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再掀征袍
字數:2029 加入書籤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的深秋,寒風凜冽,如刀割般刮過江都的每一寸土地。隋帝楊廣端坐在龍舟的主艙內,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眼前,一摞摞軍報如雪片般堆積,每一份都在無情地宣告著第一次征伐高句麗的慘敗。
“廢物!全是廢物!”楊廣猛地將手中的玉杯砸向地麵,碎片四濺,嚇得周圍的宮女太監們紛紛跪地,大氣都不敢出。第一次征高句麗,他動用了百萬大軍,本想著一舉踏平那彈丸之地,揚大隋國威於四海,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擊。薩水之戰,三十萬大軍渡水進擊,卻遭高句麗軍半渡而擊,最後僅兩千七百人得以生還,軍資器械更是喪失殆盡。
但楊廣的驕傲與自負,讓他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失敗。他的腦海中,不是反思戰爭的策略失誤,不是憂慮百姓的疾苦,而是被複仇的火焰和未竟的野心徹底占據。“傳朕旨意,立刻著手籌備第二次征伐高句麗之事!”他的聲音冰冷而決絕,在空曠的船艙內回蕩。
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大臣們麵麵相覷,卻無人敢率先開口。上次征伐,勞民傷財,致使國內民怨沸騰,如今若再征兵,後果不堪設想。可楊廣的威嚴,又讓他們不敢輕易忤逆。
“陛下,”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出列,“一征高句麗,我軍損失慘重,國內百姓疲憊不堪,糧草儲備也消耗巨大。此時再征,恐……”
“住口!”楊廣怒目圓睜,“區區失敗,怎能阻擋朕的腳步?高句麗小兒竟敢挑釁大隋,朕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代價!”
眾人見狀,皆默默退回原位,不敢再多言。很快,一道道征兵的旨意便從江都傳向四方。各地的官員們開始瘋狂行動,挨家挨戶地搜尋壯丁。一時間,哭聲、罵聲充斥著大街小巷。
蘇定方正隨父親蘇邕在冀州武邑老家,聽聞征兵消息,心中滿是憂慮。冀州本就因上次征兵元氣大傷,如今百姓們生活困苦,再被強征入伍,無疑是雪上加霜。
“爹,這世道,何時才能太平啊?”蘇定方望著窗外混亂的景象,歎息道。
蘇邕搖搖頭,神色凝重:“陛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顧百姓死活。可咱們又能如何?”
蘇定方握緊了拳頭,他不甘心就這樣看著鄉親們受苦,卻又深知自己人微言輕。但他心中暗暗發誓,若有機會,定要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片天,護百姓周全。
在這場瘋狂的征兵行動中,短短數月,三十萬五千大軍便被拚湊起來。楊廣絲毫不在意這些士兵是否訓練有素,是否做好了戰鬥準備,他隻想著盡快踏上複仇之路。
為了籌備糧草,朝廷加大了賦稅征收力度。農民們辛苦勞作一年的收成,大半被官府搶走,許多家庭因此陷入絕境。田野裏,土地荒蕪,無人耕種;村落中,老弱病殘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哭聲不絕於耳。
與此同時,楊廣還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征集工匠,製造戰船。工匠們被迫離開家鄉,日夜勞作,稍有懈怠便會遭受鞭笞。許多人不堪重負,累死在工地上。
而在朝堂之外,各地的義軍也開始悄然興起。他們不滿隋朝的暴政,紛紛揭竿而起,試圖推翻楊廣的統治。瓦崗寨的翟讓、單雄信,河北的竇建德等,勢力逐漸壯大。但楊廣對此卻視而不見,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征伐高句麗上。
終於,大業九年公元613年)的春天,第二次征伐高句麗的大軍在涿郡集結完畢。楊廣騎著高頭大馬,身著華麗的鎧甲,威風凜凜地站在隊伍前方。他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士兵,心中再次燃起了勝利的渴望。
“將士們!此次出征,定要踏平高句麗,揚我大隋國威!”他的聲音在曠野中回蕩,士兵們紛紛高呼萬歲,可那聲音中,卻少了幾分鬥誌,多了幾分無奈。
蘇定方望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場戰爭,或許又將是一場殘酷的殺戮,而受苦的,永遠是那些無辜的百姓。但他別無選擇,隻能隨著大軍,踏上這未知的征程,去麵對即將到來的血雨腥風。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