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考較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參見父皇。”三位皇子一字排開站在殿中。
勇王隱隱靠前,脊背挺直,微微昂起下巴,睥睨著兩個弟弟。
高傲而又有些不可一世,若非是在勤政殿收斂些,恐怕他連看都不會多看五皇子六皇子一眼。
如今朝中,除了中立派,大多數朝臣都在向他示好。
先前站隊於他的人,他自然會善待。
而曾為慎王和二皇子辦過事的,他便要好生斟酌斟酌。
若是有用,納入麾下也無不可。
若是無用,他連見都不會見。
勇王看著上頭的昭明帝,臉上丘壑橫生,頭發花白。
才新製成的龍袍穿在身上就有些寬大了。
他這個父皇,這一年裏蒼老的厲害。
倘若他能早些立他為太子的話,他也希望他能多活些時日。
如果一直遲遲沒有動靜,那他就要為自個兒謀劃謀劃了。
天家無父子,各自為營,勝者為王沒有錯。
昭明帝看著底下僅剩的三個皇子,有些唏噓。
去歲除夕,慎王和二皇子還在。
雖不如祖輩人丁興旺,但好歹也有五位皇子。
可如今呢,唯餘勇王正當壯年,餘下二子尚且年幼。
但勇王為人就如同他的封號一樣,雖勇卻少了幾分手腕和謀略。
若勉強立為太子,讓他做帝王實在是差強人意。
大祁雖然實力雄厚,國土幅員遼闊。
可北有北狄,南有南詔,皆都虎視眈眈。
昭明帝實在是擔心,勇王隻會逞一時之勇,好鬥,不管不顧應戰。
受不得氣,學不會韜光養晦。
又看了看餘下的二子,五皇子倒是不卑不亢,從容鎮定的模樣。
這個年紀能做到這個份上,定力不錯。
由此可以見得,五皇子的至少心性上不會差。
再看看一旁的六皇子,低垂著頭,連看都不敢看他一眼。
畏畏縮縮的樣子,實在是不大上的了台麵。
昭明帝連考慮都沒有考慮,直接忽略了他。
“皇兒們,今日朕召你們過來,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們。”
“勇王,你是哥哥且年長弟弟們許多,自該做好表率,為父皇分憂。”
勇王拱手低頭表示道:“父皇放心,兒臣自會好好教導皇弟們。”
“也會幫著父皇排憂解難。”
昭明帝點了點頭,考慮片刻,開口提問。
“朕先問你們,若倘大祁與北狄開戰。邊疆戰事吃緊,糧草匱乏,你們當如何應對?”
昭明帝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一聲聲敲打在勇王的心間。
他的心猛地一跳,不自覺地抬頭,看昭明帝的神情毫無變化。這才放下心來。
宣武大將軍正在替他謀劃兵權的事,打算用北狄做筏子。
此事尚在進行中,方才昭明帝開口,他生怕是已經被察覺。
看觀他的模樣,不大像。
應該隻是巧合罷了。
但無論是否是巧合,他都要提醒舅父,要小心為上。
“勇王?”昭明帝見無人出列,便點了他。
勇王才回過神來,微微欠身,沉穩地說道:“兒臣以為,當立即從臨近郡縣緊急調配糧草。
同時,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友邦,借調部分糧草應急。
再者,可在軍中推行節約之策,合理分配糧草,以解燃眉之急。”
勇王本就擅長帶兵,常年泡在軍中。
耳濡目染下來,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也不足為奇。
昭明帝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許。
五皇子緊接著站出來,他麵容清秀,眼神中透著聰慧。
“父皇,兒臣覺得,除了調配和借調糧草,還可發動邊疆百姓,開墾荒地,種植一些生長周期短的作物,以補充軍糧。
同時,整頓軍隊後勤,嚴懲貪汙糧草之人,確保每一份糧草都能用到實處。”
五皇子的回答別出心裁,皇帝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欣賞,對二皇子的見解表示認可。
小小年紀能想到這麽多,已是不錯。
勇王看著五皇子侃侃而談,眼中升起三分忌憚之色。
輪到六皇子時,他卻顯得有些慌亂。
支支吾吾地說道:“兒臣…… 兒臣覺得可以讓士兵們少吃點,節省些糧草。
然後…… 然後再從京城運糧過去。”
此言一出,勇王便忍不住低聲嗤笑。
昭明帝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眉頭緊皺。
眼中滿是失望:“糊塗!士兵們若吃不飽,如何能奮勇殺敵?
京城運糧,路途遙遠,緩不濟急,你這是置邊疆戰事於何地?”
六皇子嚇得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敢言語。
昭明帝看著既無天分也沒膽色的六皇子,失望地搖頭。
五皇子見狀,又神色鎮定,聲音清朗:“父皇,六弟想必是太緊張了,沒有說全麵。
兒臣有一策。
若邊疆戰事吃緊,我們可利用水路運輸糧草,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減少損耗。
同時,一早便在邊疆設立軍屯,讓士兵們在戰事之餘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實現自給自足。
此外,可與周邊遊牧部落進行貿易,用我們的絲綢、茶葉等物品,換取他們的牛羊,補充軍糧。”
五皇子的回答不僅解決了當下的糧草之急,還考慮到了長遠的邊疆發展。
雖然遠水解不了近渴,若真糧草告急,水路恐怕也來不及。
但總歸想的會更加周全些,再加上他的年紀,能想到這麽多,實在是不錯了。
昭明帝讚賞有加:“吾兒此策甚妙,既有應急之法,又有長遠規劃。”
昭明帝又問道:“若朝堂之上,大臣們因政見不合,爭論不休。
甚至結黨營私,威脅朝政,你們將如何處置?”
勇王沉思片刻,說道:“兒臣會召集大臣們,開誠布公地聽取各方意見,權衡利弊,做出公正的裁決。
對於結黨營私之人,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昭明帝微微頷首,勇王的回答中規中矩,倒也沒出錯。
五皇子上前一步,說道:“父皇,兒臣認為,首先要從製度上入手。
完善朝廷的議事規則和監察機製,讓大臣們在合理的框架內發表意見。
對於結黨營私的行為,要早發現、早製止,通過分化瓦解等手段,削弱其勢力。
同時,引導大臣們以國事為重,摒棄私利。”
五皇子的回答實在是讓人出乎意料。
完全展現出了他對朝政的深刻理解和駕馭能力。
“小六,你怎麽說?”昭明帝還不死心,對著地上的六皇子問道。
六皇子滿臉懵,他猶豫著說:“兒臣…… 兒臣會讓他們都閉嘴,聽父皇的。”
昭明帝氣得一拍桌子,怒喝道:“朝堂豈是你一言堂?
大臣們各抒己見,乃是為了國家社稷,你如此簡單粗暴,如何能治理好天下?”
六皇子嚇得渾身發抖,再次伏地請罪。
昭明帝不再理會他,而是多次打量五皇子。
心中暗暗思忖,此子有勇有謀,心懷天下,實乃儲君之良選。
考較結束,昭明帝語重心長地說:“你們皆是朕的兒子,身負江山社稷之重任。
今日考較,望你們能明白,治國理政,需有遠見卓識,需心懷天下蒼生。
切不可因一時之私,誤了國家大事。”
三位皇子紛紛跪地,齊聲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紛紛散去。
而昭明帝唯獨留下季回安。
問道:“回安,朕的第二個問題,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