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埋下禍根
字數:5519 加入書籤
朝議結束,宋高宗與李綱、宗澤、陳東,在行宮花園等候張明遠等人。張明遠等人隨著公公一路走來,但見假山聳立,流水潺潺,遊魚歡暢,波光粼粼,垂柳蕩漾,一派心曠神怡。
宋高宗見到張明遠等人,就笑道:“你們來了就好,揚州城多虧你們出手相助,這許多門派也出手了,要替朕好好謝謝他們才是。這廟堂上有朕與諸位愛卿,江湖上就有勞你們了。”
李綱見到張明遠等人也倍感親切,相互寒暄,淚光點點。李綱笑道:“明遠、無極,你們可好?子午四個小子如今行走江湖可好?真是時光荏苒,不堪回首。想當年在東京,與你們並肩作戰,實在難以忘懷,也多謝你們的鼎力相助,如若不然,本官一人也是分身乏術了。”
張明遠馬上握著李綱的手,安慰道:“大人不必如此,如今再重逢實在感到高興。大人如今做了我大宋宰相,也算不負所托。想必今後會功成名就了。”
費無極道:“大人當年鎮守東京,女真人自然不敢有恃無恐,自從大人離開東京,形式急轉直下,猝不及防。”說話間也握著李綱的手,語重心長開來。
李綱道:“本官也是難以置信,接到欽宗皇上的聖諭,任命本官做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可為時已晚,如之奈何?本官就是插翅也難以從潭州飛到東京了,畢竟路途遙遠,非一日可達。”捋了捋胡須,熱淚盈眶開來。
宋高宗馬上悶悶不樂,李綱莫非念念不忘太子了,總是欽宗個沒完沒了。可也不能表露出來,隻是側耳細聽,並不喜形於色。
子午道:“大人可好?”也向李綱問候。
李綱笑道:“還好,離開東京後,到了潭州,江南青山綠水,自然心曠神怡。”
餘下笑道:“想當年,如若不是大人,女真人恐怕早打進東京了。”
李綱搖搖頭,歎道:“還是欽宗皇上敢於力排眾議,任人唯賢。本官不過盡職盡責,此乃為臣之道,本分使然。”
普安也讚不絕口:“如今在女真人麵前提起大人,他們還心有餘悸。”
李綱笑道:“果有此事?”
武連道:“大人,還記得當年我們一同與女真人刀劍相逢,如若不是大人的文武雙全,機智勇敢,如何會有保衛東京的威震天下。”
陳東道:“李綱大人當年被罷免,學生與太學生一聽就炸開了鍋,這可如何是好。”
宗澤見子午四人,也是微微一笑:“子午、普安、餘下、武連,你們還記得本官麽?”
李綱道:“莫非你們自來熟了?你們如何認識了?”
