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又是一年盛夏
字數:4702 加入書籤
秦青川回家說起,楊桂芳免不了絮叨幾句,不過,好像已經習慣,更多的是叮囑,什麽按時吃飯,注意休息之類的。
5月10號,談判團隊先行。
計委牽頭,商務部、外交某司、鐵老大運輸總局、連同北倉省,五部聯動。
耗時月餘,6月20號,雙方領導會晤,正式簽訂《雙方經濟合作備忘錄》。
秦青川此次陪同,更像是幾位領導綜合秘書。
計委景軍輝副主任,自家領導,行事風格積極,以前接觸不多,一個月相處,熟絡不少,時不時還能開個玩笑。
北倉王書記和劉省長,上次打過交道,商務部徐鬆江,早前港島相處半年多,這些算是再續‘前緣’。
結識外交王錚司長,鐵老大李善民局長,算是此行最大的收獲。
王錚,四十多歲,麵容儒雅,或者說相當帥氣,說話穩而有勢,對秦青川精通多國語言,才思敏捷,非常欣賞。
李善民,同樣四十多歲,言行舉止,最為謙和,但凡閑暇,總喜歡拉著秦青川聊天。
用他的話來說,要想富先修路,鐵路編織交通網,物資流轉能夠穩定民生,小秦在這些方麵見解,還是蠻獨到的。
邊貿區正式掛牌成立,孟德如願以償,出任綏芬常務副市長,兼職我方首任主任,可謂是意氣風發。
孫立軍留在綏芬,遼東經濟走廊計委特派員。
......
擴大對熊貿易,從81年初有了想法,到簽訂備忘錄,足足三年半,再算上動工建設,四年時間,可謂是‘持久戰’。
好在結果喜人,待來日毛熊肢解、盧布貶值,綏雙通道便是利劍,定能汲取養分,幫助家裏茁壯成長,而且長子憑借輸血管,也不至於落寞......
秦青川入仕以來,格局漸漸放大,卻也沒有覆蓋全世界。
骨子裏是個民族主義者,心裏更多的是複興,當然,有著遠大抱負,不合時宜的話,也不會傻了吧唧往外說。
......
風吹葉落雪打霜,春雨潤地迎驕陽。
厚厚的日曆,一頁頁撕去,哪怕換了一本,也已過半,又是一年盛夏。
一年來,秦青川按部就班。
院裏財經小組兼職顧問,時不時參加研討會。
計委‘看戲’,討論、協調、處理各項工作,參與完成七五草案,徹底化解‘價格闖關’,推動經開區設立......
蘇老辦公室。
風扇搖頭晃腦,帶來絲絲涼意。
蘇老整個人又瘦了幾分,隱隱有些脫相,坐在沙發上,嘴角帶著笑,溫聲詢問。
“小秦,做好準備了麽?”
秦青川眉峰微揚,自信一笑。
“當然,一年多以來,規劃處開會,張司長的‘表演’,越來越拙劣,我向往更大的會議桌。”
蘇老不禁放聲大笑。
“哈哈哈,好小子,有誌氣,中組評估接近尾聲,你也該下去看看,乳虎需嘯林,雛鷹要展翅。”
說完,先歎了口氣,旋即又細致分析。
“價格闖關是預想,提前做工作,消除潛在隱患,成績沒想象中耀眼,你可不要失望。”
秦青川笑著搖頭。
“不會,咱們民族已經吃了太多苦,能夠規避風險,正是職責所在,又怎麽會失望?”
蘇老雙眸緩緩微閉,眉宇間變得柔和。
“是啊,你能這麽想,我很欣慰,當然,綜合評估,你的履曆也十分出彩。
並軌後續平穩,是你在居中調控,中組不會視而不見。
遼東經濟走廊,半年時間,創匯指數級增長,不僅有經濟收獲,也有政治意義,暗線隻說收獲不小,卻也不能忽略。
加之政企分離,國企改製,足夠你出任一方主管。”
秦青川恭敬回應。
“老話說的好,璞玉需雕琢,離不開您的支持嘛。”
蘇老吸了口煙,輕笑出聲。
“你啊,下去要先穩住,切不可急功近利,央地平衡很關鍵,斷不能總想著以勢壓人,要融入進去,步步為營,徐徐脫穎而出......”
麵對惴惴教導,秦青川虛心聽著。
蘇老絮絮叨叨,時而細致,時而跳出,係統性給梳理著每一步台階。
足足兩個多小時,訕訕一笑。
“嗐,年紀大了,話有些多嘍。”
說著,一擺手。
“不聊這個,最近幾天,中組會叫我過去討論,我初步預想,濱城、鵬城、鬆江府,三選一,你是什麽想法?”
聞聽此言,秦青川麵色如常,心裏慌得一批。
濱城,真不敢去。
要麽是陪襯,要麽是附庸,要麽是對立,不管怎麽幹,都沒好果子吃。
......
蘇老見狀,輕挑眉梢,笑嗬嗬示意。
“有什麽就說,隻要言之在理,我支持你。”
秦青川抿了下嘴唇,心中一動,換了個角度,委婉拒絕。
“蘇老,遼東經濟走廊,正在擴大覆蓋麵,濱城內依托綏雙通道,外憑借港口,發展勢頭良好。鵬城和鬆江府,作為兩大經濟中心,有政策扶持,未來可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細致分析完,目光堅定,脫口而出。
“我想去更困難的地方。”
蘇老先是一愣,旋即往後一靠,朗聲笑讚。
“好小子,有覺悟,肯吃苦,交給我吧。”
......
返回辦公室,秦青川坐在桌前,真慌了神。
不得不說,濱城最合適。
參與遼東經濟走廊擴大,又與港商,乃至豐天有過接觸,如果可以,提前規劃華棒雞,三家經濟樞紐,絕對是大功一件......
可這玩意不能細想。
不得已,連同鵬程和鬆江府,一並拒絕。
......
卻說蘇老。
坐在辦公桌前,足足沉思半個小時,伸手拿起紅色電話。
“濱城、鵬城、鬆江府都不考慮。”
“小家夥想去困難地方,多幹幹活。”
“也對,太偏僻的話,發揮不出經濟建設能力。”
“可以,我讚同,明後天過去討論討論吧。”
......
一通電話,秦青川何去何從,範圍縮小。
當然,秦青川不知道,抱著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寄希望蘇老會采納自己想法,不再去費腦筋。
下班後,蹬著自行車,慢慢悠悠返回。
拐進32號樓前院,迎麵偶遇小業子和小然然。
當即跳下車,笑問。
“你倆咋過來了,這是幹啥去?”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