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讓劉備出兵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此時,濮陽城,丞相府內。
    大水已經退去,畢竟當時的決口在第一時間就被曹軍發現,曹軍也想辦法第一時間封堵了缺口。而經過幾日的風幹,濮陽城外的地麵也已經幹燥下來。
    燭火搖曳中,曹操麵色蒼白地坐在主位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堂下眾謀士分列兩側,空氣中彌漫著壓抑與凝重。城外不時傳來傷兵的呻吟聲,更添幾分淒涼。
    "諸位,"曹操的聲音沙啞而低沉,"鴻溝一戰,我軍折損十萬,高覽、李通戰死,於禁、曹純被擒。張固雖也傷亡慘重,卻仍有餘力進逼濮陽。今日召集諸位,就是要商議下一步對策。"
    荀彧率先起身,寬大的衣袖微微顫抖:"丞相,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我軍雖敗,但濮陽城高池深,糧草尚可支撐三月有餘。不如固守待變,同時派人前往河北,催促各地增派援軍。"
    "文若此言差矣!"程昱猛地站起,花白胡須因激動而抖動,"張固新勝,士氣正盛,若一味死守,隻會坐以待斃。不如詐敗誘敵,在城下設伏,待其攻城時一舉殲滅!"
    曹操目光微動,手指停在案幾上:"仲德此計..."
    "不可!"荀攸打斷道,麵色凝重,"張固麾下賈詡、郭嘉皆善謀略,豈會輕易中計?況且我軍新敗,士氣低落,若伏擊不成,濮陽危矣!"
    堂內一時陷入沉默。司馬懿站在角落,年輕的臉上閃過一絲算計。他緩步上前,拱手道:"丞相,懿有一言。"
    曹操抬眼:"仲達但說無妨。"
    "張固此戰雖勝,卻也損耗巨大。其後方新占之地民心未附,若我軍佯裝撤退,引其深入,再斷其糧道,或可反敗為勝。"司馬懿聲音平靜,卻字字如刀,"更重要的是,必須讓劉備出兵。"
    許攸突然冷笑:"司馬仲達此言,莫非是要丞相放棄濮陽?劉備狼子野心,豈會真心相助?"
    司馬懿不慌不忙:"正因劉備心懷鬼胎,才更應拉他下水。張固若滅丞相,下一個必是劉備。此乃唇亡齒寒之理,劉備不會不懂。"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手指又開始了有節奏的敲擊。沮授見狀,連忙補充:"仲達所言極是。劉備屯兵洛陽已久,坐觀成敗。如今丞相新敗,他必生異心。不如主動邀其共擊張固,許以重利。"
    "重利?"許攸嗤笑,"劉備想要的是整個中原!給他什麽?兗州?還是河北?"
    爭論再起,謀士們各執己見。曹操閉目傾聽,腦海中卻浮現出鴻溝戰場上堆積如山的屍體。忽然,他猛地睜眼,敲擊聲戛然而止。
    "夠了!"
    堂內瞬間安靜。曹操緩緩站起,身形雖瘦削卻氣勢逼人:"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眼下最緊要的,是如何讓劉備出兵。"他目光如炬,掃過眾人,"劉備若再坐視不理,待張固滅我,他必步後塵!我借他洛陽,就是為的今日!他不想出兵都不行!"
    荀彧眉頭緊鎖:"丞相之意是..."
    "我要讓劉備不得不戰!"曹操一拳砸在案幾上,茶盞跳動,"諸位可有良策?"
    程昱捋須沉吟:"不如散布謠言,稱張固已與劉備密約,共分中原。張固必生懷疑,張固的注意力也會分散一些!"
    荀攸搖頭:"此計太過明顯。不如派細作潛入洛陽,製造張固軍襲擊劉備邊境的假象。"
    司馬懿忽然道:"丞相,可還記得當年呂布如何被我們與張固聯手所滅?"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你是說..."
    "劉備最怕重蹈呂布覆轍。"司馬懿微笑,"若讓他覺得丞相已與張固暗中勾結,欲先滅劉備..."
    許攸拍案叫絕:"妙計!劉備必然會生出疑慮,前來打探,若我們模棱兩可,他必會選擇先發製人!"
    曹操來回踱步,突然停下:"不止如此。我要雙管齊下——一麵派能言善辯之士出使洛陽,曉以利害;一麵佯裝潰敗,讓劉備以為我即將撤往河北。他若想分一杯羹,就必須立刻出兵!"
    "丞相英明!"眾謀士齊聲道。
    曹操坐回主位,神色漸趨平靜:"文若,你負責草擬給劉備的國書,言辭要謙卑,暗示我願以兗州相讓;仲德,你安排細作在洛陽散布張固欲吞並漢中的謠言;公達,你親自監督,做出我軍準備北撤的假象..."
