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內鬥,趙子龍兵臨成都
字數:5081 加入書籤
李異點頭說道“原來如此,不過這樣也好,如今坐在益州牧座位上的,本就不是與咱們一條心之人,這麽多年,咱們受了那幫本地人多少氣?早就受夠他們了!”
就在二人低聲交談,東州兵開始有序渡河之際,這處山坡兩側的山林中,趙韙和嚴顏率領的三萬益州兵已埋伏多時。
"弓箭手準備。"趙韙低聲命令道。他身著輕甲,手持長弓,眼中閃爍著複仇的火焰。作為益州本土派的領袖,他對東州兵的跋扈早已忍無可忍。
嚴顏則伏在河道的另一側山坡上,這位年近五旬的老將手握大刀,神情凝重。他雖不讚同突襲同僚,但劉璋之命不可違抗。"待東州兵半數渡河後,聽我號令出擊。"他低聲吩咐身邊的校尉。
不久之後,東州兵渡河過半時,龐羲正騎馬,在河中央浮橋之上。突然,他敏銳地察覺到山坡上鳥雀驚飛的異常。"不好!有埋伏!"他大喝一聲,幾乎同時,漫天箭雨從兩側山坡傾瀉而下。
"敵襲!列陣!"龐羲臨危不亂,迅速指揮已渡河的部隊結成圓陣。箭矢如雨點般落下,東州兵雖然訓練有素,但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仍損失慘重,河水中很快泛起一片血紅。
"盾牌手上前!掩護渡河!"龐羲怒吼著,同時拔出佩劍格擋飛來的箭矢。一支箭擦過他的臉頰,留下一道血痕,但他渾然不覺。
山坡上,趙韙見突襲得手,立即下令:"全軍出擊!誅殺叛逆!"
三萬益州兵如潮水般從河道兩側山坡衝下,喊殺聲震天動地。嚴顏一馬當先,大刀揮舞間已有數名東州兵倒下。
"龐羲!你勾結南蠻,意圖謀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嚴顏高聲喝道,手中動作卻不停歇,大刀被揮舞的虎虎生風,東州兵根本無一合之敵。
龐羲聞言大怒:"胡說八道!分明是劉季玉猜忌功臣,欲除我而後快!"說著,他也不停歇,迅速組織起已經渡河的萬餘士兵,結成緊密的防禦陣型。
未渡河的東州兵在副將李異的指揮下,迅速撤回北岸,試圖繞道支援龐羲。然而趙韙早已派兵封鎖了上遊渡口,並且從山坡上攻了下來,兩軍頓時陷入混戰。
戰鬥持續到日落,山坡下河道邊屍橫遍野。龐羲的東州兵部隊雖然精銳,但寡不敵眾,又遭遇埋伏,雖然作戰勇猛。
但是也漸漸被壓縮到河邊一小塊區域。夜色降臨後,雙方暫時休戰,但緊張氣氛絲毫未減。
"將軍,我軍損失過半,糧草輜重盡失,恐怕..."李異滿身是血,聲音沙啞地報告道。
龐羲坐在臨時搭建的營帳內,麵色陰沉如水。"劉璋這懦夫竟敢如此!"他猛地拍案而起,"傳令下去,全軍休整,明日拂曉突圍!"
"突圍?去哪裏?"李異疑惑道。
"回成都!"龐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既然劉季玉不仁,就休怪我不義!吳懿還在城內,我們裏應外合,奪了這益州!劉璋已經提前動手,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與此同時,益州軍大營內,趙韙正與嚴顏商議明日戰事。
"龐羲已是甕中之鱉,明日必可全殲。"趙韙自信滿滿地說道。
嚴顏卻眉頭緊鎖:"趙將軍,今日一戰,我軍傷亡也不小。龐羲乃當世名將,東州兵戰力強悍,困獸猶鬥,不可輕敵。"
"嚴老將軍多慮了。"趙韙不以為然,"我軍兵力占優,又控製要道,依我看,龐羲已經插翅難飛了。"
嚴顏歎了口氣,不再多言。他總覺得事情有些蹊蹺——龐羲若真有反意,為何不直接在成都發難?為何要冒險出征?但這些疑慮此刻已無人關心。
嚴顏與龐羲大戰的消息尚未傳回成都,但城內此時已暗流湧動。吳懿作為龐羲留下的心腹,掌控著北門防務。他表麵如常,實則密切關注著各方動向。
"報!城外三十裏發現可疑人馬!"一名哨兵急匆匆闖入吳懿的營帳。
吳懿猛地站起:"多少人?打的什麽旗號?"
"約五千人,打著"趙"字旗,但不像是我軍裝束。"
吳懿臉色驟變:"趙韙的部隊?不可能...難道龐羲..."他立即意識到龐羲可能已經遭遇不測。"傳令下去,全軍戒備!關閉北門!"