宗澤解釋道:“當年離開金營,保護陛下一路而來的便是他們四人,本官在府邸為陛下和他們接風洗塵,略備宴席。”
子午道:“不錯,多謝當年宗大人的熱情款待,如若不然,一路被女真人搞得戰戰兢兢,回到東京,就不知如何模樣了。還好有大人的壓驚,故而平複許多勞累與不快。”點點頭,回想當年也是曆曆在目,難以忘懷。
普安笑道:“張邦昌當年也一同前往。我記得一道菜,是火腿,味道好極了。”
宗澤道:“那是醃製的豬肉,從家鄉帶來的,當年在磁州,本官沒什麽好東西犒賞三軍。隻有火腿,與眾人分享。”說話間破涕一笑,捋了捋胡須。
餘下神情恍惚,喃喃道:“張邦昌,他當年到了金營嚇得屁滾尿流。”瞅了一眼宗澤,歎了口氣。
武連動了動嘴唇,不由感慨萬千:“這張邦昌實乃可悲可歎,可恨可氣之人。女真人居然讓他做皇帝,實乃可笑。”
宗澤馬上臉色煞白,罵道:“提這賊人做什麽,張邦昌實乃禍國殃民,人神共憤。”
宋高宗心知肚明,張邦昌之死也是自己為了掩人耳目,說張邦昌調戲父皇的後宮,實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到這裏就仰天長歎開來:“張邦昌做皇帝,做的也是如坐針氈。好在他還政了,朕也不予追究,隻是他太也輕薄,居然敢欺負父皇後宮妃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此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才可大快人心。好了不提也罷,他死有餘辜,天意難違。多虧宗澤大人當年的照顧與子午四兄弟的協助,如若不然,焉有朕的今日。張邦昌雖說還政了,可他畢竟罪責難逃,朕不株連他九族已是網開一麵,但願世人可知朕的苦心。”
宗澤道:“陛下不必如此,老臣當年相助實乃本分。女真人膽大包天,侵我大好河山,是可忍孰不可忍。千千萬萬中原人都恨不得,把女真人斬盡殺絕。”
李綱道:“東京保衛戰後,在潭州就聽到這樣的童謠,聽說來自東京。這東京城的童謠多如牛毛,沒想到當年就傳開了。這童謠本官記憶猶新,吟誦出來也無妨。”李綱馬上吟誦開來:正道是:
城門閉,言路開;城門開,言路閉!
宋高宗對欽宗冷嘲熱諷起來:“太子做皇帝,除了唯唯諾諾,想必這牆頭草,隨風倒的毛病也是無出其右。”隨即冷笑一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宗澤若有所思,對宋高宗笑道:“康王做了皇帝就不一樣了,力挽狂瀾,顧全大局。”
陳東雖說不大喜歡康王與鄆王,可如今康王做了皇上,鄆王卻被金人俘虜走了,太子這皇上也是成了女真人的階下囚。想到這裏就肆無忌憚道:“皇上,這做皇上的,當年爭來爭去也就太子、鄆王有希望,可萬萬沒想到,想做的都去女真人那裏做客了,隻有康王做了皇上。真是不敢想象,可見凡是不必爭來爭去,或許不經意間,就是水到渠成了。”
宋高宗聽了這話感到莫名的憤怒,對陳東頓時恨之入骨這話分明是說朕就是不被太上皇賞識。想到這裏,對陳東微微一笑:“陳太學,你果然是談吐不俗,一鳴驚人。”
張明遠聽了陳東的話不由替陳東捏了一把冷汗,沒想到他這般口無遮攔,毫無忌諱,這便是大大的不應該,素聞伴君如伴虎,畢竟康王不再是康王,康王早已變成了如今的高宗皇帝。就如同太上皇宋徽宗,早已不是端王,而是宋徽宗,如今又是太上皇。
費無極見陳言多必失,就馬上打圓場道:“先生如何說夢話了,這青天白日,想必在夢遊。”
子午道:“先生一字一句皆是推心置腹,看上去並非夢話。”
餘下會意, 馬上瞪了一眼子午:“就是夢話,先生讀書也有疲倦之時,想必目下就是。這夢話不能當真。”
普安道:“今日見到李綱大人、宗澤大人,真是喜樂無比。皇上有二位大人,想必大宋江山社稷就如日中天了。”
武連見波光粼粼的岸邊,幾條紅色魚兒遊來遊去,馬上話裏有話道:“皇上,魚兒在水裏遊來遊去,它如何辨別方向?還望陛下賜教?”
陳東道:“魚兒在大江大河裏皆是逆流而上,靠的便是身上的側線。”陳東居然脫口而出,似乎不給高宗薄麵與威儀。
李綱看向宋高宗,意欲讓宋高宗賜教:“陛下,想必陛下會有非同一般的真知灼見。”
宗澤也笑道:“陛下實乃真龍天子,故而無所不知。”
宋高宗這才心滿意足道:“陳東先生所言極是,不錯,魚兒靠側線辨識東西南北,總是逆流而上!朕如今便是逆流而上,不進則退。形勢危急,不可大意。爾等皆是我大宋的側線,如若沒了你們,我大宋如何可回歸大江大河,暢遊天下。如今我大宋猶如虎落平陽,如同蛟龍擱淺,如之奈何?”
