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穩定基本盤
字數:5064 加入書籤
寒暄片刻,陶忠語氣平平,詢問。
“秦同誌,關於紀錄片,你有什麽要求?”
秦青川吸了口煙,斟酌幾秒,輕笑出聲。
“真實,客觀,老話不是說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是對是錯,交由群眾自行甄別。
計委,以及各地管委會,成百上千人,為了複興沒少吃苦頭,隻希望,不要讓大家流汗又心寒。
當然,如果試點方案有誤,我們也會虛心接受,認真整改。”
幾句話,說得大義凜然,言辭懇切。
陶忠雙眼微眯,不禁收起輕視。
“那紀錄片結構,拍攝畫麵,我們可以自由決定?”
秦青川眉峰一挑,自信一笑。
“當然,不管是專項小組,還是下麵企業,甚至基層采訪,一切由您幾位說了算,隻要保證客觀就成。”
……
拍攝團隊,一共三組,史通帶隊負責拍攝,肖可溫帶人負責結構,陶忠等人則負責監督。
秦青川與三位組長攀談過後,宴請大家吃飯,安排好住處,旋即投入工作當中,對拍攝果真沒有幹涉,就好似沒有這檔子事似的。
問心無愧,自然無懼風雨。
7月份,第二月放量,有條不紊進行。
9號,傍晚。
秦青川查看完數據,嘴角微揚,站起身,伸了個懶腰。
從並軌開始,還是第一次天還沒黑便忙完。
卻不料,廖宇新連門也沒敲,風風火火闖了進來。
“秦科,不好了。”
秦青川一愣,旋即苦笑。
“說吧,什麽事?”
廖宇新大跨步上前,皺著眉頭,不答反問。
“您還記得阿旺麽?”
秦青川給散了根煙,各自點上。
“嗯,記得,這小子犯啥事了?”
廖宇新連連擺手。
“那倒沒有,自打收網結束,阿旺早已經收心,現在從供銷社批發物資,去周邊村莊散賣,這是咱們允許的。”
秦青川不住點頭,越發好奇。
“那他咋了?”
廖宇新抿了下嘴唇,一五一十敘述。
“他這種貨郎模式,消息最為靈通。
中午,他特意找我,說發現海秀村、石雲村、南園村……這八個村,有人囤積物資,現在物資不充足,我不放心,下午仔細核對,發現確實有……”
秦青川指尖不由自主輕拍著桌麵,耐心聽完,溫聲反問。
“你是擔心,部分物資被人從供銷社帶走,卻沒有流通,三色預警數據失真?”
說著,渾不在意。
“以市場價為核心,影響不大,反而能倒逼生產效率,不是壞事。”
廖宇新仍舊苦著臉,搖著頭。
“不,秦科,物資被囤積,不管是老百姓擔心買不到,還是有別的心思,不去監管,引導,終歸不是好事。”
秦青川吸了口煙,彈了彈煙灰。
“有長進。
剛經曆華彩案,走私查得嚴,大概率沒人觸黴頭。
至於老百姓擔心買不到而囤積,我早有預案,還沒來得及實施。
既然這樣,那就啟動吧,你幫忙協調,我想見見阿旺。”
廖宇新微微蹙眉,心生好奇。
“您有預案?還要見阿旺?”
瞥見秦青川點頭,沒有解釋的意思,當即應下。
“好,我去安排。”
……
廖宇新走後,秦青川拉開抽屜,從中拿出一份文件,標題赫然是:商業街計劃書。
嘴角微揚,暗暗腹誹。
正愁地點不好確定,阿旺出現。
這小子,還真是福星啊。
……
次日,中午。
阿旺跟著廖宇新前來,一進門,看見秦青川,登時一驚,支支吾吾開口。
“您……領導,之前我……”
不等說完,秦青川抬手虛攔,笑嗬嗬打斷。
“之前不光彩,就不要提啦。”
說完,示意,“坐。”
秦青川在說,自己偷偷來,傳出去不好聽,阿旺誤以為在說,之前倒賣物資,當即耷拉著臉,不再言語。
落座,散煙,閑扯半天犢子,氣氛漸漸緩和。
秦青川抬手一指,對麵牆上,掛著一張鵬城地圖。
“阿旺,聽說你現在是貨郎,那你看看,如果在全市,增設八個商業街,專供貨郎落腳,擺攤,哪裏比較合適?”
說完,不放心,又補充一句。
“既要兼顧老百姓買東西效率,又要避開供銷社覆蓋。”
阿旺本就是鵬城人,最近又在各處穿街走巷,要說對改革一竅不通,沒毛病,要說對物價,乃至地界熟悉程度,真不是吹的。
起身,邁步,來到地圖旁,邊看邊琢磨。
大約五分鍾,徐徐開口,語氣很是自信。
“領導,流塘路合適,周邊工地,工廠,以及農村的人,買東西隻能去建安路,有些遠,然後就是前海路……”
一連說了六個,主要集中在寶安周邊。
“領導,其他地方,我也不是太熟悉,不敢亂說。”
秦青川微微點頭,連同自己在中心選定三處,一共九條,用以嚐試,完全足夠,興許向陳磊匯報,還會被削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消息暫時保密,如果落地,你要幫忙發動貨郎,讓商業街活躍起來。”
阿旺噌的站直。
“領導,您放心,之前我也是生活所迫,以後堅決做守法公民。”
秦青川不禁一樂。
“嗯,你腦子挺活絡,注意尺度,不該碰的別碰,跟著政策發展,未來不會差。”
……
商業街建立,果然沒有一股腦全上,在秦青川堅持下,先外後內,逐步落地。
退休工人賣舊貨,農民賣自產菜,貨郎批發零賣,煙火氣越發濃烈。
再加上,鵬城基建現代化,儼然已經有後世步行街雛形。
經過月餘,人流越來越多,物資不見短缺,早前被囤積的物資,反流出來,也避免了全麵放開,有可能出現的搶購風潮。
秦青川謹慎性格,就像扁鵲論醫,不溫不火,看似沒什麽大動作,卻總在事情發生前,做好充足準備。
8月中,物價監測體係,徹底完善,接入全市36家供銷社,58個農貿市場,以及30多條商業街,準確的說,更像集市,或者步行街。
9月底,民生物資儲備池,悄然落地,以備不時之需。
11月初,個別利欲熏心之人,大量掃蕩棉布,以圖哄抬物價,謀取暴利,被儲備池輕鬆化解。
兩年前出台《物價管理條例》,已經不適用,起草《價格法》草案。
設置“改革過渡期豁免條例”,聯合鵬城中院,首創“價格糾紛速裁庭”。
……
一項項措施,快準狠,五個多月,全麵並軌基本盤,徹底穩定。
接下來,就是麵對另一處戰場。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