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流匪之憂

字數:8290   加入書籤

A+A-


    “反了反了!”
    平遠縣城門外不遠處,幾名士兵互相攙扶著跑來,慌慌張張喊著:“不好了,那幫賊人反了,他們反了!”
    陸陸續續進城的百姓們瞧見這架勢,趕忙離開,其中一名守城官兵見他們身上有甲,開口詢問:“發生什麽事了?”
    “反了……”
    “反了……”
    幾人氣喘籲籲,嘴裏時不時說著“反了”,卻是半天講不出個所以然來,手成冰遞過去一個水囊:“先喝口水。”
    幾人仿佛被抽幹了力氣,說不出話,也沒接水囊,喘了好一會兒,其中一人才道:“工地那幫人反了,昨夜他們把工地的那幫兄弟都殺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跑到屯軍所去了,他們反了!”
    “啊?”
    “快跟我來!”
    ……
    平遠縣官衙內,賀縣令,趙縣丞,劉縣尉齊聚一堂。
    “真是一日日的不消停!”劉縣尉火冒三丈:“這幫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今前線要開戰,國中本就艱難……”
    他是此處的縣尉,如今此事一出,莫說升官發財,官帽能不能保得住都另說。
    “好了,不必爭論這些。”賀縣令抿了口茶:“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解決他們。”
    劉縣尉和趙縣丞沉默不語,此事說得輕巧,可要辦起來委實太難了些。
    派出去的探馬回報,如今屯軍所已沒了朝廷的旗幟。
    千餘之眾,想來還有些貪生怕死的官兵降賊,加之軍所那滿倉兵器糧食,於那幫流氓賊寇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真不知道那幫守工地的人幹什麽吃的,明明有甲有刃,還能被一群烏合之眾反了?
    朝廷的顏麵都丟盡了!
    “千餘之眾,我們想要與其對抗太難,我已上書朝廷,請令出兵剿匪。”賀縣令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些流匪多是些禽獸之輩,若是任由其肆意妄為,周邊的百姓定然遭殃。”
    一縣最多兵馬不可過千,一郡最多兵馬不可過萬。
    平遠縣兵馬編製不滿,隻有八九百,如今折了大半,即便有心戰,可勝算卻是渺茫。
    加之誰都沒打過仗,處理地方政務還行,真要打起來,哪怕僥幸勝了,恐怕也隻是將功補過,敗了更是罪不可恕,眼下等朝廷支援方為上策。
    賀縣令繼續道:“讓大夥兒去各縣報信,也好讓他們早做防備才好。”
    趙縣丞道:“為今之計,應當讓百姓們進城避難才是……”
    劉縣尉道:“讓百姓入城就算了,但我們可以征召兵丁,之後與其他地方的軍隊會合,屆時一同剿匪。”
    “是啊,征兵抗賊饑渴,百姓入城之事萬萬不可!”賀縣令反駁道:“民眾魚龍混雜,如今那幫反賊既已明著反了,自不可能安分守己,想來還會來謀奪城池。”
    劉縣尉接話道:“賀縣令所言有理,若是把百姓放進來,指不定就有戲作,屆時在城裏鬧些亂子,與城外的反賊裏應外合……萬萬不可!”
    “城固然重要,可你我身為地方官,當以民為重。”趙縣丞想了想道:“你們若擔心細作,百姓們入城後看顧這些便是了,所謂戲作聲亂,不過是先自亂陣腳,若不亂,別人再想趁亂也是徒勞。”
    “不行,不能放進來。”
    “我們要以民為重。”
    劉縣尉幫腔道:“賀縣令所言有理,趙縣丞……”
    “若是不顧百姓,我們與那幫賊人又有何異?”
    賀縣令忍無可忍:“趙縣丞,若真如你所意,放任百姓進城,屆時有戲作聲亂致使賊軍破城,往後死的人隻會更多,到時候責任誰來擔!”
    趙縣丞滿眼堅定,緩緩站起身,朗聲道:“我來擔!”
    劉縣尉不屑道:“你擔得起嗎?你來擔?!“
    趙縣丞抬步便走,二人隻聽見那人聲音依舊如剛剛一般:“我會上書朝廷,詳陳緣由,若來日賊軍破城,皆我之過,我會以死謝罪,絕不連累二位,可二位若是阻撓與我,趙某不才,略懂拳腳!”
