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八旗支部

字數:3566   加入書籤

A+A-


    先進的思想,會自發的傳播,自發地在民間形成一股思潮。其傳播範圍之廣,傳播速度之快,是封建統治者完全無法想象的。
    隨著山東和關外的戰事逐漸進入相對平靜的對峙狀態。同學會的思想和理論也隨著商旅們的往來,逐漸在北京城內大肆傳播了起來。
    起初滿清的統治者們對於同學會思想和理論並不在意,因為相信這些思想和理論大都是貧苦百姓。這些貧苦的百姓大都活不了多少年,手裏又沒有刀槍,掀不起大風大浪。
    然而直到多爾袞發現,八旗子弟中,有不少人也在閱讀討論同學會的思想理論著作,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諸位,同學會最新的文章《革命者的精神品質》大家都讀了嗎?”
    繼承了自己父親爵位的滿洲正黃旗都統,赫舍裏·武哈納,在湖裏撈的昆侖山包間裏,向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詢問道。
    “看了,真是發人深省啊。”李永芳之子李巴彥感歎道。
    “真正的革命者,他們不畏艱險、頑強拚搏,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為了人民幸福,百姓安康默默奉獻著。他們是一群偉大的人,是一群能為了理想信念獻出生命的人。
    與他們相比,我鬆古裏簡直一文不值。此時我隻恨不能和那些革命者一起戰鬥,一起推翻滿清封建統治。”葉赫那拉·鬆古裏無不遺憾的搖頭說道。
    “唉,我又何嚐不是如此啊。隻可惜同學會在京城的組織都被駱養性那狗奴才破壞了。如若不然,我早就申請加入同學會了。”武哈納同樣十分遺憾的說道。
    “不止是那駱養性,還有那狗奴才林登圖,他倆狼狽為奸。就知道舔多爾袞的腚溝子。”李巴彥十分氣憤的說道。
    鬆古裏趕忙打斷道:“慎言,巴彥。這湖裏撈的老板據說就是林登圖,要小心隔牆有耳啊。”
    “哦,抱歉抱歉。”李巴彥趕緊捂住了自己的嘴。
    “來嘍,客官久等了。您要的骨湯鍋上來嘍。”幾人聊了一會兒後,湖裏撈的店小二就端上來了熱騰騰的骨湯鍋。
    幾盤羊肉下肚後,三人又喝起了二鍋頭。借著酒勁,三人又聊起了同學會的事。
    “巴彥,鬆古裏。我有一個想法,既然同學會在京城的組織被破壞了,咱們找不到組織。不如我們自己組織一個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如何?”武哈納提議道。
    “可以嗎?沒有上級組織,咱們組織起來的算同學會支部嗎?”李巴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認為沒有問題。鄭會長鄭成功)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同學會各級組織,在不同的環境下,要根據實際情況,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應對各種問題。
    我想,咱們在缺少上級組織的支持下,自行成立支部也是符合鄭會長所說的靈活應對各種問題的做法。就算有什麽問題,等鄭會長率領大軍進城,我們再向他報備,我想鄭會長一定會承認我們的。”武哈納解釋道。
    “不錯,我認為武哈納的提議十分中肯。咱們要靈活應對嘛,更何況如今京城內缺少同學會的組織。鄭會長手下缺少了解京城的人士。
    我等在鄭會長收複京城之前,要打探好各方消息,整理好一手情報,積極聯係有心向往同學會的有識之士,壯大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
    待鄭會長收複京城之時,我等作為內應。幫鄭會長一舉拿下京城豈不妙哉?”李巴彥說道。
    “甚妙甚妙,我與巴彥的想法相同。不如我們現在就起草支部章程,擇日成立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鬆古裏拍手稱讚道。
    “如此甚好,咱們說幹就幹。我回去就起草章程。鬆古裏、巴彥,請你二人選一僻靜之所,以開辦書會之名盤下來,當做我們支部的活動場所如何?”武哈納說道。
    “好,咱們分頭行動。”
    “就這麽定了。”
    當天傍晚,21號拿著白天的監聽材料找到了現在已身為監酒處首領監酒侍衛的2號,匯報了白天武哈納、李巴彥和鬆古裏的交談記錄。
    21號向2號征詢意見問道:“2號,據我調查,這三人全部都是旗人。赫舍裏·武哈納是二等昂邦章京赫舍裏·索尼之侄正經的正黃旗,李巴彥那是漢軍正藍旗都統,李永芳之子。葉赫那拉·鬆古裏是孟古哲哲的侄孫,正經的正黃旗。
    這三個旗人在一起組建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而且又在咱們湖裏撈商量此事,我懷疑是不是駱養性盯上咱們了,故意派他們來試探的?”
    2號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有這種可能,最近我壞了他兩樁事,或許他懷恨在心想要借機報複也說不定。”
    “那此事我們該當如何應對?”21號問道。
    “我們現在的處境很危險,做錯一步整個京城的五人團組織會有覆滅的風險。對於他們三人我們不主動接觸,我們靜觀其變。這件事待我向首長匯報之後再做處理。
    駱養性那裏,讓咱們的人暫時停止活動。我從監酒處另選幾個人去盯著駱養性。”2號安排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幾日後,崇禎二十年二月,1648年3月,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在國子監南邊的一處僻靜書店裏成立了。八旗支部由武哈納任會長,李巴彥任組織委員,鬆古裏任紀律委員。書會則取名‘進步’。
    由於成立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的是三位滿漢八旗子弟,同時又是打著書會的名義開辦的,因此沒有引起鑾儀衛的注意。
    ‘進步’書會的開辦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八旗子弟。書會一開始,隻是讀書,交流科舉考題,探討儒學經典。
    隨著討論的深入,武哈納開始有意無意的把話題往同學會的思想上引導,試圖能從參加書會的人中,找到與自己誌同道合的同學。
    當鄭成功看到2號送來的關於同學會北京八旗支部的消息後,一時間也無法判斷這幾人到底是真心想加入同學會,還是駱養性製造的打入同學會的釘子。
    在當前情況下,鄭成功也隻能讓2號保持對這個組織的觀察,但不接觸。
    鄭成功心裏是非常希望這個組織真的是真心想加入同學會的。以前同學會並不是沒有吸收八旗子弟。但那都是在遼東或者是從被招討軍俘虜的八旗子弟中發展吸收來的。
    這是頭一回有京城的八旗子弟,主動加入同學會。如果這一切都不是針對自己的騙局,那麽就說明同學會的思想已在京城的八旗子弟之中生根發芽。這對同學會的事業有極大的裨益。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