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怪人進店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子午道:“聽你們說了李清照,我們也與你們一樣,不敢相信,這詩居然出自她的手筆。”
漢子大手一揮,低下頭,神秘兮兮道:“可不是,這等氣魄,恐怕隻有男子漢大丈夫才有。小娘子也好老太婆也罷,恐怕都不會有。不過李清照有,我還真不奇怪,我見過她,自然知道她。她這人別看柔柔弱弱,與尋常婦人沒什麽兩樣,可氣質出眾。別看她半老徐娘,可風韻猶存。我與她聊過天,她告訴我說,小時候她就膽子不小,少年時帶著一群姐妹在大明湖邊劃船。野漢子的勁頭很是十足!愛喝酒,愛博弈,愛下棋,愛遊山玩水。還愛打抱不平!我就說,她可是李師師的容貌加梁紅玉的氣質,還有蘇東坡的才學!她曾經告訴我,她瞧不上歐陽修、蘇東坡、晏幾道,覺得他們寫的東西不怎麽樣。可有一人,她卻情有獨鍾,你們猜一猜是誰?”
子午應聲道:“應該是王安石。”餘下目瞪口呆道:“不會吧,蘇東坡,李清照居然瞧不上!”
書生一杯酒下了肚,笑道:“我猜是柳三變!”普安笑道:“一定是李煜!”
書生斬釘截鐵:“肯定是範文正!”
武連環顧四周,小心翼翼道:“自然是嶽飛了。”
書生大驚失色,低聲細語道:“莫不是太上皇徽宗皇帝吧!”
漢子搖搖頭,笑道:“猜的八九不離十 ,周邦彥與太上皇在李師師那邊有過偶遇,就是周邦彥!李清照寫的叫做什麽婉約,對也不對?周邦彥最長於給李師師寫詞,這入樂的詞,能不婉約麽?”
眾人恍然大悟,點點頭,深以為然。
子午吃著豆芽菜,笑道:“李師師、李清照、梁紅玉,這三位巾幗英雄,想必諸位也耳熟能詳了?”
書生道:“李師師好比荷花仙子,還是粉紅之色,透著朦朧之美,神仙之氣。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梁紅玉好比紅梅仙子,淩霜傲雪,戰天鬥地。正所謂:‘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李清照好比牡丹仙子,國色天香,落落大方,正所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語落地,眾人佩服不已,深以為然。
餘下笑道:“我們在東京見過李師師,在鎮江府見過梁紅玉,在濟南府見過李清照,此生無憾。”
書生與漢子麵麵相覷,齊聲道:“佩服,佩服,羨煞旁人。”
子午道:“隻是巧合,也算緣分。他們可是我大宋的三大奇女子。”
書生道:“聽說嶽飛將軍都沒見到,很是遺憾。”看向漢子,笑道:“我沒見過,可這位哥哥見過,真是羨慕了。”
漢子一杯酒下肚,點了點頭:“不錯,我三生有幸見過她。嶽飛將軍那日路過南陽,與我交談,他也說很是遺憾。當年之事我也記憶猶新,我與李清照在建康是二月離開的,嶽飛將軍撤離建康是七月份,可惜就差五個月。如若嶽飛將軍早來,這二人就一見如故了。我聽嶽飛將軍遺憾的告訴我,他素聞李清照。當年他去東京,就聽說京城有兩個奇女子,一個是會唱歌的李師師,一個便是會作詞的李清照。可惜元佑黨人之故,蔡京上台,李格非離開東京,李清照不得不隨著家父離去。自從趙明誠與她結為連理後,小兩口日子過的快活似神仙眷侶,人人羨慕。哪知趙明誠偏偏就官場上吃不開,也沒什麽能耐,就喜歡金石學,一天到晚玩個書畫古董。嶽飛當年年紀輕輕,李清照早已人到中年,不惑之年了。二人如若見麵也是忘年交,可惜他們沒見過麵。南渡以來,嶽飛嶄露頭角,可李清照卻隨著她官人趙明誠一路南逃。看到仁人誌士抗金,一個個視死如歸,而自己官人卻唯唯諾諾,隻知逃跑,李清照她心裏自然很是不高興。自從趙明誠去世後,每次看見她,我就沒見過她有什麽笑容。”
武連問道:“嶽飛將軍也會舞文弄墨麽?他不是帶兵打仗之人麽?”
餘下樂個不住:“範文正也曾在延安府抵抗西夏,不是也文韜武略,很是名揚天下麽?”
