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曹操退兵了
字數:4878 加入書籤
曹操沉思片刻,突然問道:"若放棄青、豫二州,當地官員百姓如何安置?"
這一問,顯露出他雖決定撤軍,卻仍心係治下子民。荀彧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彧已思慮及此。可令各地官員組織百姓自願隨軍西遷,不願離鄉者,留下足夠糧草,令其自守。張固素以仁義自居,當不會加害平民。"
"仁義?"曹操嗤之以鼻,"當年呂布亦號稱仁義!"
程昱見狀連忙道:"丞相,當務之急是立即行動。張固新破雍丘,正需休整,此乃我軍撤退良機。"
曹操深吸一口氣,走回案前坐下:"好。即刻傳令:一,命曹洪、司馬懿兩軍按文若之計撤退;二,派滿寵出使劉備,商議借地聯盟之事;三,令於禁加強黃河防線,務必阻周瑜半月隨後巡視黃河防止周瑜偷襲河北;四,組織青、豫二州官民西遷,願隨軍者妥善安置,不願者強行遷徙……"
沮授連忙說道“丞相!豫州之地百姓眾多,如此一來必拖慢行軍速度!”
曹操大手一揮,說道“盡其能力去做!多帶走一人,張固實力便縮小一分,這不是商議,是我的決定!”
眾謀士齊聲應諾。荀彧又道:"丞相,我軍主力亦當盡快撤回鄄城。黃忠若知我軍撤退,必會追擊。"
曹操眼中寒光一閃:"那就給他留點紀念。令許褚率虎衛軍埋伏於濟北峽穀,待黃忠追兵至,狠狠給他一擊!"
"妙計!"沮授讚道,"如此可挫敵軍銳氣,保我軍安然撤退。"
商議既定,眾人正要告退執行,曹操卻突然叫住荀彧:"文若,留下。"
待程昱、沮授退出後,曹操示意荀彧坐下,親自為他斟了一碗雞湯:"一夜未眠,先暖暖身子。"
荀彧受寵若驚,雙手接過:"謝丞相。"
"文若啊,"曹操忽然長歎一聲,"你我相識多少年了?"
荀彧一怔,隨即答道:"自初平三年彧投奔丞相,至今已十餘載了吧。"
"這麽久了嗎..."曹操目光悠遠,"當年討董卓、戰呂布、滅袁紹,何等意氣風發。如今卻要..."他說到此處,喉頭哽住,難以為繼。
荀彧放下碗,正色道:"丞相,勝敗乃兵家常事。高祖屢敗於項羽,終有垓下之勝;光武帝曾避走河北,終成中興大業。今日之退,正為來日之進!"
曹操凝視荀彧良久,忽然大笑:"好一個"今日之退,為來日之進"!文若,若非你星夜趕來,我幾乎鑄成大錯!"
笑聲未落,帳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親兵慌張來報:"丞相!緊急軍情!黃忠率軍出營,正向濟北移動!"
曹操笑容頓斂,與荀彧交換了一個眼神。荀彧立即道:"必是得知雍丘陷落,欲趁我軍士氣低落時進攻。"
"來得正好!"曹操拍案而起,"傳令許褚,按原計劃行事!再令曹純虎豹騎做好準備,待黃忠中伏,立即出擊!"
荀彧補充道:"可派小股部隊佯裝敗退,誘敵深入。"
曹操點頭:"就依此計。文若,你即刻起草撤軍令文,我親自去會會黃忠這個老匹夫!"
荀彧急道:"丞相不可親身犯險!"
曹操已披掛整齊,聞言大笑:"我曹操縱橫天下三十載,何曾懼戰?黃忠欲取我頭顱,且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
言罷,他大步出帳,猩紅披風在朝陽下如火焰般耀眼。荀彧望著曹操遠去的背影,眼中既有欣慰,又有憂慮。他深知,這位梟雄雖接受了戰略撤退的建議,但骨子裏的驕傲與血性從未改變。
"來人!"荀彧收回目光,喚來書記官,"準備筆墨,我要起草撤軍令!"
與此同時,營中號角齊鳴,戰鼓震天。曹軍精銳迅速集結,鐵甲映日,刀槍如林。曹操騎上絕影馬,許褚、曹純等大將已列陣以待。
"將士們!"曹操的聲音在晨風中格外洪亮,"黃忠老兒欺我太甚!今日當讓他知道,我曹操雖暫退一步,卻不是任人宰割之輩!"
"殺!殺!殺!"三軍呐喊,聲震雲霄。
曹操拔出青釭劍,直指東方:"出發!"
大軍如洪流般湧出營寨,向著黃忠軍來的方向迎去。而在中軍帳中,荀彧正奮筆疾書,將一項可能改變天下格局的戰略決策,化作一道道具體的軍令。
當最後一封令文用印封好,荀彧長舒一口氣,望向帳外。遠處塵土飛揚,隱約可見兩軍交鋒的陣勢。他喃喃自語:"但願此計能成,否則..."
