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新的規劃

字數:3363   加入書籤

A+A-


    第七天清晨,葉明召集禿發鷹和幾位白鹿部長老在新建成的議事廳開會。廳內中央擺著一個沙盤,展示著青河穀及周邊地形。
    "諸位請看,"葉明用木棍指著沙盤上標記的幾個點,"我計劃在這裏建訓練場,這裏設互市,而這裏..."
    棍尖停在一處山口,"修建一座哨塔,與安陽府烽火台聯動,形成預警體係。"
    禿發鷹俯身細看:"布局很周全。不過訓練場和互市同時建設,人手恐怕不足。"
    "這個不難解決。"葉明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我設計了一套"工程責任製"。將工匠和白鹿部勞力混合編組,每組負責一個具體項目,提前完工的有賞。"
    一位白鹿部長老捋著白胡子:"聽起來不錯,但怎麽保證公平?"
    "每組派兩名監工,一名漢人,一名白鹿部。"葉明早有準備,"所有賬目公開,每日張貼。"
    這個回答讓長老們連連點頭。草原民族最重公平,葉明的方案正中他們下懷。
    "關於互市,"葉明繼續道,"我建議設立共同管理機構。安陽府出三人,白鹿部出三人,共同製定規則、解決糾紛、收取稅費。"
    禿發鷹眼中閃過驚訝:"白鹿部也能參與管理?"
    "當然。"葉明語氣堅定,"既然是雙方的市場,自然要共同管理。初期安陽府可以派有經驗的吏員指導,但最終目標是完全由聯合團隊運作。"
    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最終確定了營地後續建設的方方麵麵。散會後,葉明留下禿發鷹,兩人沿著新建的圍牆漫步交談。
    "葉大人,有個問題我一直想問你。"禿發鷹突然停下腳步,"你做這些,真的隻是為了邊境安寧嗎?"
    葉明望向前方正在勞作的混合工隊,漢人工匠在教白鹿部青年使用墨鬥,而白鹿部婦女則在演示如何編織防風草簾。兩種文化在這片土地上自然地交融著。
    "我想要的,是一個不用天天提防黑狼部偷襲的安陽府,一個白鹿部孩子能平安長大的草原。"
    葉明輕聲說,"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僅僅打勝仗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緊密的聯係——軍事上互相依靠,經濟上互惠互利。"
    禿發鷹沉默良久,突然伸出右手:"從今往後,白鹿部與安陽府,同生共死。"
    葉明鄭重握住那隻布滿老繭的手:"同生共死。"
    下午,葉明抽空去了趟工匠區。這裏正在趕製一批特殊的器具——標準化量具。
    按照他的設計,所有鬥、升、尺、秤都刻有漢文和草原文字的雙重標記,並加蓋官印,將來用於互市貿易,避免計量糾紛。
    "大人,您看這個"公平秤"做得如何?"老木匠捧著一個精巧的秤具問道。
    葉明仔細檢查了秤杆的平衡度和秤星的準確性,滿意地點頭:"很好。先做二十套,等互市開張時每個主要商鋪配一套。"
    離開工匠區,葉明又來到馬廄。這裏養著幾十匹從黑狼部繳獲的戰馬,正由白鹿部的馴馬師和安陽府的獸醫共同照料。看到葉明,一位滿臉皺紋的老馴馬師立刻迎上來。
    "大人,按您說的,我們已經挑出二十匹最溫順的,適合給漢人騎乘。"
    葉明走近那些馬匹。它們比中原馬高大,但經過特殊訓練,已經不再怕生。這是他為安陽府騎兵準備的坐騎——一支輕騎兵部隊的基礎。
    "訓練漢人騎兵騎乘這些馬需要多久?"葉明問道。
    "若是生手,少說半年。但若是有基礎的騎手,兩三個月就能適應。"老馴馬師回答,"關鍵是克服對草原馬高大身材的恐懼。"
    葉明記下這個時間表。在他的規劃中,安陽府騎兵應該在明年開春前形成基本戰鬥力。
    夕陽西下時,葉明終於得空回到自己的臨時營帳。剛坐下喝了口茶,趙德安就匆匆趕來,帶來了安陽府的最新消息。
    "大人,王府來函,完全支持您的軍事改革方案,還撥了專款用於訓練場建設。"趙德安滿臉喜色地呈上一封信函,"更可喜的是,邊境要開互市的消息傳開後,已經有三十多家商戶報名,連鄰府的商隊都想來參與。"
    葉明瀏覽著信函,鎮北王遒勁的字跡躍然紙上。除了支持現有計劃外,王爺還提出一個建議——在青河穀設立一個常設的聯合指揮所,協調安陽府與白鹿部的邊防事務。
    "王爺高見啊。"葉明感歎道,"這樣一來,兩地的防禦就真正融為一體了。"
    他立即鋪開紙張,開始起草聯合指揮所的組建方案。這個機構應該有軍事指揮、情報共享、邊境巡邏等職能,人員由雙方共同派出...
    夜深人靜時,葉明終於放下筆,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案頭的蠟燭已經燒了大半,帳篷外隻有巡邏士兵的腳步聲偶爾響起。他起身走到帳外,仰望滿天繁星。
    青河穀的星空比安陽府更加遼闊明亮,銀河如練,橫貫天際。葉明不自覺地想起那個世界關於星座的知識,又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回憶過去的生活了。在這裏,在這片他親手參與建設的邊關大地上,他找到了新的使命和歸屬感。
    第二日清晨,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鎮北王派來的特使到了,還帶來了一隊工兵和大量建築材料,專門用於建設訓練場和互市。
    "葉大人,王爺說了,青河穀的事全權交由您處理。"特使恭敬地說,"王府隻提供支持,絕不幹涉。"
    葉明心中大定。有了王府的明確支持,他的改革計劃就能順利推進了。他立即召集所有負責人,重新調整建設方案,將訓練場和互市的規模擴大了一倍。
    接下來的日子,青河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著變化。訓練場的跑道鋪好了,箭靶區、格鬥區、馬術區一應俱全;互市的街道規劃得井井有條,商鋪、倉庫、客棧分區設立;而連接安陽府和青河穀的道路也開始拓寬加固,方便商隊通行。
    葉明每天都要巡視各個工地,解決問題、調整方案。他注意到,在"工程責任製"的激勵下,漢人工匠和白鹿部勞力的配合越來越默契,進度比預期快了近三成。
    喜歡打造最強邊關請大家收藏:()打造最強邊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