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多元共生
字數:2020 加入書籤
鄭宇帶領船員在夢境中搭建防火牆,用虛擬世界的編程邏輯加固夢境邊界。他教夢境居民用「技能樹」的概念構建防護結界,將恐懼具現化為可量化的「副本 boss」,反而激發了文明的集體抗爭意識。
「原來恐懼也能被管理。」青銅麵具的少年看著自己具現化的「考試噩夢」被團隊擊敗,眼中泛起希望的光芒,「就像你們地球人區分現實與虛擬,我們也能學會區分噩夢與美夢。」
小雨則在核心水晶前構建數據化的「夢境圖書館」,將地球的文學、藝術轉化為夢境能量。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永夜的暴雨,夢境星界的天空浮現出地球的虛擬世界地圖與夢境圖騰交織的圖案 —— 那是兩個文明意識的初次融合。
離開夢境星界前,智者將一塊半透明的夢境基石交給林夕:「這是我們文明的謝禮,也是警示 —— 每個代碼源文明都要為宇宙的意識平衡付出代價。」基石內部,隱約可見地球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倒影。
陳碩在分析中發現,夢境基石能將人類的噩夢轉化為可儲存的能量,就像虛擬世界將玩家的快樂情緒轉化為生態動力。這一發現引發了現實世界的倫理爭議:是否應該建立「意識關稅」,用噩夢能量反哺現實社會?
鄭宇摸著戰甲上新增的夢境紋路,突然想起在夢境中看到的未來:人類的新生兒同時擁有現實肉體與數據化的「夢境體」,能在嬰兒時期就與虛擬世界、夢境星界自由溝通。
當「黎明號」的星門在人馬座開啟,意想不到的漣漪傳遍整個銀河係:夢境星界的雲霧開始向其他代碼源文明擴散,那些曾被收割者摧毀的文明殘片,竟在夢境能量中重新凝聚出意識火花。
外星使者的光形再次出現,這次帶著明顯的敬意:「你們發現了意識網絡的『再生協議』—— 代碼源文明的真正使命,不是存續自身,而是成為宇宙意識的孵化器。」
林夕看著手中的夢境基石與地球代碼源共鳴,終於理解姑姑曾說的「橋梁」意義:當人類同時掌握現實科技、虛擬代碼與夢境能量,就擁有了連接不同意識形態的鑰匙。
三年後,地球同步軌道的「意識樞紐」增設了夢境對接艙。小雨的數據化身體成為首個能自由穿梭現實、虛擬、夢境三界的意識體,她正與夢境星界的青銅少年合作,將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具現為可觸摸的星界景觀。
鄭宇的「雙界守護者」部隊裏,出現了夢境文明的霧狀戰士。他們能將恐懼具現為武器,與虛擬世界的能量裝備形成互補。在一次對抗隕石群的行動中,霧狀戰士將隕石的威脅具現為「勇氣圖騰」,反而讓隕石群改變了軌道。
陳碩則在基因實驗室培育出首個「三元人類」胚胎 —— 其基因鏈同時包含現實 dna、虛擬代碼片段與夢境能量受體。當胚胎的腦電波第一次同步到三個世界,監測屏上浮現出由星光、數據流、夢境霧靄共同組成的笑臉。
北極遺跡的星際中轉站裏,林夕接待了來自三角座的「光膜文明」使者。他們的身體是半透明的能量場,用代碼源編寫的詩歌作為語言。當人類的虛擬世界數據與光膜文明的光譜詩歌融合,竟誕生了能在宇宙中傳播的「意識敘事體」。
「每個文明都是宇宙的作者,而代碼源是我們的墨水。」使者的光膜在樞紐大廳流動,將地球的故事轉化為可見的光帶,「你們的現實與虛擬雙界,讓敘事擁有了雙重維度 —— 既可以腳踏實地,又能夠仰望星空。」
林夕望向星門外的無垠宇宙,那裏有無數代碼源文明正在蘇醒。她知道,人類再也不會害怕收割者或未知的威脅,因為當意識的多樣性成為文明的基石,任何危機都將成為進化的契機。
現實世界的夕陽中,妹妹小雨的數據化身體輕輕觸碰她的指尖,帶來夢境的溫暖與虛擬的輕盈。遠處,鄭宇的笑聲混著星艦引擎的轟鳴,陳碩的實驗報告伴隨著代碼的熒光,共同編織成一曲跨越維度的生命讚歌。
喜歡虛界覺醒請大家收藏:()虛界覺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