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何為官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A+A-


    郭啟辰被店老板消極的態度氣的啞口無言,什麽叫粥裏隻摻二成沙?什麽叫來了多少禦史都沒有改變?
    郭啟辰之前在漳州雖然也知道鄉紳會魚肉百姓。但是官府總是有作為的,他們還能夠照顧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們。但是現在,他的世界觀開始崩塌了。
    “同學聖人書,同讀聖人言。這些個官紳眼裏還沒有禮義廉恥,還有沒有天下萬民?”郭啟辰一拍桌子義憤填膺道。
    “想要改變嗎?”鄭森問道。
    “當然想!”郭啟辰斬釘截鐵道。
    “那你隻有先加入他們,再變得比他們更加奸滑才行。”
    “什麽意思?”郭啟辰有些錯愕,他不明白鄭森說的是什麽意思。
    “現在這個世道,已經出不了海剛峰了。你隻能變得比那些貪官更奸,比清官更滑,才能在官場上活的下去。隻有活的下去,你才能為民辦些事實。”鄭森像個大人一樣不緊不慢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郭啟辰聽後,先是一愣,隨後明白了過來,欣慰的笑了笑道:“聽君一席話,方讓學生如夢初醒。學生本以為明儼隻是少年俊才,才智頗高。卻沒想到對官場還有這麽深的見解,佩服,佩服。”
    “哪裏,哪裏。不過這裏的事咱們既然見到了,不管也過意不去。”鄭森思考了一下,向飯鋪老板招呼道:“老板,老板,我有個大生意想跟你做。”
    老板一聽有生意,也不往後廚走了,眉開眼笑的就走到了鄭森的身邊,想聽聽看鄭森要跟他做個什麽大生意。
    “老板,這裏是200兩,我想請你給這周圍的災民們一天做三頓不摻沙子的白粥,連續做一個月。做得好了,我以後每個月托人給你200兩,讓你繼續做,如何?”
    老板本來還眉開眼笑的想去接這200兩票子,但聽說要連續做一個月白粥,以後還每個月都做,立馬臉就拉了下來。剛伸出去要接錢的手也收了回來。
    “怎麽?價格不合適?”鄭森看了一眼老板,以為他是要抬價。
    “不,公子給的這價足夠了,小的也能賺不少。隻是這活我幹不了。”老板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
    鄭森大惑不解:“什麽意思?”
    “公子您慈悲為懷,想當好人,小的知道。隻是這世道,不是您想當好人就當得了得。”老板一臉憤世嫉俗的樣子說道。
    “什麽?”
    “就說前年吧,城裏一姓程的員外善心大發施了些粥給這些災民。心是好的,事情也辦了,可是沒過十天就有其他鄉紳勸他回去,不要幹這事了。”
    “為什麽?”鄭森不明白為什麽有人會阻止。按理說做這種好事,不是應該有人帶頭,然後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幹嗎?
    “為什麽咱也不知道。反正那程員外是跟他們大吵了一架,繼續施粥。再後來,知府親自帶人來了才把程員外給架了回去。自此以後程員外的白粥沒有了,官府施的粥也從二成沙變成了五成沙。”
    郭啟辰拍案而起怒吼道:“這揚州府幹的什麽事!別人做好事還不讓了?還有沒有天理?我大明治下怎會有如此荒唐之事。官府不讓人救濟災民是想幹什麽?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早已看透了一切的葛世振在桌邊磕了磕手裏的煙槍,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道:“你把好事都幹了,那不顯得官府很無能?還有,要想災民不聚集在揚州城下的話,那隻能想辦法繼續讓他們往南走。你要都給他們吃飽了,他們可就不走了,還可能越聚越多,你說是不是?”
    “還是這位公子看得透。”飯鋪老板給葛世振豎起了大拇指。
    “罷了~~~。”想做好事做不成的鄭森搖了搖頭一聲歎息後說:“老板,就一頓,就給這些災民做一頓白米飯就好。”
    說罷,便掏出了兩枚五兩的銀錠,拍到了桌子上。
    老板收起了一枚銀錠,又將另一枚銀錠推回給了鄭森:“五兩就夠。還請義士告知姓名,小的必將如實告知前來領飯的流民。”
    鄭森擺了擺手道:“姓名就不必了,如果你擔心有士紳找你麻煩,就告訴他們這是錢大木出錢雇你這麽做的。”
    ……
    沿著大運河越向北走,路上的慘狀就越觸目驚心。他們一路上看到遍地的白骨和躺在地上形成巨人觀的屍首,以及順著水流不時飄過來的屍體和站在屍體上不斷啄食著屍體的烏鴉,還有那如行屍走肉般向南爬去的流民。這煉獄般的一幕幕,讓鄭森本就沉重的心情變得更加沉重了。
    剛到東昌府的時候,幾人甚至看到了一口黑乎乎的大鐵鍋裏,正在咕嘟咕嘟的煮著人腿。
    看到這一幕的陳啟,一下子憋不住便直接吐了出來。
    “停船,讓我去找家飯鋪施個粥。”鄭森向船夫吩咐道。
    船家沒有停船,繼續搖著擼說道:“客官,我知道您心善,這一路走來您每到下船歇腳的時候,便會去找飯鋪施粥。可是這裏已不同於江南。您看看岸邊上的那些流民,哪裏還有人樣,他們都成了一群行屍走肉。這裏要還有飯鋪的話,早就被災民們搶光了。小的今天和夥計們多劃一會兒船,往前趕一趕路,等到了德州咱們在休息成嗎?”
    “哎。”鄭森看了看其他人,他們似乎也同意船夫的觀點,於是鄭森也不再強求,這個‘吃人’的時代啊。
    “我大明要完啊。”郭啟辰不自覺的說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不過此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出聲反駁他,或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第二天,等幾人再次啟程從德州出發時,卻赫然發現德州城外竟然沒有一個流民。莫非是此地知府治理有方?
    “船家,德州此地為何沒有流民?”郭啟辰不解的問道。
    “都死光嘍。”
    “都死光了?”
    “韃子入關抓走一批,殺了一批。官軍打不過韃子,又殺了一批百姓充數。山裏的土匪時不時的從山裏出來,再殺一批。還有那不知哪裏來的瘟疫病死一批。連年大旱再餓死一批,這麽殺來殺去,死來死去,從濟南府到天津衛,哪裏還有幾個活人?”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