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定方連勝十陣,武科場奪魁誇官三日二)

字數:13814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在那武科場的梅花圈內,蘇烈與程咬金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巔峰對決。蘇烈手中長戟,恰似靈動蛟龍,每一次揮舞,都裹挾著排山倒海的氣勢,戟刃劃破空氣,發出尖銳呼嘯,仿佛要將空間撕裂。程咬金則揮舞著那柄板斧,猶如下山猛虎,斧勢剛猛,每一斧落下,都帶著千鈞之力,似能將大地劈開,揚起層層塵土。
    兩人你來我往,戰鬥激烈到了極致。兵器相交之處,火花四濺,那耀眼的光芒如星辰閃爍。刺耳的撞擊聲連綿不絕,恰似滾滾雷鳴,在整個比武場中回蕩,久久不散。周圍的舉子們,早已被這場精彩絕倫的戰鬥深深吸引,他們一個個瞪大眼睛,嘴巴微張,完全沉浸在這場高手之間的巔峰較量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熱血沸騰的武俠世界。
    蘇烈和程咬金,皆是身經百戰的猛將。他們在過往的歲月裏,曆經無數次戰鬥的洗禮,每一次生死考驗,都讓他們積累了豐富無比的實戰經驗。此刻在這比武場上,二人實力旗鼓相當,無論是招式的精妙程度,還是對戰時的應變能力,都難分高下。蘇烈舞動長戟,密不透風,那戟影交織成一道堅固的屏障,將自己護得滴水不漏,與此同時,他還能敏銳地尋找到程咬金的破綻,發起迅猛而致命的攻擊。程咬金的板斧砍得虎虎生威,每一次劈砍,都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斧風呼嘯,讓蘇烈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一時間,梅花圈內塵土飛揚,彌漫的塵土將二人的身影籠罩其中,時隱時現,遠遠望去,宛如兩位戰神在進行一場生死攸關的殊死搏鬥,驚心動魄。
    這場激戰持續了許久,太陽漸漸西斜,天邊染上了一抹絢麗的晚霞。金色的餘暉灑落在兩人身上,為他們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輝,讓他們看起來愈發威風凜凜。盡管戰鬥仍未分出勝負,但蘇烈和程咬金的心中,都對對方產生了深深的敬意。他們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與自己相似的勇猛無畏和堅韌不拔。他們明白,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的對手,而是可以惺惺相惜的知己。就在這一刻,一種深厚的情誼在他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從此,二人結下了一生的摯友之情,而這情誼,也為他們日後在戰場上的並肩作戰,埋下了至關重要的伏筆。
    高台之上,楊廣一直在全神貫注地觀看這場戰鬥。眼見二人戰至百餘回合,卻依舊難解難分,他的心中不禁擔憂起來。楊廣深知“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的道理,若是這兩位猛將在比武中受傷,那對於他來說,無疑將是巨大的損失。畢竟,他正謀劃著一個宏偉的計劃,而這兩位猛將,在他的計劃中,可是至關重要的棋子。於是,他急忙下令鳴金收兵。
    清脆的鳴金鑼聲在比武場上響起,蘇烈和程咬金聽到鑼聲,各自停下手中的兵器。他們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既有戰鬥後的疲憊,又有對彼此的欣賞與尊重。隨後,他們各自抱拳行禮,蘇定方說道:“程大哥的武藝,小弟佩服得五體投地。”程咬金也笑著回道:“賢弟也是武功高強,不愧是武聖人的高徒,愚兄同樣欽佩不已。”
    禮畢,二將圈馬,緩緩走出梅花圈,與牛進達會合。三人一同登上彩叁殿,朝著楊廣走去。楊廣滿臉笑容地快步迎上前,對三人大加讚賞:“今日一戰,實在是精彩絕倫,孤從未見過如此精彩的比武,三位將軍皆乃當世豪傑!”他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眼前的三位猛將,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在楊廣心中,他正盤算著一個宏偉的計劃,他認為這三位猛將若能為自己所用,必將成為自己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於是,楊廣開口道:“今日一戰,實在是精彩絕倫。孤欲賜你們高官厚祿,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蘇烈、程咬金和牛進達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三人心中都明白,他們所求的並非榮華富貴,而是能為國家和百姓效力。於是,他們齊聲答道:“謝太子殿下厚愛,但我們隻想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廣聽了,心中暗自高興,臉上卻露出一副滿意的笑容,說道:“好,既然如此,日後孤定當重用你們,讓你們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華。”
    然而,楊廣雖然嘴上說得冠冕堂皇,心裏卻另有一番盤算。他深知自己的父皇楊堅身體每況愈下,他覬覦皇位已久,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他想著,等父皇駕崩後,自己登上皇位,有了這些猛將為自己開疆拓土,定能成就一番霸業,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龐大帝國。