    ……
    無人來往的官道邊,兩名男子坐在樹下乘涼歇息。
    其中一人擦了擦額頭的汗:“去驛站補給一下吧。”
    旁邊一人喝了口水:“忍忍吧,不遠了,咱們可是帶了任務出來的,越早到越好。”
    “哎呀,越早報信就越早回去。”那人反駁道:“我們又不是不幹活,可我們總得吃飽吧,況且驛站就在前麵,咱們待會兒順路的事兒,就算我們受得了,馬也受不了啊,它們也要休息啊,咱們得換碼。”
    “嗯……”那人想了想道:“也是,那待會兒去驛站。”
    歇息片刻,二人上馬疾馳,過了許久拐彎進了驛站。
    “縣裏出事了,快上點東西,我們吃完了走。”
    驛站裏的人不敢耽擱,端上吃食,隻等二人吃飽喝足後,便可騎著備好的馬匹馳騁而去:“慢點吃,別噎著。”
    二人吃完,趕忙上路,路上時而有行人經過。
    揚鞭策馬間,二人覺得些許頭暈:“這天真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停停停,我喝口水。”二人停馬,各自拿起水囊喝水。
    旁邊有十幾人匆匆而過,路經他們之時,循跡而上,七手八腳按住了他們的刀柄。
    “放肆,我們是官府的!”
    “你們想造反啊。”
    “你們去隔壁縣報信的。”領頭的賊匪道:“我們有沒有反,你們還不知道嗎?”
    “你們……你們……”
    “告訴你,那驛站早就是我們的了。”賊匪頭得意洋洋道:“你們剛剛吃的東西裏麵,有東西,你們要不要猜猜,是什麽東西?”
    “放毒藥?”
    “你們好歹毒!”
    賊匪頭問道:“現在是不是覺得有些頭暈?”
    “你們……”此刻乍聽此言,二人心中不由大驚。
    賊匪頭笑笑道:“說吧,想死……還是想活?”
    二人心中慌亂,卻強裝鎮定,沉默思索著,又聽那賊匪頭道:“如果想活,那就得乖乖聽我們的話。”
    “要殺就殺!"
    “別那麽多廢話!”
    他二人家中都有人在念學,再長大些就可以去試著考取功名,若他們此刻從了賊,往後孩子科舉便多了汙點。
    這汙點一旦有了,自家孩子不管多麽的刻苦用功,考得再好,上頭一查,孩子多年努力,將是竹籃打水空一場。
    “別以為死了就容易,我們可是知道你們家在哪兒的,咱們要不賭賭?”賊匪頭陰惻惻笑道:“你們且去報信。”
    “不過,家裏要不要添棺材,那就不知道了……”說著,賊匪們讓出了康莊大道。
    “好漢饒命。”
    “大俠饒命。”
    二人趕忙跪地磕頭:“您說什麽我們都聽!”
    “哈哈哈哈哈。”
    賊匪頭笑著把他們牽起,給每人手上放了塊滿是牙印的黑灰銀,理所當然的:“這就對了嘛,再怎麽是官府的人,不都得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是?”
    “是是是……”
    其中一人拿出賀縣令寫的信:“這,這是咱們縣令寫給平安縣縣令的信。”
    賊匪頭接過信,拆開信封,拿出來瞧了一眼。
    “倒是機靈。”
    二人不敢言語,賊匪頭又道:“這封信就這樣送過去,遇上了我們的事兒也實話實說,記得告訴平安縣的那幫人,讓他們千萬別出來。”
    “是是是……”
    賊匪頭帶著人要離開,二人趕忙小心翼翼上前阻攔,可憐巴巴說著:“好漢好漢…”
    “…那個,我們吃的東西裏麵那個藥……”
    “……怎麽辦?”
    賊匪頭恍然大悟:“哦,我把這事忘了,你們回的時候早晨來這兒,會有人給你們的,當然,也可以不來……”
    “不不不不不,我們一定來,我們一定來啊!”
    賊匪們大搖大擺離開,二人不敢耽擱,翻身上馬,去那離這不到四五裏的平安縣。
    賊匪們往回走著,你一句我一句嘀嘀咕咕。
    “你說上頭給咱的是什麽藥?”
    “上頭給咱們毒人的,那自然是毒藥了。”
    賊匪頭也有些疑惑不解:“其實,我自個兒都弄不懂上頭為什麽讓我把信拆開來看一下又放回去,那不是明擺著讓別人知道信被看過了嗎?”
