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歸順的潁川士族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就在此時,郭嘉和典韋二人也已經率領三萬兵馬抵達陽城。這裏已經是潁川郡最西邊的位置。
如果郭嘉繼續往西北進軍。穿過張固曾經屯兵的轘轅關,那就是東漢王朝曾經的都城,洛陽!
郭嘉望著西北方向,如今距離張固討董時屯兵轘轅關,已經過去了十二年的時間。十二年過去,張固如今已經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諸侯。而當年的轘轅關,還依舊聳立在潁川郡與京兆尹之間。
郭嘉率領大軍進發之時,多布旌旗,並且還將張固的帥旗打在最前方。而護衛在大軍周邊的斥候將防禦圈也擴大數倍。
如此一來,也迷惑了司馬懿。間接的支援了張固的行動。
陽城外三十裏,郭嘉大軍的營寨連綿數裏,旌旗獵獵。中軍大帳內,郭嘉正與陳紀對弈,棋盤上黑白交錯,局勢膠著。
隻聽陳紀突然停下,歎了口氣說道“你這小輩!當真是不念鄉黨之情,不願助我潁川士族嗎?”
郭嘉抬頭看了老者一眼,隨即輕笑道“怎麽?元方先生認為我沒有幫助鄉裏親族?要是我真的不念舊情,你以為如今的潁川士族還能有幾人存活?”
"元方先生,您這一步走得急了。"郭嘉又繼續落下一枚白子,輕笑道,"就像潁川士族現在的處境,進退維穀。"
陳紀捏著黑子的手懸在半空,眉頭緊鎖:"奉孝,你當真要看著潁川百年士族毀於一旦?你身上流的可是陽翟郭氏的血!"
帳外傳來典韋粗獷的聲音:"軍師,斥候來報,陽城城頭已升起紅色烽煙!"
郭嘉眼中精光一閃,起身走到地圖前:"看來郭鴻兄已經說服了守城將領。"他轉向陳紀,"先生可願隨我一同進城?親眼看看潁川士族的結局。"
陳紀長歎一聲:"老夫已是階下囚,還有何選擇?"
"先生錯了。"郭嘉扶起陳紀,"我家主公求賢若渴,先生若能說服潁川士族歸順,不僅可保家族無恙,更能在新朝謀得一席之地。譬如長文,我家主公可是一直念叨他的才華啊。隻可惜長文明珠暗投,前往曹操處效力了!"
與此同時,陽城內郭府密室中,郭鴻正與辛評、李瓚密談。
"諸位,聽說司馬懿大敗,已帶兵撤離穎陰,與關羽一同返回許都而去。"郭鴻壓低聲音,"我族弟奉孝已承諾,隻要開城投降,各家可保留三成田產,子弟仍可入仕為官。"
辛評冷笑:"三成?郭奉孝好大的口氣!"
"佐治兄,"李瓚擦了擦額頭的汗,"總比城破後一無所有強啊。聽說張固在南陽將反抗的士族盡數流放交州..."
"夠了!"郭鴻拍案而起,"實話告訴二位,奉孝大軍已至城下,明日午時若不開城,玉石俱焚!我郭氏已決定歸順,二位好自為之!"
次日黎明,陽城東門悄然打開一條縫隙,正是之前郭鴻安排的守將趙渙所為。郭嘉與典韋親率精兵入城,馬忠則帶兵埋伏在西門外的樹林中,準備截擊可能逃竄的曹軍,也順便隨時殺入城中支援郭嘉。
"報——郭軍師已控製城樓!"
"報——守城校尉趙渙已降!"
"報——府庫已被我軍接管!"
一道道捷報傳來,郭嘉卻眉頭緊鎖:"鍾演等人何在?"
親兵答道:"據降兵所說,正在縣衙大堂等候軍師。"
郭嘉輕搖羽扇:"果然如此。傳令下去,嚴守四門,不得擾民。咱們先諒他們一會,午時過後再去縣衙內議事。"
正午時分過後,早就等候多時的潁川八大世家的家主依舊在縣衙等候。剛入縣衙內的郭嘉就直接端坐上主位,典韋則站在郭嘉身後,虎目圓瞪。
"諸位,"郭嘉環視眾人,"陽城已歸我軍所有。我家主公仁慈,不願多造殺孽。隻要諸位簽下降書,潁川各城可免於兵禍。"
鍾演拍案而起:"郭奉孝!你身為郭氏子弟,卻引賊入室,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郭嘉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這是鍾繇大人從許都送來的家書,請鍾公過目。"
鍾演接過信箋,臉色漸漸蒼白。信中提到曹操已放棄潁川,準備集中兵力防守陳留等地。
"這...這不可能..."鍾演踉蹌後退。
這當然不可能,隻不過是郭嘉剛剛來之前偽造而成,不過如今消息閉塞的他們,如何能分辨真假。
隻見郭嘉趁機道:"曹操已拋棄潁川,諸位還要為他殉葬嗎?我家主公承諾,歸順者可保留三成田產,子弟擇優錄用。頑抗者——"
他看向典韋,"典將軍會親自"護送"全家去嶺南開荒。"
典韋適時地冷哼一聲,手中雙戟重重砸在地上,震得眾人心頭一顫。
辛評突然大笑:"好一個郭奉孝!先以武力威懾,再以利誘之。罷了罷了,我辛氏願降。"
有辛氏帶頭,其他家主紛紛表態。唯有鍾演仍在掙紮:"我兄長在曹營為官,若我投降..."
