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量能密碼:從對倒放量到溫和爬升
字數:3126 加入書籤
量能密碼:從對倒放量到溫和爬升
華泰證券eve2終端的藍光在淩晨兩點的工作室裏格外刺眼,陳默的食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星空科技的分時成交明細如瀑布般落下。昨日1000的成交峰值處,單小時成交量203萬手,換手率18.2,但對應的k線卻隻收出一根上影線極長的陽線,實體漲幅僅3.2。他皺眉切換到天齊鋰業的周線圖,2020年啟動初期的量能柱整齊排列,5日均量線以17.6的周增幅穩步上移,每根成交量柱的高度差從未超過20。
“陳哥,星空科技的對倒比例算出來了。”老張的聲音從右側工位傳來,他的屏幕上跳動著逐筆成交的拆解數據,“主動買盤43.7萬手,被動賣盤95.2萬手,對倒交易占比47.3——買一到買五全是千手托單,賣一持續掛著萬手壓單,典型的遊資左手倒右手。”
陳默調出中化科技的曆史成交記錄,252章那次假突破的量能結構赫然相似:突破當日早盤成交量占比72,午後量能斷崖式萎縮。“但天齊鋰業的量能是階梯式放大,”他用紅色批注圈住2020年7月的量能柱,“每天換手率3.5左右,量能柱像台階一樣逐級抬高。”手指懸在模擬盤的買入鍵上猶豫兩秒,“試試追漲這種爆量突破,驗證下量能模型。”
周遠山的語音消息在早間複盤時準時接入,背景裏傳來書頁翻動的窸窣聲:“2015年做特力a的時候,”他發送了一張泛黃的交割單掃描件,“前三次爆量漲停都沒拿住,後來發現真正的主升浪需要量能像爬樓梯——每一步都紮實,而不是跳懸崖。”附帶的量能圖上,2015年10月的量能柱以15的日增幅連續上揚,換手率穩定在58。
1030,星空科技突然直線拉漲停,成交量突破50億手,模擬賬戶浮盈8.1。陳默盯著eve2的封單隊列,12萬手的漲停封單中,撤單量實時顯示65.3,紅色的封單數字不斷跳動減少。“不好,是誘多封單!”他想起老張的對倒數據,手指迅速按下止盈快捷鍵,19.8元的成交價鎖定7.3的利潤,此時距離漲停僅過去3分鍾。
午後開盤的場景印證了他的判斷:漲停封單在1301分驟減至2萬手,股價瞬間砸向18元,分時圖形成近乎垂直的跳水線。陳默看著模擬賬戶的浮盈曲線從峰值回落,後背沁出的冷汗浸透了襯衫——如果貪心幾分鍾,就會重蹈中化科技的覆轍。老張的統計窗口適時彈出:“近三年十倍股啟動期數據:87的標的日均換手率35,單日爆量超過15的標的,後續持續上漲概率僅23.4。”
“量能的持續性比爆發力更重要。”陳默喃喃自語,調出寧德時代2020年的量能圖。在周線acd金叉後的半年裏,量能柱如“螞蟻爬樹”般遞增,每周換手率從4緩慢提升至7,沒有任何一根柱子突兀地高出前一日50以上。這種“溫和放量”的形態,與星空科技的“脈衝式爆量”形成鮮明對比。
收市後的複盤室裏,陳默在操盤日誌上畫下兩條量能曲線:一條是星空科技的陡峭山峰,一條是天齊鋰業的平緩階梯。“中化科技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他質問自己,筆尖重重劃過星空科技的量能峰,“爆量突破時,獲利盤和套牢盤同時湧出,沒有後續資金承接,必然回落。”
周遠山的新紙條不知何時貼在顯示器邊框,黑色馬克筆寫著:“量能是資金的腳印,整齊的腳印才能走遠。”陳默盯著這句話,突然意識到252章的頸線假突破本質是量能“腳印”的混亂——中化科技突破時的巨量來自遊資對倒,而非真實買盤,就像沙灘上的腳印被海浪瞬間衝散。
深夜,陳默在“灰色筆記”中建立“量能階梯模型”,鍵盤敲擊聲在寂靜的工作室裏格外清晰:
1. 均線標準:5日均量線連續3個交易日穩步上移,每日增幅控製在1525區間,避免量能突變;
2. 分時結構:分時圖量能分布均勻,單筆成交超萬手的交易占比<30,杜絕早盤集中爆量後午後縮量;
3. 換手閾值:日均換手率維持38,單日換手率超過15的標的自動進入風險池,需配合籌碼穿透率二次驗證。
老張的量化回測程序在淩晨四點發出蜂鳴,結果顯示:該模型在20202022年鋰礦行情中,準確捕捉到76.2的主升浪啟動點,而在元宇宙概念炒作中的勝率僅11.8。陳默將天齊鋰業的量能數據與周線acd金叉節點重合,發現兩者的時間差從未超過一周——這意味著量能階梯的出現,恰好是周線級別趨勢共振的量能驗證信號。
“量能階梯不是孤立存在的。”陳默在日誌中補充,“它必須與周線趨勢、日線形態形成共振。”想起251章修正的acd參數,他突然意識到,量能階梯模型其實是三維驗證體係的延伸——周線看趨勢方向,日線看形態突破,量能看資金誠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顯示器右下角的時間顯示0317,星空科技的分時圖仍停留在18元的收盤價,而天齊鋰業的k線圖在屏幕另一側泛著微光。陳默知道,接下來的研究重點將是如何將量能階梯模型與周線acd金叉、日線頸線突破結合,形成多周期共振的量化標準。那些在爆量突破中追漲的交易者,往往隻看到表麵的繁榮,卻忽略了量能背後的資金性質——真實的主力資金會選擇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介入,而非用對倒交易製造虛假繁榮。
窗外的天空泛起魚肚白,陳默的手指劃過鍵盤上的成交量快捷鍵,調出星空科技的逐筆成交明細。47.3的對倒比例在數據列表中格外醒目,這串數字像一個警示標簽,提醒著量能分析的核心:不是所有的放量都是機會,隻有那些伴隨著穩定換手、均勻量能的溫和上漲,才是趨勢啟動的前兆。
操盤日誌的最後一頁,陳默寫下:“量能的密碼藏在‘不完美’中——沒有突兀的天量,沒有失衡的量價,隻有像溪流匯聚般的持續增量。”墨水在紙麵上暈染,如同他此刻逐漸清晰的認知:市場從不會直接給出答案,那些看似誘人的爆量突破,往往是主力設下的量能陷阱,而真正的行情,永遠在量能階梯的穩步爬升中悄悄孕育。
老張的新模型開始運行,屏幕上“多周期量能共振”的標題閃爍著紅光。陳默知道,下一章的研究將圍繞如何將量能階梯納入三周期驗證體係展開——當周線趨勢、日線形態、量能結構形成合力,才是真正的主升浪啟動時刻。而他,正帶著這些來之不易的經驗,在量價時空的迷宮中,一步步靠近市場的核心規律。
喜歡股市搬運工請大家收藏:()股市搬運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