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佛骨舍利,四方雲動
字數:5509 加入書籤
                    王澄在偏殿見到了那位大昭王朝的唯一繼承人裕王韓載坖。
    比起從前的落魄,此時衣著華貴,氣色極佳,渾身都是年輕人的勃勃朝氣。
    那句名言“當你成功的時候,身邊全是好人”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有些奇怪,他為什麽找自己,王澄臉上不動聲色,以王富貴的身份老老實實上前拜見:
    “臣,王富貴拜見裕王殿下。”
    韓載坖的態度熱情到有些過分,不等他彎下腰,便上前一步將他扶起。
    說出的話也讓他大感意外:
    “王正使,聽說你跟《海權論》作者靖海王私交很好?可否替孤在私下裏引薦一二,讓孤認識認識這位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若是能送我一套世德堂帶簽名的周邊模型那就再好不過了。”
    王澄始料未及,沒想到除了西大陸的伊麗莎白之外,這位天底下有數的貴人竟然也是自己的書粉。
    突然就有了一種跟書友線下麵基的既視感。
    隻不過,現在大昭做主的還是紹治皇帝,私交藩王這件事情可大可小,他十分謹慎道:
    “殿下也知道臣為閩州治都水官,幹的就是與海商、海盜打交道的差事。
    我與靖海王有公事來往,自然不可避免也有一些私交,轉達您的意思倒是沒有問題。
    想來靖海王也不會拒絕您的要求。”
    聽到他的話,韓載坖滿臉都是“我懂,我都懂”的樣子,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換了一個話題:
    “王愛卿,你覺得靖海王解除海禁的主張怎麽樣?”
    王富貴作為欽差總兵、宣威正使,天然就應該是開海派,對這一點不需要向任何人掩飾。
    斬釘截鐵道:
    “這自然是大好事。
    海禁隻是禁了平頭百姓和民間商賈,對那些手眼通天的世家豪門沒有多少影響,反而加劇了他們的壟斷,鞏固了他們在走私產業鏈中牢不可破的上遊地位。
    朝廷連一分一厘的好處都得不到。
    臣敢斷言,若能壓服那些士紳豪族,成功開海。
    允許沿海疍民、采水人、海商脫離賤籍自由往來於海洋陸地,承認海外至少150萬僑民的子民身份。
    東南市舶定可像趙宋時一樣,一躍成為‘天子南庫’,不會比現在的國庫太倉銀遜色絲毫。”
    裕王眼睛發亮,默默頷首。
    知道自己想要在父皇駕崩後開關,重點還是在龜山書社身上,隻有撐住他們的反撲才能做成此事。
    眼前這位欽差總兵、宣威正使就是自己將來能大展拳腳的外援。
    但現在隻能止步於學術討論,不敢越雷池一步。
    隨後又問了幾個讀《海權論》時遇到的問題。
    王澄本就是作者,自然是對答如流。
    除了一類主觀題:“請問作者寫這句話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和深意?”
    這些問題他屬實是回答不上來。
    隻能說,閱讀理解是出題人的理解,跟原作者本人沒有半個銅板的關係。
    “殿下,時間不早,臣該歸竅了。”
    兩人雖相談甚歡,但王澄終究還隻是四品,哪怕有漢始皇帝王神炁護持,也不能出竅太久。
    臨別之時,裕王忽然從兜裏取一枚早就準備好的佛骨舍利遞到他的手中,鄭重道謝:
    “孤已經從忠誠伯那裏聽說了,廣澤郡王府的火藥桶是你埋的。
    若是當初那逆賊成功刺殺父皇,孤也定然活不了。
    說起來你也是孤的救命恩人,孤一直想要賞賜你些什麽,聊表心意。
    此為佛祖釋迦摩尼的一截指骨舍利,雖隻是剛剛擦著一國之寶的邊,但隻要佩戴在身上,應該足以讓你在遍布邪祟的南洋全身而退了。”
    王澄下意識接過那根潔白如玉的指骨,立刻感覺陰神都隨之一暖,出竅的時間都延長了不少。
    用奇貨可居掃了一眼。
    【奇貨:釋迦摩尼佛的左手食指第一截指骨(世間留存的極少數佛骨舍利之一,一國之寶)】
    跟聖子的遺物真十字架一樣,佛祖的骨舍利也被拆的七零八落。
    而且大多都已經毀在了曆代的滅佛、亂世還有神道大戰裏,仍留存於世的寥寥無幾。
    在神州境內,釋迦牟尼的真身佛骨舍利包括指骨、頂骨、佛牙和佛身舍利等等,主要分布在法門寺、南直隸大報恩寺、玉京靈光寺、雲居寺等地。
    這些舍利承載著全世界各大派別的佛門道統,每一顆舍利都有十分強悍的威能。
    雖然這塊小小的指骨舍利,在所有現存的舍利子中威能應該屬於末流,但在王澄眼中它的價值卻不在於其本身。
    更重要的用途應該是建造一艘【白骨重樓艦】!
