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潁川之戰的序幕

字數:4856   加入書籤

A+A-


    青州的大戰在張固麾下眾謀士團的努力之下,與曹操打成了一種平手狀態。不過從陣容來說,周瑜、魯肅、劉曄、賈詡這種陣容,確實實力強悍。
    而潁川這邊,張固在準備多日之後,終於發動七萬大軍,強行攻入潁川。
    大軍從魯陽開始,一路向北,第一個目標便是郟縣。
    由於司馬懿定下來了固守陽翟、潁陰、許縣三城,從而放棄外圍諸縣的策略。所以張固攻擊郟縣時,並沒有受到多少抵抗。便輕易攻下郟縣。
    待大軍進入郟縣。擺在張固麵前的,便是陽翟、潁陰、許縣三城,這三座城池從東往西,一字排開。
    張固在輿圖上觀察良久,又將諸葛亮與郭嘉二人召來,一同商議對策。
    三人盯著輿圖觀察良久,對於對麵的司馬懿采取的這種防守策略,感到一絲的無奈。
    無奈之處在於,司馬懿的這種守法,並不高明。與平時的大戰方式根本不一樣,張固發現,之前的郡縣攻防戰,守將大都采取合兵一處得防守策略。
    防守的重點,也一般采取要地防禦的策略。要麽防守治所,要麽防守地勢險要之處。
    而如今司馬懿這種分兵三處的策略,更多還是因為內部的矛盾無法協調。
    防守陽翟的,是潁川士族組成的聯軍,這部兵馬共有三萬餘人,全部都是士族們私下圈養的私兵組成,戰鬥力不算強悍。
    而防守穎陰的,是關羽與馬超等人。兵馬也同樣是三萬餘人。關羽自然不必多說,由於曹操的不信任,關羽一直被司馬懿強行按在潁川不予放行。
    於是關羽也采取了一種消極避戰的態度,他更多的想法還是保存實力為主,好在大軍的糧草供應還是由司馬懿提供,司馬懿也不敢太過克扣,主要是害怕關羽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縱兵搶糧。
    如果真要發生這樣的事,司馬懿是管還是不管?管的話勢必會與關羽兵馬相向,不管又對治下百姓無法交待,所以這次潁川士族提供的三十萬石糧草,關羽也從中分到十萬石。
    至於最後防守許都的,便是司馬懿與顏良二人。這路則有四萬餘兵馬,他們的副將還有牛金與胡車兒等人。實力也同樣不容小覷。
    張固的手指在粗糙的輿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停在陽翟城的位置。燭火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那雙如鷹隼般銳利的眼睛微微眯起。
    "孔明,奉孝,你們看這陽翟城。"張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司馬懿將最弱的潁川士族聯軍放在這裏,分明是給我們送上的第一道菜。"
    諸葛亮輕搖羽扇,青衫在夜風中微微飄動。他凝視著輿圖,目光如水般沉靜:"主公明鑒。陽翟守軍雖有三萬之眾,但各士族私兵互不統屬,指揮混亂。若能速破此城,不僅可斷司馬懿一臂,更能震懾潁陰、許縣守軍。"
    郭嘉忽然輕笑一聲,蒼白的麵容在燭光下顯得格外清臒。他端起酒樽抿了一口:"荀諶、陳泰、鍾演等人雖號稱名士,實則各懷鬼胎。嘉有一計,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張固眼中精光一閃:"奉孝請講。"
    "潁川士族之所以聯合,無非懼怕我軍清算。"郭嘉放下酒樽,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若我們放出消息,說司馬懿已與主公密約,故意將他們的私兵置於死地,好讓曹操日後能名正言順地削減潁川士族實力..."
    諸葛亮聞言,羽扇一頓:"此計甚妙。司馬懿為外地士族之人,本地士族又貪婪成性,二者本就互不信任。隻需稍加離間,其聯盟必從內部瓦解。"
    郭嘉點頭說道“從兵力部署上,可兵分兩路,命張遼領兵兩萬,渡過潁水,先打下穎陽。從而切斷陽翟與東邊兩縣的聯係,隻要聯係一斷,士族聯軍必定猜疑更甚!抵抗的決心也就會隨即減弱!”
    張固沉思片刻,忽然拍案而起:"好!就依二位之計。明日大軍開拔,兵圍陽翟。典韋率一萬精兵攻東門,馬忠領八千弓弩手壓製南門,文向帶五千死士強攻北門。"他手指重重戳在輿圖上,"至於西門...我們給他們留條"生路"。"
