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襄續霸阻秦楚,鄭國落魄成魚肉

字數:7003   加入書籤

A+A-


    天子鄭二十四年,郢都。
    “哈哈!晉侯重耳也來匆匆,去也匆匆,居然這麽快就去世了。”
    楚王惲看著中原送來的竹簡,喜出望外,對著一旁的妹妹江羋以及新任令尹子上說道。
    “重耳去世,我等可高枕無憂矣!
    “趁著新任晉侯還未站穩腳跟,還和秦國鬧掰了,機會又來了。”
    “寡人欲再圖中原,重掌陳蔡,驅逐晉國扶持的鄭公子蘭,扶持公子瑕上位。“
    "令尹,你帶兵前去,可否?”
    “大王,這陳蔡鄭都好說,但是晉國雖然晉侯新逝。”
    “但是當年跟隨晉侯的賢人很多都還在呢!臣認為不可妄動!”子上連忙勸道。
    “你就是太過膽小,當初在立商臣為太子的事上就絮絮叨叨囉嗦了大半天。”楚文惲笑道。
    “說什麽商臣殘暴不仁,還嫌人家醜,以貌取人,覺得他不當為太子。“
    “還說現在立了他為太子,未來要是想要廢除了他,就會招致禍端。”
    "一切盡在寡人掌控之中!太子之事如此;重圖中原也是如此。“
    “子上,別在這婆婆媽媽說廢話了,快去快去!最好在我過生辰前就能回來!”江羋開口道。
    江羋,是楚王惲幼妹,楚王對其甚是寵愛。
    當初出於製衡淮水諸國的目的,楚王惲忍痛將妹妹嫁於江國。
    為了表達對妹妹的愧疚,楚王惲在妹妹出嫁時,在媵ying4)器上配上了楚國最高貴的禮器——鍾。
    反正楚人也不講什麽禮,有什麽好寶貝都給妹妹塞上。
    和楚武王時期的鄧國一樣,江國就在楚國眼皮底下。
    雖然有了聯姻的保障,但江國依然惶惶不可終日。
    和遍訪中原無果的鄧侯比起來,江國稍微幸運了一點——他等到了齊桓公。
    因此在召陵會盟,齊桓公嚇退楚國後,江國勉強過了幾年舒心日子。
    然後齊桓公去世,齊國內亂,江國的好日子也就這麽結束了。
    本來以為隨國帶領南陽諸侯的反叛能給楚國造成一些影響。
    結果狠人楚令尹子文出手,區區叛亂,沒多久就被平定了。
    中原的宋襄公又是個誌大才疏的,泓水之戰後楚國再也沒有一絲顧忌了,在淮水一帶迅速擴張。
    江國就這樣徹底變成了國中之國,江羋也沒有必要繼續待著江國了。
    楚王惲立馬授予妹妹的車駕能在楚國內暢通無阻,可以直達他王宮的特權。
    有什麽寶貝都要先與妹妹分享,似乎要把年輕時對她的虧欠都補回來一樣。
    “愛妹說的對啊!子上!寡人等你速勝歸來,到時候正好為愛妹慶生!”
    子上搖了搖頭,怎麽子玉當令尹的時候,都是大王傳話,子玉不聽。
    害的他當年也跟著子玉一起潰敗,差點小命都要葬送在城濮了。
    現在到了他當令尹了,就變成他進諫,大王不聽了。
    難道是因為大王也欺軟怕硬?子玉強勢,他是個厚道人,所以專欺負他?
    還有大王的妹妹江羋,好好的江國不待,天天待著楚國不知道幹什麽。
    脾氣還十分暴躁,把他這個令尹呼來喚去,實在可惡!
    雖然心裏是這麽想,但子上也不敢抗命,準備出征去了。
    “嗬嗬!沒想到這楚君還真是個妹控。”齊桓公笑道。
    “我在楚國客居時,也有所耳聞,今日一見,看來傳聞不假。”晉文公補充了幾句。
    “楚君年幼時,楚令尹子元專權,天天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
    “我猜那時候除了桃花夫人外,隻有江羋陪伴在他身邊。”
    “少年時代結下的情誼,自然會更加深厚。”
    “不知道齊襄公和文薑是否如此,人家楚君雖然疼愛妹妹,可至少還是處在正常情況。”
    晉文公以十分八卦的眼神看了看齊襄公。
    “你就不一樣了。”
    “???此等私密之事,怎麽能告訴你們這些外人?”
    齊襄公沒想到晉文公一下子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來了,直接拒絕回答問題。
    “諸兒處事隱蔽,要不是魯桓公死在齊國了,連我都不知道這件事呢?”齊桓公陰陽怪氣道。
    “就沒有人關心關心我可憐的鄭國嗎?”鄭莊公欲哭無淚,自從他的寶貝兒子鄭伯突去世後。
    鄭國混的那是一天不如一天,晉楚齊秦都來插上一腳,連隔壁的宋襄公都能暴打鄭國。
    “鄭伯,你可別賴上我,是你曾孫太子華主動叫我幫他上位,我還被仲父勸住了,沒理他。”齊桓公繼續說道。
    “你孫子鄭文公誅殺了太子華後,得了疑心病,天天覺得兒子們要篡位。”
    “然後就殺了好幾個兒子,其他兒子也全部趕出鄭國,太子之位一直空缺。”
    “這也能混到文?什麽水平?和我一個檔次?”楚文王不滿道。
    “就是就是,隻有文王爺爺和我這樣的經天緯地之人,才配享文諡啊!”晉文公附和道。