    楊廣越想越興奮,他拿起筆,刷刷點點,欽點三人為前三甲,蘇烈為武狀元,程咬金為武探花,牛進達為武榜眼。蘇烈、程咬金、牛進達對視一眼,三人上前給太子楊廣行禮謝恩,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都渴望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楊廣一擺手,示意他們免禮,然後命蘇定方誇官三日,以彰顯他的榮耀,另外兩人也各有豐厚的封賞。三人領命而去,哥仨下了彩叁殿,他們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下定決心要為大隋效力,一展自己的身手,保衛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命運的軌跡總是充滿了變數。楊廣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花費如此大力氣舉辦的這場比武大會,本意是為大隋江山招攬天下人才,卻沒想到最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在曆史的洪流中,這些他曾經看重的人才,有的成為了反王,與他分道揚鑣;有的則成為了大唐名將,為新的王朝立下赫赫戰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隋王朝在各種內外因素的交織下逐漸走向衰落,最終滅亡。而大唐建立後,蘇烈、程咬金、牛進達、秦瓊、敬德等將帥在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的領導下,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們各自帶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邊境。一路上,士兵們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不辭辛勞。他們翻山越嶺,穿過茂密的叢林,趟過湍急的河流,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抵達了前線。
    在前線,他們麵臨著來勢洶洶的突厥軍隊。突厥軍隊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的騎兵在草原上縱橫馳騁,馬蹄聲如雷,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麵對這樣強大的敵人,李靖沉著冷靜地指揮著士兵布防。他憑借著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防禦措施,讓士兵們迅速進入戰鬥狀態。他仔細觀察著地形,在關鍵的位置設置了拒馬、陷阱,又安排弓箭手在高處埋伏,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在蘇定方、程咬金、秦瓊、尉遲恭、柴邵、李積、張公瑾等名將的率領下,唐軍將士們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們毫不畏懼敵人的凶猛,奮勇殺敵,喊殺聲震天動地。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鮮血染紅了大地,唐軍將士們的英勇表現讓敵人也為之膽寒。蘇定方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手中長戟揮舞,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程咬金則揮動著板斧,怒吼著,每一斧都帶著強大的力量,將敵人的防線撕開一道道口子。
    然而,突厥軍隊人數眾多,戰鬥異常激烈。盡管唐軍將士們拚死奮戰,但要取得最終的勝利並非易事。蘇烈、程咬金等眾將意識到,光靠武力強攻難以取勝,必須製定出智取的策略。於是,他們聚集在一起,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議,決定派出一支奇兵,繞到突厥軍後方,偷襲他們的糧草營地。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月光如水,灑在大地上,為這場即將展開的偷襲行動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這支奇兵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出發。他們身著黑衣,腳步輕盈,小心翼翼地前行,避開了敵人的巡邏隊。他們沿著山間小路,穿過茂密的草叢,經過幾個時辰的艱難跋涉,終於成功地潛入了突厥的糧草營地。到達營地後,他們迅速放起了大火。熊熊大火瞬間燃燒起來,火光衝天,照亮了夜空。突厥軍隊頓時大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他們的糧草被燒毀,軍心開始動搖,前方的攻勢也隨之減弱。
    大帥李靖見狀,立即抓住戰機,下令全軍出擊。蘇定方、程咬金等一眾武將一馬當先,率領著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人。他們士氣高昂,奮勇殺敵,喊殺聲震耳欲聾。突厥軍隊在唐軍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最終,唐軍大獲全勝,突厥軍隊狼狽逃竄,邊境的危機暫時得以解除。
