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攻下鄴城

字數:5340   加入書籤

A+A-


    諸葛亮卻持重道:"甄家突然示好,恐有深意。若貿然聯姻,恐被其利用。況且,也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曹操的影子..."
    張固眉頭緊鎖。甄家此時投靠,張固有八成的理由相信,他們應該是真的想投資自己。
    "孔明有何良策?"張固問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亮以為,可虛與委蛇。先應下婚事,取得糧草,待攻下鄴城後再從長計議。若甄家真心歸附,主公納其女亦無不可;若別有用心,屆時再作打算。"
    郭嘉補充道:"還可借此探查甄家與曹操殘餘勢力的聯係。甄家商路遍及河北,或可助我們追查曹軍去向。"
    張固沉思良久,終於拍案:"好!就依二位之計。不過,婚事須延後,待攻下鄴城以後再說。"
    三日後,張固親赴甄家住所。甄逸已從中山趕來,親自出迎。賓主寒暄後,張固開門見山:
    "甄公厚愛,張某愧領。婚事可定,但需延至鄴城攻下之後。不知糧草何時能到?"
    甄逸年約五旬,麵容慈祥卻目光如炬。他捋須笑道:"將軍爽快!糧草已備妥,首批五萬石三日內可至。餘下二十五萬石,分三月運抵。"
    張固心中暗喜,卻不動聲色:"甄公如此信任,張某感激不盡。不知令愛..."
    甄逸拍拍手,屏風後走出一位妙齡少女。隻見她約莫十六七歲年紀,膚若凝脂,眉目如畫,行走間如弱柳扶風,正是甄宓。
    "小女甄宓,見過將軍。"少女盈盈下拜,聲音如清泉擊石。
    張固如果說不好女色,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此刻也不禁為之一怔。他連忙虛扶:"小姐請起。張某粗人,恐委屈了小姐。"
    甄宓抬眸一笑,眼波流轉:"將軍英雄蓋世,能侍奉左右,是妾身的福分。"
    宴席間,甄逸看似隨意地問道:"聽聞曹操已遷都南皮,將軍下一步有何打算?"
    張固警覺起來,含糊答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當務之急是拿下鄴城。"
    甄逸意味深長地笑道:"甄家在清河有些產業,若將軍需要南皮情報..."
    張固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心領神會:"那就有勞甄公了。"
    當夜,張固留宿別院。甄逸安排了一場私宴,隻有張固、諸葛亮、郭嘉與甄家父子五人。
    酒過三巡,甄逸突然壓低聲音:"將軍可知為何曹操能輕易放棄鄴城?"
    張固放下酒杯:"願聞其詳。"
    "因為鄴城糧倉已空。"甄逸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三個月前,曹操秘密征調鄴城部分存糧運往南皮。表麵說是防備將軍,實則是為遷都做準備。隻是曹操不知道,他剩下的糧草會被焚毀!"
    諸葛亮羽扇一頓:"甄公如何得知?"
    甄逸笑道:"因為那批糧草,有一半是甄家提供的。"
    帳內氣氛驟然緊張。張固手按劍柄,眼中寒光閃爍:"甄公與曹操...?"
    甄逸不慌不忙:"商人逐利而已。曹操出高價,甄家賣糧,天經地義。如今甄家看好將軍,自然傾力相助。亂世之中,家族存亡高於一切。"
    張固緩緩鬆開劍柄,大笑起來:"甄公快人快語,張某佩服!來,幹杯!"
    離席後,諸葛亮私下對張固道:"主公,甄家兩麵下注,不可不防。"
    張固冷笑:"我豈會不知?先用其糧草,待大局已定,再作計較。"
    郭嘉卻道:"甄家此舉雖為自保,但也證明曹操確實勢衰。主公不妨假意親近,借甄家之力盡快平定河北。"
    次日,張固與甄逸正式簽訂盟約。甄家即刻調撥五萬石糧草至張固大營,餘下糧草按約定時間分批運送。作為回報,張固承諾攻下鄴城後納甄宓為妾,並保證甄家在河北的商業特權。
    臨行前,甄宓親自為張固斟酒送別。少女眼含秋水,輕聲道:"妾身在此處等候將軍佳音。"
    張固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小姐保重,不日再見。"
    回營路上,郭嘉笑道:"主公好福氣,得此佳人。"
    張固卻無喜色:"亂世之中,美色不過是權力的點綴。甄家今日能背叛曹操,來日未嚐不會背叛我。"
    諸葛亮點頭:"主公明鑒。不過眼下糧草問題已解,可全力攻打鄴城了。"
    三日後,首批五萬石糧草如期而至。張固軍中士氣大振,對鄴城的攻勢更加猛烈。而甄家也如約派來向導,帶領張固的斥候探查南皮防務。
    鄴城攻防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而遠在南皮的曹操收到密報,得知甄家倒戈,勃然大怒:"甄逸老賊,安敢如此!"
    荀彧勸道:"丞相息怒。商人重利輕義,本就不可深信。當務之急是加強南皮防務,防備張固來攻。而且甄家作為本地商賈,必然眼線雲集,要千萬分小心!"
    “而且,河北還有一個商人家族,蘇家!他們也要好好盯著了!”
