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搜山檢海
字數:6109 加入書籤
金國如今勢如破竹,在中原如入無人之境。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大宋各地誠惶誠恐,望風投降比比皆是。抗金名將宗澤去世後,消息傳到金國,女真人無不歡欣鼓舞,舉杯痛飲。
在金大營之中,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甚為高興,隨即舉杯歎道:“如今宋朝主戰派又失重量級人物,乃是天助我也。那趙構小兒如今膽小如鼠,拔腿就跑,真是可笑。如此鼠輩,怎配做趙匡胤的子孫後代?如若趙匡胤在天有知,恐怕也會氣得渾身發抖,怒不可止。”
群臣道:“陛下!此乃好消息!”
金太宗又道:“宗澤已故,李綱單槍匹馬,不被趙構重用。宋朝起義軍又被趙構剿滅的差不多了,寡人無憂矣!”
正在此時,禮官進報說,“陛下,趙構送來的信件又到了。”
金太宗一聽樂開了花,不由撫掌大笑,忙道:“嗯!好,快快呈來!快快呈來。”伸手打開一看,信件是趙構的親筆信,上書曰:
臣構言:
我乃小國之臣,自願削去皇帝稱號。天地之大,惟有大金皇帝為貴。我願臣服於金,何必煩勞大金國陛下派兵南下,宋朝子民不敢與大金分庭抗禮,隻求偏安一隅而已。既蒙恩造,許備藩國,世世代代,謹守臣節。特奉金銀珠寶與大金,每歲大金陛下生辰並正旦,我朝遣使稱賀定當不絕,現備得歲幣二十五萬兩,細絹二十五萬匹,幸勿見怪,萬望笑納。
呈於大金國郎主陛下,宋臣,趙構。
金太宗馬上命人傳令,可減緩南下,不覺尋思,人家趙構屈尊降貴送禮而來,作為大金自然要禮尚往來,想到這裏馬上哈哈大笑。
沒過半月,金軍又南下了,並且加快了進度,宋高宗趙構急急忙忙從建康逃到臨安,臨安在錢塘江北岸,他備感不夠安全,便渡江向越州逃去,在越州又覺之不妥,便逃到明州。
可大金國四皇子完顏兀術卻帶領大軍搜山檢海,緊緊跟蹤追擊,趙構驚慌失措,忙派韓世忠、嶽飛出戰,一麵又從明州向定海逃去,到了定海他索性坐上大海船往南漂流到了溫州海麵,在海船之上建立了行宮。
宋高宗趙構日日夜夜魂不附體,隻好借酒澆愁,可更是惆悵無比。披頭散發,魂不守舍,戰戰兢兢,暴跳如雷。一時間變得精神恍惚,神誌不清,如若不是太醫的調養,趙構必得崩潰而去。
張明遠、費無極等人也護駕左右,跟隨宋高宗飄蕩在茫茫大海之上。子午四人雖說也坐過船,但那是跟隨師父們出使高麗時候,如今也過去了好幾年。
經過數日海上漂泊,宋高宗十分勞累,正在海船之上歇息,忽然太監進報呼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陛下,金軍海船又追上來了。”
宋高宗大驚失色,緩緩道:“啊?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王居正、黃潛善、汪伯彥他們呢?”
太監忙道:“陛下,他們到福建訓練海師去了,您昨日剛下的命令。”
宋高宗趙構又急道:“那,那韓世忠將軍、嶽飛將軍呢?如今他們又在何處作戰啊?”
太監道:“回陛下,韓世忠將軍在鎮江鎮守,嶽飛將軍在建康城阻擊金兵。”
宋高宗歎道:“唉!看來完顏吳乞買這老賊是自食其言!如今幾隻金人海船前來,到哪裏了?”
