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師說
字數:4759 加入書籤
李承乾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論落下,眾人聽聞,臉上皆是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思索的神情。
虞世南在官場沉浮多年,向來深諳世故,人老成精。
此刻見李綱和孔穎達被李承乾懟得臉色由青轉紫,鐵青得猶如鍋底一般,生怕場麵愈發尷尬難以收拾,
趕忙上前一步,臉上帶著幾分恰到好處的笑意,試圖給兩人找個台階下,緩緩說道:
“太子殿下方才所言,細細想來,也並非毫無道理。不過嘛,太子終究還是對師長有些不敬之詞,這於禮不合呀。”
李承乾聽到虞世南這話,隻是冷冷地嗬嗬一笑,那笑容中滿是不屑。
他並未回應虞世南,而是轉身徑直走向之前擺放著筆墨紙硯的案桌。
隻見他在案桌前緩緩坐下,閉目沉思片刻後,便提筆蘸墨,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李世民本就對李承乾的舉動充滿好奇,此刻見他如此,忍不住快步走上前去。
其他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吸引,紛紛圍攏過來,將李承乾團團圍住,伸長了脖子想要一探究竟。
李承乾每寫下一句,李世民便不自覺地高聲朗讀一句: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念到此處,眾人已是微微動容,靜靜聆聽。
李承乾筆鋒不停,繼續寫道:
“李綱、孔穎達,年過七旬,教於孤多年,卻不悟師道。故作《師說》以疑之。望其如祖雲:‘朝聞道,斯可以,終身誌於學。’”
李承乾文抄公上線,抄寫完這篇韓愈的《師說》,將對李綱和孔穎達的諷刺之意融入其中。
待李承乾擱筆寫完,李世民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
“你這……你這寫的是一篇古文?”
李承乾輕輕放下手中毛筆,神色淡然,臉上浮現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說道:
“皇上,這文章雖為古文,但用詞通俗易懂,是能讓更多人看得懂的文章。
為師者,不應故弄玄虛,而更應該花更多時間去研究如何讓人更容易看懂書寫的內容。
如此,方能真正傳道授業解惑,不是嗎?”
眾人聽聞,一時之間,或點頭沉思,或麵露驚色,現場氣氛陷入了一種微妙的沉靜之中 。
而李綱卻是氣得渾身顫抖,用手指著李承乾,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與憤怒:
“太子殿下,您如此公然嘲諷老夫,實在有失太子風範!這篇文章看似有理,實則是對我等的汙蔑!”
李承乾卻神色平靜,目光坦然地迎上李綱的視線,說道:
“李太傅,承乾並非嘲諷,隻是陳述事實。您教導多年,若隻是一味讓學生遵循舊製,
卻不引導他們思考創新,不知變通,又怎能培育出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李承乾與李綱、孔穎達的激烈交鋒餘韻中時,一直靜靜在旁觀察局勢的於誌寧,
此刻微微上前一步,語氣中略帶詢問,卻又隱隱透著考究的意味,緩緩開口道:
“太子殿下,按照你所言,那究竟該如何引導學生,才能讓他們真正成為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呢?”
於誌寧這一問,瞬間將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李承乾身上。
大家都好奇,這位言辭犀利的太子,又會給出怎樣別具一格的見解。
李承乾聽聞此問,先是打量了一番於誌寧,他也是李承乾的老師,
是他的老師當中年紀最小的,剛過五旬,記憶裏平時很少當麵罵李承乾的。
連上溫和了一些,不假思索地張口便答道:
“於師所問,這問題說難確實難,畢竟育人之路本就充滿挑戰;但要說簡單,其實也簡單。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師者切切記下‘知行合一’四字便可。”
李世民知道該他出場了,向前邁出幾步道:
“承乾,你剛剛雖言辭有些許激烈,但所言並非毫無道理。”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欣慰,也有擔憂,
“身為太子,能有這般對民生的關注與思考,還能對師道有所認知,這是好事。
然而,你行事也略微荒唐,跑到這青樓之地,終究有些不成何體統!”
李承乾還是很給麵子,應道:
“承乾知錯。”
李世民又轉頭看向李綱和孔穎達,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二位愛卿,承乾今日所言,你們也當好好反思。朕向來敬重你們的學識與品德,也深知你們一心為朝廷培養人才。
但正如承乾所說,若培養出的人才不能切實為國家、為百姓做事,那這教育又有何意義?”
李綱和孔穎達連忙躬身,李綱一臉愧疚地說道:
“陛下,老臣失職,未能教導好太子,也未能讓學子們真正領悟聖人之道的精髓,願領陛下責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孔穎達也跟著說道:
“陛下,臣定當反思自身,改進教學,讓學子們更加關注民生,學以致用。”
李世民微微點頭,神色稍有緩和:
“責罰之事,暫且不提。朕希望你們日後能相互切磋,相互借鑒,為朝廷培育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這時,長孫衝、房遺愛等一幹年輕人,原本在一旁聽得熱血沸騰,此刻見氣氛稍緩,
長孫衝大著膽子奉承道:
“陛下,太子殿下今日所作的曲子和所說的話,讓我們這些年輕人也深受啟發。
我們覺得,不管是讀書還是做其他事情,都應該多關注實際,不能隻拘泥於傳統。”
房遺愛也連忙附和:
“是啊,陛下。我們也想在學習聖人經典的同時,多了解民間的情況,以後也好為國家出份力。”
李世民看著這些年輕人充滿朝氣的臉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笑意:
“你們有這番心思,朕很欣慰。但切不可因為一時衝動,就盲目否定傳統。
傳統的學問和道德規範,是我朝的根基,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剛剛,眾人的注意力大多聚焦在《師說》的內容上,唯有虞世南站在李世民身側,緊挨著李承乾。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著李承乾所寫的《師說》,尤其是那些在他看來極為奇怪的標點符號,
整個人愣住了,定在了原地。 過了良久,虞世南才回過神來,
此時的他,全然顧不上正在與李世民交談,迫不及待地快步上前,一把抓住李承乾的手,神色焦急萬分。
他指著李承乾筆下的《師說》,聲音中滿是急切與好奇,問道:
“太子殿下!”
他的這一聲呼喊,音量頗高,頓時打斷了李世民正說著的話。
還未等李承乾回應,虞世南緊接著又說道:
“太子殿下,您看這……” 他的手指在紙上那些標點符號上快速移動 ,
“這些怪異的符號究竟是什麽?又是什麽意思呢?”
虞世南這一開口,眾人的目光紛紛被吸引過來,大家都將好奇的眼神投向了李承乾和虞世南。
喜歡大唐:靈魂互換,兩個李承乾請大家收藏:()大唐:靈魂互換,兩個李承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