    曹操卻露出陰冷的笑容:"不急。甄家能背叛我,就能背叛張固。”
    曹操轉而對身邊謀士道:“我要讓甄家為他們的背叛付出代價。傳我命令,派人暗中聯絡蘇家,許以重利,讓蘇家不能再倒向張固。”荀彧領命而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邊,得到糧草支援之後,張固對鄴城的攻勢變得愈發猛烈。他的軍隊猶如一頭饑餓的猛虎,變得更加凶猛和無畏。
    張固站在陣前,他的身影高大而威猛,手中的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他的目光緊緊盯著鄴城的城牆,仿佛那是他的獵物一般。
    張固手下的士卒們也感受到了主帥的決心和勇氣,他們如猛虎下山般,趁著士氣正盛,迅速架起雲梯,毫不猶豫地衝向鄴城城牆。雲梯在城牆下高高豎起,形成了一道通往勝利的道路。
    隻不過城牆上的守軍們並沒有選擇坐以待斃,他們用滾木礌石進行頑強抵抗。這些巨大的木頭和石頭從城牆上滾落下來,帶著巨大的衝擊力,砸向攻城的士卒們。一時間,喊殺聲、撞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然而,張固的士卒們並沒有被嚇倒。他們勇往直前,用盾牌擋住滾木礌石的攻擊,同時奮力攀爬雲梯,一步一步地向城牆上逼近。
    張固親自在陣前指揮,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響徹整個戰場。並且親自上前鼓舞著士卒們的鬥誌。
    在張固的激勵下,一名年輕的士卒率先爬上了雲梯。他身手矯健,動作迅速,但就在他快要登上城頭的時候,守城士兵的刀斧突然砍中了他的手臂。
    鮮血頓時噴湧而出,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咬緊牙關,用另一隻手死死抓住城牆邊緣,奮力翻上城頭,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
    這名年輕士卒的勇敢行為激勵了其他士卒,他們紛紛效仿,不顧一切地爬上雲梯,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城牆上的守軍們雖然人數眾多,但麵對張固士卒們的勇猛攻擊,也漸漸有些抵擋不住。
    城下的士卒不停的歡呼著先登,先登的口號,這名士卒即將得到的豐厚的賞賜,讓他們羨慕不已。
    與此同時,城樓下的攻城錘也在不斷地撞擊著城門。每一次撞擊都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是城門在痛苦地呻吟。終於,在經過多次猛烈的撞擊之後,城門不堪重負,被撞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張固見狀,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他的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勢不可擋。守軍們見大勢已去,紛紛潰逃。張固率軍一路追擊,毫不留情地清掃著城中殘餘的敵人。
    經過一番激烈的巷戰,張固的士卒們終於控製了鄴城。張固騎著戰馬,緩緩進入城中,看著被鮮血染紅的街道,心中感慨萬千。這場艱難的攻城之戰,終於以勝利告終。
    這邊,曹昂與曹仁等人帶領剩餘的一萬多名士卒匆忙逃出鄴城。
    根據曹操的指示,原本曹昂應該一路北撤,直接前往常山郡。
    可惜抵達邯鄲之後,曹昂便不同意繼續北撤了。曹仁苦勸道:“世子,丞相有令,咱們應速去常山郡,不可停留。”
    曹昂卻滿臉不服氣道:“北撤不過是示弱之舉,如今咱們尚有萬餘士卒,何不再尋機會與張固一戰。況且邯鄲地勢也可據守。如今魏郡丟了,如果前往常山,豈不是連趙國也一並讓給敵軍?”
    曹仁解釋道“世子,常山與中山和並州相連,且地形複雜。利於久守,這才是主公讓世子前往常山的原因。”
    曹昂搖頭說道“不可,一旦趙國丟失,咱們和壺關的聯絡就會斷了,一旦如此,並州危矣!”
    曹仁說道“可是僅憑咱們這一萬餘人,如何守住趙國?”
    曹昂指著輿圖,對曹仁說道“將軍且看,壺關還有守軍四萬,我打算從壺關調回兩萬兵馬,再將趙國郡兵收攏一二,另外從常山調兵一萬,如此一來,咱們手裏就有五萬士卒,在憑借邯鄲城高牆厚,未必不能守住這裏!”
    說罷,曹昂攔住還要繼續勸說的曹仁,說道“曹將軍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曹昂語氣堅定,不容置疑。曹仁無奈,隻得依從。
    張固拿下鄴城後,並未急於追擊。諸葛亮道:“曹昂不按曹操指示北撤,駐留邯鄲,必是想尋機反撲。我軍可先休整,再派細作探查邯鄲軍情。”
    張固點頭稱是。與此同時,曹操派去聯絡蘇家的使者已抵達蘇家。使者許以蘇家大量金銀財寶與商業特權,蘇家權衡利弊後,決定表麵中立,暗中為曹操提供情報。
    而曹昂在邯鄲積極整軍備戰,企圖奪回鄴城。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