就在吳懿緊急布防之際,州牧府內,劉璋正焦急等待前線戰報。
"主公!不好了!"剛剛“病好”的張鬆匆匆入內,臉色依舊“蒼白”,隻聽張鬆急切道"吳懿關閉北門,似有異動!"
劉璋聞言大驚:"什麽?難道龐羲..."
"恐怕龐羲已經得知我們的計劃。"張鬆沉聲道,"請主公立即調集親衛軍,控製城內要地。若事不可違,主公可先前往綿竹避禍!"
劉璋慌亂地下令:"快!傳趙韙之子趙昂來見我!讓他率兵鎮壓吳懿!"
成都城內,局勢驟然緊張。吳懿迅速控製了北城區域,並派兵占領了武庫。他手下的三千東州兵都是精銳,很快就在北城構築了防禦工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兄弟們!"吳懿站在高處,對集結的士兵喊道,"劉璋背信棄義,在龐將軍平叛路上伏擊龐將軍!我等若不反抗,必死無疑!今日唯有拚死一搏,或可求生!"
"殺!殺!殺!"東州兵群情激憤,喊聲震天。
趙昂率領五千益州兵趕到北城時,雙方立即爆發激烈巷戰。箭矢在街巷間穿梭,長矛在狹窄的街道上碰撞。成都百姓驚恐地關閉門戶,昔日繁華的街市轉眼變成戰場。
戰鬥持續到深夜,雙方傷亡慘重。吳懿兵力雖少,但占據有利地形,趙昂一時難以攻克。整個成都城火光衝天,喊殺聲不絕於耳。
州牧府內,劉璋如熱鍋上的螞蟻,來回踱步。"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他喃喃自語,麵色慘白。
張鬆站在一旁,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這一切本就在徐庶的計劃之中,但真正看到益州陷入內亂,他心中也不免有些動搖。
"主公,"張鬆上前一步,"如今之計,唯有堅守待援。趙韙將軍擊敗龐羲後,必會回師平叛。"
劉璋無力地點頭:"也隻能如此了..."
就在成都內亂之際,葭萌關內,趙雲正凝視著徐庶送來的密信。
"時機已到。"趙雲收起信箋,對身旁的副將劉虎道,"傳令全軍,即刻南下成都!"
劉虎精神一振:"將軍,終於要動手了?"
趙雲點頭,銀甲在燭光下熠熠生輝:"劉璋與龐羲兩敗俱傷,益州空虛,正是我輩建功立業之時。"
兩萬精銳迅速集結,這些士兵都是趙雲在葭萌關精心訓練的精銳,裝備精良,士氣高昂。黎明時分,大軍浩浩蕩蕩開出葭萌關,向成都進發。
行軍途中,趙雲召集眾將議事。"張翼將軍,"他對一位麵容剛毅的年輕將領道,"你率五千輕裝步兵為先鋒,務必在三日內抵達成都城下。"
"末將領命!"張翼抱拳應道。這位曾在益州軍中作戰多年的將領,對山地行軍極為熟悉。隻是張翼一直在軍中不受待見,於是趙雲暗中籠絡,將他收入麾下。
"劉虎,你負責後勤輜重,確保糧草供應。"趙雲繼續部署,"其餘各部隨我中軍行動。"
大軍行進迅速,沿途城邑望風而降。趙雲嚴令不得擾民,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益州百姓對此讚不絕口。
第三日傍晚,張翼的先鋒部隊抵達成都以北五十裏處。斥候回報:"成都城內仍在混戰,北門由吳懿控製,其餘三門在劉璋手中。"
張翼立即派人飛報趙雲,同時隱蔽紮營,等待主力到來。
當夜,趙雲率主力趕到。他聽完匯報後,立即召集軍事會議。
"諸位,"趙雲環視眾將,"明日我軍將兵臨成都。劉璋昏庸,龐羲叛逆,皆非益州明主。我奉張丞相之命,前來平定亂局。望諸位奮勇爭先,但切記不得濫殺無辜。"
眾將齊聲應諾。
次日清晨,趙雲大軍列陣成都北門外。城牆上,疲憊不堪的吳懿看到"趙"字大旗,先是一驚,隨即大喜:"是龐將軍的援軍!"
他立即派人出城聯絡,卻很快麵色慘變——來的不是龐羲,而是葭萌關的趙雲!
"開門!否則破城之日,雞犬不留!"趙雲的使者高聲喝道。
吳懿陷入兩難。繼續抵抗,以他殘存的兵力絕無勝算;投降,又恐趙雲不會輕饒。就在他猶豫之際,南門方向突然傳來震天的歡呼聲。
"報!趙韙將軍率軍回援!已到南門!"
原來,趙韙在落鳳坡擊敗龐羲後,得知成都生變,立即率殘部回援。龐羲雖突圍逃走,但僅剩八千殘兵,已無力再戰。
況且龐羲回成都的路被嚴顏完全阻隔,沒有辦法的龐羲,隻能南下與蠻兵匯合。
吳懿聞訊,知道大勢已去。他長歎一聲,下令打開城門,向趙雲投降。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