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歸心似箭
字數:6013 加入書籤
當夜,宋徽宗又歌舞升平,劉太妃、鄆王、蔡京、童貫、梁師成、朱勔、王黼、張明遠、費無極、種溪、李綱、宇文虛中,一同陪坐,許多舞女伴著江南民歌,翩翩起舞。許多江南絲竹管弦,吹拉彈奏之際,好不典雅,好不快活。
蔡京看向童貫,使個眼色,對宋徽宗畢恭畢敬道:“太上皇如何火急火燎要回東京?老臣納悶,太上皇略感風寒,難道一路北上,可經受得起麽?”
童貫也裝作擔驚受怕起來,看向宋徽宗:“太上皇,東京目下春寒料峭,江南還好些,龍體要緊,還望太上皇熟思。”說著給朱勔使眼色。
朱勔馬上會意,隨即不緊不慢,裝作冥思苦想之狀,歎道:“江南最近桃紅柳綠,春意盎然,還望太上皇三思。等欣賞了這風景如畫,帶些靈感,回到東京,想必太上皇就會作出不少大作,這筆墨丹青,要的就是那個靈氣。太上皇很久都沒作畫了,如若江南的風光,太上皇錯過了,豈不可惜,人間就少了幾幅圖卷,也是黎民百姓的一大遺憾。”
王黼聽了三人言語,自然覺察出不少貓膩,當然心領神會,也勸道:“太上皇燒香祈福,已是感天動地。這感天動地,貴在一個誠心誠意,持之以恒。如若太上皇半途而廢,豈不可惜?”
梁師成看向蔡京,對蔡京點了點頭,馬上勸宋徽宗:“太上皇,老奴以為,各位老臣所言極是。如若春寒料峭離開江南,且不說,太上皇一路顛簸,多有勞頓。黎民百姓也於心不忍。太上皇可知,江南黎民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著太上皇來到江南。好不容易目睹太上皇英明神武的風采,如今太上皇又要離去,豈不讓江南黎民百姓痛哭流涕,淚流滿麵。多年來,江南黎民百姓,對太上皇歌功頌德,都傳出民謠來了。說太上皇愛民如子,大宋洪福齊天。如若不是太上皇燒香祈福,女真人就不會被趕跑。”
鄆王雖說與皇上和康王有些隔閡,但不傻也不笨,早對蔡京等人飛揚跋扈,一手遮天,胡作非為,蒙蔽聖聽,倍感義憤填膺,恨之入骨,此時此刻更是怒火攻心,隨即嘲諷起來:“梁公公所言極是,江南黎民百姓的確歌功頌德,不過這民謠唱的可不是父皇。”
張明遠、費無極、種溪都聽得清清楚楚,心裏樂個不住。白時中和宇文虛中聽了也樂個不住。
蔡京問道:“敢問鄆王殿下,那是誰?”童貫附和道:“民謠自然對太上皇歌功頌德,鄆王殿下開玩笑,除了太上皇,誰還會受到黎民百姓的歌功頌德。”
梁師成也大為不解,笑道:“鄆王殿下,但說無妨。”朱勔一籌莫展,百思不得其解道:“殿下莫非喝醉了。”
王黼不知鄆王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也是一頭霧水,就笑道:“殿下或許道聽途說,不可受人蠱惑,任人擺布。”白時中道:“還望鄆王殿下賜教?”也納悶開來。
鄆王趙楷笑彎了腰,歎道:“你們想知道,好啊,本王就直言不諱了。這可很有趣,有兩句!”拍著大腿,馬上吟誦道:
打破筒,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
殺了穜,割了菜,吃了羔兒荷葉在。
張明遠、費無極強忍著沒笑出聲來。眾人忍俊不禁,宮女也笑得前仰後合,咯咯作響,如若不是劉太妃瞪了一眼,自然不會消停。
宋徽宗心裏樂個不住,也是心知肚明,不過畢竟蔡京、童貫乃手下元老重臣,不可置之不理,讓他們受辱,隨即神情肅穆,對鄆王斥責道:“楷兒,沒想到你道聽途說,居然唱起市井小兒之調,實乃太過兒戲。”
劉太妃素來接受蔡京、童貫的銀子錢最多,也是麵露難色,想笑卻笑不出來,左右為難,哭笑不得,馬上勸道:“鄆王殿下,不可如此。諸位大人,還是舉杯痛飲,歌舞升平,不知意下如何。”