    諸葛亮會意一笑:"圍三闕一,攻心為上。主公此策,正合兵法要義。"
    次日黎明,五萬大軍如黑雲壓境,向陽翟城推進。而張遼已經開始領兵向穎陽出發,至於當初的張遼副將寇封,則被安排防守武關留在南陽。
    張固騎在赤兔馬上,遠遠望見那座灰蒙蒙的城池。城牆上的守軍顯然已經發現他們,警鍾聲急促地回蕩在清晨的空氣中。
    "報——"斥候飛馬來報,"陽翟守軍已緊閉四門,城頭旌旗密布,守將是荀諶與陳紀、鍾演等人。"
    張固微微頷首,轉向身旁的諸葛亮:"開始吧。"
    諸葛亮輕揮羽扇,一隊騎兵立刻馳向城下。他們並不進攻,而是將數百支綁著帛書的箭矢射入城中。帛書上詳細"揭露"了司馬懿如何與張固密謀,準備借刀殺人消滅潁川士族的"陰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城頭上,陳泰撿起一支箭,展開帛書細讀,臉色漸漸變得鐵青。他將帛書遞給身旁的荀堪:"友若,你看這個..."
    荀堪匆匆瀏覽,眉頭緊鎖:"荒謬!這分明是張固的反間計!"
    "可司馬仲達確實將我們置於最前線..."陳紀聲音低沉,眼中閃爍著懷疑的光芒,"而且糧草供應也沒有,完全是讓我們自備..."
    就在一封書信攪的城內人心惶惶之際,城外戰鼓驟然擂響。典韋跨坐馬上,手持雙刃戟,率領一萬精銳直撲東門。
    城上守軍慌忙放箭,箭雨如蝗,但典韋部早有準備,盾牌高舉,形成一道移動的銅牆鐵壁。
    "放!"馬忠在南門方向一聲令下,八千弓弩手同時開弓。特製的火箭劃破長空,如流星般墜入城中。這些箭矢不僅帶有火焰,更浸了油脂,一旦射中目標便燃起熊熊大火。
    北門處,徐盛放下長槍,換了一把長刀衝在最前:"兒郎們,隨我登城!先登者賞百金!"五千死士扛著雲梯,如潮水般湧向城牆。
    陽翟城內一片混亂。荀諶在城樓上來回踱步,不斷有壞消息傳來:"報——東門告急!敵軍大將連破我三道防線!"
    "報——南門糧倉起火!"
    "報——北門有敵軍攀上城牆!"
    陳紀一把抓住荀諶的手臂:"友若,必須立刻調西門守軍增援!"
    荀諶卻猶豫了:"可西門是唯一退路,若調走守軍..."
    就在這時,副將鍾縉與鍾紳兩兄弟匆匆趕來,他們都是鍾家旁係出身,一直統帥家中私兵,原本的曆史上會加入曹操軍中,最終在長阪坡死在趙雲槍下。
    這時二人臉色慘白:"兩位大人,剛收到消息,司馬懿在許縣絲毫沒有出兵的跡象,他這是要放棄我們啊!"
    荀堪大怒:"胡言亂語!這必是敵軍散布的謠言!"
    但此時陳紀眼中的動搖已無法掩飾。他低聲對親信吩咐:"去,準備車馬,隨時準備從西門撤離。"
    城外,張固站在高地上縱觀戰局。他注意到東門守軍開始混亂,立即下令:"傳令典韋,加強攻勢!再派三千預備隊支援!"
    戰況愈發激烈。典韋在東門已殺上城頭,雙刃戟如銀蛇亂舞,所到之處血花四濺。守軍將領試圖組織反擊,卻被他一戟刺穿咽喉。失去指揮的守軍開始潰散。
    南門處,馬忠親自挽弓,一箭射斷城頭大旗。馬忠武力不算太高,但是一手箭術實在出神入化。
    城上守軍士氣大挫,不少人已經開始偷偷溜下城牆。隻有西門還在膠著,徐盛的敢死隊遭到荀堪親自指揮的頑強抵抗。
    "主公,時機已到。"諸葛亮輕聲道,"該收網了。"
    張固點頭,對傳令兵道:"命西門伏兵準備,魚兒要上鉤了。給我務必截殺一部分世家大族的子弟,削弱他們實力,另外,郭家要讓他們逃走!"
    果然,不到半個時辰,陽翟西門突然洞開。陳紀與鍾演等人帶著三千餘親信家兵倉皇出逃,後麵跟著大批潰散的其餘士族士兵。
    他們剛出城不到二裏,兩側山林中突然殺聲震天,張固預先埋伏的五千精兵殺出,將逃亡的隊伍截成數段。
    鍾縉與鍾紳兩兄弟奮勇抵抗,護衛在鍾演與陳紀兩位的身旁。而兩位世家族長,哪見過如此大的對戰場麵,早已被驚的臉色蒼白。隻能不停的叫喊著,讓家族親兵上前護衛,在戰場上更顯淩亂不堪!
    城內,當荀堪得知陳紀逃跑的消息,仰天長歎:"大勢去矣!"但他仍不放棄,親自持劍上陣,試圖穩住軍心。然而主帥逃亡的消息如野火般蔓延,守軍徹底崩潰。
    不多時,四處都開始有士卒稟報,張固的攻擊越來越甚,守軍很快就可能抵擋不住!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