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偷麥種

字數:4055   加入書籤

A+A-


    夜深人靜,葉明獨自在書房翻閱農書。突然,窗戶輕輕響了三下。
    \"進來。\"
    其其格像隻貓兒般靈巧地翻窗而入。少年已經長得比葉明還高,但眼中的機靈勁兒絲毫未減。
    \"大人,查清楚了。\"少年壓低聲音,\"周郎中帶來的那個匠人,昨晚偷偷去了驛館後院的菜地。\"
    葉明挑眉:\"菜地?\"
    \"他在試種偷走的麥種!\"其其格憤憤道,\"更可惡的是,我親眼看見他往種子裏摻藥粉!\"
    葉明猛地站起:\"可有取樣?\"
    其其格得意地掏出個小紙包:\"不但取了樣,我還把他們改良過的"好種"給調包了!\"
    紙包裏的粉末呈詭異的綠色。葉明沾了一點撚開,立刻聞到淡淡的苦杏仁味。
    \"斷子散...\"葉明聲音發冷,\"摻在種子裏,種出來的麥子顆粒無收。好毒的手段!\"
    \"大人,要不要現在就......\"
    葉明抬手製止:\"不急。你繼續盯著,看他們還有什麽花招。\"
    其其格領命而去。葉明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已有計較。朱氏想用這種下作手段控製北境糧倉,他偏要讓對方自食惡果。
    三日後的糧長大會上,周郎中突然宣布要在安陽試行\"新稅法\"。他帶來的差役當場貼出告示,引得百姓議論紛紛。
    \"憑什麽安陽要多交稅?\"
    \"咱們的麥種都白送給各州了,朝廷還要怎樣?\"
    嘈雜聲中,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因為這根本不是朝廷的意思!\"
    人群分開,葉明帶著衙役大步走來。他身後還跟著幾個被綁起來的隨從,正是周郎中帶來的\"工部匠人\"。
    \"葉大人!你這是何意?\"周郎中厲聲喝道。
    葉明不慌不忙地展開一份供詞:\"這幾位已經招認,所謂"金穗計劃",實則是江南朱氏指使。他們偷換安陽麥種,妄圖控製北境糧倉!\"
    \"血口噴人!\"周郎中臉色煞白,\"你有何證據?\"
    葉明拍了拍手。其其格立刻捧出幾個花盆,裏麵蔫頭耷腦的麥苗正是用\"改良種\"培育的。
    \"諸位請看,這才是他們所謂的"良種"。\"葉明拔出一株,根須已經腐爛,\"而真正的安陽麥種——\"
    鐵手先生適時出現,手裏捧著一把金燦燦的麥穗:\"在這裏。安陽百姓共同培育,永不私藏!\"
    真相大白,百姓群情激憤。周郎中見勢不妙,轉身就要逃跑,卻被阿古拉一把揪住後領。
    \"周大人別急。\"葉明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這是顧王爺從江南查獲的朱氏密信,正好請您帶回京城,交給聖上過目。\"
    周郎中麵如死灰。信上清清楚楚記錄著朱氏如何勾結貪官,意圖壟斷糧種的計劃。更可怕的是,末尾還提到了\"那位大人\"——顯然朝中還有更高層的保護傘。
    \"葉明!你...你等著!\"周郎中撂下狠話,灰溜溜地帶著隨從離開了安陽。
    風波過後,安陽恢複了平靜。但葉明知道,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他在《安陽農誌》中鄭重記下:
    \"糧種者,社稷之本也。今有奸商欲壟斷之,其心可誅。安陽麥種,當歸天下百姓共有......\"
    寫到這裏,窗外傳來孩子們的歌聲。葉明抬頭望去,隻見其其格正帶著學堂的學子們在麥田裏采集穗種。這些飽滿的麥粒將被分裝成袋,送往北境各州。
    風吹麥浪,金波蕩漾。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場關於糧食主權的無聲戰爭,正隨著每一粒種子的傳播而悄然勝利。
    第十七章 穀雨驚雷
    穀雨這日,安陽城外的官道上塵土飛揚。葉明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疾馳而來的信使,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信使的馬蹄聲還未停穩,急報已經遞到了葉明手中。
    \"江南六州大旱,赤地千裏?\"葉明展開公文,眉頭越皺越緊,\"朝廷命北境各州調糧賑災?\"
    陳瑜湊過來一看,驚得倒吸一口涼氣:\"要調北境存糧的三成?這...這可是春耕剛過,青黃不接的時候啊!\"
    葉明的手指在公文上輕輕敲擊。按理說江南水網密布,就算遇到旱情也不至於如此嚴重。更蹊蹺的是,這份調糧令偏偏在周郎中離開後不到半月就送到了。
    \"去請鐵手先生和各族長老來府議事。\"葉明沉聲道,\"再派人快馬去黑水州,問問其他州府是否收到同樣命令。\"
    府衙大堂內,各族長老傳閱著公文,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三成存糧?\"白鹿族的老祭司阿蘭泰氣得胡子直抖,\"給了他們,我們拿什麽撐到秋收?\"
    \"更奇怪的是這調糧路線。\"鐵手先生指著公文末尾,\"為什麽要繞道朱氏控製的臨江倉?直接走官道不是更快?\"
    葉明若有所思:\"朱氏...又是朱氏。\"
    正說著,其其格風風火火衝了進來:\"大人!黑水州回信了!\"少年遞上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顧王爺說,江南確實有旱情,但絕沒到要北境調糧的地步!更奇怪的是......\"
    他壓低聲音:\"兵部發現朱氏最近在臨江倉附近秘密囤積了大批糧草,足夠十萬大軍吃上三個月!\"
    葉明猛地站起身,撞翻了茶盞。一切突然明朗起來——所謂賑災調糧,實則是朱氏想借機控製北境命脈!
    \"其其格,立刻去糧倉,把所有新麥種轉移到玄武閘密室。\"葉明快速下令,\"鐵手先生,煩請您檢查全城防禦機關。\"
    \"大人是要......\"
    \"備戰。\"葉明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朱氏敢打北境糧倉的主意,必有所恃。\"
    三日後,一個更驚人的消息傳來:朝廷派了欽差大臣,專程督辦調糧事宜。而這位欽差,正是朱氏家主朱煥的親侄子——朱世榮。
    \"來者不善啊。\"陳瑜憂心忡忡,\"聽說這朱世榮在戶部任職,最擅長的就是查賬。\"
    葉明卻盯著窗外新綠的胡楊林,突然問道:\"咱們的糧倉賬目,可有問題?\"
    \"絕對清白!\"陳瑜拍胸脯保證,\"每一粒糧食都有來龍去脈。\"
    \"那就好。\"葉明微微一笑,\"準備迎接欽差大人吧。\"
    當朱世榮的儀仗浩浩蕩蕩開進安陽城時,百姓們站在街道兩側,沉默地注視著這位錦衣華服的欽差。與周郎中不同,朱世榮約莫四十出頭,舉手投足間透著久居上位的威嚴。
    \"葉大人。\"朱世榮在馬上微微拱手,聲音不冷不熱,\"奉旨辦差,叨擾了。\"
    葉明還禮:\"朱大人遠道而來,下官自當全力配合。\"
    兩人目光相接,空氣中仿佛有火花迸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