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教學留給楠楠的記憶2
字數:1898 加入書籤
今天楠楠有點累了。期中考試結束,各種捷報傳來,心情很好,心血沒有白花,累並快樂著,孩子的進步確實是她最大的快樂。
也有不是特別如意的,進步空間有點小,沒達到楠楠的預定目標,所以後麵要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知識的漏洞可以補上,而是做事的態度,應試的方法,習慣才是最難改變的。
有的孩子應試能力很強,往往考試成績超出平時的水平;有的孩子應試能力弱,考試常常丟失不該丟失的分數,考不出真實的水平。
發揮是否正常,在什麽地方丟分,這是每次考後應該分析的問題。分析好,然後對症下藥,填補知識漏洞,解決就可以解決。
發揮不正常,丟分多,那就得引起重視了。150分,本來可以拿135分,結果卻得了90多分,而且頻繁犯這樣的錯誤,如此嚴重之現象,不得不讓楠楠重新考慮,調整教學的側重麵。
知識好教,習慣難改,尤其有些孩子的習慣後麵還帶著家庭的習慣,父母的習慣,如此,難度就更大了。
孩子小,可塑性強,養好習慣容易。所以,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否則,累了父母,更是累了孩子。
對家長說“一定讓孩子養成這四種習慣”——
(1)勤奮的習慣
(2)思考的習慣
(3)做事認真的習慣
(4)閱讀的習慣
楠楠有點驚訝,接到璐璐媽媽的電話說“璐璐不小心摔倒骨裂,無法上學。”
之前帶了璐璐一年半,由衷的喜歡上了這孩子,所以心疼的成分太多。
璐璐媽媽有點猶豫“能不能來家裏上課?孩子不能走路,要背上樓(我家在三樓)去,還得背下樓來”。璐璐差不多120斤,每天從她家背下來,然後從我家背上來上完課背下去,然後回家背到她家,估計隻有她爸爸能幹得了這活。更主要的是這樣移動會不會影響孩子傷口的愈合呢?楠楠想到這兒,立馬告訴璐璐媽媽說“還是讓我來跑吧。”“真的?”璐璐的媽媽驚喜不已。
第一次走進家庭,有點不適,看著孩子已經過了疼痛無法入睡期,楠楠的心裏也好受了很多。
一對一的課程很熟練,教材也很熟悉,加上孩子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所以課程很順利。
每天一對一語數外三個小時,自當遠遠超過家長的要求和學校的進度——這是楠楠對自己最低的要求——這是一對一教學的優勢。
十幾天上門家教,深刻體會到了家庭對孩子教育的至關重要,學校更是孩子成長非常關鍵的環節。當孩子和我說”老師,我很想去上學”時,我想這才是正常的表現,孩子需要群體,需要朋友間的相處,需要同學間的溝通交流。
學校的團體教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反映智商培養情商的重要場所。
家教作為一種輔助而存在,特殊時期應急辦法,補短之用。能急家長所急,補家庭教育中的不足,為父母排解壓力和不安找到解決之道,是社會的需要,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世間萬物產生自有一種必然性。相輔相成,依然而生。生態的平衡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常態,保護它,才能生生相惜。
家教生於學校之外,是教育內的另一種存在,需要每一個人的嗬護,猶如嗬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一般!
喜歡生活如此多焦請大家收藏:()生活如此多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