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戰後謀劃

字數:4867   加入書籤

A+A-


    鴻溝河畔的硝煙漸漸散去,血色夕陽下,張固獨自策馬巡視戰場。赤兔馬的蹄鐵踏過泥濘的血土,發出啪嘰的沉悶的聲響。遍地屍骸中,偶爾傳來傷兵的呻吟,很快就被醫療隊的腳步聲和擔架的咯吱聲所掩蓋。
    "主公,各部傷亡已經清點完畢。"趙雲策馬而來,銀甲上沾滿幹涸的血跡,"我軍陣亡六萬餘人,重傷八千,輕傷不計其數。"
    張固握緊方天畫戟的手指節發白,沉聲道:"曹軍呢?"
    "據降兵交代,曹操此戰投入十八萬大軍,逃回濮陽的不足六萬,俘虜三萬餘人,其餘非死即散。另外,曹操在戰前就將十二萬大軍撤回濮陽,所以如今濮陽曹軍還有近二十萬人!"
    趙雲繼續匯報道,聲音中帶著勝利的疲憊,"繳獲糧草十萬石,兵器鎧甲無數。"
    張固點點頭,目光掃過正在收斂屍體的士兵們。他看到兩名自己的士兵小心翼翼地將一具曹軍將領的屍體抬上擔架,那將領胸口的傷口還在滲血,卻仍保持著握劍的姿勢。
    “看來曹操此戰在這裏丟了有十萬大軍啊!戰果倒也算輝煌,隻是我軍的代價,實在有些……”
    "傳令下去,厚葬所有將士,不分敵我。"張固的聲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曹軍將領的遺體整理好,派人送還曹操。"
    "主公仁義!末將領命!"趙雲抱拳領命,眼中閃過敬佩之色。
    三日後,臨時搭建的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張固端坐主位,兩側分列著文武重臣。左側是以賈詡、郭嘉為首的謀士團,右側則是趙雲、馬超等一眾將領。帳內氣氛凝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大戰後的疲憊與勝利的喜悅。
    張固環視眾人,緩緩開口:"諸位,鴻溝一役,我軍雖勝,但代價慘重。今日召集諸位,一是論功行賞,二是共商下一步方略。"他頓了頓,眉頭微皺,"在此之前,我有話要說。"
    眾將挺直腰背,謀士們也放下手中竹簡,目光齊聚主帥。
    "此次水淹曹軍糧道之計,雖收奇效,卻未盡全功。"張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雖然影響了曹軍糧草,但是沒想到曹軍士氣未泄,反而讓曹操恢複士氣與咱們又大戰一場,造成我軍實力下滑嚴重,這是我的過錯!"
    帳內一片嘩然。賈詡立刻起身拱手:"主公何出此言?若非水攻之計,我軍豈能如此大勝?天時不可測,非人力所能及也。"
    "文和所言極是。"郭嘉輕咳兩聲,蒼白的臉上浮現一絲紅暈,"主公此計已令曹操元氣大傷,我軍趁勢奪取五座浮橋,將戰線推至鴻溝以北,此乃大勝,何來自責?"
    張固搖搖頭,目光堅定:"為帥者,當慮事周全。我若提前布置更多,或令其餘人分兵阻截曹操退路,或許曹操已為我所擒。"
    他抬手製止了想要勸解的眾人,"今日非為追悔,而是告誡自己與諸位,今後謀劃需更加縝密才是。"
    眾將聞言,無不肅然。黃忠起身抱拳:"主公英明!末將等必當謹記。"
    張固示意眾人落座,轉向正題:"如今曹操敗退濮陽,元氣大傷。諸位以為,我軍下一步當如何行動?"
    謀士席中,諸葛亮率先發言:"主公,亮以為當乘勝追擊,直取濮陽。曹操新敗,軍心渙散,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馬超立刻附和:"末將願為先鋒!玄鐵鐵騎雖經苦戰,仍可一戰!"
    如今馬超已經取代趙雲,成為玄鐵騎的統領,而趙雲經過益州的一係列出色表現,成為張固放心的領兵大將!
    張固目光轉向賈詡:"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捋須沉思片刻,緩緩道:"兵法雲:"窮寇勿迫"。曹操雖敗,仍有數萬精銳,濮陽城高池深,強攻恐非上策。不如先鞏固已得之地,休整兵馬,同時派輕騎襲擾曹操後方,待其疲敝,再一舉攻之。"
    魯肅思索一番,補充道:"文和之策穩妥,但在下以為可更激進些。可派一軍佯攻濮陽,主力則繞道渡河取黎陽,斷曹操與河北聯係,從而實現南北夾擊。"
    郭嘉搖頭說道“不可!若是隻有曹操,子敬此計可行!可如今曹操恰好大敗,若是劉備突然動了怎麽辦?到時候渡河部隊可就成了孤軍!此計太過冒險!”
    張固眼中精光一閃,顯然對郭嘉的建議頗為認同。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周瑜:"公瑾可有高見?"
    周瑜拱手道:"在下以為,當務之急是安撫新占之地。鴻溝以北數縣,民心未附。若後方不穩,前線難以持久。可派得力之人撫慰百姓,同時整編降卒,充實我軍。"