    李靖、李積、蘇烈、程咬金等將領聲名遠揚,他們成為了國家的英雄,受到了百姓們的敬仰和愛戴。他們的英勇事跡在民間廣泛傳頌,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故事。百姓們為他們立碑紀念,講述著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戰後,李靖、李積、蘇烈、程咬金帶領軍隊凱旋而歸。皇帝李世民龍顏大悅,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決定重重賞賜眾位功臣。在慶功宴上,貞觀天子親自為他們敬酒,稱讚他們的英勇無畏和忠誠奉獻。他賜予了他們豐厚的財寶和崇高的爵位,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然而,這場勝利並沒有讓李靖、李積、蘇烈和程咬金等將帥驕傲自滿。他們深知戰爭的殘酷和百姓的苦難,他們親眼目睹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和損失。因此,他們決定將部分賞賜用於救濟災民和加強邊防建設。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百姓們過上安穩的生活,讓國家的邊防更加堅固。他們組織士兵幫助百姓重建家園,分發糧食和衣物,又帶領工匠加固城牆,增添防禦設施。
    同時,他們也明白,雖然此次打敗了突厥,但邊疆的威脅依然存在。隻要邊境不安寧,百姓就無法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於是,蘇烈和程咬金主動向唐二主李世民請纓,願意繼續留在邊關鎮守,保衛國家的安寧。
    貞觀天子感受到了他們的忠誠和擔當,他被這些將領的精神所感動。他欣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並對他們寄予了厚望。從此,蘇烈和程咬金等眾將帥成為了唐朝邊境的守護神,他們日夜堅守在崗位上,為了唐朝邊境的安寧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在邊境巡邏,加強防禦工事,訓練士兵,時刻警惕著敵人的入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的名字在民間傳頌不衰,成為了一段不朽的傳奇。多年後,李靖、李積、秦瓊、蘇烈和程咬金、牛進達相繼離世,但他們的精神卻在唐朝軍中傳承下來。新一代的將領們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軍事才能和忠誠品質,堅守著邊境的和平。
    在一次抵禦外寇的戰役中,一位年輕的將軍率領著士兵們奮勇作戰。他靈活運用戰術,巧妙地布置防線,讓敵人陷入了困境。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帶領士兵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敵軍潰敗而逃,唐朝邊境再次迎來了安寧。
    人們紛紛稱讚這位年輕將軍的智勇雙全,而他卻謙虛地表示,自己隻是繼承了蘇烈和程咬金等將帥的遺誌。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保衛國家和人民的重任,他要像前輩們一樣,為了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
    在慶功宴上,皇帝表彰了這位年輕將軍的功績,這位名將就是蘇定方老將軍的大徒弟裴行儉,字守約。皇帝為了紀念李靖、李積、秦瓊、尉遲恭、柴邵、張公瑾、蘇烈和程咬金牛進達等將領的卓越貢獻,追封他們為“護國神將”。從此,他們的英名永載史冊,成為了後世子孫敬仰的對象。
    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表。翻過頭來再說蘇定方誇官。弟兄三人剛出考場,禮部官員還有另外五部官員便來到蘇定方跟前。他們滿臉笑容,為蘇烈戴上帽插宮花,穿上十字披紅,還給定方的戰馬披上了紅綢。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人們歡呼雀躍,共同慶祝蘇定方高中武狀元這一榮耀時刻。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著蘇定方的英勇事跡,對他充滿了敬佩和羨慕。
    蘇定方騎在馬上,身姿挺拔,麵帶微笑,向人們揮手致意。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喜悅,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對未來的堅定。他的兩個兄弟程咬金、牛進達則跟在他的身後,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的神情。他們為蘇定方感到驕傲,也為自己能與這樣的英雄並肩作戰而感到榮幸。
    禮部官員高聲宣布:“蘇定方才華出眾,文韜武略兼備。文章錦繡,經殿試評定,為今科武狀元!”人群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人們的熱情達到了高潮。
    蘇定方感激涕零,他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恩師的教導。他想起了在家中日夜為他操勞的父母,想起了恩師們對他的悉心指導和耐心教誨。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大隋和黎民百姓做出更大的貢獻,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隨後,蘇定方在官員們的簇擁下,前往皇宮麵聖。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他想象著自己能夠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為國家開疆拓土;想象著自己能夠為百姓謀福祉,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蘇定方身著朝服,穩步走進金殿。他的身姿挺拔,麵容莊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忠誠。當他走到殿中時,停下腳步,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後鄭重地行了軍人的插手禮。