"鍾公放心,"郭嘉微笑,"鍾繇大人深明大義,必能理解家族存續之重。況且..."他壓低聲音,"我家主公已秘密聯絡許都多位大臣,曹操的江山,恐怕坐不了多久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終,在郭嘉的威逼利誘,滿嘴“胡言亂語”的忽悠與詐騙之下。
潁川八大世家全部簽下降書。郭嘉立即派快馬向張固報捷,同時著手整編各世家私兵,準備東進許縣,與張固匯合。
除此之外,八大世家不少嫡係子弟被郭嘉派遣一隊人馬,“護送”前往廣陵書院,去“學習”,此舉當然是郭嘉為了拿到質子所用出的手段。
好在郭嘉是潁川士族出身,又是錦衣衛指揮使,對於哪些人是世家重點培養的子弟。他可謂是最清楚不過了。
當夜,郭鴻在郭府祠堂單獨會見郭嘉。
"奉孝,你今日所為,究竟是真心為張固效力,還是另有所圖?"郭鴻目光如炬。
郭嘉跪在祖宗牌位前,鄭重上香:"兄長,天下大勢已明。曹操外強中幹,劉備偏安一隅,唯有我主張固,有平定天下之誌。"他轉身直視郭鴻,"郭氏要想延續百年榮耀,必須站在勝利者一邊。"
郭鴻長歎:"希望你是對的。族中已按你要求,秘密整理了潁川士族的田畝冊和私兵名冊。"
"多謝兄長。"郭嘉深施一禮,"明日我將啟程前往許縣,潁川就拜托兄長了。記住,對那些陽奉陰違的家族,不必手軟。如今趙渙和私兵的人馬,指揮權都在你手裏,隻要潁川士族不亂。將來平定天下,你就是頭功!"
三日後,當張固率主力抵達陽翟時,城門大開,百姓夾道歡迎。返回陽翟的潁川士族身著素服,跪在城門口獻上印綬。
張固扶起為首的鍾演與陳紀,高聲道:"諸位深明大義,免去一場兵災,功在千秋!本帥承諾,凡真心歸順者,不僅田產可保三成,子弟更可入廣陵書院深造,將來為官為將,共建太平盛世!"
人群中,郭嘉與郭鴻相視一笑。潁川士族的時代並未結束,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延續。在這亂世之中,生存從來不是靠清高自許,而是審時度勢的智慧。
隻不過,郭嘉也清楚。將來這些世家子弟,能不能在科舉中戰勝那些吃苦耐勞的平民子弟,那可就說不準了。
畢竟錦衣玉食的他們,與那些從有著廣大基數的平民之中出來的天才,並不一定會有多大優勢。
而一旦世家大族沒有了權利的保駕護航,隻靠這些田產,最終也隻會變成地主階級,翻不起什麽大浪。
而隨著後代的增多,土地一旦被分家,那麽這些士族,說不定最終也隻會變成平民百姓。
或許很多年後,又會有一個天才誕生,通過科舉進入朝堂,可是那也不過最終又會將家族抬去地主階級,但是世家,恐怕就不可能了。
陽翟城頭,張字大旗獵獵作響。張固在眾將簇擁下登上城樓,遠眺東南方向——那裏是許都所在。
"奉孝,孔明,潁川大概率已定,接下來該當如何?"張固撫摸著城垛上斑駁的箭痕,沉聲問道。
二人對視一眼,隨即又按照慣例,由郭嘉開口道“主公,眼下就兩個方向。要麽揮軍進入陳留。要麽北上進攻洛陽!”
“據錦衣衛密報,司馬懿與諸葛瑾似乎大吵一架。不歡而散,如今司馬懿手中還剩三萬兵馬,許都大概率他是守不住的。所以司馬懿很可能會退回陳留。”
諸葛亮也點了點頭,隨即繼續補充道“相比於洛陽,繼續進攻陳留收益更大。所以亮還是建議主公兵發陳留!”
張固點了點頭,隨即說道“隨著潁川的拿下。我估計汝南的曹仁和夏侯淵應該坐不住了吧?”
郭嘉聽後笑著說道“這倒是很有可能,我估計曹仁很有可能會回兵與司馬懿會合,畢竟關羽如今根本不可能與司馬懿繼續合作下去!”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