眼,曹子建暗暗咋舌。
    因為箱子裏的文物全都是精品。
    這也使得曹子建完全肯定,這些文物絕對不是張英個人所能收藏的。
    “難道是這密室的主人收藏,被英姐給意外發現?”曹子建確定沒有危險後,這就進入了地下室。
    這會,張英已經打開其中一個裝滿瓷器的箱子。
    隨手從中取出一件,遞給了曹子建,道:“曹先生,剛才見你從村民手裏收老物件,想著應該對這些玩意感興趣,看看這瓷器,能不能入你的眼。”
    “英姐,這...這...這..”看著張英遞過來的那件瓷器,曹子建說話都有些支吾起來了。
    好半晌後,才擠出一句話:“這瓷器你先放回去,我自己拿。”
    “為什麽?”張英不解道。
    “我怕咱倆手遞手的時候,沒接穩,給掉地上了。”曹子建忙道。
    “哪有你說的這麽誇張?”張英說著,便是將那瓷器在自己手裏來回倒騰了一下,好似要展示給曹子建看自己怎麽接都很穩一般。
    隻是這一幕,看得曹子建心頭沒來由的劇烈跳動了幾下。
    生怕對方一不小心將其給掉在地上,摔了。
    之所以曹子建會失態,實在是這件瓷器的價值太高太高了。
    即便在北宋汝窯麵前,它也不遑多讓。
    隨著張英將那件瓷器重新放回到原來位置後,曹子建這才上手看了起來。
    這瓷器是一個瓶子,長30多厘米。
    頸直而修長,器腹飽滿且秀逸。
    頸部模印蕉葉紋輔以如意紋,腹部以鏤空工藝手法裝飾‘纏枝牡丹’環繞瓶體。
    牡丹花頭立體感明顯,花瓣層次繁密,前後掩映各具姿態。
    數朵牡丹仰俯向背亦呈天然之韻,其間穿枝過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
    鏤空密布,層次錯落,仍無零亂之感,反而有種秩序感深藏其中。
    刀法藏鋒近乎圓雕,可與木器中‘過橋玲瓏’相媲美。
    通過鏤空區域,可以清楚的看到此瓶內部還有一個瓶膽。
    底部整施青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識。
    通過底款的整體書寫手法,可以判斷是乾隆早期官窯風格,故應屬於督陶官唐英所先鋒創燒之品種。
    一番查看過後,曹子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這是乾隆時期的套瓶。
    所謂套瓶,就是在鏤空的瓶內套裝一個內瓶。
    作用就是為了陳設,顯示出當時高超的製瓷技巧。
    套瓶的燒造難度極高,特別容易破損。
    其工藝之複雜,被認為是最難燒製的瓷器之一?。
    所以在乾隆時期,燒造的數量就特別稀少。
    它雖然不是乾隆時期獨創的,但卻是被唐英給發揚光大的。
    這件鏤空套瓶,從釉水瑩潤,胎質細膩,多層印花清晰,鏤空刀法嫻熟,畫麵飄逸俊朗可以看出,是乾隆時期,工藝水準最高的瓷器了。
    要知道,像這種瓶器,絕大部分都珍藏於乾清宮,除少數陳設圓明園外,根本不作賞賜之用。
    在現實世界,僅兩岸故宮尚有這種套瓶遺存。
    至於流傳於坊間的藏品,也大多為當年圓明園遭入侵者掠奪後遺散出來的。
    這也是曹子建為什麽敢肯定,這絕對不是張英收藏的原因之一。
    因為對方根本沒接觸這種套瓶的機會。
    至於這件套瓶的具體價格是多少,即便曹子建也不清楚。
    不過通過現實世界對各種乾隆時期套瓶的上拍情況,大致可以推斷出,是以億為單位的。
    早在2010年的時候,一件乾隆粉彩鏤空套瓶,就曾以5.5億的天價成交過一次。
    創下了當時華國最貴藝術品的紀錄?。
    見曹子建將手中的瓷瓶放回去之後,張英開口道:“曹先生,剛才見你看得認真,還咽口水了,足以看出你對這件瓷器的喜愛程度。”
    “價值過億的寶貝,能不喜歡嗎?”曹子建心中這麽想著,嘴上也沒否認:“確實喜歡。”
    “既然如此,那這裏的東西全都送你了。”張英開口道。
    “全都?送我?”曹子建一愣。
    單單這件瓷瓶,價值就已經過億了。
    剩下的曹子建雖然沒有細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不會低於十億。
    “對。”張英點頭:“不過有件事,我必須跟你交代清楚。”
    “你說。”
    張英麵色一正,道:“這些東西,看似能帶來財富,但是卻不能出現在市場上,哪怕一件。”
    “為什麽?”曹子建不解道。
    “因為這些並不是我從正規途徑弄來的,也不是這密室的主人留下的,而是我當初從一艘老外的貨船上掠奪而來。”
    “倘若你將他們拿到市場上,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人給盯上。”
    “到時候,就是人財兩空的下場。”
    “我可不想看著你出事。”
    張英的這個擔心不無道理。
    不過,那是對別人而言。
    對於擁有雙穿門的曹子建來說,這擔心卻是有些多餘了。
    當即,曹子建保證道。
    “英姐,你放心,這些東西我不會讓它們在民國的古玩市場上出現。”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