太監應聲便道:“陛下,據報在定海、明州、越州、臨安都有。”
宋高宗長歎道:“唉!此乃天不助我,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一士兵匆匆忙忙趕來急道:“陛下,金人離我們不遠了,隻有數十海裏。”宋高宗臉色煞白,立馬命人傳來張明遠、費無極等人。
宋高宗驚道:“快,快,快啊!快快轉移,快快轉移!”說著海船揚帆起錨匆匆離去。海麵之上,風浪大作,趙構誠惶誠恐望著遠處不知所措,心中甚為驚慌。
張明遠等人也是神情恍惚,緊張兮兮,隨宋高宗揚帆遠航。但見大海風高浪急,海鷗鳴叫,不絕於耳。
金軍乘海船追擊宋高宗,實乃金人一大膽略,他們盡皆生長於北方是草原上的人,跨馬前行自然是長處,但海上作戰自然甚為不習了,加之海上大風大浪,翻了一些海船,餘眾心驚膽顫,不大適應。
張明遠道:“女真人實在可惡之極。”費無極道:“也狂妄之極。”
子午道:“不錯,這馬背上的家夥,居然跑到海上玩來了,真是厲害。”餘下道:“他們常在混同江打魚為生。”
普安道:“故而這搖船的本事也並不陌生。”武連道:“可是,那是江河湖泊,不是大海。大海上的船,顛簸的可非同一般。”
宋高宗道:“為今之計,惟有避其鋒芒。”
費無極道:“陛下,避其鋒芒是不錯,但也要迎頭痛擊,方可讓金人,不敢造次。”
張明遠道:“這路上抵抗金軍,還要調兵遣將,早作打算。”宋高宗點了點頭,看向遠方。
此番完顏兀術派阿裏、蒲盧渾為先鋒領精兵四千追襲宋高宗,又派訛魯補、術列速取越州。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宋軍也是節節敗退,苦苦支撐。畢竟金兵來勢洶洶,勢不可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明遠和費無極早已派子午四人奔走江南各大門派,一同抗金,保家衛國。可宋高宗卻避而不見,不以為然。這讓張明遠和費無極犯了難,索性也不再與各大門派過多往來了。
一金軍將領歎道:“草原之上風浪大作,沒曾料想這大海之上風浪不僅大作,而且大有天旋地轉之勢。”
兀術忙道:“如今這趙構也好不到哪裏去,可是我們比人家就慘了。”
金將道:“四皇子!又有幾人吐得厲害,他們要求上岸。一個個說是頭昏眼花的,怕是支撐不住了。”
兀術無奈道:“這趙構小兒實乃有病並且病的不輕!海上有什麽好玩的?不是幾個海鷗嘶啞啼叫,就是這破船搖搖晃晃,鬧得我等神情恍惚,不知所措。實乃氣煞我也,如今就是想上岸也是不大可能了。讓他們忍一忍,我女真子弟不是孬種!一個個給我打起精神來,上了岸,他們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玩女人本太子不阻攔,想搶珠寶,本太子不為難。傳達下去,讓他們明白了。”那廝喜笑顏開的應聲而去。
“四皇子,這一下就便宜他們了。是啊,將軍。如若在陸上非殺他個片甲不留。如今如何是好?這些個南蠻子,真是欺人太甚。趙構這小子真是會跑,如果在草原上恐怕無人能敵。” 但見這人禿頭,梳著辮子,八字胡,神氣十足。這便是大金國兀術手下的阿裏將軍。
兀術道:“韓世忠與嶽飛,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打探清楚,不可掉以輕心。就怕他們圍追堵截。雖說漢人常言道,‘窮寇莫追’,可這韓世忠不可小覷,難保不做出驚天動地之事。”隨即叮囑四位將軍。眾人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他哪裏是無人能敵,分明是抱頭鼠竄、狗急跳牆。事到如今,我看就算了!算了,不追了,如此下去我大軍豈不被趙構這兔崽子拖住,太子殿下如若吃緊如何得了。傳我命令,定海、明州、越州、臨安、台州各地大金海船全部靠岸,能搶多少就搶多少,回去也好交差,不失為大功一件。聽說江南海港城池比起中原城池富裕多了,南蠻之人他們還與南洋各地貿易往來,奇珍異寶數不勝數。黃金白銀如嘩嘩流水一般。我給他們的承諾不會變,也是鼓舞士氣的一種方式方法了。”此語一出,幾個將領便心馳神往了片刻。說話之人便是蒲盧渾。此人粗中有細,實乃有勇有謀的金國將領。
