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益州風雲起
字數:4743 加入書籤
202年冬11月。此時的陳留郡內,隨著潁川士族的集體投降。無法再取得優勢的司馬懿終於下定決心,棄守許都,將大軍回撤到陳留境內。
而關羽,終於在通過諸葛瑾的一番威脅之後,率兵返回西涼。雙方約定,關羽按照曹操製定的撤退路線返回西涼,大軍糧草由曹操提供,但是一次隻能補充十日。
而陳留這邊,曹仁與許攸夏侯淵三人領兵五萬,撤退回陳留,從而放棄了半個汝南郡。自此,張固也徹底掌控了汝南,待汝南平定之後,汝南的徐晃也領兵三萬,前來與張固匯合。
雙方此時將兵力全部集結於許都與汝陽一線,對陳留與陳國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大舉用兵,攻入陳留。
不過,隨著徐晃軍團的解綁,張固又解鎖了一位頂級軍師,那便是徐庶。於是,擔憂益州形式的張固,連忙給徐庶與劉虎下令,讓他們二人前往益州,幫助趙雲。
此時,益州大地,葭萌關的秋雨連綿不絕,打在青石城牆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荀堪站在關隘高處,望著遠處雲霧繚繞的群山,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袖中的蜀中地形圖。
這張原本由張鬆秘密繪製,錦衣衛暗中提供的圖紙,將成為他們奪取益州的關鍵。
"先生,子龍將軍請您去議事。徐庶先生已經抵達葭萌關了!"一名親兵在身後恭敬地說道。
荀堪點點頭,轉身時雨水順著鬥笠邊緣滴落。自從在陽翟投降張固後,他日夜兼程趕赴益州,如今已有一個多月。這段時間裏,他幾乎翻爛了張固提供的所有關於益州的資料,與趙雲等人徹夜長談,逐漸摸清了益州的局勢。
議事廳內,趙雲正與徐庶低聲交談。見荀堪進來,趙雲立即起身相迎。這位名震天下的將領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依然銳利如鷹。
"友若先生,昨夜收到錦衣衛密報。"趙雲遞過一封火漆封存的信件,"劉璋已派黃權率軍南下鎮壓叛亂,成都守備空虛。"
荀堪展開信件,快速瀏覽。這是法正通過秘密渠道送來的情報,詳細記載了劉璋近期的兵力調動和朝堂決策。他注意到一個細節:劉璋為解決財政危機,決定重新鑄造錢幣。
"子龍將軍,徐軍師,"荀堪抬起頭,眼中閃爍著精光,"我們的機會來了。"
徐庶撫須微笑:"友若可是想到了錢幣之事?"
"正是。"荀堪走到案前,鋪開益州地圖,"據主公提供的信息,三年來,錦衣衛通過張鬆在益州大肆流通無文錢,導致物價飛漲,民怨沸騰。如今劉璋想通過鑄新錢穩定經濟,我們豈能讓他如願?"
趙雲目光炯炯:"先生有何妙計?"
荀堪的手指在地圖上成都的位置輕輕一點:"請徐軍師聯絡張鬆,讓他安排我們的人混入鑄錢工坊。將新錢中繼續摻入雜質,想必不出三月,見新錢沒有效果,失望的益州民眾必會讓益州的經濟徹底崩潰。"
徐庶拍案叫絕:"妙!屆時民變四起,劉璋要麽調回黃權鎮壓,要麽隻能向我們求援。"
"不僅如此。"荀堪繼續說道,"孟達不是負責黃權大軍的糧草供應嗎?讓他故意延誤幾日。軍中缺糧,必生嘩變。那時我們再以平叛為名,兵臨成都。"
趙雲沉思片刻,突然問道:"劉璋到最後會不會向劉備求援?如果真的求援怎麽辦?"
荀堪點了點頭,說道“劉璋再怎麽說也是一方諸侯,若是錢幣之事東窗事發,他未必不會察覺!察覺到陰謀的劉璋,到時候真有可能向劉備求援!”
徐庶也早有準備,指向地圖北側:"所以我們要先解決張任。此人鎮守劍閣,是劉璋最倚重的大將。子龍將軍,聽說他與你有舊?"
趙雲解釋道“說有舊也有道理,可是我與他也不熟識,隻不過有個師兄弟的名頭在那裏,他在師父處學習時我還沒去,等我去了他早就走了!”
徐庶點頭,隨即撫摸胡須說道“如果是這樣,那還不算保險。也不知道能不能勸降張任!”