書生道:“你們居然不知道?不過也不足為奇,世人皆知他收複襄陽城在內的六郡後就名揚天下,是一介武夫。自然不會想到他也是滿腹經綸,飽讀詩書,頗有儒將之氣。我記得他在黃鶴樓寫過一首詞!”說到這裏,隨即吟誦開來: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子午讚不絕口,“這詞聽上去,很是不錯。”不覺漸入詞中境界,好似夢回東京,也好似自己馳騁疆場一般,威風凜凜。
漢子也豪情滿懷開來:“我雖說不太懂,可也感到不少男兒氣概。”
餘下道:“不錯,有大氣魄,堪比蘇東坡豪放之氣。還多了些軍旅味道。”
書生得意洋洋,好似他的大作一般:“其實,嶽將軍還有一首詞,最為名揚天下。眼下在中原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一時間就洛陽紙貴了。”
普安追問道:“不妨,說來聽聽?”
漢子愣了愣,馬上試探的口吻笑道:“你們不要問,我們也不說,你們可問路人。我們說出來就沒意思了。說了這樣許久,我想問一問,你們四人來南陽有何貴幹?聽說兀術的細作,朝廷派來的細作,可都在中原走來走去。”
武連環顧四周,看向子午、普安,不知道要不要實話實說,遲疑片刻,就笑道:“我們也是要去幽州城做買賣,路過此地,天色已晚,留宿而已。”
漢子點頭笑道:“原來如此。不過你們如此江湖豪氣,恐怕有難言之隱。不說也罷,我等不會追問。畢竟眼下時局不穩,天下大亂,列國征戰不休。金國剛滅遼國,挾持餘威揮師南下,又在東京城重創我大宋,釀成靖康之恥的苦難。人心惶惶,可見一斑。”
書生苦笑道:“如今兵荒馬亂,你們休要欺瞞。如若是金國細作,我等當生吞活剝。如若是朝廷爪牙,我們嗤之以鼻。如若保家衛國,我等深表欽佩。”
子午見漢子與書生不大相信,就對二人拱手道:“實不相瞞,我們是投奔嶽飛將軍,殺敵報國的。你們可聽說過終南山張明遠和青城山費無極了?”
二人驚得呆了,齊聲道:“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他們可是為國為民,保家衛國的大英雄。聽說他們將範仲淹的憂國憂民大旗,高高舉起,實乃我大宋的一代大俠。”
書生驚道:“你們從何而來?”武連擲地有聲:“京兆府!”
漢子咬牙切齒,恨恨的道:“京兆府被女真人侵占過,你們對金兵一定深惡痛絕了?聽說這女真人對京兆府還不錯,真的假的,我如何就不相信。”
餘下歎道:“那是自然,正因如此,才追隨嶽飛將軍,意欲保家衛國。”
書生肅然起敬,拱手道:“佩服,佩服。我雖一介書生,就祝你們馬到成功,殺敵報國。我想去嶽麓書院,明日就走了。”眾人點頭,一言不發。
普安拱手道:“來,既然有緣,就共同舉杯,喝個痛快。也算為這位兄弟餞行之意。”看向書生,笑了笑。
漢子起身舉杯:“哥哥我敬諸位一杯,略表寸心。咱是粗人,如若不是夫人,我一個人也想投軍去。”
眾人一同幹杯,一個個笑容滿麵,開懷大笑。店小二也樂個不住。
正在此時,一個中年婦女模樣的人背著包袱捂著肚子走了進來,手裏居然拿著一把劍,劍穗黃色,很是獨道。
店小二馬上近前招呼:“客官要住店?”中年婦女點了點頭。
見此情景,店小二關切道:“客官不舒服?要不要去抓藥,本店可以幫助客官去抓藥的。”
中年婦女居然厲聲道:“別多嘴,上好房間,不差錢。”
店小二見這人脾氣不好,手上還有劍,點點頭,陪笑道:“好,樓上請!”說話間就躲開了。
中年婦女上樓之際,回過頭朝餘下瞪了一眼:“臭小子,看什麽看。”
餘下感到莫名其妙,這中年婦女,看上去很奇怪,一點也不好看,一臉麻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送走中年婦女,店小二下樓,低聲細語,喃喃道:“這人真怪!”
漢子道:“行走江湖之人,見怪不怪。”書生道:“江湖上的人,皆是如此。”
店小二氣道:“好心當成驢肝肺,怪我多嘴。這女人啊,就是奇怪。脾氣臭的不得了。如若是我家娘子,我絕不輕饒。看我如何手段。”頓時眯眼一笑。
子午一看,店小二這話打斷眾人說笑氣氛,就歎道:“好了,店小二,再加些牛肉來,聽說南陽牛肉不錯,你就消消氣好了,讓我們自在說話。”
店小二微微一笑,轉怒為笑道:“不敢打擾諸位貴客,牛肉來了。”隨即端起櫃台食盒裏的牛肉盤,走了過來。放下牛肉,微微一笑,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