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提前行事

字數:5725   加入書籤

A+A-


    今日武周義從入城一事,崔澄可是就在場。而在武周義從離去之後,崔澄敏銳地察覺到郭澄的異樣。於是,他決定出言試探一下郭澄,看看他對那些即將到來的羽林衛究竟是何態度。
    當時,崔澄故意提到羽林衛,觀察郭澄的反應。果不其然,郭澄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似乎對那些羽林衛心懷不滿。然而,崔澄並未因此感到擔憂,因為他深知郭澄的性格,知道他不會輕易借助羽林衛的力量來與自己對抗。
    不過,就在崔澄暗自鬆了一口氣的時候,裴由先的一番話卻如同一盆冷水,猛地澆在了他的頭上。裴由先提醒他,這些羽林衛一旦進入朔方,勢必會對他們接下來的計劃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而且,夜長夢多,誰也無法預料到羽林衛出現後會引發怎樣的變數。
    想到這裏,崔澄的眉頭緊緊皺起。他意識到,如果他們想要讓計劃順利推進,就絕對不能讓這些羽林衛成為阻礙。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全盤皆輸。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設法避開這些羽林衛,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想到這裏,崔澄猛地坐直身體,原本就嚴肅的麵龐此刻更是如臨大敵一般,他緊緊地盯著下方的幾個人,緩聲道:“裴郎君所言甚是,羽林衛一旦到來,對我們來說恐怕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如今,我們各項事宜都已準備妥當,實在沒有必要再拖延下去了,無非就是提前一兩天罷了。依本將軍之見,明日即可展開行動,務必趕在羽林衛抵達之前。一旦朔方城被圍攻的消息傳揚出去,以那男寵的性格,必定會嚇得掉頭折返,絕不敢再往前邁進一步。如此一來,豈不是更能順利達成我們預期的目標?”
    崔澄的話音剛落,裴由先這邊的三個人便紛紛點頭,顯然對他的提議深表讚同。然而,與他們相對而坐的那兩個黑袍人卻仿若未聞,始終一言不發,甚至連絲毫的表情變化都沒有。
    “兩位,莫非是對崔將軍的提議有不同的看法不成?”見那兩個黑袍人毫無反應,裴由先身旁的那個商賈按捺不住,率先開口發難,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和質問。他這麽做,一來是想在崔澄麵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積極態度,二來也是想借此機會試探一下那兩個黑袍人的態度。。
    對麵的兩人對商賈完全視若無睹,他們隻是隨意地斜眼一瞥,嘴角還泛起一抹輕蔑的冷笑,然後便繼續自顧自地飲酒,仿佛商賈根本不存在一樣。
    “這些蠻夷真是狂妄到了極點!”商賈見狀,頓時氣得滿臉通紅,他霍地一下站起身來,用手指著那兩人,張嘴就要破口大罵。然而,就在他即將發作的一刹那,崔澄卻突然抬起手來,做了一個製止的手勢。
    商賈雖然心中憤懣難平,但看到崔澄的臉色不太好看,也隻好悻悻然地坐了下來,嘴裏嘟囔著,悶悶不樂地端起酒杯,猛地灌了一大口酒。
    “二位使者,”崔澄轉頭看向那兩個突厥人,語氣平靜地說道,“本將軍已經決定提前行動,不知你們家將軍那邊,是否也能夠提前趕來呢?”
    那為首的黑袍人聽了崔澄的話,不慌不忙地將手中的酒盞舉到嘴邊,一飲而盡,然後用一種不屑一顧的口吻譏諷道:“我們突厥的勇士可不像你們漢人那麽多臭毛病,我們隨時都能夠上馬殺敵。別說什麽明天,就算是現在,隻要我們將軍想過來,用不了一個時辰,就能讓大軍兵臨朔方城下!”