張明遠也心知肚明,心裏暗暗稱奇,原來鄆王與蔡京、童貫實乃水火不容,勾心鬥角,一直誤認為蔡京、童貫支持鄆王,原來也是一廂情願,這鄆王並不領情。想到這裏,心生一計,可與鄆王暗暗相合,如若有機會,可與鄆王交流一番,以觀其誌向如何,再做計較。想到這裏,隨即打圓場道:“鄆王殿下,果然與民為樂。太上皇曆來在畫作上主張博采眾長,形神並舉。這般想法,必得深入桃紅柳綠之間,尋常百姓之際,街頭巷尾之內,察言觀色,細致入微。自然才可妙筆生花,是也不是?這民謠雖說是難登大雅之堂,可鄆王殿下如此體察民情,愛民如子,不正是太上皇的福氣麽?正所謂,望子成龍,心心相印。想必鄆王殿下正是體悟到了太上皇的真諦,才如此心領神會,一以貫之。太上皇自然要感到欣慰之至了。”
費無極尋思,明遠這話恐怕正中下懷,恰到好處,那我就一語中的,自然讓鄆王不再孤立無援,隨即笑道:“素聞鄆王殿下得到太上皇的真傳,這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聽鄆王殿下此言,實在感悟頗深。沒想到,堂堂皇子,也俯身而下,愛民如子。如若傳揚出去,自然是一段佳話。不僅鄆王殿下受益匪淺,就是太上皇臉上也感到光彩照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種溪一聽,明遠,無極如此妙語連珠,比太上皇的妙筆生花都厲害,不由佩服,不過此時此刻,不必臨淵羨魚,也該回家織網了,不過此時此刻,已來不及回家,隻能當堂織網,與明遠、無極一道齊心協力,為鄆王鋪架一道大網,讓蔡京等人自欺欺人,自取其辱,想到這裏,不由喜樂無比,隨即歎道:“太上皇,微臣來時,皇上也對微臣叮囑再三,皇上說,太上皇妙筆生花,鄆王殿下也是妙筆生花。作為皇上,自愧不如。這些微臣也隻是聽說,今日抵達江南,看到鄆王這般神清氣爽,聽到鄆王這般妙語連珠,自然感到心領神會。想必太上皇的福壽延年,洪福齊天,也讓鄆王殿下感到了莫大的安慰,故而才會去體察民情,學唱民謠了。”
宋徽宗瞠目結舌,沒想到明遠、無極、種溪,這三人如此妙語連珠,句句在理,這一席話,令人神清氣爽,如沐春風。鄆王一怔,不知其中有何端倪。張明遠、費無極、種溪,為何這般向自己說話,他們不是皇上的人麽,莫非想投靠本王,不由狐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低頭不語。
蔡京等人大驚失色,沒想到,張明遠、費無極、種溪也是如此口若懸河。劉太妃也瞠目結舌,沒想到這張明遠、費無極、種溪如此頭頭是道。
李綱越聽越稀裏糊塗,神情恍惚,緩過神來才尷尬一笑道:“太上皇、鄆王殿下、太妃娘娘、各位大人、二位先生,諸位不必生氣,微臣以為,如此良辰美景,莫如舉杯痛飲。”
宇文虛中也詫異萬分,笑道:“此番前來,我等是和顏悅色,當歌舞升平一醉方休。”
片刻,宋徽宗緩過神來,才微微一笑:“好了,楷兒切莫孩子氣,諸位舉杯痛飲,意下如何?”
劉太妃道:“太上皇如此一語落地,諸位還不舉杯痛飲,更待何時?”微微一笑,也打圓場。
蔡京咳嗽一聲,捋了捋胡須,緩緩笑道:“老臣恭祝,太上皇萬壽無疆,太妃娘娘福壽延年,鄆王殿下洪福齊天。”說話間歎了口氣,雖說心裏恨得咬牙切齒,可畢竟鄆王是太上皇的心頭肉,自己也是無可奈何,況且自己一心一意想輔佐鄆王,沒想到,他如此不領情,不領情也就罷了,還惡意中傷,想到這裏,心裏滴血,傷心難過,一言難盡。這腳下好似踩在棉花上,渾身上下,有氣無力。不過心中這般,可麵色卻一如平常。
童貫更是怒不可遏,細細想來素日作威作福,狐假虎威,曆來都是說一不二,威風凜凜,牛氣衝天。許多節度使在童貫麵前都是唯唯諾諾,恭恭敬敬,隻有低頭的份,哪有抬頭的理。如今卻虎落平陽,受人侮辱,實在難以啟齒。可沒辦法,誰讓麵前是鄆王殿下。鄆王殿下如若尋常之人也罷了,偏偏是太上皇的心頭肉。自己又暗暗支持。隻怪自己看走了眼,又能如何。頓時心如刀絞,哭笑不得。這嘴裏好似口渴難忍,生出口瘡。可隻能按耐,隨即陪笑道:“老臣恭祝太上皇萬壽無疆,恭祝太妃娘娘鳳體安康,恭祝鄆王殿下福如東海!”
朱勔麵露難色,也是強顏歡笑,心裏嘀咕起來,蔡京、童貫,作威作福,果然不得人心。隨即陪笑道:“老臣笨嘴拙舌,就不多說了。恭祝太上皇、太妃、鄆王,洪福齊天!”
