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金穗計劃

字數:4276   加入書籤

A+A-


    正思索間,阿古拉在城門處發現了更驚人的東西——一塊刻著\"永嘉三年,工部侍郎王遠之監造\"的石碑!
    \"王遠之?\"其其格撓撓頭,\"這名字好耳熟......\"
    \"是王瓊的父親。\"葉明聲音冰冷,\"看來王家的陰謀,從三十年前就開始了。\"
    突然,城中傳來機關轉動的轟隆聲。湖水開始上漲,迅速漫過眾人的腳踝。
    \"不好!有人啟動了防洪機關!\"鐵手先生大喊,\"快撤!\"
    眾人拚命往回跑,身後的湖水越漲越高。就在他們即將被淹沒時,其其格發現了一條向上的階梯。
    \"這邊!快!\"
    階梯盡頭是一間石室,牆上掛滿了西域水係圖。最中央的圖紙上,標注著三十六處水源控製點——其中二十八處已經被朱筆圈紅!
    \"北燕已經控製了大部分水源......\"葉明倒吸一口涼氣,\"必須盡快通知朝廷!\"
    石室另一頭傳來腳步聲。葉明示意眾人隱蔽,自己則握緊了佩劍。門被推開的瞬間,他猛地將劍刺出——
    \"葉大人且慢!\"
    劍尖在來人咽喉前停住。月光從通氣孔灑下,照亮了一張熟悉的麵容——竟是三年前在安陽並肩作戰的顧長青親衛!
    \"你怎麽......\"
    \"王爺派我暗中保護大人。\"親衛低聲道,\"北燕近日在邊境增兵,王爺懷疑與水源有關,特命我前來報信。\"
    葉明心頭一震。若讓北燕完全控製西域水源,整個北境將不攻自破!
    \"立刻返回黑水州。\"他當機立斷,\"其其格,你帶《西域水經》連夜趕回安陽,讓鐵手先生按圖研製新式水車。\"
    \"那大人您呢?\"
    葉明望向石室中央的沙盤,上麵插滿了代表北燕駐軍的小旗。
    \"我要去會會西域三十六國的使者。\"他拿起代表安西都護府的令牌,重重按在沙盤中央,\"是時候重建都護府了。\"
    《北境水利誌》的最後一頁,葉明用朱筆寫道:
    \"永嘉十七年冬,於死亡之海下得見龍城。方知水利之重,關乎國運。西域得失,係於一水之間......\"
    遠處的地平線上,朝陽正冉冉升起。新的一天,新的戰役,即將開始。
    隨後葉明安排人繼續修建都護府遺址這邊的水利,他自己帶人回到了安陽。
    安陽府的秋天總是來得格外早。葉明站在新建的觀稼台上,望著眼前翻滾的金色麥浪。
    年前栽下的抗旱麥種,如今已經推廣到整個北境,連最貧瘠的山地都迎來了豐收。
    \"大人,戶部剛送來的文書。\"陳瑜快步走來,手裏捧著一卷加漆封印的竹簡,\"今年北境十三州的糧稅統計出來了。\"
    葉明解開絲繩,竹簡\"嘩啦\"一聲展開。當看到末尾的數字時,他的眉頭舒展開來——比去年又多了三成。
    \"好,好啊。\"葉明輕輕撫過竹簡上密密麻麻的墨字,\"傳令下去,明日召集各州糧長議事。\"
    陳瑜欲言又止:\"大人,還有一事...京城來了位大人,說是奉旨巡查農事。\"
    葉明手上的動作頓了頓。自從王瓊倒台,朝廷已經兩年沒派過巡查使了。
    \"來人是誰?\"
    \"姓周,自稱是戶部新晉的郎中。\"陳瑜壓低聲音,\"但屬下看他隨行帶著工部的匠人,不像是單純來查糧稅的。\"
    葉明若有所思地望向官道方向。秋風卷著幾片落葉從他肩頭掠過,帶著一絲莫名的涼意。
