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楊廣再征高句麗與江都之行
字數:2137 加入書籤
大業九年的早春,洛陽城中依舊帶著絲絲寒意,街邊的柳樹才剛剛抽出嫩綠的新芽,可朝堂之上的氣氛卻如同夏日的暴風雨來臨前一般壓抑而凝重。
金鑾殿內,隋帝楊廣高坐在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殿下一眾大臣,聲音冰冷而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高句麗賊子,屢抗王師,去年東征功虧一簣,朕意已決,明年再次興兵,務必踏平那彈丸之地!”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左武衛大將軍宇文述出列,抱拳說道:“陛下聖明,高句麗狼子野心,去年竟敢在我軍糧草匱乏之時偷襲,致使我軍失利。此次再度征討,定要讓他們知曉我大隋的天威!”
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禮部尚書楊玄感眉頭緊皺,上前一步,恭敬卻又急切地說道:“陛下,連年征戰,百姓勞役繁重,國庫也損耗巨大。此時再興兵事,恐百姓難以承受,還望陛下三思啊。”
楊廣的臉色愈發難看,冷哼一聲:“朕意已決,楊尚書不必多言。傳朕旨意,即日起,各州縣加緊籌備糧草、兵器,征召兵勇,不得有誤!”
隨著楊廣的旨意下達,整個大隋王朝再次陷入了戰爭的緊鑼密鼓之中。各州縣的官吏們忙得焦頭爛額,挨家挨戶地征召青壯男子入伍,田間地頭的農事也因大量勞動力被征走而荒廢。百姓們唉聲歎氣,卻又不敢違抗皇命,隻能默默收拾行囊,踏上未知的征途。
蘇定方此時也在被征召之列。他聽聞消息後,心中五味雜陳。作為一名熱血男兒,他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可看著家鄉百姓因戰爭而受苦,又不免心生不忍。他回到家中,將此事告知了父母。蘇父雖滿臉擔憂,但還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定方,此去戰場,務必小心。咱家世代忠良,你要為蘇家爭光,也要平安歸來。”
蘇定方鄭重地點點頭,收拾好行囊,告別了家人,踏上了前往軍營的道路。一路上,他看到許多和他一樣的年輕人,眼神中既有對戰爭的恐懼,又有對未知的迷茫。
與此同時,楊廣又傳下一道詔旨:起駕去江都。這道旨意讓大臣們再次驚愕不已。禦史大夫裴蘊冒死進諫:“陛下,此時正值籌備東征之際,陛下卻要前往江都,萬一朝中有事,如何是好?”
楊廣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朕不過是去江都暫歇,朝中諸事,有諸位愛卿處理,怕什麽?”
於是,浩浩蕩蕩的皇家儀仗隊向著江都進發。楊廣坐在奢華的龍舟之上,兩岸是步行護送的士兵和拉纖的民夫。一路上,百姓們紛紛跪地迎接,可眼神中卻滿是疲憊與無奈。
在江都,楊廣沉迷於江南的美景與奢華的生活,每日與嬪妃們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他似乎忘記了即將到來的戰爭,也忘記了朝堂之上的紛爭和百姓的疾苦。
而在長安,大臣們為了籌備東征之事忙得不可開交。楊玄感心中的不滿與日俱增,他看到百姓的苦難,看到國家的危機,心中逐漸萌生了反意。他暗中聯絡了一些誌同道合的官員,開始謀劃一場驚天的變故。
蘇定方在軍營中刻苦訓練,他憑借著出色的武藝和軍事才能,很快在新兵中脫穎而出。他時常望著遠方的天空,思念著家鄉的親人,也擔憂著這場戰爭的結局。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第二年的東征即將開始。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楊玄感在黎陽起兵造反。消息傳到江都,楊廣頓時暴跳如雷:“這個逆賊,竟敢在朕籌備東征之時謀反!”他立刻下令宇文述等人回師平叛。
這場內亂讓大隋王朝陷入了更加混亂的局麵。蘇定方所在的軍隊也被卷入了平叛的戰爭中。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蘇定方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
而在江都的楊廣,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威風。他整日憂心忡忡,對朝政也愈發懈怠。他在江都的宮殿中,望著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懼。他知道,自己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可他卻無力挽回。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隋王朝的局勢越來越危急。各地起義軍紛紛崛起,而楊廣卻依舊被困在江都,再也沒能回到中原。曾經那個雄心勃勃、妄圖一統天下的隋煬帝,在這場戰爭、內亂和奢靡的交織中,逐漸走向了他命運的盡頭,隻留下一段段後人評說的故事,在曆史的長河中流傳。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