    “小臣蘇定方,拜見陛下!”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在金殿中回蕩,充滿了力量和自信。
    開皇天子楊堅坐在龍椅上,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卿平身。”他說道,聲音中充滿了威嚴,讓人感受到了皇帝的至高無上。楊堅打量著蘇定方,眼中滿是讚賞,他深知蘇定方這樣的人才,對於大隋的未來至關重要,於是開始詢問蘇定方對於治國安邦、軍事戰略的見解,蘇定方有條不紊地一一作答,其見解之深刻、思路之清晰,讓楊堅頻頻點頭,對他愈發看重,一場決定蘇定方未來命運走向的君臣對話,就此在這莊嚴肅穆的金殿中展開……。
    蘇定方身姿挺拔,緩緩站起身來,緊接著再次畢恭畢敬地向楊堅行禮,而後側身站到一旁,屏息凝神,靜靜等待著楊堅的指示。此刻,他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般,既緊張得手心冒汗,又興奮得難以自抑。他無比清楚,當下這一時刻,將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他人生的全新道路,成為他命運轉折的關鍵節點。
    楊堅目光緊緊鎖定在蘇定方身上,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讚賞之色。在蘇定方的舉手投足間,楊堅捕捉到了一種獨特的氣質,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忠誠勇敢,以及麵對困境時堅韌不拔的強大意誌。楊堅閱人無數,他十分篤定,蘇定方乃是一位千載難逢的傑出將才。在他的想象中,蘇定方必將在未來的戰場上縱橫馳騁,為國家開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憑借蘇定方的能力,定能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牢牢守衛邊關,讓四方夷狄不敢輕易進犯中原,從而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百姓的幸福安康。
    “卿,今日朕聽聞你在武科場力勝十陣,且文武雙全,實乃我大隋之幸。朕殷切希望,將來你能統領大軍,抵禦外敵入侵,絕不能讓他們踏入中原半步,殘害我無辜百姓。”楊堅言辭懇切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飽含著期待與信任,仿佛將國家的未來、百姓的安危,都托付在了蘇定方一人身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定方聽了楊堅這番話,心中頓時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喜悅。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扇通往廣闊天地的大門正在緩緩向他敞開,他終於能夠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為國家、為百姓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陛下盡管放心,小臣定當肝腦塗地,不辱使命,誓死保衛國家的安寧!”蘇定方斬釘截鐵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自信與決心,那股子氣勢,仿佛在向整個天下立下了一份堅不可摧的誓言。
    楊堅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輕輕揮了揮手,示意蘇定方退下。蘇定方再次向楊堅恭敬行禮,而後轉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出了金殿。此時,他的心中早已被豪情壯誌填滿,他深知,自己肩頭所肩負的責任無比重大,如同泰山壓頂,但他毫不畏懼,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楊堅對他的這份信任與期望。
    蘇定方邁出午門,早已等候在外的眾人立刻如眾星捧月般簇擁過來,繼續開啟誇官之旅。他們沿著長安城的主要街道徐徐前行,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停下手中的事務,駐足觀看,一時間歡呼雀躍之聲此起彼伏。人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蘇定方,都被他身上所散發的榮耀光芒深深吸引,每個人的心中都湧起一股自豪之情,為自己的國家能有這樣一位英雄豪傑而感到無比驕傲。
    蘇烈騎著高頭大馬,身姿矯健,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不時向兩旁的百姓揮手致意。在他的身後,是一支長長的隊伍,彩旗隨風飄揚,鑼鼓喧天震地。整個隊伍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之中,仿佛在向世人盡情展示著蘇定方的榮耀與輝煌,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成功的喜悅。