一人望著茫茫大海歎道:“如若拿下南朝,我大金如何治理江南,恐怕還要依靠漢人才行。如此大好河山,真是美煞之極。草原上雖然也好,黃龍府哪裏也不差,不過還是如今這裏好。湖光山色,鶯歌燕舞。奇珍異寶,美味佳肴,恐怕是天下莫可能及。”說話人便是訛魯補,隻見遠處海天一色,蒼蒼茫茫。
正在此時,金人忽然看見海市蜃樓的景觀,海上竟然顯出了一座城池模樣,隱隱約約,恍如仙境。金兵一個個大驚失色,大呼小叫。
有人歎道:“為何如此?真是匪夷所思。”
一將領道:“術烈速將軍,不必驚慌失措,此為海市蜃樓景象,虛幻而已。不必大驚小怪。”言畢一個個才安靜下來。
頃刻又是風浪大作,海船又開始搖搖晃晃起來,此些情形對於兀術此些北方人又是草原人士來說,如何受得了。因此金兵在十多天之中燒殺搶掠一番之後,便向北後撤了。
宋高宗在海上建立行宮飄飄蕩蕩足足三月有餘,補給皆由沿岸各路州官負責運送。可時常遭到金兵圍追堵截,或海浪翻船,故而宋高宗有時口渴難忍,嘴唇幹裂,血絲滿布,淚流滿麵。
宋高宗氣喘籲籲,神情恍惚,喃喃道:“韓世忠將軍實乃虎將,想當年他生擒方臘,威名素著。他的功勞被人搶了朕早已知道,那人叫做辛興宗。韓世忠如今作為朕的虎將,而那搶功勞者卻早已淹沒在波濤滾滾之中。韓世忠將軍,他目下在何處?”
黃潛善歎道:“陛下,韓世忠在鎮江府。”
宋高宗吩咐汪伯彥,道:“讓韓世忠千萬鎮守好鎮江府,長江防務事關重大。如今女真人搜山檢海,窮追猛打,實乃前所未有。如之奈何?”
張明遠道:“陛下,韓世忠此人,居然生擒過方臘?”
費無極笑道:“可童貫說,並非韓世忠。”
宋高宗恨恨的道:“童貫的話就不必信了,朕做康王時,早就聽說韓世忠與方臘的故事。後來有人早已細細說來,故而朕知道韓世忠將軍年輕時就應該名揚天下,隻是童貫作祟由此不得功名利祿。這下好了,朕一定重用韓世忠。讓韓世忠名揚天下!”不由對韓世忠喜愛的好生了得。
子午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韓世忠將軍如此厲害,方臘都被他生擒了,如若緣分使然以後可以再見到他,一定問一問,他當年如何生擒方臘的。”宋高宗聽了這話,微微一笑。
餘下讚道:“方臘造反,他一心想做土皇帝,結果實乃白日做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普安反駁道:“摩尼教之所以被方臘利用,一呼百應,也是朱勔的‘花石綱’搞的鬼。正所謂官逼民反!方臘雖死有餘辜,可許多黎民百姓就遭殃了。”
武連看向趙構,問道:“陛下以為如何?”
宋高宗一怔,沒想到武連會問自己,就微微一笑,應聲道:“方臘、宋江自然是草寇!何須多言。宋江被張叔夜打敗了,方臘被韓世忠生擒了。我大宋也有英雄人物!子午四位兄弟,韓世忠將軍雖說有夫人梁紅玉一起協同,可手下沒什麽得力助手,你們四人就奉命行事好了,替朕分憂,前往鎮江府協助韓世忠將軍鎮守鎮江府,你們意下如何?你們都想知道韓世忠如何生擒方臘,此番去了,來日方長,也好問個清楚明白。朕自然成人之美,你們不必謝朕。替朕分憂,朕要多謝你們才是。”
四人喜樂無比,馬上領命,齊聲道:“自然義不容辭,願替陛下分憂。”
張明遠、費無極叮囑子午四人到了鎮江府不可擅作主張,一定要護佑韓世忠左右。聽從韓世忠調遣,替朝廷分憂,為黎民百姓解難。他們一一答應下來。
擇日前往,臨行前宋高宗叮囑他們,要對韓世忠的一舉一動密切關注,必要時可密信回報。子午四人麵麵相覷,不知所雲。
原來這才是宋高宗派他們前往韓世忠處的真正目的,宋高宗害怕韓世忠效仿苗傅和劉正彥,如若尾大不掉,就麻煩了。他們隻好將計就計,一麵與韓世忠友好相處,一麵告訴宋高宗,韓世忠的愛國愛民。兩頭不得罪,此乃妙計。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