    帳內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張固靜靜聆聽,時而點頭,時而沉思。待眾人言畢,他站起身,帳內立刻安靜下來。
    "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張固的聲音沉穩有力,"我意已決:子龍、孟起率輕騎一萬,日夜襲擾濮陽周邊,疲敵之策;然後打探曹軍動向,再做打算!"
    他停頓一下,目光掃過眾人:"同時,派斥候前往洛陽,時刻觀察劉備動向。至於主力大軍,暫駐鴻溝休整,待時機成熟,再圖濮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將齊聲應諾。賈詡卻微微皺眉:"主公,若劉備沒有出兵,或趁機襲我後方,如之奈何?"
    張固嘴角微揚:"我料劉備必會動。此次不管曹操是有意還是無意,曹操的失敗有目共睹!我就不信劉備還能安穩看戲,一點都不急!"
    郭嘉眼中閃過讚同之色,說道“沒錯,況且如今黃敘與伯言已經拿下原武,在劉備和曹操之間插了一顆釘子!劉備確實該急了!”
    張固笑道,"劉備與曹操雖然貌合神離,雙方也早有異心。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敗了,他比誰都著急,若曹操徹底失勢,他劉備早晚也會必敗無疑。"
    謀士們相視而笑,顯然對主公的深謀遠慮感到欽佩。張固卻突然正色道:"還有一事。此戰俘虜曹軍三萬餘人,諸位以為當如何處置?"
    典韋粗聲道:"曹軍多精銳,不如收編入伍,增強我軍實力!"
    諸葛亮搖頭道:"降卒心未定,恐生變故。不如擇其精壯者充軍,餘者遣散為民。"
    張固沉思片刻,做出決斷:"傳我令:願留者,與舊部打散編入各軍;願去者,發給路費;傷者醫治。但有言曹操恩義者,立斬不赦!"
    "主公英明!"眾人齊聲道。
    會議持續至深夜。當眾將謀士陸續離去,帳中隻剩張固與賈詡二人。燭火搖曳,映照出張固疲憊卻堅毅的麵容。
    "文和,此戰雖勝,我心中仍有不安。"張固低聲道,"曹操非等閑之輩,必會卷土重來。"
    賈詡為張固斟上一杯熱茶:"主公所慮極是。曹操用兵如神,此番敗退,定在謀劃反擊。不過..."
    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經此一役,天下格局已變。主公威名遠播,四方豪傑必來相投。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張固飲盡杯中茶,長舒一口氣:"但願如此。傳令下去,明日犒賞三軍,後日按計劃行動。"
    "諾。"賈詡躬身退出大帳。
    夜風拂過軍營,帶來遠處傷兵的呻吟聲。張固走出帳外,仰望星空。銀河如練,繁星點點,仿佛在訴說著亂世中無數英雄的悲歡離合。
    "報!"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斥候發現曹操派小股部隊焚燒濮陽以南的各處空下來的軍營!"
    張固眉頭一皺:"果然不出所料。傳令甘寧,率大軍連夜前出,保護進兵道路。同時告知趙雲,襲擾力度加倍,務必讓曹操無暇他顧!"
    傳令兵領命而去。張固轉身回帳,攤開地圖,就著燭光研究起來。他的手指從濮陽滑向長垣,又從長垣移至洛陽,最後停在長垣的位置。
    "天下大勢啊...還是希望劉備能和曹操合兵一處,這樣的話,我就把長垣再還給他們!"張固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
    帳外,一輪新月悄然升起,銀輝灑在剛剛經曆過血戰的鴻溝河上。河水依舊泛著淡淡的紅色,仿佛在提醒生者,亂世爭霸的代價有多麽慘烈。而未來在這裏說不定還會有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決戰!
    而此時,濮陽的曹操也召集文武正在商議對策,之前傳聞的曹操嘔血數升不過是謠傳。
    不過,高覽、李通的戰死,還有於禁與曹純的被擒,對曹操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為此曹操也是愁眉不展。
    戰前的曹操雖然說想要通過一場決戰來消耗部分兵馬,從而緩解糧草不濟的壓力。但是曹操也並不是沒有考慮過擊敗張固的可能性。
    正是因為如此,曹操不僅將能投入的武將全部投了進去。就連虎衛軍、龍驤軍、青州兵、虎豹騎全部投入戰場。
    如今大戰結束,這些精兵的損失也比較慘重,每個精兵營的損失都在一半以上。基本已經被打殘!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