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吾此來正是為了王佐之器也
字數:7802 加入書籤
“哦,你找荀家那位王佐之器啊。”
“嘿,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難道你是提前得到了消息,知道二龍先生家的三郎明日將出任郡中,為新任太守的主簿了嗎?”
“嗯?”
王蒼神色一變,驚奇於荀彧不是處在黨錮之列嗎?難道黨錮時期還可以為官?而且荀彧既然已被新任太守征辟為近吏,那自己這招攬他的計劃豈不是...
深吸了幾口氣,王蒼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平複下來,衝著這姓鄧的裏監門強笑道:“吾等正是要拜訪荀主簿,不知老丈現在可否放行?”
姓鄧的裏監門撇了撇嘴,小聲嘟囔了句:“早說認識嗎,讓俺嚇了一跳。”
“進去吧。”
話落,裏監門看了眼裏門外的馬匹,皺眉說道:“且慢,人進去便是,這些馬匹派些人守在外麵,省得驚擾了裏鄰。”
王蒼領著陳寬和這位裏監門作了個揖,口中應道:“好。”
姓鄧的裏監門見王蒼態度還算可以,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扯著一名剛出裏門的年輕士子說道。
“阿成,這些外來的客人來找二龍先生家的三郎,勞煩你領著客人去你家族兄那裏一趟。”
被拉著的這名少年穿著一身儒服,看著年紀不是很大。興許是與裏監門相熟,也不生氣,點了點頭,又與其在門口聊了幾句後才看向王蒼等人,一邊笑著,一邊領著王蒼往裏內走去。
與雲中的西門裏相比,這高陽裏看著就大了許多,荀氏的族人多半在此聚居。
作為一個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家族,荀氏族內如同井噴一般,連續有幾位兩千石在郡國內為官,發展到現在,族中可謂是人丁興旺。
加上將荀氏發展起來的荀彧祖父荀淑,其棄官歸鄉後,便專心產業,其每有訾財進益,輒分與族中貧困,使得荀氏族內的環境十分和諧。
後來荀淑逝去時,他那號稱八龍的八位兒子,雖說沒有徹底將這種品德傳承下去,但族中如有窮困者,亦會伸出援手,這就是聚族而居的好處。
王蒼走到裏中也發現,這裏內的道路平整,家家戶戶皆是粉牆黛瓦,每路過一處院落,那從院中伸出來的桑樹枝丫看著密密麻麻的,幾乎要將道路上的天空盡數遮蔽。
從這些點滴細節中便能看出,雲中王氏族內,無論是家學還是財力,與荀氏相比,皆可謂遠遠不如。興許也就祁縣宗家能出來與荀氏比較一番吧。
路上,王蒼帶著些許疑惑,問道:“這位公子,聽裏監門鄧老說,你族兄被新任太守征辟為主簿?”
這位被裏監門叫住的少年笑了笑,說道:“我亦不是公子,姓荀名成,喚吾荀成便是。我觀你氣度不凡,想來不是凡人。不知閣下貴姓?”
該說不說,荀成這又是閣下,又是貴姓,在說話上,可謂是滴水不漏,王蒼亦從荀成的語氣中聽出了尊敬,故而自謙道。
“在下姓王名蒼。從並州雲中郡而來,此來是為了拜訪一番名聞四海的王佐之器。”
“王蒼?”
荀成聽到這個名字馬上臉色一變,但很快,又恢複了正常,口中笑道:“我那族兄說話直率,等會衝撞了您的話,還請您勿怪。”
一向擅於察言觀色的王蒼將荀成的表情盡收眼底,心中想道,看來應該是知道了我的身份了。
哼哼!王蒼心中略微有些小得意,沒有多想,繼續與荀成閑聊:“吾觀天下士人大半被黨錮所禁,可惜今上被小人蒙蔽,哎。”
說到這裏,王蒼不複再說。
心想:為何黨錮會提前解禁,難道是自己在雲中不經意間扇動了一下翅膀造成的?
很快,荀成接下來的話將王蒼那胡思亂想的心思給掰了回來:“閣下此言,非也。”
“此言為何?”
“說起這個,還要感謝新任的上祿令和海。”
“去歲,和海上書言黨人之艱難,希望能解開黨錮。其書中說:《左傳》有言:父子兄弟,罪不相及。黨錮所禁者,五族也。此不合祖宗之法,加之兄弟分家另住,恩義已輕,孝服亦輕。”
“是以今上聽其言,將黨錮稍稍放寬,自從祖以下,皆得解禁。”
“族兄所在的,乃是其祖荀淑一脈。而族中被禁錮的是我從祖荀曇、荀昱一脈,是以我那族兄荀衢,族侄荀公達等人尚在黨錮之列,故而沒有被新任的太守征辟。”
“可惜我那位族兄有大才,朝中不能用。我那位族侄更是在年少時就以洞察其奸聞名郡縣,哎!”