    一道道命令有條不紊地下達。謀士們領命而去,最後隻剩司馬懿一人留在堂內。
    "仲達還有何事?"曹操抬眼問道。
    司馬懿深施一禮:"丞相,劉備非易與之輩。即便中計出兵,也必會首鼠兩端。懿建議,同時準備應對劉備可能的背叛。"
    曹操冷笑:"我豈會不知?劉備若敢臨陣倒戈..."他忽然壓低聲音,"我已在黎陽秘密集結三萬精兵,由曹仁統領。一旦有變,大軍進入河內渡河,將當年本初的路線再走一遍!如此可斷劉備歸路!"
    司馬懿的雙眼突然瞪大,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同時心中湧起一股對曹操的深深欽佩之情。司馬懿不禁感歎道:“丞相真是深謀遠慮啊,懿實在是佩服至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微微一笑,顯得頗為自信。他隨意地揮了揮手,示意司馬懿可以去執行所派事務去了。
    隨後,曹操用一種嚴肅而沉穩的語氣說道:“去吧,告訴許褚,要加強城防,尤其是對糧倉的防守。如今濮陽內還有我軍大量的糧草輜重,張固如果得知我的計謀,必定會不顧一切地猛攻。”
    司馬懿恭敬地躬身施禮,然後轉身快步離去。隨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口,大堂內頓時變得空蕩蕩的,隻剩下曹操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裏。
    大堂內的燭火搖曳著,將曹操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投射在牆壁上,仿佛他的身影也在隨著燭光的晃動而微微顫抖。曹操默默地凝視著那卷被他放在案幾上的竹簡,那是細作從張固的營中截獲的軍報。
    "張固啊張固,"曹操喃喃自語,"你以為勝券在握,卻不知這亂世之中,勝負往往在一念之間..."
    他忽然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沾染了點點血跡。曹操盯著那刺目的紅色,眼中閃過一絲陰霾,但隨即被更強烈的鬥誌取代。
    "來人!"他高聲喚道。
    侍衛匆忙入內:"丞相有何吩咐?"
    "去請滿寵滿伯寧,就說有要事相商。"曹操頓了頓,"另外,準備一份厚禮——把上次繳獲的那對白玉璧取來。"
    侍衛領命而去。曹操望向門外漆黑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而劉備,將成為他反敗為勝的關鍵棋子。
    與此同時,濮陽城外的軍營中,士兵們正在收拾行裝。按照計劃,他們將在三日後"北撤"。幾個將領低聲交談著,不時望向洛陽方向。
    "聽說洛陽的劉備已經集結大軍,隨時可能出兵。"
    "哼,那個偽君子,終於坐不住了?"
    "小聲點!丞相說了,這次要靠他救命呢..."
    夜風掠過軍營,吹散了低語,卻吹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緊張與期待。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這看似平靜的夜晚醞釀。
    次日清晨,一支華麗的使團隊伍從濮陽西門出發,向著洛陽方向疾馳而去。為首的正是以辯才著稱的滿寵,他懷中揣著曹操親筆所書的密信,以及那對價值連城的白玉璧。
    同一時刻,幾隊輕騎兵悄然離開濮陽,他們扮作商旅、農夫,目的地同樣是洛陽。每個人都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在劉備的地盤上,播下猜疑與恐懼的種子。
    曹操站在城樓上,目送這些人遠去。身後,荀彧低聲道:"丞相,此計若成,天下局勢必將逆轉。"
    "文若,"曹操沒有回頭,"你說劉備會中計嗎?"
    荀彧沉吟片刻:"劉備雖偽善,卻不愚蠢。但他更清楚,若丞相敗亡,下一個就是他。所以..."
    "所以他明知是計,也會出兵。"曹操接話道,眼中閃爍著冷酷的光芒,"這就是陽謀的妙處——讓他不得不按我的棋路走!"
    荀彧低頭沉思道“可是丞相,無論如何接下來咱們都要小心行事!可不能趕走一頭狼,又引來一隻虎!”
    曹操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文若放心,我自會謹慎。且待滿寵他們到了洛陽,看劉備作何反應。”
    此時,一名斥候快馬奔來,在城下高聲道:“丞相,張固營中似有異動,部分兵力開始向我軍防線靠近。”
    曹操神色一凜,隨即冷靜道:“傳我命令,按計劃佯裝慌亂,做出準備北撤之態,但不可亂了陣腳。”
    荀彧擔憂道:“丞相,張固若識破我們之計,強攻濮陽,這可如何是好?”
    曹操冷笑一聲:“張固若如此,正中我下懷。他若攻濮陽,劉備必然更堅信我們已與張固勾結,或者認為我們會逃往河北!如此劉備定會加快出兵。屆時,我軍內外夾擊,張固必敗。”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