    周郎中是個麵白無須的年輕人,說話時總喜歡撚著腰間玉佩的流蘇。接風宴上,他絕口不提巡查的事,反而對安陽的豐收讚不絕口。
    \"葉大人治農有方啊。\"周郎中舉杯笑道,\"聽說您培育的新麥種,連鹽堿地都能種?\"
    葉明謙虛地擺擺手:\"是安陽百姓勤勞,下官不過盡了本分。\"
    \"大人過謙了。\"周郎中突然話鋒一轉,\"下官離京前,聽司農寺的人說,這麥種若是推廣到江南,產量還能翻番?\"
    葉明心頭微動。江南水田與北地旱作截然不同,這周郎中顯然不通農事。
    \"麥種改良非一日之功。\"葉明不動聲色地解釋,\"北地抗旱的品種,到了多濕的江南反而容易黴變。\"
    宴席散後,葉明獨自來到府庫。借著燭光,他仔細檢查了存放麥種的陶甕——封泥完好,但擺放的位置似乎被人動過。
    \"大人猜得沒錯。\"黑暗中傳來鐵手先生的聲音,\"白天有人以盤點為名,取走了三升麥種。\"
    老人從陰影中走出,手裏拿著個布包:\"幸好老夫早有準備,被拿走的是去年的陳種。\"
    葉明鬆了口氣。這些麥種是安陽百姓的心血結晶,更是北境糧倉的根基。
    \"先生覺得,這周郎中來意為何?\"
    鐵手先生從袖中取出一塊鐵片:\"看看這個。老夫在他隨行的馬車底下發現的。\"
    鐵片上刻著一個奇怪的符號,像是一株被圈起來的麥穗。葉明瞳孔微縮——這是江南豪族朱氏的標記!
    次日清晨,糧長們陸續到齊。葉明正要開席,周郎中卻帶著隨從不請自來。
    \"諸位不必多禮。\"周郎中笑容可掬地擺手,\"本官奉旨推廣"金穗計劃",正需要各位糧長配合。\"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絹帛,當眾展開。上麵詳細列出了各州糧稅的新算法——以安陽新麥種為標準,超出部分要加征三成\"良種稅\"。
    堂下頓時嘩然。一個黑臉糧長拍案而起:\"這算什麽道理?我們辛辛苦苦改良田地,反倒要多交稅?\"
    \"正是為了鼓勵農事啊。\"周郎中不慌不忙,\"產量越高,朝廷越要抽取部分用於推廣,這不是天經地義嗎?\"
    葉明冷眼旁觀,漸漸明白了其中關竅。所謂\"金穗計劃\",實則是朱氏想借朝廷之名,控製北境糧種。一旦新麥種被他們壟斷,北境百姓將永無寧日。
    \"周大人。\"葉明突然開口,\"安陽麥種乃百姓共有,朝廷若要推廣,下官自當奉上。但這"良種稅"......\"
    \"葉大人!\"周郎中打斷道,\"您莫非想抗旨?\"
    堂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向葉明,等待他的反應。
    葉明不慌不忙地起身,從案幾下取出一個木匣:\"下官怎敢抗旨。隻是安陽麥種事關重大,特請聖上明鑒。\"
    他打開木匣,裏麵赫然是一道蓋著玉璽的手諭——皇帝親筆所書:\"安陽農事,特許自主\"。
    周郎中的臉一陣青一陣白。他顯然沒料到,葉明手裏竟有這等護身符。
    \"即便如此...\"周郎中強作鎮定,\""金穗計劃"乃利國利民的好事,葉大人總該支持吧?\"
    葉明微微一笑:\"自然支持。不如這樣,安陽願出良種千石,由各州糧長自行分配。至於稅收,還是按舊例如何?\"
    糧長們紛紛附和。周郎中孤立無援,隻得勉強點頭。但葉明注意到,他離開時,看向麥種倉庫的眼神充滿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