    每一艘天工寶船都要配套一國之寶,而白骨重樓艦需要配套的符應鎮物正是佛祖釋迦牟尼,或者同一級大能的骨舍利。
    跟【血河浮屠艦】差不多,各自建造核心部件【血浮屠】和【白骨佛龕】,剩下的隻需要海量的普通血肉和白骨就可以建成。
    而這一次下南洋,他恰好要大開殺戒!
    “臣多謝殿下賜寶。”
    王澄向裕王真誠道謝,又表了一番忠心後,才握著佛祖指骨回歸肉身。
    睜開眼睛,看著掌心裏的佛骨,目露精光:
    “若是能在建成【白骨重樓艦】之後,得到一招.從天而降的掌法,那就再好不過了。”
    幾天後,北方韃靼人首領俺答汗的金帳中。
    套著景王韓載圳肉身的廣澤王韓欽煜,跟一個小麥色肌膚頭上紮著許多小辮子的美麗少女同坐。
    上首則坐著草原真正的主人俺答汗。
    “父汗,小婿在大昭的內應傳來了消息。
    確定南洋又出現了不死藥,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請父汗調兵,小婿願為父汗取得仙藥,讓您也能長生不死。”
    韓載圳本身隻是一位五品【丹鼎道士】,修行了羽化仙的外丹法之後,對丹藥的渴求比社稷主更甚。
    縱使嚴黨倒台,他苦心經營多年,也依舊保留下了許多表麵看起來不起眼的關鍵內應。
    靠著這些耳目、心腹、爪牙很快就得到了朝廷開啟第八次下西洋,奪取不死藥的情報。
    立刻帶著【昆侖秦刻石】來找他的便宜老丈人俺答汗。
    要知道這座刻石是當時尋藥的痕跡之一,承載著一部分曆代帝王尋求長生的祈願。
    隻要觸碰此石,就能辨識、定位仙藥,若在此石周圍250步範圍內種藥煉藥,藥效還能平添兩成。
    恰巧【昆侖秦刻石】是始皇帝尋找仙藥的陸地最西端,如果再能得到始皇帝命徐福去海上尋藥的詔書,錨定最東端。
    必能借著曆朝曆代社稷主尋找不死藥的強烈祈願,得到一件囊括天下山海的《仙藥寶圖》。
    甚至還能在山海咒禁內外來去自如。
    這也是他敢去親自尋藥的最大依仗。
    俺答汗如今也已年過五旬,不再年輕,精力大不如前,幾乎沒有猶豫便同意了他借兵的請求。
    “好,賢婿,若真能得享長生,你我翁婿便聯手南下擒龍,再造天下無敵的雲蒙帝國!”
    本體已經72歲的韓欽煜大喜,毫無心理障礙地對他拜謝:
    “遵令,小婿定不會讓父汗失望。”
    另一邊,手裏剛好掌握著始皇帝東海求藥詔書的倭國王室,也在得到消息後,緊鑼密鼓地籌劃出海。
    倭主正町和他的親妹妹兼王後普光女王跪坐在用屏風擋住的廊側上。
    一群滿臉凶悍的死囚犯,正不斷向著庭院中匯聚。
    全員都是七品及以上的神道職官,武士、陰陽師、巫女、忍者、神官、虛無僧、琵琶法師.應有盡有。
    一片肅穆中。
    噗!
    正町突然聽到身邊傳來一聲異響。
    沒等他尋找源頭。
    王後身邊服侍的【屁負比丘尼】便土下座道歉:
    “對不起,陛下,這個屁是我放的。”
    當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所有人的認知都被修改,堅信這個屁就是她放的。
    完美緩解了尷尬。
    正町臉色一鬆,點點頭,對身邊的公卿示意了一下。
    後者這才上前對所有囚犯道:
    “罪人聽著,隻要你們能從南洋找回不死仙藥。
    陛下就會給你們頒發赦免狀,免除死刑釋放你們的家人,甚至還有可能讓你們位列公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