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潁川士族

字數:4739   加入書籤

A+A-


    豫州,潁川郡。在東漢末年,這裏可以說是世家大族的聚集地。僅這一個郡,其有名的世家便包括,潁陰荀氏、許縣陳氏、長社鍾氏、襄城李氏、陽翟郭氏、陽翟辛氏、舞陽韓氏、定陵杜氏、等等等等。
    202年九月,隨著張固攻下稚縣。司馬懿與顏良敗退潁川。而關羽也隨之一起來到潁川紮下兵馬。
    此時的潁川郡,世家大族也開始有了些許想法。畢竟隨著南陽的丟失,潁川郡將要直麵張固的兵鋒。
    太平年月,世家大族便是草頭王,掌握著筆杆子,清流話語權和朝廷官位的他們,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會繞著他們走。可是如今,身處亂世,他們也要依附於諸侯之下。槍杆子裏出政權,自古以來都是無上的至理名言!
    直到此時,潁川士族才發現。他們似乎將所有的寶,都安放在了曹操的身上。不管是南方的張固,還是西北的劉備。都沒有被他們投資。
    當然也不是全對,張固麾下,便有潁川出身的郭嘉與徐庶二人。可是這兩人也並不是受潁川士族的托付而前往投效。徐庶不必多說,平民出身,連潁川書院的門向哪個方向開都不知道!
    郭嘉雖然出身於陽翟郭氏,也曾就讀於潁川書院。算得上曾經接受過世家恩惠,但是這麽多年來,根本就沒有與潁川士族有過多的來往。所以如今就算潁川士族真的有難,郭嘉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所以,正是因為沒有溝通的渠道,所以如今潁川士族才如此的焦頭爛額。而一旦潁川遭遇攻擊,世家大族的實力恐怕就要遭受嚴重的損害。
    畢竟,世家大族除了要掌控權利,同樣還要吃飯。潁川一帶的土地,八成以上都掌控在這幫世家們的手中。為此,這些世家為何要分布在如此多的縣城?
    就是因為世家們由土地的所屬來劃分勢力範圍。而為了耕種這些土地,這些世家這些年來不知侵吞了多少人口與流民,用來幫助自家耕種田地。
    一旦潁川被攻破,這些土地自然會被張固奪走。而一旦失去這些土地,世家大族的實力便會一落千丈。當初的陳登所在的陳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潁陰荀氏的府邸內,十二盞青銅燈將議事廳照得通明。廳內檀木案幾上擺放著應季的瓜果和溫熱的醴酒,卻無人有心思享用。
    潁川郡八大世家的族長分列兩側而坐,主位上坐著荀彧之弟荀堪,身旁則是年僅二十餘歲卻已顯露出不凡氣度的司馬懿。
    "諸位,"荀堪輕咳一聲,環視眾人,"今日邀各位前來,實因局勢危急。張固大軍已至稚縣,距我潁川不過百裏之遙。曹公遣仲達與吾相邀諸位共商對策,還望各位暢所欲言。"
    長社鍾氏的鍾演率先開口,此人是鍾繇之弟,如今潁川鍾氏的負責人。他年近五旬,須發已見斑白:"張固此賊,狼子野心!自南陽一路燒殺搶掠,所過之處,士族門第無不遭其毒手。我潁川乃文脈所在,豈能容此等粗鄙武夫染指?"
    "仲常兄所言極是。"許縣陳氏的陳紀微微頷首,此人是陳群之父,陳氏的話事人。他麵容清臒,聲音卻鏗鏘有力,"我陳家與曹氏聯姻多年,自當同舟共濟。隻是..."
    他略一遲疑,"如今關羽也屯兵潁川,並不肯相助。仲達與顏良將軍又新敗,恐難抵擋張固鋒芒啊。"
    司馬懿眼中精光一閃,接過話頭:"先生勿憂。關雲長雖勇,然我軍在潁川尚有精兵三萬。更兼潁川城高池深,若得諸位鼎力相助,堅守數月當無問題。屆時曹公自青州回師,必可解圍。"
    "數月?"陽翟辛氏的辛評冷笑一聲,"仲達可知城中存糧幾何?戰事一起,百姓流離,田地荒蕪,我潁川百年基業恐毀於一旦!"
    辛評與辛毗兩兄弟當年拒絕曹操轉投袁紹,但隨著袁紹的失敗,兩人終於又投降了曹操。如今辛毗在曹操手下任職,辛評卻返回潁川,坐鎮家族。
    廳內氣氛驟然緊張。襄城李氏的李瓚捋須歎道:"佐治之言不無道理。去歲蝗災,今春又旱,各家莊園收成不過往年六成。若再經戰火..."他搖搖頭,未盡之言眾人心知肚明。李瓚是原青州刺史李膺之子,李氏族長。
    "荒謬!"舞陽韓氏的韓融拍案而起,韓氏的韓馥曾經當過冀州牧,隻不過隨著韓馥的故去。韓家如今也失勢不少,但無論如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韓家亦是世家一員。