    對黑袍突厥人的諷刺,崔澄雖然麵露不愉之色,但他並沒有像常人那樣立刻反駁或憤怒地斥責對方。相反,他選擇了保持沉默,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片刻之後,崔澄緩緩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辛苦二位這一趟了。煩請你們現在出城回去告知你家將軍,明日卯時,本將軍會下令撤去城外所有關卡。希望你家將軍能夠在辰時前準時趕到。”
    他的話語平靜而堅定,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說完後,崔澄揮手示意自己的親衛上前,然後壓低聲音在親衛耳邊吩咐了幾句。
    那兩個突厥人聽了崔澄的話,沒有絲毫猶豫,直接站起身來。他們的動作顯得有些隨意,甚至可以說是傲慢,完全沒有把崔澄放在眼裏。隻見他們非常隨意地向崔澄拱了拱手,便轉身大步流星地向帳外走去。
    崔澄的親衛見狀,急忙追了上去,似乎是要傳達一些重要的信息。而這時,站在一旁的裴由先身邊的商賈,對剛才的事情仍然心有怨恨。他看到那兩個突厥人如此傲慢地離開,心中的怒火更是被點燃,忍不住出言譏諷道:“蠻夷就是蠻夷,粗鄙不堪,連最基本的禮數都不懂!”
    然而,崔澄的反應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冷冷地瞥了那商賈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寒意。那商賈被崔澄的目光一掃,頓時渾身一顫,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再也不敢多言一句。
    待那兩個突厥人離開之後,崔澄便開始著手準備明日的行事。他將手下的親信們都召集到了營帳之中,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討具體的行動計劃和細節。
    “盧管事,突厥索要的鹽鐵,還有錢糧之物,你們一定要準備妥當。明日突厥圍城之後,務必要想辦法將這些物資給他們送去。否則的話,那些蠻夷恐怕真的會不顧一切地攻城啊!”崔澄麵色凝重地對麵前的盧管事囑咐道。
    這個盧管事,正是孟阿布曾經在朔方城內見過的範陽盧氏的盧業。他本是盧氏族長盧齊卿家中的管事,負責處理盧氏與突厥之間的往來事宜。盧氏與突厥之間的勾結,一直都是由盧業在暗中操持。
    崔澄雖然對盧業這個管事無需太過客氣,但畢竟看在盧齊卿的麵子上,也不會對他有絲毫怠慢。畢竟,盧齊卿不僅是範陽盧氏北祖大房的族長,更是在朝中擔任著司刑寺少卿這一要職。從司刑寺的角度來看,盧齊卿可以說是厲延貞的頂頭上司。
    恐怕讓他們兩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還會在同一個衙門裏共事。
    “崔將軍無需擔心。”盧業保證道:“小人絕不敢怠慢,一切事物早已準備妥當,隻等將軍吩咐,便可送出城去。”
    崔澄聞聽此言,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地說道:“如此安排,確實甚妙。那就有勞盧管事您了,今晚就將東西裝車準備妥當。倘若明日圍城之後,能夠覓得良機,就將這些東西順利送出去。”
    盧業趕忙躬身應道:“小人遵命!”說罷,他便起身告辭,步履匆匆地離開了營帳。
    然而,盧業剛剛離去沒多久,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而紛亂的腳步聲,仿佛預示著有什麽緊急情況發生。緊接著,隻見先前那名追逐突厥人的親衛,神色驚慌地一頭闖了進來。
    “將軍!”親衛一進營帳,便氣喘籲籲地向崔澄稟報,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恐懼和焦慮,“突厥人……被拿了!”
    崔澄聞聽此言,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問道:“怎麽回事?”他心中暗自思忖,突厥人此刻被抓,這豈不是意味著他們的計劃極有可能會敗露?如此一來,他們所麵臨的處境將會變得異常凶險。
    “屬下親自護送突厥人從東城門出城,然而,當抵達東城門時,卻未見崔校尉的身影。取而代之的,竟是郭總管手下的親衛。這些親衛一見到突厥人,便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攔截。由於事發突然,屬下根本來不及營救,更不敢貿然上前,生怕被他們察覺,隻能無奈地返回,向將軍稟報此事。”
    崔澄聽完這番話,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眉頭緊蹙,滿臉凝重地追問道:“那崔磊人呢?他究竟去了哪裏?”
