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爭霸三十年,終是不敵棄東出
字數:7894 加入書籤
“叮,嬴任好,諡曰穆,加入群聊,賜橙品房間。”
“不好意思哈,秦穆公。”係統笑了笑。
“你們秦國太偏西了,加上你和晉襄公去世時間比較相近。”
“所以我先去把晉襄公拉進來了。”
“不是隻有霸主才能進來嗎?嬴任好算哪門子霸主,居然也能進來?”晉襄公不滿道。
“打打西邊的戎人也算?雖然有天子官方認證。”
“臭小子,怎麽跟秦伯說話的,居然還敢直呼其名!”晉文公斥責道。
“當年秦伯叱吒河西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喝奶呢!”
“晉襄公,你公父說的對啊。”係統說道。
“當初齊桓公稱霸時,霸業可沒有輻射到王畿以西之地,不如後麵晉文公的霸權。”
“不是係統?“
”我齊國在大海之濱,離西土如此遙遠,輻射不到不是很正常的嗎?”齊桓公反駁道。
“你看人家晉文公當霸主時,齊國聽話的很。”
“你當霸主時,晉國壓根不聽你話。”係統解釋道。
“這差距不是顯而易見嗎?”
“你祖父晉獻公去世後,秦穆公直接在韓原之戰俘虜了晉惠公。”係統繼續對晉襄公說道。
“要不是伯姬脅迫和晉臣的嘴炮,晉惠公怕是都要被秦穆公給獻祭於上帝了。”
“獻祭上帝???人祭在秦國也複活了?”武王發問道。
“不止如此,人殉也是。”係統回答道。
“秦人本就來自東夷,當年不就是你們把秦人先祖遷到西土的嗎?”
“現在禮崩樂壞,一些東夷舊俗就跟著複興了。對吧,齊桓公!”
“???係統,怎麽突然說到我了?“
”我齊國又不是東夷。”齊桓公一臉懵逼。
"你齊國不是為了更好的統治東夷人,吸收了不少東夷的舊俗嗎?”
“咳咳!其實我秦國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戎人,吸收了一些戎人的習俗。”
“額...其實他們和我一起到地下,也許還挺開心的,很多都是自願的。”
“要是我知道去世後是到了這個地方,也見不到他們,肯定會阻止他們的。”
秦穆公有些尷尬,人祭人殉這事可不興多說啊。
“係統,你不是在說晉國的事嗎?,怎麽說到這上麵來了?”秦穆公連忙轉移話題。
“哦~對了,繼續說。“
”當年晉懷公做太子時長年作為質子居於秦。”
“偷偷逃回晉國。惹得秦穆公不滿,才有你父上位的機會。”
“當時在西土,秦晉關係完全由秦來主導。”
“好漢不提當年勇,晉國早就不是當年的晉國,寡人也不是那個無用的晉惠公!”
晉襄公完全不以為然。“至少秦國在我手上沒討到一點好處。”
“臭小子,還繼續說呢,壞我大事!我早就三番五次強調,不許破壞秦晉盟約。”
晉文公向秦穆公致歉道。
“秦伯,實在抱歉啊,這個臭小子懂個屁。不識大局,隻精小道。”
“要是我活久一點,秦晉聯盟不會出現問題。”
“公父!什麽叫我隻精小道?晉襄公一點都不服。“
”舅父狐偃,先軫元帥等大夫都和我是一樣的看法。”
“他們也屁也不懂,我是這種恩將仇報之人嗎?陷我於不義!”晉文公繼續斥責道。
“嗬嗬,重耳,我確實是看走了眼 大大低估了你。”秦穆公歎氣道。
“把你送回晉國,簡直是給我秦國找了一個大敵!”