他沒有說下去,隻是將令文鄭重交給傳令兵:"八百裏加急,務必親手交到司馬都督和曹洪將軍手中!"
傳令兵領命而去,馬蹄聲很快消失在遠方。荀彧整理衣冠,也向帳外走去。他知道,真正的考驗,現在才剛剛開始。
曹操的大軍如潮水般向西退去,旌旗蔽空,塵土飛揚。青、豫二州的百姓拖家帶口,跟隨軍隊遷徙,蜿蜒數十裏的隊伍在公元203年初春的陽光下緩慢移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雍丘城內,張固站在城樓上,眉頭緊鎖地望著北方。他身著玄色戰袍,腰間佩劍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麵容剛毅卻帶著一絲困惑。
"主公,曹操全線撤退,青、豫二州幾乎不戰而棄,此事蹊蹺。"身旁的張遼拱手道,銀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張固微微點頭:"文遠所言極是。曹操素來詭計多端,此番撤退必有深意。"他轉身對侍從道:"速召郭奉孝、諸葛孔明前來議事。"
不多時,兩位謀士先後抵達。郭嘉一襲青衣,麵容清瘦卻目光如炬;諸葛亮羽扇綸巾,神色從容淡定。二人向張固行禮後,張固開門見山:"曹操突然撤軍,二位有何高見?"
郭嘉輕咳一聲,率先開口:"主公,嘉已命錦衣衛全麵探查。據報,曹操不僅撤軍,更組織青、豫二州百姓隨軍西遷,共計有二十餘萬人,此行動極為倉促。表麵看是因雍丘之敗而退,實則..."
"實則如何?"張固追問。
諸葛亮輕搖羽扇,接過話頭:"實則可能是誘敵深入之計。曹操用兵向來虛實難測,此番撤退路線恰好經過濟北峽穀,地勢險要,極易設伏。"
郭嘉眼中閃過一絲銳光:"孔明兄所言不無道理。但據錦衣衛密報,曹操營中前夜曾有激烈爭論,荀彧星夜趕至,與曹操密談至天明。隨後曹操便做出了全線撤退的決定。"
"荀彧?"張固眼中精光一閃,"此人乃曹操心腹,智謀深遠。不過他一向坐鎮後方,從來都沒有現身曹操軍中,提供後援。他若是出麵,必是大事。"
諸葛亮微微頷首:"荀文若素來穩重,若非重大變故,不會如此急切。亮以為,曹操內部或有不為人知的困境。"
郭嘉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主公請看,這是錦衣衛剛剛截獲的曹操軍令副本。其中提到"黃河防線""借地聯盟"等字眼,更令人注意的是,曹操命"於禁加強黃河防線,務必阻周瑜半月"。由於曹操軍中的錦衣衛密探職位並不高,所以很多決策並不清楚!"
張固接過竹簡,仔細閱讀,眉頭漸漸舒展:"原來如此!曹操不僅擔心我軍追擊,更防備江東周瑜趁機北上。兩線作戰,他力有不逮。"
諸葛亮羽扇輕搖:"主公明鑒。但亮仍以為不可輕敵冒進。曹操雖退,實力猶存,若貿然追擊,恐中埋伏。"
郭嘉卻上前一步:"主公,機不可失!曹操此番撤退倉促,軍民混雜,行軍速度必然緩慢。若我軍輕騎突進,直取其要害,可一舉擊潰曹軍主力!"
張固陷入沉思,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兩位頂尖謀士的戰略截然不同,他必須做出決斷。
“報——"一名斥候快步進入,"啟稟主公,黃忠將軍追擊曹操至濟北峽穀,遭遇許褚伏兵,現正激戰!”
張固猛地站起:"果然有埋伏!黃老將軍情況如何?"
斥侯答道:"黃將軍早有防備,雖遇埋伏卻未大損,現正與許褚軍纏鬥。"
諸葛亮立即道:"主公,此乃曹操誘敵之計的明證。亮建議暫緩追擊,鞏固已占城池,待曹軍動向明朗再作打算。"
張固聽完斥候稟報,眉頭緊鎖。他轉身望向懸掛在廳中的巨型地圖,手指在濟北峽穀的位置重重敲擊了三下。
"傳令黃忠,立即撤出戰鬥,全軍退守濟北城。"張固沉聲道,“如今曹操的目的並不明確,告訴黃忠,先固守城池,不要妄動。等徹底探明曹操的動向與目的,再做下一步的決策!”
傳令兵領命而去後,張固對郭嘉道:"奉孝,立即動用錦衣衛全部力量,務必在七日內查明曹操撤退的真實原因。我要知道他軍中糧草儲備、兵力部署、將領動向,特別是荀彧為何突然出現在前線。"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