    “算了算了,上頭是啥心思咱們也不知道,走吧。”
    ……
    二人到了平安縣,入了衙門,說了來龍去脈,其中一人最後心慌意亂道了句:“縣令說讓大夥守好自己的地方,莫給反賊有可乘之機。”
    幾人大驚失色,平安縣令不可置信道:“平遠縣修河那幫人反了,還奪了屯軍所?”
    “是。”
    二人趕忙點頭,其中一人將信遞過去,實話實說道:“我們來的時候被賊匪們攔下了,所以姓氏被開過的。”
    縣令拆開信,沉默看完,臉色陰沉,旁邊的師爺去一旁,提筆寫下一封回信。
    縣令將信遞給二人:“將信帶回去,告訴賀縣令,我們已知,讓他們也多加防範。”
    兩人趕忙離開,平安縣丞接過信瞧了瞧:“這信,好像被開過,能信嗎?”
    限令道:“他二人既以實話實說,這封信便能信上五分,且這官印的確是平遠縣的,字跡也的確是鶴縣令的,可那幫賊寇究竟想做何?”
    “那幫賊寇既有組織反了,還能把屯軍所給奪了去,說裏頭都是些個蠢貨,未免太目中無人了些,可既然有聰明人,此舉著實摸不透……”
    縣丞問道:“那這封信,咱們到底要不要信?”
    “信,但也不能全信。”平安縣尉開口道:“平遠縣出了反賊鬧事兒定然是真的,如今他們隻有兩條路,一,是等著被剿滅,二,是被招安。”
    大景立國這麽些年,往常也不是沒有匪寇,多數是被招安,分得田地,改邪歸正。
    可如今朝中多事,這幫人又如此大膽,想來朝廷會重兵出擊,將這幫賊寇剿滅,挽回一下為數不多的臉麵。
    “招安怕是不能,他們太放肆了。”縣令道:“他們若隻是鬧鬧事,溜上山去倒也罷了,等著招安便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他們居然敢搶軍所?那是什麽地方!?那是朝廷的顏麵!如果這樣的賊寇都能招安,那以後各地的軍所不成了菜市口嗎?這群人隻能死,絕對不可能被招安,朝廷上那幫人是斷然不會同意的!”
    縣丞點點頭:“想來賀縣令也知此理,因此命人傳信,讓我等防範。”
    “那咱們現在怎麽辦?”
    縣令又看了看手中信:“如今平遠縣兵力不過幾百而已,如果那幫賊寇直接攻打,勝算如何?”
    “如果是正麵交鋒,勝算極大。”縣尉道:“可賀縣令他們必然也知,隻要在城裏待著,千餘之眾想要攻下城池,無疑是癡人說夢。”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 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 ,又三月而後已。”
    縣尉接話道:“區區千餘之眾,強攻必不能克城,反倒會損失慘重。”
    “可若謀之,未必不能成。”縣令道:“那賊寇頭目我雖未見過,可瞧信中所言,可以看出那人是個會算計的,咱們要聚兵才可剿匪。”
    “可他們定然不會坐以待斃。”他沉默片刻,恍然大悟:“不好,賀縣令他們才要小心,快,領五百兵馬速去支援!”
    “為何?”
    “平遠縣定有內奸。”縣令起身道:“那些個賊寇若是沒有連環算計,哪敢輕易就反了?”
    幾人一聽,醍醐灌頂,趕忙起身,縣令吩咐道:“縣尉,你快去召集五百人馬。”
    “好。”縣尉轉身離開。
    “縣丞,你速去調撥糧草,要夠大夥兒七日用度。”
    “好。”縣丞也轉身離開。
    縣令想了想,對旁邊的師爺道:“快,他們應該沒走遠,快派人暗中跟著他們!”
    快,快召集人馬!”
    “諾。”師爺趕忙離開。
    ……
    “好漢門好漢們,你們在哪兒啊。”
    “我們來了!”
    途經那被賊寇攔下的地方,二人停下歇息,心中慌張,聲音不大不小,到處尋找:“你們在哪兒啊?”
    “在這兒呢。”
    路邊坡下,三四名臉上有刺青的賊匪慢悠悠走了上來。
    賊匪頭道:“事辦完了?”
    “辦完了,辦完了。”
    賊匪頭頗為滿意,和顏悅色招了招手:“過來過來。”
    二人趕忙走了過去,渾然不覺身後的某個暗處,一舉一動都已落入別人眼中……
    喜歡那年那景那些人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景那些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