“還是夷吾那種喜怒形於色,表麵混賬的玩意很好對付。”
“當年晉國饑荒,我借晉糧;後麵秦國饑荒,夷吾那家夥居然不借。”
“如此混賬的東西,自然得不到什麽人心,”
“你比你弟夷吾實在是強太多了。”
“當初鄭國一事,可見一斑。”
“秦伯,當初你聽燭之武一麵之詞,就背棄盟約,擅自撤軍。”晉文公笑道。
“我可沒有聽狐偃的話,攻伐秦軍,怎麽就叫可見一斑了呢?”
“你就是把我秦國當作你維持中原霸業的打手罷了。”秦穆公搖搖頭。
“秦晉聯盟不破,你晉國完全無後顧之憂。“
”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中原,與楚爭勝。”
“而我秦國將永遠困於河西,不得東出,此等盟約,對我秦國一點好處都沒有。”
“燭之武說的很有道理,要是你晉國真的徹底擊敗楚國,吞並中原。”
“我秦國也遲早要完。”
“而秦晉聯盟要是破了,晉國就要麵對秦楚狄三方的壓力。”
“就需要三麵作戰了。”
"原來如此,我怎麽沒想到啊!”晉襄公恍然大悟。
“臭小子,現在懂了吧,都說你們不懂大局了。”晉文公十分得意。
“不過現在我晉國兵強馬壯,一打三也未必會輸!”
“啊!”晉襄公頭挨了一個大包。
“???臭小子。我辛辛苦苦攢的家底就是這麽給你浪費的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重耳你,就是喜歡嘴上念著仁義道德,實際上小動作不斷。”秦穆公也是無可奈何。
“玩不過,實在是玩不過。”
“前腳燭之武剛已經答應我,要秦鄭盟好。”
“後腳你就把親晉的公子蘭送回鄭國,那秦鄭還盟個屁,實在是太可惡了!”
“這叫見招拆招。和我感念秦伯你的恩德一點也不衝突。”晉文公笑道。
“秦伯早就昏聵了,他後來知道鄭蘭即位後。”
“不與我晉國支會,就敢跑那麽遠去攻打鄭國。”
為了防止再次被錘,晉襄公也不敢再直呼秦穆公其名了。
雖然他不喜歡公父這種假仁假義的樣子。
“我和先軫元帥在崤山設下埋伏,果然一擊必勝哈哈!”
“唉,這是我之大錯啊!悔不聽蹇叔之言啊!”秦穆公懊悔道。
“要是我聽了蹇叔的話,哪會輸的這麽慘!”
“當初百裏奚為媵臣,隨伯姬至秦,說蹇叔才能在他之上。”
"我拜他二人為左右庶長,才有後來的西土霸業。”
“好家夥,嬴秦小子,你這怕不是學我的。”齊桓公吐槽道。
“這蹇叔百裏奚,怎麽和我的鮑叔、仲父這麽像?”
“那他可不如你。”係統笑道。
“管仲活著的時候,人家說啥你就聽啥。”
“管仲死了,你才不聽。”
“而蹇叔那是還活著的時候,人家就不聽了。”
“唉!別說了,別說了,都是我對不起蹇叔啊!”
“你當初都不還罵人家,咒人家死嗎?”係統笑道。
“那都是我一時氣話啊,當時主要是怕蹇叔怕擾亂軍心!“
”後麵我已經向他老人家道過歉了。”秦穆公十分羞愧。
“好家夥!看來不如我遠矣!”齊桓公繼續道。
“我可不會罵仲父。”
“是誰把鮑叔牙氣沒的?係統說道。
“唉!我那不是老了嗎?後來也是甚是後悔啊!”
“後悔?後悔有什麽用?崤之戰後,秦人已經無力與我大晉爭霸了!”晉襄公大笑道。
砰!晉襄公頭上又長了一個大包。
“臭小子徹底得意忘形了,把現在糟糕的局勢都給忘記了。”晉文公怒罵道。
“撇開舊族越級提拔新貴後代,激化雙方矛盾。“
”元帥之職朝令夕改,激化狐氏趙氏矛盾。”
"給予趙盾軍政合一的大權,留一孺子擔任太子。”
“和秦國鬧掰,秦伯都和楚君眉來眼去了,怕是要聯手對抗我晉國。”
“短短幾年,整出這麽多雷,我也是服了!”