張明遠聽了宋高宗這番話,不覺喜笑顏開,笑道:“不錯,陛下所言極是。方今金人虎視眈眈,揚州城便是如此。想必女真人還會卷土重來,不得不提防,還望陛下明鑒。”
費無極也推心置腹:“太祖皇帝在天有知,陛下洪福齊天,自然會逢凶化吉,力挽狂瀾。”
宋高宗點頭笑道:“朕何嚐不知,黎民百姓如今苦不堪言,皆朕之過。如若趕走女真人,想必天下會太平有望。”
李綱道:“太上皇與欽宗如今受苦受難,陛下還是要主持抗金大業,力挽狂瀾,迎回二帝。大宋黎民百姓也會感激涕零,那時陛下的豐功偉績也可名垂青史了。”不覺仰天長歎,頓時淚光點點。
宗澤也讚不絕口:“不錯,迎回二帝,陛下算是大大的功德無量。太上皇與欽宗必定感恩戴德,一心一意輔佐陛下,我大宋江山社稷就如日中天了。”
宋高宗聽了這話,細細想來也是頗為讚同,可轉念一想,他們回來,朕如之奈何?是退位還是禪讓?他們自然不甘心受朕的約束,朕又當如何?聽說,當年父皇到了鎮江府,還發號施令,扣留北上物資,蔡京、童貫還想讓父皇重回龍椅。這便是太子火急火燎除去蔡京等人的緣由。如若迎回他們,朕就分身乏術了,重蹈覆轍之事,非朕所願。想到這裏,目瞪口呆,不知所雲。
子午見宋高宗發呆,就走到宋高宗跟前,微微一笑:“陛下,你有什麽心事麽?”宋高宗緩過神來,馬上搖搖頭。
普安對子午低聲道:“皇上如此魂不守舍,想必在想當年太上皇與太子手下的官員爭來爭去之事。”普安與子午走到一邊,二人竊竊私語開來。
武連見子午、普安二人鬼鬼祟祟,就側耳偷聽,隻是沒靠近,他們就默然不語了,故而悶悶不樂:“你們說什麽悄悄話了,莫非還想著魚兒遊動之事?”
餘下破涕一笑,喃喃道:“一派胡言,他們想如何吃,魚是一道美味佳肴,就看做出來味道如何。”
陳東聽了子午四人的胡攪蠻纏,不覺捧腹大笑,動了動眼角的黑痣,心裏卻暗罵,四個傻小子,你們哪裏知道,趙佶、趙桓、趙構,這三人雖說是父子三人,可他們與蘇洵、蘇轍、蘇軾,這父子三人有所不同。帝王與尋常百姓雖說都是一張嘴兩個眼睛,都吃飯睡覺,可到底還是有所不同。做皇上是天下人間人人夢寐以求之事。故而為了帝王夢,父子反目成仇,兄弟互相殺戮的比比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便是如此。前朝之事曆曆在目,如今飽讀詩書的陳東自然心知肚明,也就不在話下了。
不知何故,此番見麵後,宋高宗就漸漸疏遠了陳東,李綱與宗澤也慢慢不受宋高宗的恩澤了。李綱做了七十七日宰相後就被宋高宗罷免。陳東見宋高宗罷免李綱,就上書請求留下李綱,罷免黃潛善、汪伯彥二人,宋高宗卻遲遲不予理會。
陳東又請求宋高宗親征,以迎回二帝,對不圖進取的將領予以治罪,以此振作士氣。宋高宗不理不睬。
陳東又說,皇上的車駕應回到東京,不應到金陵去,也沒有得到宋高宗的理會。黃潛善等人極力慫恿宋高宗去金陵,陳東又上述請求罷免黃潛善等人。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