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長安定鼎,霸業初彰

字數:3297   加入書籤

A+A-


    李淵站在長安城頭,凜冽的寒風拂過他堅毅的麵龐,獵獵作響的軍旗映照著他眼中的萬丈豪情。長安,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此刻已在他的掌控之中。身旁,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位公子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勝利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憧憬。
    “父親,長安城已下,這是我等邁向大業的關鍵一步!”李世民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聲音中滿是豪情壯誌。
    李淵微微頷首,目光望向遠方:“此乃天時、地利、人和齊聚之功。吾等當倍加珍惜,不可有絲毫懈怠。”
    李建成上前一步,沉穩地說道:“如今代王楊侑已被控製,城中隋朝官員大多也已歸降。隻是這人心尚未完全安定,還需妥善安撫。”
    李淵捋了捋胡須,思索片刻後道:“建成所言極是。世民,你速派人張貼安民告示,嚴明軍紀,不得驚擾百姓。元吉,你負責清點府庫物資,確保城中物資充足,以供軍需民用。”
    “兒臣遵令!”李世民和李元吉齊聲應道,而後迅速領命而去。
    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上城頭,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啟稟唐國公,平陽郡主和柴紹將軍求見!”
    李淵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快,有請!”
    不多時,平陽郡主和柴紹大步走上城頭。平陽郡主英姿颯爽,雖身為女子,卻有著不輸男子的豪邁氣概;柴紹則器宇軒昂,透著一股久經沙場的沉穩。
    “見過父親!”平陽郡主和柴紹恭敬行禮。
    李淵笑著扶起二人:“吾兒和賢婿此次立下大功,裏應外合,助我順利拿下長安。實乃我李家之福!”
    平陽郡主微笑道:“這都是父親和兄長們指揮有方,我和柴紹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柴紹接著說道:“如今長安已得,當務之急是穩定局勢,收攏人心。嶽父可有何打算?”
    李淵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欲迎立代王楊侑為帝,以安隋朝舊臣之心。同時,自任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加封唐王,掌握軍政大權。如此,既順應民心,又可在政治上占據主動。”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李世民補充道:“父親此舉甚妙。不過,還需與民約法,減輕賦稅徭役,讓百姓休養生息。如此,方能贏得民心,穩固根基。”
    李淵點頭稱是:“世民所言甚是。就由你負責擬定約法條款,務必簡潔明了,切實可行。”
    商議已定,眾人各自忙碌起來。李世民親自帶領士兵在城中張貼安民告示,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圍觀。告示上寫明了唐軍嚴明的軍紀,以及對百姓的安撫政策,百姓們看後,心中的擔憂漸漸消散,對唐軍的好感也油然而生。
    “這唐軍果然與隋軍不同,看來以後我們的日子有盼頭了!”一位老者看著告示,感慨地說道。
    “是啊,唐國公仁義,說不定真能結束這亂世,讓我們過上太平日子。”旁邊的一位年輕人附和道。
    與此同時,李元吉在城中四處奔波,仔細清點府庫物資。他發現,長安府庫中儲存著大量的糧食、兵器和錢財,這無疑為唐軍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有了這些物資,我們的軍隊便能養精蓄銳,應對未來的挑戰。”李元吉心中暗自欣喜。
    而李建成則忙著與歸降的隋朝官員們溝通交流,安撫他們的情緒。他態度誠懇,言辭謙遜,盡力消除官員們心中的疑慮和不安。
    “諸位放心,唐國公寬厚仁慈,定會善待各位。隻要大家同心協力,為百姓謀福祉,大唐的未來必將一片光明。”李建成的一番話,讓不少官員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長安城中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店鋪陸續開張,街道上恢複了往日的熱鬧景象。百姓們安居樂業,對唐軍的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李淵深知,這僅僅是個開始。天下尚未平定,各方勢力依然蠢蠢欲動。要想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夜晚,李淵獨自坐在書房中,看著桌上的地圖,陷入了沉思。地圖上,標記著各地的勢力範圍,其中最為強大的當屬李密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
    “這三方勢力,皆不可小覷。尤其是李密的瓦崗軍,兵強馬壯,占據著中原要地,對我大唐威脅最大。”李淵眉頭緊鎖,心中盤算著應對之策。
    就在這時,李世民輕輕走進書房:“父親,還在為天下局勢憂慮?”
    李淵抬起頭,看著李世民,微微歎了口氣:“是啊。這天下紛爭不斷,要想實現統一,談何容易。”
    李世民走到地圖前,手指著瓦崗軍的勢力範圍,說道:“父親,依孩兒之見,我們可先與瓦崗軍修好,避免過早與他們發生衝突。同時,集中精力發展自身實力,鞏固關中地區。待時機成熟,再揮師東進,逐鹿中原。”
    李淵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世民,你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隻是這與瓦崗軍修好,該如何實施?”
    李世民沉思片刻,道:“孩兒願修書一封,向李密表達我們的誠意。同時,可派使者攜帶厚禮前往瓦崗寨,與李密進行談判。”
    李淵點頭同意:“好,此事就交由你去辦。記住,一定要謹慎行事,切不可讓李密察覺到我們的意圖。”
    李世民領命而去。回到自己的營帳後,他立即伏案疾書,寫好了給李密的書信。信中言辭懇切,表達了李淵對李密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雙方能夠攜手共進,推翻隋朝統治的意願。
    次日清晨,李世民挑選了一位能言善辯的使者,讓他帶著書信和厚禮,前往瓦崗寨。使者領命後,快馬加鞭,向著瓦崗寨的方向奔去。
    而在長安城中,李淵等人繼續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各項事宜。他們整頓軍隊,招募人才,加強城防建設,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著充分的準備。
    日子一天天過去,長安城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百姓們在唐軍的治理下,生活逐漸安定下來。而李淵父子,也在這亂世之中,邁出了統一天下的堅實步伐。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