“唉!公父,真的是意外啊,要不是突然去世。我現在也是後悔了啊!”晉襄公慚愧道。
“後悔?後悔有什麽用?”秦穆公嘲笑道。
“就是就是!”楚成王插嘴道。
“我大齊沉浸了這麽久,是不是也能夠橫插一腳了!”齊桓公笑道。
“我大宋...”宋襄公剛想開口,直接被係統澆了一波冷水。
“別我大宋了,現在已經是小宋了。“
”而且你的宋國又要亂了,不僅如此,你還要被綠。”係統詭異一笑。
“???係統你什麽意思?話說清楚啊!誰要綠我?我被誰綠了?”
“誰被綠?被誰綠?”穆天子一聽到有瓜吃,立馬就出來冒泡了。
“盒子!切到我宋國看看。”宋襄公直接懵逼了,摸不著頭腦。
“不好意思,現在宋國跌出次強榜了,所以不能切到宋國看直播了。”屏幕出聲道。
霸主榜上的晉國依然十分清晰,次強榜上隻剩下了楚齊秦三國。
“莫急,我們切到晉國繼續看就是了。”係統笑道。
“而且你宋國出了那麽大的醜事,馬上就會傳的整個諸夏都知道的。”
ps:周襄王三十二年的主要諸侯:晉靈公、楚穆王、齊昭公、秦康公、宋成公、衛成公、魯文公、鄭穆公
《左傳》無百裏奚,但記載百裏奚的文獻太多,所以還是加進來了。
管仲、百裏奚,曹劌此類等出身偏低,躍居高位的在春秋並不常見,到了戰國遊士階層逐漸形成後才越來越多,此類人也變成遊士階層的主要宣傳對象。
霸主:晉
次強:楚、齊、秦
sp:君主品級六十七:楚成王橙品)
政治謀略:與若敖氏子文配合默契,楚國國力進一步增強。
向周室進貢,借王命在南土起征伐,北上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晉襄公爭霸。
晚年躊躇於廢長立幼,被太子商臣所弑。
製度變遷、後世影響:若敖氏進一步做大,難以製約
武功、對外影響:在南土攻滅數姬。泓水之戰大敗宋國,短暫稱霸中原,城濮之戰敗於晉國,霸業全失,汦水不勝晉。
個人愛好:疼愛妹妹江羋
君主品級六十八:晉襄公(紫品)
武功:在西土:繼續壓製秦國,崤之戰、彭衙之戰大勝;在河西:再敗白狄;在中原,汦水阻楚北上。
政治謀略、製度建設、後世影響:人事工作出了大問題:重組六卿,令新人壓過老臣;
使得狐、趙二族起了矛盾。一下子引得諸卿內訌,引發禍端。
從趙盾開始,晉國執政卿士和元帥都由同一人擔任,遺禍無窮。
不再與秦親善,客觀推動秦楚長期聯盟。
比起曇花一現的秦晉之好。秦楚才是長期聯盟,聯姻更是從秦穆公一直持續到至少秦孝文王)
個人品德:耳根子軟,別人說啥就聽啥。
君主品級六十九:秦穆公橙品)
武功、對外影響:在位前中期,壓製晉惠公、晉懷公時期的晉國;
在位後期,在於晉襄公的爭霸上不占優勢,轉而經略西土,敗十二戎王,稱霸西戎。
政治謀略:前中期與晉交好,晚年敗於晉後,轉向尋求與楚結盟。
製度建設、後世影響:廣泛招納東方的人才來秦,任百裏奚、蹇叔為相。
秦武公時期開始的殉葬製度進一步複興,三良殉葬遭到非議。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