    韓融氣勢鄙人,"我聽說張固所到之處,盡奪世家田產分與賤民與麾下士卒,由此可見他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裏。諸位難道要做那待宰羔羊?我韓氏願出私兵三千,糧五萬石助曹公守城!"
    定陵杜氏的杜襲年輕氣盛,立即附和:"韓公高義!我杜氏雖不如韓氏勢大,也願出精兵一千五,並開放家族塢堡收容難民。"
    司馬懿嘴角微揚,向二人拱手致意。他注意到陽翟郭氏的郭鴻一直沉默不語,便故意問道:"兄以為如何?奉孝如今在張固帳下頗受重用,郭氏可有良策教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郭鴻是原太尉郭禧之子,郭氏以修刑律名揚天下。其中郭圖與郭嘉都出身於郭氏一族。
    郭鴻麵色一沉:"仲達此言差矣!奉孝雖出自我族,然其行徑早為族人所不同。我郭氏世受皇恩,豈會與反賊同流合汙?"他頓了頓,"隻是..."
    "隻是什麽?"一旁的鍾演追問道。
    "隻是我聽聞張固對潁川士族並非一味打壓。"郭圖環視眾人,壓低聲音,"其麾下謀士徐庶曾言,若潁川世家願獻城歸順,可保宗廟祭祀,田產減半歸還。"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荀堪猛地站起:"郭兄!此話從何聽來?莫非郭氏已與張固暗通款曲?你說的那徐庶雖是潁川出身,不過卻是一平民,他的話也能信?"
    郭鴻慌忙擺手:"荀兄切勿誤會!此乃我安插在宛城的細作所報,隻為告知諸位張固動向,絕無他意!"
    司馬懿冷眼旁觀這場鬧劇,心中已有計較。他輕叩案幾,待眾人安靜後緩緩道:"諸位可還記得徐州陳氏?"
    廳內霎時寂靜。當年曹操征討呂布時,徐州陳家首鼠兩端,最終落得族滅人亡的下場,這是所有世家心中永遠的警鍾。
    "陳登之父之死,不過三載。"司馬懿聲音漸冷,"今日若有人懷二心,他日曹公破張固之日,恐怕潁川又要多幾處荒塚了。"
    辛評不服:"仲達此言,莫非威脅我等?"
    "非也。"司馬懿忽然展顏一笑,"隻是陳述利害。其實曹公早有破敵之策,隻需諸位稍作配合。"
    "哦?"荀堪挑眉,"願聞其詳。"
    司馬懿從袖中取出一卷絹帛,在案上徐徐展開:"此乃潁川地形圖。我軍計劃放棄外圍諸縣,集中兵力固守陽翟、潁陰、許縣三城。張固遠來,糧草不繼,久攻不下必生內亂。"
    "放棄諸縣?"李瓚驚呼,"那我等在長社、襄城的祖業豈不..."
    "此乃權宜之計。"司馬懿指向地圖,"顏良將軍將率輕騎襲擾張固糧道,關羽將軍則埋伏於此..."他手指點在一處山穀,"待張固久攻不下撤退時,給予致命一擊。"
    鍾演若有所思:"此計甚妙,但需要各世家暫時犧牲部分利益。"
    "正是。"司馬懿環視眾人,"曹公承諾,戰後將按各家貢獻,加倍補償損失。更可保舉各家子弟入朝為官。"
    辛評冷笑:"空口無憑!"
    "辛公若不信,可親自往青州麵見曹公。況且汝弟還在曹公麾下任職!"司馬懿不慌不忙,"不過時間緊迫,張固大軍不日將至。是戰是和,還請諸位速決。"
    眾家主交頭接耳,爭論不休。荀堪見狀,起身走到廳中央:"諸位,請聽我一言。"
    作為荀彧之弟,荀堪在潁川士族中威望極高。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潁川士族與曹公,早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荀堪聲音沉重,"今日若背曹公而投張固,縱得一時安寧,他日史筆如鐵,我等皆成反複小人。況且..."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郭鴻和辛評,"張固真會信守承諾?恐怕到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他走到司馬懿身旁,鄭重道:"潁陰荀氏,願出糧十萬石,私兵三千,並開放所有莊園供大軍駐紮。隻求曹公一事——"
    "友若先生請講。"司馬懿恭敬道。
    "潁川乃我等根基。"荀堪一字一頓,"戰後,潁川太守須由本地士族推舉,朝廷不得擅派。"
    司馬懿略作沉思,點頭道:"此事我可代曹公應允。"
    有荀氏帶頭,其他世家紛紛表態。最終,八大世家共承諾提供糧草三十萬石,私兵兩萬,並開放各處塢堡作為軍事據點。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