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終章大結局)

字數:2898   加入書籤

A+A-


    張固怎麽也沒想到,這場邊境大戰整整持續了三年之久。
    兩邊打了許久,最終以匈奴的踏頓、於夫羅、呼廚泉,鮮卑的軻比能、步渡根等人被張固陣斬而結束。
    匈奴和鮮卑經此一戰,分裂成數個小部落,向北逃竄數百裏,最終才安下心來。
    張固得以班師回朝,隨後,張固當初所立的漢帝劉成病逝,沒有留下子嗣,隻有兩個女兒。
    原本張固還打算重新再立一個皇帝,但是最終在郭嘉,賈詡還有眾人的擁戴下,張固被推上皇位。
    畢竟郭嘉和賈詡的想法是,劉成在位多年,已經漸漸被天下人遺忘。要是再立一個皇帝,天下人又都會將目光放回劉家的身上。
    而且如今張固代表的是無數人的利益,隻有張固登上皇位,才能有理由分封手下眾人。
    張固起初還有些猶豫,但看著眾人懇切的眼神,想著多年來南征北戰的艱辛,以及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抱負,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於是,一場盛大的登基大典在都城洛陽舉行,張固身著龍袍,頭戴皇冠,在眾人的朝拜下正式稱帝,繼續沿用國號為“漢”。純粹懶得想了,別噴。)
    起初,群臣還紛紛反對,但是張固解釋,漢為漢人,漢不是劉姓一家的旗號,而是天下漢人的名稱,所以用漢沒有什麽奇怪的地方。
    登基之後,張固並沒有沉浸在權力的喜悅中,而是立刻著手處理朝政。他深知,雖然邊境戰事已平,但國內百廢待興,民生亟待改善。
    他聽從郭嘉和賈詡的建議,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桑,加強軍隊建設。同時,他也沒有忘記那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對他們的功牌登記,論功行賞,分封土地。
    原本的曆史上,這場統一之戰從三分天下,到天下歸晉,整整用了近百年的時間。天下人口也從巔峰的五千萬,到最後的一千萬不到。
    而這個位麵張固的出現,讓這個進程大大加快!張固在登基十年後,又重新做了一次全國性的人口調查。
    這也不是張固心血來潮,張固登基之後,嚴厲打壓世家大族。讓原本這個時代剛剛萌芽的世家苗頭被掐死在萌芽之中。
    而人口調查正是要清理被世家隱瞞下來的人口,最後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已經突破了兩千多萬。整整比原本的曆史要多出一千多萬人口。
    而廣陵書院最終被搬回洛陽,而在之前鄭玄與左伯、孔融等人的努力下。印刷術為天下百姓提供了讀書的機會。
    而科舉也為平民提供了出頭的機會。這也給飽受打壓的世家最沉重的一擊!
    十年之後,北方異族又開始蠢蠢欲動。這一次,張固又派出大軍在北方與異族大戰一場。
    此戰不僅當年的關羽、趙雲、馬超、許褚、典韋等人繼續大放異彩。
    一些年輕人也開始冒頭,這其中不僅有薑維、鄧艾、鍾會、曹彰,還有文鳶等人。
    異族再一次被打的狼狽逃竄,北方草原又陷入新一輪的混亂之中。
    正因為張固對北方的不停鎮壓,雖然消耗糧草無數,但是所謂的五胡亂華,再也沒有發生的可能……
    北方大捷的消息傳回洛陽,舉國歡騰。
    張固站在洛陽城樓上,望著繁華的街道,百姓安居樂業,商賈往來不絕,心中感慨萬千。
    身後,郭嘉、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文武重臣靜靜站立,等待他的旨意。
    “諸位。”張固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北方已定,天下太平,朕心甚慰。”
    郭嘉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勵精圖治,方有今日之盛世。”
    張固搖了搖頭,道:“非朕一人之功,而是諸君與天下百姓同心同德,方能開創如此局麵。”
    張固又看向郭嘉和諸葛亮:“奉孝、孔明,朕欲在洛陽建一座英烈祠,供奉所有為天下統一而犧牲的將士,無論敵我,皆入祠受後人祭奠。”
    諸葛亮微微一愣,隨即深深一揖:“陛下仁德,天下歸心。”
    郭嘉也笑道:“如此,英雄之魂可安矣。”
    ——
    完結撒花)
    新人的第一本小說,寫的時候總想著最後完結時會寫什麽什麽的感言。真到了這個時候,又不知道說些什麽。
    這本書的成績並不好,但是最後每天還是能看到三百多位朋友持續的追更,雖然大家很少發言,也沒有點過催更,我也不知道大家叫什麽,但是還是很謝謝大家的支持。
    包括有二十多位朋友每天會幫作者點一個催更,這些朋友的名字作者每天都能看到,最後甚至變成了耳熟能詳的頭像與名字,在此也不寫出來了。也非常謝謝你們的支持。
    最後,祝願大家平凡的日子裏,吃的好,睡得香,沒有煩惱。天天搞大錢!
    謝謝2025年6月1號)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