    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長安城中最為熱鬧的集市。這裏早已是人潮湧動,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蘇烈見狀,翻身下馬,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人群。百姓們如同潮水般紛紛圍攏過來,眼中滿是激動與喜悅,紛紛向他表示祝賀和敬意。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仰和羨慕,每個人都渴望能夠近距離感受這位英雄的獨特風采,仿佛隻要靠近蘇定方,就能沾染到一絲榮耀的光芒。
    蘇烈親切地與百姓們交談,仔細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每一個問題都飽含著他對百姓的深切關懷。他真心實意地關心百姓的疾苦,心中一直思索著如何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說著,他毫不猶豫地拿出一些錢財,親手分給了一些貧困的百姓,希望能夠在這寒冷的日子裏,為他們送去一絲溫暖,幫助他們度過眼前的難關。百姓們接過錢財,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他們紛紛稱讚蘇定方是一位善良、正直的英雄,是他們心中的守護神。
    考官的隊伍並未停下前行的腳步,繼續向前行進,不久便來到了一座道觀前。道觀裏的道人們聽聞蘇定方前來,立刻紛紛身著道袍,手持拂塵,麵容和藹地出來迎接。他們整齊地排列在道觀門前,為蘇烈誦經祈福,祝願他在未來的日子裏平安健康,功成名就。蘇烈被道人們的善意深深打動,感激地向他們拱手致謝,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份來自道家的祝福與關懷,仿佛心中也多了一份寧靜與力量。
    誇官結束後,蘇烈滿心歡喜地回到了鎮南王府。此時的他,心中充滿了喜悅與滿足。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功,離不開身邊眾人的全力支持和無私幫助。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了比武場上,想起了與程咬金那場驚心動魄的激烈對決,每一招每一式都仿佛還在眼前閃現;想起了與牛進達並肩作戰的日子,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麵對困難,那份深厚的情誼讓他倍感溫暖;更想起了恩師們的諄諄教導和不斷鼓勵,是他們的悉心指導,讓他在武學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地為國家效力,報效這片養育他的土地,絕不辜負大家對他的殷切期望。
    蘇定方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突然聽聞下人稟報,說師爺和師父們找他有事。他心中微微一怔,暗自思忖,不知師爺和師父們找他所為何事。他連忙整了整衣衫,隨著下人前往前庭。一路上,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腦海中不斷猜測著師爺和師父們可能會帶來的消息。他深知,師爺們和恩師李道爺都是他極為敬重的人物,他們個個經驗豐富,見識廣博,此次相邀,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與他商議。想到這裏,他不禁加快了腳步,心中急切地希望能盡快趕到前庭,解開心中的疑惑。
    來到前庭,隻見老王爺們和恩師李道爺正神色嚴肅地坐在堂上。蘇公子見狀,立刻上前恭敬施禮。老王爺韓擒虎看到蘇定方,臉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微微點頭示意他坐下。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關切,如同一縷陽光,瞬間驅散了蘇定方心中的緊張與不安,讓他感到了一絲溫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定方啊,此次叫你過來,是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要與你商議。”韓老王爺開門見山地說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凝重的氣氛,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事情非同小可。
    蘇烈心中一緊,連忙說道:“老人家您請講,孫兒定當竭盡全力。”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無論前方等待著他的是什麽,他都願意毫不猶豫地全力以赴去完成,絕不退縮。
    老王爺看了看李道爺,李道爺微微點頭示意。老王爺便接著說道:“近日,城中出現了一些異常的跡象,韓擒虎說道,這事是你師父給我說的,等誇官完趕快離開霸水長安。這是我和你師父李藥師還有那幾個師爺商量後,決定的,三日後完事你不必在朝為官,速回信都關,不要在京城逗留。”
    蘇定方聽後,心中不禁一驚,他完全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緊急。他原本還滿心期待著等誇官結束後,在京城多留幾天,好好孝敬一下師爺和師父們,盡一盡自己的孝心,然後再風風光光地回冀州。如今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心中充滿了糾結與不舍。
    “這麽急麽?我想等完事在京城多孝敬孝敬您們幾天在回冀州。如今這……”蘇定方有些猶豫地說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他對師爺和師父們的眷戀。