聽到這話,王蒼搖了搖頭,甚覺可惜。不過想到日後的黃巾之亂時,好像這些人都有官官職在身,看來黨錮應該是在那時被解禁的。
可看著荀成這副捶胸頓足的樣子,王蒼出聲安慰道。
“今上素有賢名,隻是被身邊的小人所蒙蔽。這些年來,吾亦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如能提三尺劍,掃盡天子身邊的小人,亦足以快慰平生。”
“王君,你!”
聽到王蒼這一席話,荀成不由得瞪大了雙目。本來他對於王蒼的印象不是很好,但這席話過後,讓他對王蒼的印象瞬間改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想王君誌向如此高遠,請受成一拜!”
說罷,荀成停住腳步,對著王蒼恭敬的一揖到底!
對於荀成的態度轉變,王蒼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但善於得人他馬上將荀成扶起,笑道。
“荀君亦有慨然之誌,不可妄自菲薄也。”
“王君之言,成謹記在心,望日後王君能言必行,行必信!”
“大丈夫本該如此!”
“是極!”
這般對話過後,王蒼與荀成之間的關係瞬間拉近不少。不一會兒,便到了荀緄家的宅院門外。
“王君,此處便是族長二龍先生的居所。我那三位族兄雖都已成家,可為了侍奉老父,卻仍與其父居住在同一處院中,真乃吾輩典範也。”
話落,荀成親自上前叩門。
沒過多久,一名看著比王蒼還要小些的少年打開了院門,見院外站滿了人,不由得微微一驚。
“阿成,這些人是?”
荀成上前將院門院門,拉著這人的手,指著王蒼說道:“族兄,這位便是近來朝中新封的雲中侯,王蒼。”
“我在裏門處撞見了,鄧老托我幫忙領路。聽君侯的意思,其是來專門拜謁你的。”
王蒼聽到荀成的話,瞬間知道了眼前這位看著不過十七八歲左右的少年的身份,其正是那位後世聞名的王佐之才。
荀彧!
沒有猶豫,當即衝著少年作揖道:“王佐之器的大名,蒼亦聞之久矣,今日一見,實乃三生有幸!”
說罷,王蒼保持著這個姿勢,就等荀彧來扶。
可他不知道的是,荀彧聽到雲中侯王蒼之名,如同荀成一般,瞬間臉色一變!
眼中帶著一抹鄙夷的看了眼王蒼,然後扭頭看向荀成,眼神中又閃過一抹疑問,好似在問:明知道王蒼的身份,還帶其來家中作甚?
荀成經過剛才與王蒼的閑聊,感覺其誌向非凡,笑著看向荀彧說道:“族兄,雲中侯與弟適才過閑聊一陣,其常恨宦官久矣,不是近來族中傳的那種。”
可荀彧緊抿著嘴唇,沒有搭理荀成的話。讓後者神色間略顯窘迫。
王蒼見無人來扶,加上聽到荀彧的話,心中已然知曉荀成初次聽到自己名諱時為何變臉了。
原來症結出在宦官這裏了!
難怪剛才自己那席大話後,荀成對自己一揖到底,原來是其以為自己錯怪了王蒼,故而行此大禮。
難怪荀成說荀彧有些說話直率,王蒼此刻是全懂了!
“荀君,吾與宦官並無半分瓜葛,亦未做殘民之舉。吾雲中侯乃是通過軍功得來,與宦官何加焉?”
可荀彧好似性格有些執拗,對於王蒼的話直接無視,還用一種冰冷的目光看著他。
王蒼無奈之下,隻得訕然笑了幾聲。
心想:其實這也是,如果雲中王氏連續有幾位兩千石在任,加上自己作為兩千石之子,在年幼時,卻被一道黨錮之令給禁錮終生。
那自己從小也會記恨宦官及宦黨,此刻王蒼雖能理解荀彧的心情,可不能將其收入麾下,心中還是有些不得勁。
王蒼身後,見自己的主公王蒼這般低聲下氣的討好著眼前這位叫什麽荀彧的孺子,平日裏本就心高氣傲的義從們的臉上頓時掛滿怒氣。
新近加入到王蒼麾下的典韋的眼珠子四處一轉,頓時明白表現的機會來了,口中大聲囔囔道。
“你這鳥人,我家主公以君侯之尊尚且先行禮來拜謁你,可你卻視而不見。”
“我家主公及這位小公子也將誤會說清了,你卻置之不理,這就是你們荀氏的禮數嗎?這就是你們潁陰荀氏的待客之道嗎!”