荀堪也指著劍閣說道:"所以我們做兩手準備,由子龍將軍和魏延一同前往,如果張任不同意投降,可讓魏延將軍假扮商隊,混入關內,裏應外合。"
雨聲漸大,議事廳內的燭火搖曳不定。三人密謀至深夜,一個完整的奪益計劃逐漸成形。當荀堪回到自己住處時,已是三更時分。
他點亮油燈,從行囊中取出一卷竹簡——這是臨行前郭嘉私下交給他的,上麵記載著益州各大世族的底細和把柄。
"法正、張鬆、孟達..."荀堪輕聲念著這些已經投靠張固的益州官員名字,"還差黃權和嚴顏..."
次日清晨,荀堪派心腹荀養帶著密信前往成都。信中他以張固特使的身份,邀請法正秘密前來葭萌關商議要事。
七日後,法正借著巡視邊防的名義來到葭萌關。這位以智謀著稱的益州謀士看上去比荀堪想象中要年輕,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言談間鋒芒畢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不過如今的法正根本不受劉璋的重用,於是在張鬆的勸說之下,法正終於同意加入錦衣衛,秘密為張固效力!
"荀先生大名,孝直久仰了。"法正拱手行禮,聲音清朗。
荀堪還禮:"法孝直奇謀善斷,堪亦心儀已久。"
兩人寒暄幾句後立即切入正題。法正帶來的消息令人振奮:劉璋對日益惡化的局勢已手足無措,他的部下中主要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黃權、嚴顏等將領主張強硬鎮壓叛亂,而張鬆等人則暗中推動和談。
"最關鍵的是,"法正壓低聲音,"劉璋最信任的謀士鄭度病重,已多日不能理事。如今他身邊缺少出謀劃策之人,正是我們行動的最佳時機。"
荀堪眼睛一亮:"鄭度病重?此乃天助我也!"
三人連夜商議,最終敲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等拿下劍閣之後,由法正回成都後建議劉璋邀請趙雲入成都"商議平叛事宜",屆時控製劉璋,迫其投降。
同時,孟達在黃權軍中製造混亂,而奪取劍閣後,也可以徹底切斷劉備可能的援軍路線。
計劃雖好,但風險極大。趙雲沉思良久,提出了關鍵問題:"若劉璋寧死不降,或不同意我領兵前往成都,或黃權回師救援,我們區區三萬人馬,如何抵擋?"
荀堪早有準備:"所以我們需要一場足夠大的混亂,讓劉璋無暇他顧。"他看向法正,"益州南方異族與東州兵的矛盾,可否再激化一些?"
法正會意,露出一絲冷笑:"東州兵首領王衝有個弟弟,死在異族首領木鹿大王手中。若有人假冒異族襲擊東州兵營地..."
"此事交給錦衣衛去辦。"荀堪當即決定,"同時,我們還要在成都散布謠言,說劉璋準備犧牲東州兵換取異族退兵。"
計劃就此敲定。法正次日清晨便返回成都,而荀堪則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拿下劍閣的前期準備。
葭萌關的雨繼續下著,荀堪與徐庶並肩站在城樓上,遠眺西麵方向。雨水順著他們的鬥笠邊緣滴落,打濕了青石地麵。四川這南方的煙雨,也讓這兩個和潁川出身的北方人感到異常難受。
"友若兄,劍閣乃益州咽喉,一日不破,我等一日難安。"
徐庶撫須說道,眼中閃爍著精光,"張任此人,當真無法勸降?"
荀堪輕輕搖頭,雨水從他的眉梢滑落:"據錦衣衛密報,張任對劉璋忠心耿耿,曾言"寧為益州鬼,不作二姓臣"。子龍雖與他有同門之誼,恐怕也難以說動。"
徐庶沉思片刻,指向地圖上劍閣北側的一條小路:"既如此,若子龍無法成功!那便按第二計行事。魏延將軍已挑選五百精銳,明日便假扮商隊前往劍閣。隻是…不知張任是否會察覺異常,畢竟聽說張任行事非常嚴謹!"
"此事無憂。"荀堪從袖中取出一封密信,緩緩說道"張鬆已經將一切安排妥當,明日就會有一支運送軍糧的隊伍從成都出發,到時候魏延將軍可混入其中。守軍見是自家糧隊,必不會嚴查。一切文書信物之前已經由法正帶來!"
當夜,趙雲大帳內燈火通明。魏延一身粗布衣衫,正在聽荀堪交代細節。
"文長,入關後立即聯絡錦衣衛密探王平,他已在關內潛伏半年,熟悉布防。"荀堪指著地圖上劍閣內的一處標記,"如果子龍沒有成功,他會出關!三日後子時,你需控製此門,舉火為號。"
魏延咧嘴一笑,眼中閃爍著戰意:"軍師放心,某家定叫那張任見識見識什麽叫作"裏應外合"!"
趙雲拍了拍魏延的肩膀:"文長務必小心。張任恐怕非等閑之輩,若事不可為,當以保全性命為先。切莫衝動大意!"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