    韓老王爺和李道爺眾人一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孩兒啊,以後有得是時間孝順我們的,就怕你到時候要煩我們了。”韓老王爺笑著說道。蘇烈一聽,連忙搖手,說道:“不嫌煩不嫌煩。”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容,但心中卻充滿了對師爺和師父們的敬愛,這份敬愛之情,如同陳釀的美酒,愈發醇厚。
    老帥韓擒虎見狀,說道:“好了好了不說了,該吃飯了,邊吃邊聊。”蘇定方連忙應了聲好。他心裏明白,師爺和師父們一定有他們的深謀遠慮,他們的決定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應該毫無保留地聽從他們的安排。
    老王爺和李道爺對視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平南王賀若弼、聖手劍仙玉麵劍客徐德言、雙槍大將定彥平紛紛來到鎮南王府。韓老帥一聲令下,下人趕忙忙碌起來,不多時,好酒好菜陸續上桌。
    眾人分賓主落座,一時間,鎮南王府內熱鬧非凡。桌上擺滿了珍饈美饌,酒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這一頓酒,一是為了慶祝蘇定方在武舉中一舉奪魁,成為武狀元,他的榮耀讓在座的老少英雄都倍感欣慰,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在蘇定方身上得以實現;二是大家難得相聚,正好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交流彼此的見聞和心得,分享著人生的喜怒哀樂。
    三原李靖率先開口,神色凝重地說起長安城的異象:“近來,我發現京城之中兵馬調動頻繁,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潮湧動。而且,我夜觀天象,發現紫薇星乏暗,這絕非吉兆啊。”眾人聽了,都不禁皺起眉頭,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他們深知李靖精通天文地理,他的這番話,無疑給眾人敲響了警鍾,讓大家意識到長安城或許正麵臨著一場巨大的危機。
    李道爺也點頭附和:“不錯,我也察覺到了異樣。如今局勢不明,定方啊,你誇完官後還是趕快離京,不要在長安任職了。”
    蘇定方聽著各位長輩的話,心中滿是感激,同時也有些許憂慮。他深知這些長輩們都是為了他好,他們有著豐富的閱曆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察覺到常人難以發現的危機。他們的話語,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為蘇定方指引著方向。
    接著,這些老人家們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將自己家傳的武藝、兵法和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蘇定方。他們詳細地講解如何用兵,怎樣根據不同的地形和敵軍情況排兵布陣,還分享了許多天文地理知識以及曆史上著名的戰役典故。他們的講述,猶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蘇定方的腦海中徐徐展開,讓他仿佛置身於古代的戰場之中,親身感受著戰爭的殘酷與智慧。
    蘇定方全神貫注地聽著,每一個字都牢牢地記在心裏。他心中感慨萬千,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這些軍中大老的青睞,讓他們自願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他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孝順這些老人家,絕不能辜負他們的一片心血。
    在交流過程中,定彥平拿起雙槍,親自為蘇定方演示了一套精妙的槍法。那雙槍在他手中猶如兩條靈動的銀蛇,上下翻飛,槍影閃爍,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蘇定方目不轉睛地看著,仔細揣摩著其中的招式和發力要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不放過。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專注和渴望,仿佛要將這套槍法的精髓全部吸收。
    徐德言則在一旁講解劍道的精髓:“劍乃百兵之君,講究的是輕靈迅捷,以意馭劍。定方,你看這劍招,看似飄逸,實則蘊含著剛猛之力。”說著,他抽出佩劍,展示了幾個淩厲的劍式,劍風呼呼作響。他的講解深入淺出,讓蘇定方對劍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劍道世界的大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老帥也分享了自己在戰場上的指揮經驗:“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靈活應變。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作為將領,一定要有果斷的決策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智慧和經驗,讓蘇定方受益匪淺,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在軍事道路上前行的方向。