    “屬下已詢問過守城的士卒,據他們所言,崔校尉之前曾說要去城中的勾欄會會那些小娘。郭總管的親衛在接管東城門時,也曾派人前往勾欄尋找,但最終並未找到崔校尉的下落。”
    “這個逆子!”崔澄怒不可遏,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怒斥道,“都到了如此緊要的關頭,他竟然還有心思去勾欄尋歡作樂,真是豈有此理!恐怕此刻,他早已落入郭澄的手中了!”
    崔澄站在營帳之中,他的目光穿過營帳的簾子,直直地望向總管幕府的方向。他的麵色異常凝重,仿佛整個世界都壓在了他的肩頭,而他的雙眼,則像燃燒的火焰一般,冒出絲絲怒火。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怒意:“郭澄啊郭澄,我真是沒有想到,你竟然真的有膽量對我動手!我還真是小瞧了你啊,沒想到你不僅有膽量,還如此陰險狡詐,知道暗中行事。哼!難道你以為這樣,我就會乖乖地束手就擒嗎?”
    說完,他猛地轉過身來,再次麵向自己的親衛,眼中的怒火並沒有絲毫減弱,反而更加熾烈。他的聲音依舊低沉,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你,親自帶人去,就以巡城的名義,到東城門去討要崔磊的下落!記住,一定要給我把人帶回來!”
    “得令!”親衛毫不猶豫地應道,然後轉身快步走出了大帳。
    親衛離開後,崔澄並沒有絲毫放鬆,他的眉頭依然緊緊皺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突然高聲喊道:“來人!”
    帳外的數名親衛聽到崔澄的呼喊,立刻如潮水般湧進了大帳之中。他們整齊地站成一排,齊聲高呼:“參見將軍!”
    崔澄的目光在親衛們身上掃過,然後沉聲道:“你們立刻派人去四門打探,我要知道此時此刻,各個城門的具體情況。此外,再派兩個人翻城出去,帶上我的令牌,親自到突厥軍中,告訴他們明日圍城之事。在途中,順便吩咐李校尉撤掉他所設下的所有關卡,給突厥大軍放行。”
    “得令!”親衛們齊聲應道,然後迅速行動起來,各自領命而去。
    一眾親衛領命之後,如疾風般迅速轉身離去,他們的動作幹脆利落,沒有絲毫拖遝。然而,就在這緊張的時刻,崔澄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他的目光緊緊地鎖定在最後一名親衛身上。
    隻見崔澄快步上前,伸手攔住了那名親衛,然後壓低聲音對他吩咐道:“你立刻快馬加鞭趕去盧管事下榻之處,告訴他無論如何都要暫緩行事,絕對不能讓郭澄的人察覺到他的存在。同時,讓他務必隱藏好自己的行蹤,絕不能有絲毫大意。”
    那名親衛顯然對崔澄的命令不敢有絲毫怠慢,他恭敬地應道:“屬下遵命!”話音未落,他便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眨眼間便消失在了崔澄的視線之中。
    崔澄目送著親衛遠去,心中的擔憂卻並未因此而減輕。相反,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隱隱覺得,盧管事等人恐怕已經暴露了。
    要知道,他們所攜帶的可是鹽鐵禁物,這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私自交易的物品。一旦被郭澄的人抓住把柄,後果簡直不堪設想。不僅盧管事等人會有性命之憂,就連整個範陽盧氏都可能會因此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而範陽盧氏一旦陷入危機,其他參與此事的士族門閥又豈能獨善其身呢?無論是崔氏一族,還是趙郡李氏、滎陽鄭氏、聞喜裴氏、陽夏謝氏等十幾個士族門閥,恐怕都會遭到皇帝毫不留情的清算。
    一想到這樣可怕的後果,崔澄的麵色瞬間變得煞白,仿佛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他的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額頭上甚至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崔澄心中的擔憂,早就為時已晚。就在他憂心忡忡的時候,朔方城裏正發生著一件他絕對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這座看似平靜的城市裏,盧管事一行人並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隱匿行蹤。事實上,他們的出現早已引起了多方的注意。
    郭澄派出的暗探們自不必說,一直都在暗中監視。而與此同時,厲延貞手下的虎衛也在暗中窺視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