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萬民留君

字數:4549   加入書籤

A+A-


    “嘩……嘩……”
    廣河岸邊,周邊再無他人,隻有暗紅渾濁的水裏,陳路平和秦老將軍的影子並立。
    遠處時不時能聽見喊聲,原來是有人在撈器械,時不時還有屍首飄過……
    “從去年打到今年秋,北招終於是退了。”
    “是啊,總算消停了。”
    “你有沒有想好接下來應該怎麽做?”秦老將軍問:“你的身份很特殊。”
    “我不是好好的嗎?”陳路平道:“既來之,則安之。”
    “你來的時候跟我說,既然回來了,就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鬧他一鬧。”
    秦老將軍問道:“如今這架勢,朝廷必然會請你回京,一旦回去了,可不是你說了算,你到底,想做什麽?”
    陳路平默了片刻:“我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啊。”
    “子亮,你要明白,國不可一日無君,當今陛下雖年幼,卻不是個昏的。”
    “你放心,我說了,我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啊,我又不會弑君,你在這裏愁什麽。”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若是往昔的他,絕對說不出口。
    秦老將軍緩了緩,問道:“你真的沒事兒嗎?”
    陳路平道:“有事兒,事兒多著呢,怎麽能沒事兒?”
    “唉,你倒是還有精力,不像我,一把老骨頭了,什麽精氣神兒都沒了。”老將軍望向北邊:“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回北邊去瞅一眼。”
    ……
    戰事結束之後,朝廷令眾將領撤兵,畢竟仗打完了,除了有必要的防衛布置,其他的自然要各歸各位。
    而一些立下功勳的將領,自然免不了歸京受賞,陳路平便是其中之一。
    雖說參戰的時間晚了些,卻在今年五月份語出驚人,讓水上眼線與水師回退。
    此舉當時便讓不少人目瞪口呆,河麵上除了大規模的進攻與防守用來互相消耗之外,還有兩方的眼線。
    對方的眼線往前挪一寸,己方的視野便少一寸。
    水軍回退,眼線後撤,無疑是把眼睛閉上,聽天由命。
    陳將軍愛出奇招,不少將領也聽過,可說白了,不懂是一方麵,太冒險又是另一方麵,於是兩方僵持不下。
    多虧是秦老將軍力挺才得以實施,河上麵的北招人沒反應過來,晃蕩了半個月。
    後來嚐試進攻,卻又中途回撤,最後在七月份鼓起勇氣衝上岸來,卻見軍營空空,扭頭就跑,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將士說陳將軍不會埋伏。
    八月至九月,雙方又打了幾場大仗,實在是打不動了,這才心有不甘,打道回府。
    北邊打道回府了,南邊的人自然也要打道回府。
    “大將軍不要回去!”
    那一日,陳路平與許多將領剛出營門五六裏外,就遇上了成群結隊的文人百姓,退伍老卒,各個哭的聲淚俱下。
    他們誰也不攔,隻是拽著那位武德大將軍不讓走。
    “大將軍哪裏不能呆,為何偏要回京?”
    “大將軍不能回去!”
    “對呀,大將軍,回去……回去了就不成了!”
    “大將軍別走!”
    眾將領看傻了眼,有的策馬先行,有的幹脆也賴著不走了,說自己重傷複發,須得再將養將養才能歸京複命。
    陳路平向遠道而來的人們拱手:“皇命難違。”
    文人百姓和退伍老卒哪能聽這些,就是攔著人不走。
    武德大將軍哪有什麽辦法,最後是“不情不願”被請到附近小城裏好生招待不讓走。
    如此荒唐之事,自是免不了傳回朝中,驚起無數議論。
    “陛下,陳路平這是拒不奉詔,有藐視君王之意呀。”
    “臣提議,應該罷黜他的官職,貶為庶人。”
    “諸位恐怕是言重了,陛下要不再下一封詔書?”
    “那要是他還不回來呢?”
    “諸位愛卿有心了,此事日後再議,可有其他要奏?”
    “臣有本奏……”
    大景朝堂向來寬容,無論是誰都可以隨意發表意見,好處是,能聽到很多不同意見,壞處是,這裏頭雜的很。
    ……
    “朕現在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少年帝王看著一本本參陳路平的折子,側頭又看了看一大堆好話說盡的褶子,有些頭疼:“這哪裏是萬民起命啊,他們私下裏的動作,朕哪裏不知道?”
    “他們這是在威脅朕,他們覺得朕能任他們擺布,能隨了他們的意,可朕是帝王啊,怎麽能隨意被人威脅?”
    高少之道:“陛下,武德將軍乃大才,不可不用。”
    “朕不會殺他,朕要穩定軍心,安撫民心,所以他不能死。”少年帝王皺眉:“朕不會去殺他,可是他們偏偏要逼朕!他們還想幹什麽!”
    “陛下,您就隨了他們一次吧,他們也是怕呀,實在是那人,做的太過了呀。”
    高少之跪地不起:“那人實不該在征西尾聲下令撤兵,此舉不但功虧一簣,更讓大景失信於天下。”
    “前線將領歸京,那人更不該讓大將軍尚公主啊,對一個有能力的男子而言,尚公主,便如同是鳥兒被折了翅膀關進籠子裏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按大景的規矩,戰事結束,兵權便算是沒了,那人可以用任何方式嘉獎,甚至便他做一方小官,任何方式都成,可唯獨不能是尚公主啊。”
    “古今以來,曆朝曆代,任駙馬都尉的人,幾乎沒有狀元郎,若說有,便是大興時期的鄭駙馬了,但也因此事,鄭駙馬參了那位給他牽線的宰相一輩子,最後鬱鬱而終。”
    “三國大軍壓境,尤其北邊,沒有燕雲十六關,實在難受,那人令大將軍與其他將領去前線。”
    “雖說城高牆堅,可再堅固的城,再厚的牆,再怎麽難攻,被圍住了屋是一座孤城,應當多派支援,可那人掉頭就跑,這實在是太荒唐了。”
    少年沉默不語,高紹芝繼續勸道:“陛下,您也知道,這不隻是大將軍與皇室的恩怨,實在是將士們都怕了。”
    “那姓黃的反賊能在眾目睽睽說這麽多,並不是因為陳大將軍刻意為之,而是這些事根本瞞不住啊。”
    “朝廷依舊是朝廷,手握重兵,無人能反,可那麽多人還是硬著頭皮把人留下,可見大家對朝廷的怨氣有多重啊。”
    “自奉天一難後,大景不知有多少將領歸降他國,現在底下的人就看著您啊。”
    “若是這一件事處理不好,將士們又該寒心了,到時必然會投降別國,陛下,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朕知道,但朕就是難受,他要是自己回來,朕能重用他。”少年氣呼呼說:“但他們,在這是公然逼迫朕。”
    “陛下呀。”
    高少知道:“陛下隻需低低頭,就能少很多事,大景難得安寧,不可再有變故了。”
    他不是不明白。
    隻是,他不想被人威脅。
    想著父皇退位時千叮萬囑說要多聽太傅諫言,少年沉默片刻,袖子一甩:“知道了,你命人準備下去吧。”
    “陛下英明。”
    喜歡那年那景那些人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景那些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