王黼心知肚明,看來鄆王靠不住了,回到東京還是投靠皇上好了,隨即笑道:“老臣恭祝太上皇、太妃、鄆王,萬壽無疆!”
梁師成也是氣急敗壞,可無可奈何。不過腦袋轉彎一想,自己跟著生氣就可笑了。老奴與皇上處早有緣分,此番也是皇上密旨,前來暗查蔡京、童貫、朱勔、王黼的罪證。他們如若被皇上搞下台,老奴卻平安無事。幸虧老奴技高一籌,早有先見之明。素知隻要皇上做了太上皇,太子做了皇上,就要見風轉舵了。如若固執己見,依然守著太上皇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遲早會被拖下水去。侍候太上皇多少年了,雖說當年風風光光,鞍前馬後,謹小慎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辛勞。這蔡京、童貫,還不是老奴的麵子才一個個雞犬升天,如日中天,大權在握,呼風喚雨。如若不是老奴,焉有他們的今日。後來一個個居然不把老奴放在眼裏,真是豈有此理。想想看,幾十年了,真是不容易。本想靠著皇上頤養天年,可該死的女真人就揮師南下,打了過來。這倒好,皇上變成太上皇,太子變成皇上,一夜之間,變天變地。太上皇雖說依然大權在握,可大勢已去,也是沒有辦法。太子登基大寶,如若太上皇有朝一日駕鶴西去,自己的老命也是皇上說了算。這鄆王就是個愣頭青,不如太子的命好,可以做皇上。不如康王的城府深,文武雙全。居然是太上皇的當年,就知道筆墨丹青,聲色犬馬,這般輕佻浮誇,如何可以有大作為。老奴在太上皇跟前幾十年,別的不清楚,這個還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想到這裏,馬上舉杯痛飲,擲地有聲道:“太上皇,太妃娘娘,鄆王殿下,老奴老了,不中用了。就想著頤養天年,如若回到東京,不圖皇上跟前風風光光,隻圖歸園田居體體麵麵。老奴給你們鞠躬,願你們福壽延年。”一語落地,頓時淚流滿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徽宗、劉太妃、鄆王,神情肅穆;蔡京不屑一顧,童貫默然不語,朱勔仰天長歎,王黼感同身受。李綱和宇文虛中大驚失色,種溪頗為動容,想起父親。
張明遠尋思,梁師成這話聽上去令人為之動容,可他本人也是罪責難逃。費無極尋思,老奸巨猾,罪惡滔天,說這些,有什麽用。
鄆王不覺走了過來,扶起梁師成,神情肅穆,淚光點點,道:“雖說,梁公公當初不支持本王做皇帝,可本王並不斤斤計較。懷恨在心自然也是別有用心之人肆意造謠生事了。細細想來,太子做皇帝,天經地義,自秦始皇到於今,皆是如此。如若不是皇叔仁宗陛下膝下無子,父皇也不會登基大寶。自古皆是,廢長立幼,自取其禍。這道理,本王心知肚明。本王最懂父皇的苦衷!做皇帝也沒什麽好的,倒不如筆墨紙硯,妙筆生花,來的自由自在,酣暢淋漓。也少了不少心煩意亂。”
聽了這話,宋徽宗馬上心悅誠服,感同身受,倍覺,鄆王果然長大成人,是男子漢大丈夫,有氣魄,有膽略,顧大局,識大體。欣慰萬分,無以言表。
張明遠感到一絲安慰,如若鄆王此言真心實意,那皇上的登基大寶就安慰了,江山社稷就免去了許多內憂,自然可以抵禦許多外患了。想到此處,歎道:“鄆王殿下,如此肺腑之言,令人感動。祝太上皇、太妃、鄆王,洪福齊天。祝我大宋逢凶化吉,綿延不絕。”
費無極舉杯痛飲,擲地有聲:“此時此刻,無以言表,願太上皇、太妃、鄆王萬壽無疆。願我大宋千秋萬代,洪福齊天。”
種溪也不知說些什麽,隻是微微一笑:“太上皇、太妃、鄆王,福壽延年,我大宋如日中天!”種溪也不知說些什麽,隻是微微一笑。
李綱一看,眾人都說吉祥話,如若自己落伍,就丟人現眼了,可如若效仿眾人難免更為丟人現眼,馬上笑道:“太上皇回到東京,我大宋就逢凶化吉,洪福齊天。太妃娘娘與鄆王殿下回到東京,我大宋就萬壽無疆了。”
宇文虛中一聽皆是溜須拍馬,也隨聲附和道:“天下太平,為時不遠。太上皇回到東京,大宋便好了。自當國泰民安,千秋萬歲!”
片刻,眾人舉杯痛飲,歌舞升平,歡聲笑語,不在話下。江南細雨蒙蒙,夜色燈籠高掛,那亭台樓閣之間,自有風韻。
荷塘波光粼粼,淅淅瀝瀝的小雨點打在荷葉上,在燈籠照耀下,好似晶瑩剔透的紅色夜明珠。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