典韋的嗓門本來就大,這話一出,可謂是聲震四野。將荀彧頭頂院門上的那片瓦當上的灰塵都震得直往下掉,更不要說眼前這兩位年輕的士人了。
荀彧和荀成的臉色大駭,都目帶驚疑的看向王蒼身後這位須發皆張的高大漢子。
“典韋,不得無禮!”
“還不快給荀君和小荀君道歉!”
典韋本以為王蒼會誇獎自己,但等來的卻是斥責,臉上有些委屈,但王蒼的話,他聽!
臉上帶著些不情願,口中小聲道:“俺是粗人,隻知道這不是待客之道,二位荀君,俺在這裏給你們賠個不是了。”
盡管是小聲,可典韋的嗓門如同大喇叭一般,再小亦如同常人說話似得,傳到場上眾人的耳邊時,已然清晰可聞。
荀彧與荀成的反應不同,荀彧聽到典韋的話,直接冷哼一聲,荀成則是笑著接受了典韋的道歉。
這時,場上的氣氛略微有些凝重,荀彧站在門口,也不邀請王蒼進門,就這麽幹站著。
好在,不知道是不是典韋的話起了作用,從院後的廳中傳來一道略顯蒼老的聲音。
“文若,來者是客,豈有將客人擋在門外的道理。”
荀彧冰冷的臉上如同解凍一般,轉身衝著廳內恭謹的喊了句:“唯!”
見長者發話,荀成趕忙擠進院內,衝著王蒼等人喊道:“君侯,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荀彧冷冰冰的說了句:“請!”
然後轉身就往裏,路過廳門時,沒有猶豫,也沒有站在門口和王蒼做足了尋常三辭三讓的主賓之禮,直接就進到廳中。
王蒼沒有在意,在荀成的招呼下,緩步往廳中走去。
而典韋、高寶等義從也頗為自覺,見王蒼進去了,三三兩兩的聚在院中開始閑聊起來。
一進到廳中,就看見荀彧站在上首那位精神矍鑠的老者身後。
而能讓荀彧如此聽話,想來應是荀彧之父荀緄了。
王蒼斂神正容,先是將衣冠和衣物整理一番,然後執子侄禮下拜道:“雲中王蒼,拜見長者!”
荀緄看著老,精神頭卻很足,笑嗬嗬的說道:“君貴為列侯,今日卻向我一老朽行禮,難道朝中的那些傳言都是虛假的?”
王蒼知道應該是朝中那位小黃門或是大宦官曹節幫了自己一把,但他自然不會在外人麵前承認這事,口中說道。
“蒼在雲中立下了些許微末之功,僥幸被朝中封為亭侯。適才荀君似乎也被流言所誤。”
“蒼之族父王公諱允,此時在朝中為侍禦史,平日最恨宦官。至於勾結宦官之事,族中尊長既惡,蒼作為族侄,自然是萬萬不敢與閹人交好。”
“蒼之族父的同母兄,前弘農太守王公諱宏,亦是被宦官所誣,致使其免官在家已有幾年矣。”
“加之宦黨所行之事,實乃罄竹難書,此時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其交好,蒼有何麵目去見族中尊長!”
王蒼這一番話說的是有理有據,慷慨激昂。讓侍立在荀緄身後的荀彧那冷冰冰的麵容緩和下來不少。可他是小輩,如今家翁在此,還輪不到他來說話。
荀緄臉上浮現出一抹和藹的笑容,說道:“王子師的為人,吾素來知曉,君侯乃是其族侄,想來勾連宦官之說,無非是捕風捉影罷了。”
王蒼點了點頭,喝了口荀成端來的熱湯,接著說道:“吾先考妣的婚姻,亦是族父一手操辦。族父於我,亦是如親生父母一般。”
“此去洛陽,一是為了入朝為羽林郎,二也是為了前往拜見族父。”
“好!君侯年紀輕輕便已封侯,日後前途當然不可限量。不知君侯此來。”
“就隻是為了與吾家三郎見上一麵的嗎?”
王蒼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吾此來正是為了王佐之器也!”
1.關於荀彧的性格:曆史上的荀彧性格想必大家都比較了解,但其未曾出仕時的少年時,性格應該不似年長時那麽成熟。
加上文中通過王蒼的心理活動略微分析了一番,雖是一家一人之言,但吾覺得,似是有些道理。
加上晚年荀彧的那種執拗性格,在年輕時顯露幾分亦實屬正常。
喜歡漢吏請大家收藏:()漢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