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好久不見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A+A-


    孟長義和鄧寶已經從薑臨口中得知那日的慘烈。看見宋月郎的模樣,兩人心知找什麽神醫也無用。
    宋月郎那雙眼迸發出光亮,掙紮著從床上坐起。
    “好久不見,孟兄。”
    薑臨端著碗湊近,卻被宋月郎躲開,無力抬手,便笑著與這位小兄弟說:
    “我不餓,難得孟兄他們來一趟,讓我們說說話就好。”
    薑臨年少,臉上還藏不好心思。這是他娘費了好些心力買來的雞,宋月郎能喝一口也是好的。涼了,可就不香了。
    鄧寶攬著薑臨,在他耳邊說道:
    “我腿腳快,等會兒再熱熱。”
    說著給薑臨一個放心的眼神。
    孟長義知道宋月郎見過錢有他們,隻是關於宋丹霞,他這裏的消息更詳細。
    “你姐姐是個很好的女子,在村中並未受冷落排擠。前幾日隨我們進山時,發現不少好藥材。
    她很安全,亦很開懷,唯獨時常念叨你。”
    宋月郎笑了,帶著一點傻氣,眼中卻滿滿的都是感激。
    “孟兄大恩,小弟來世定會記得。”
    孟長義不信什麽來世今生的說法,當下都過不明白,把期待念想放在那些虛無的東西上,很可笑。
    “你我是平等交換,隻是沒想到你會有這樣的下場。”
    采石工是宋月郎鼓動逃跑的,在坑洞裏是等死,冒險逃跑也不過爭一個機會。他能活著全憑獵戶大哥們下手有分寸。
    “我運氣好,遇上你們村的人路過,結果如何,我都不後悔。”
    姐姐安好,他沒什麽可求的。
    孟長義挑挑揀揀,說了一些村中的小事。宋月郎很想念姐姐,那一場離別,就要變成永別。關於姐姐的任何小事,他都想聽。
    孟長義不會在這裏停留很久,能來看他一眼,或許是看在薑家的情分上,也可能是對他這個人心有不忍。
    碗中的湯,上麵凝著一層油。薑臨看得出宋月郎的歡喜,也有些明白,眼下的一碗湯,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因為宋月郎說,讓孟長義轉告宋家姐姐,他一切都好。
    蜘蛛網上掛著灰塵,在沒什麽煙火氣的房子裏飄動。宋月郎盯著灰暗的屋頂,臉上非哭非笑。
    孟長義帶著鄧寶去見過薑家大嫂,而後匆匆趕往縣城。
    街上亂象隨處可見,強搶、欺壓、賣身、漠視。一個縣城是當今天下的縮影,百姓不安,城鎮村莊沒什麽區別。
    孟長義和鄧寶釋放出煞氣,沒人敢近身來惹他們不快。沿途有求救的目光落在他們二人身上,從期待變成失望。
    孟長義和鄧寶不是感知不到,而是他們無能為力。
    村中老少日子已經十分艱難,認得清自己的能耐,明知道養不活他們,又何必伸手幹預因果?
    唉!這狗屁世道,不知掌權那些人究竟有什麽不知足的,從生下來就是一個爭。
    進入薛宅之前,鄧寶小聲嘟囔:
    “還是在軍中的日子痛快,雖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但是不至於這樣憋屈。”
    孟長義懂他想說什麽,一路走來,跟鈍刀子割肉似的,讓人心裏壓抑,喘口氣都帶著無奈。
    薛宅大門緊閉,二人繞到牆邊,利索地翻牆進了薛家。
    鬆縣說大不大,可也不小。但是孟長義找不到能幫忙的人。薛良沒有官身,但他有自己的手段可以捎信給錢有。
    屋內,薛昌突然停止談話,緊盯著窗子不曾挪動視線。不多久,孟長義和鄧寶的臉出現在窗邊,四人對視,薛昌笑吟吟邀請他們進來喝茶,薛良則是一臉不耐煩。
    “姓孟的,我家那院牆,都快讓你們踩出豁口了。”
    外邊亂著呢,他沒空找人修牆頭!
    本來族兄帶來的消息就足夠令人煩躁的,話說一半,又來倆添亂的。
    孟長義與薛昌招呼過,回薛良一句:
    “臭種地的,我來求你辦件事。”
    薛良黑著臉拒絕:
    “從哪來回哪去,不應。”
    確認這小地主還是那個性子,孟長義臉皮鬆動一些,坐在薛昌對麵開始灌水。
    “孟兄弟可用過飯?”
    鄧寶捂著咕咕響的肚皮,笑得矜持,搖頭很痛快。
    薛良嘴上嫌棄二人翻牆頭,但也沒餓著人。誰讓他們是過命的交情呢!
    安排飯食的空檔,薛良還在心裏琢磨呢,這倆人若是來借糧食的,他稍稍拉扯幾句做做樣子,總歸不會為難他們。
    父親留下的這份產業,別被他斷送了就好。實在不行……讓那群獵戶搬出來在家裏擠一擠,他的餘糧能養得起,順便還能讓他們護著宅院。
    這麽一轉身的功夫,孟長義已經跟族兄薛昌談論起來。
    縣令好些日子不露麵,薛昌懷疑蔣衛民或是跑了,或是被人關著不得自由。
    “……否則鬆縣不會亂到這個地步。旱災之事,上報從未聽過。但朝廷不僅沒有賑災消息,連續兩月拖欠薪俸,裏外皆亂……”
    薛昌搖頭歎氣,日子不太平,說不好哪一天啊,他也得拖家帶口逃命去也。
    此番前來,也是想給薛良提個醒,別傻乎乎地還想著種地。
    孟長義聽著皺起眉頭,薛昌提起一個人,他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出山之後,事情偏離孟長義的計劃,所以他臨時改了主意。
    吃飽喝足早早睡下,養足精神之後,趁著半夜薛良熟睡,孟長義帶鄧寶離開薛宅,打算會一會熟人。
    且說拖拖拉拉回村的絮兒等人,身上的累贅是越來越多。家窮空大鍋,撿來的每一樣都舍不得。
    越接近村子,絮兒越想孩子。出去半個月不見她怎樣,反而快到家時嘴角起泡。
    宋丹霞給她找了兩樣草藥,依舊沒能降了火。
    幾人一商量,唐越冬和宋丹霞在後,讓曹三德帶上絮兒和小棗盡快回去。村裏有的是人手,隨便吆喝幾個人,都比他們這樣趕路強些。
    小囡是個好養的孩子不假,但到了認人的時候,尚且不懂事,找不見絮兒還是會哭鬧。
    顧雲一邊哄孩子一邊罵絮兒,這個沒良心的丫頭,咋就不知道惦記孩子呢?
    “你那個狠心的娘,等她回來我高低掐她兩把給小囡出氣。好不容易養起來一小撮肉,這下又瘦沒了。”
    喜歡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請大家收藏:()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