    蘇定方認真聆聽,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與長輩們深入探討。他的每一個問題都切中要害,每一個見解都獨到深刻,讓長輩們對他刮目相看。這一番交流,讓他受益匪淺,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更高武學和兵法境界的大門,讓他的武學造詣和軍事素養得到了質的提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也漸漸有了幾分醉意。饞席撤下,下人又端上了香茗。大家品著茶,繼續聊起天下時局。從朝堂上的權力爭鬥,到民間的百姓疾苦,從邊疆的戰事紛爭,到各地的風土人情,話題無所不包。他們的討論時而激烈,時而平靜,每個人都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分享著自己的見解,仿佛在描繪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
    不知不覺,夜色已深,眾人這才各自回房休息。
    書不重續,第二天、第三天接著誇官。這兩天裏,蘇定方騎著高頭大馬,在長安的大街小巷中巡遊,接受著百姓們的歡呼和祝福。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但心中卻一直惦記著長輩們的叮囑。他深知,自己的榮耀不僅僅屬於自己,更屬於那些關心他、支持他的人,以及這片養育他的土地。
    三天過後,誇官完畢。太子楊廣聽聞蘇定方要離開,心中有些不舍。他找到蘇定方,試圖挽留:“蘇卿,你才華出眾,武藝高強,正是我大隋需要的棟梁之才。留在京城,孤必當重用,讓你施展抱負。”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誠意和期待,希望蘇定方能留下來,為大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蘇定方恭敬地行禮,婉言謝絕:“太子殿下厚愛,臣感激不盡。但臣家中尚有老父,且如如今邊關有突厥犯邊臣想為國守邊,臣先回鄉幫助父親安頓邊境,日後若有機會,再為太子殿下和國家效力。”他的言辭懇切,既表達了對太子的感激之情,又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他深知,在這局勢不明的時刻,陪伴在父親身邊,才是他當下最重要的責任。
    楊廣見留也留不住,隻好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孤就給你保留一個軍籍。若國家有難,還望蘇卿能挺身而出。”他的話語中雖然帶著一絲遺憾,但也充滿了對蘇定方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
    蘇定方再次謝恩,辭別太子殿下,出了偏殿,回到鎮南王府。這一晚,他躺在床上,思緒萬千。想起在長安的這段日子,結識了眾多英雄豪傑,得到了長輩們的悉心教導,心中滿是溫暖。但一想到明天就要離開,又有些不舍。他的心中五味雜陳,仿佛打翻了五味瓶,既有對未來的期待,又有對過去的留戀。
    第二天,蘇定方早早地起了床。他整理好行囊,來到前庭,向各位長輩辭行。師父師爺們早已等候在那裏,他們看著蘇定方,眼中滿是關切和不舍。他們的眼神中,仿佛藏著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韓老帥走上前,拍了拍蘇定方的肩膀:“定方啊,回去的路上要多加小心。記住,不要驕傲放縱自大,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他的話語中充滿了關愛和叮囑,仿佛一位父親在送別遠行的兒子,希望他能在未來的道路上平平安安,不忘初心。
    蘇定方重重地點點頭:“孫兒記住了,多謝師爺教誨。”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感激,將韓老帥的話深深地記在了心裏。
    李道爺也囑咐道:“定方,日後若遇到什麽困難,盡管來找為師。你天賦異稟,隻要潛心修煉,將來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蘇定方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在未來的日子裏,一定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蘇定方眼眶微紅:“師父放心,孫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心中充滿了對師父的感激和敬意。他深知,沒有師父的教導和支持,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徐德言、定彥平以及其他長輩們也紛紛上前,叮囑蘇定方一些注意事項。他們的話語中,有的是關於路途安全的提醒,有的是關於為人處世的教導,有的是關於未來發展的建議。蘇定方一一應下,心中滿是感動。他仿佛被一股溫暖的力量包圍著,感受到了長輩們對他深深的關愛和牽掛。
    最後,蘇定方和各長輩撒淚分別。他轉身走出了鎮南王府,出了霸水長安,踏上了官道,回奔冀州府。他的背影孤獨而堅定,仿佛帶著眾人的期望和祝福,向著未來的道路走去。
    一路上,蘇定方的心情有些複雜。他既期待著能早日回到家鄉,見到父親,又對未來的未知充滿了擔憂。但他知道,無論前方等待著什麽,他都要勇敢地去麵對。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仿佛在告訴自己,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一兩日,兩三日,這日就到了山西、河南、河北三省搭界處。蘇定方正騎著馬往前走,忽然聽到前麵傳來激烈的打鬥之聲。他心中一緊,連忙策馬向前,想要看看究竟是誰和誰在打鬥,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