    “鄭踕雖然對兒子們嚴防死守,但是對於弟弟叔詹,那可是實打實的信任啊!”齊桓公補充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叔詹是個賢士,當初仲父勸我不要攻伐鄭國,就是拿鄭國還有叔詹這樣的人來說事。”
    “反正他都不信任兒子們,不如立弟弟為太弟算了。”
    “叔詹此人,當年我路過鄭國時,他居然勸鄭踕殺掉我!”晉文公氣憤道。
    “後麵我與秦伯圍鄭,可惜秦伯靠不住,被燭之武一席話語給說撤軍了。”
    “我要求鄭踕把叔詹交出來由我處置。”
    “再立曾經出逃晉國,服侍於我的公子蘭為太子,就撤軍!”
    “???叔詹就這樣被你幹掉了?”鄭莊公被震驚到了。
    “嗬嗬!我大人不記小人過,隻是恐嚇一下他,後麵自然放了他。”晉文公笑道。
    “你這麽小心眼,會放過人家?”齊桓公滿臉寫著不相信。
    “信不信由你。”晉文公一本正經地說道。
    “重耳,到了聊天群裏還耍滑頭呢!說話隻說一半。”係統鄙視道。
    “忘了我什麽都知道了嗎?”
    “當初人家叔詹是勸鄭文公好好禮遇你,結果鄭文公不聽;既然不禮遇你,他就勸鄭文公殺掉你,結果鄭文公壓根沒把你當回事,就是不聽。”
    “麵對你的脅迫,叔詹主動來到晉軍大營,在你給他準備的大鼎前慷慨陳詞,說自己預見災禍,是睿智;為了鄭國,主動請纓,是忠義。”
    "哎!我鄭國沒落至此啊!連如此忠實於國家的公族卿士都無法保全了。”鄭莊公長歎道。
    “還需要人家去鋌而走險,服侍列國。”
    “他指責你要殺他這種睿智忠義之人,敗壞你名聲,離間你君臣,逼你就範。”
    “這麽牛批的招數,到你這就變成了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寬宏大量嚇唬嚇唬他了。”
    “不得不說,你鬼點子實在是太多了,令人防不勝防。”
    “我這都是和齊侯學的。”
    “???”晉文公突然冒出一句,把齊桓公給整懵逼了。
    “當初齊侯不就跟魯國說要殺管仲,後來卻拜管仲為相。”
    “我其實我也是想重用叔詹的,隻是沒想到他這麽忠於鄭國,那就沒辦法了。”
    “後麵公子蘭就順利登上了君位,沒想到我一去世,這楚君就來找茬了!”
    楚令尹子上出兵伐蔡、陳,蔡陳重新於楚國盟好。
    後攻鄭,公子瑕被鄭國俘虜,這波直接宣稱沒了,子上隻好撤軍。
    在崤之戰大敗秦國,擺脫了秦國威脅的晉侯驩(huan1)立刻令陽處父南下攻伐蔡國。
    子上再次北上救援蔡國,晉楚僵持於汦zhi1)水今河南邢台西北)對峙。
    “鬥卿!這樣浪費時間下去不是個辦法。”陽處父隔著汦水對著對岸的子上喊話。
    “要不我們退三十裏路,你們過來決戰;要不你們退三十裏路,我們過去決戰。”
    “早分出勝負早回家。”
    “令尹,晉人可不是宋襄公,講那什麽禮義德行。“成得臣的兒子成大心建議道。
    “???這怎麽還能扯到我?”宋襄公滿臉寫著不高興。
    “你在楚國那可是超級大紅人啊,早就婦孺皆知,美名遠揚了。"晉文公笑道。
    "我居楚國的時候,有了解過。“
    ”楚人可能不知道天子是誰,但絕對知道你是誰。估計都要上孺子們的教材了。”
    “哈哈哈哈!”相比於宋襄公愈發鐵青的臉色,楚武王、楚文王自然是被逗得哈哈直樂。
    “晉人陰的很,不講信用!我們要是渡河,他們絕對會半渡而擊。”成大心繼續說道。
    “而且城濮之戰,殷鑒不遠,已經被他們坑過一次了,這次不能渡河!”
    “我們後退,讓他們渡河過來。”
    子上聽取了建議,照做。
    “楚軍畏我,要跑路了!楚軍畏我,要跑路了!”
    “???”子上和成大心在撤退完成後,聽到了北方傳來的這樣的聲音,直接懵逼了。    原來在楚軍撤退後,晉軍壓根沒有選擇渡河。
    而是全軍開始隔河嘴炮,把楚軍撤退傳成了楚軍害怕晉軍,要跑路了。
    現在楚軍軍心一亂,這還怎麽打仗?
    “服了, 原來晉國人人皆詭計多端,怪不得全國養蠱能養出你重耳這種人來。”齊桓公也是看呆了。
    “兵者,詭道也!”晉文公笑道。
    “陽卿深得我真傳啊!”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謠言更是很容易就傳得滿天飛。
    子上帶著楚軍跑路的謠言不知道怎麽就傳到了楚王惲那裏。
    楚王惲大怒,太子商臣趁機報當年子上在楚王惲麵前說他壞話的仇。
    “父王,我楚軍如此威猛,到了他子上手上,卻變成了畏懼晉軍的樣子。”
    “依我看不是我楚軍的問題,而是子上收了晉國錢,才不敢迎戰。”
    "對於我楚國來說,還有比這更大的恥辱嗎?”
    可憐的子上,在商臣進了波讒言後,楚王惲更加憤怒了,小命不保。
    ps:周襄王二十六年的主要諸侯:晉襄公、楚成王、齊昭公、秦穆公、宋成公、衛成公、魯文公、鄭穆公
    叔詹還有另一種自殺的說法。
    霸主:晉
    次強:楚、秦、齊、宋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