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李淵定長安,初定大唐基
字數:2654 加入書籤
長安,這座承載著無數興衰榮辱的古老都城,此刻正籠罩在一片緊張而微妙的氛圍之中。隋末的風雲變幻,讓這座城市的命運懸於一線。唐國公李淵,在次子李世民的極力勸說與謀劃下,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改寫曆史的征程。
李淵深知,長安乃隋朝的政治中心,拿下長安,便意味著掌控了天下的關鍵。而代王楊侑,雖隻是個年幼的傀儡,卻也是隋朝正統的象征。李世民向父親進言:“父親,當務之急,是先控製住代王楊侑以及留守長安的隋朝大臣。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占據大義名分,號令四方。”李淵微微頷首,眼中透著堅定與睿智:“世民所言極是,此乃第一步。隻是那些隋朝大臣,多為老奸巨猾之輩,如何才能順利將他們掌控?”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胸有成竹地說:“父親放心,兒臣已有所安排。我們可先以禮相待,曉之以利害,若有不從者,再采取強硬手段。”
於是,李淵一麵派遣劉文靜等心腹之人,秘密聯絡長安城中的一些隋朝官員,許以高官厚祿,分化瓦解他們的陣營;一麵親自率領大軍,兵臨長安城下。留守長安的隋朝官員們,麵對李淵的大軍,頓時亂作一團。有的主張拚死抵抗,有的則想獻城投降,內部紛爭不斷。
在這混亂之際,李淵的軍隊迅速行動。李建成率領左軍,從城東發起攻擊,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城牆上的隋軍士兵們驚恐萬分;李世民則帶領右軍,從城南強攻,他身先士卒,手持長槍,衝鋒在前,士兵們見主帥如此勇猛,士氣大振,如潮水般向城牆湧去。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李淵的軍隊終於攻破了長安城門。
進城之後,李淵並沒有讓士兵們肆意燒殺搶掠,而是嚴令軍紀,安撫百姓。他親自來到代王府,代王楊侑早已嚇得瑟瑟發抖。李淵滿臉慈愛地看著楊侑,說道:“代王莫怕,老夫此番前來,是為了匡扶隋室,拯救天下蒼生。如今隋煬帝無道,致使天下大亂,老夫不得已才起兵至此。隻要代王配合,老夫定會保你周全。”楊侑年幼,哪見過這般陣仗,隻得連連點頭。
隨後,李淵又將留守長安的隋朝大臣們召集到一起。這些大臣們,有的心懷怨恨,卻敢怒不敢言;有的則見風使舵,紛紛表示願意歸順李淵。李淵看著這些大臣,神色莊重地說:“諸位都是隋朝的棟梁之才,如今隋室衰微,天下大亂。老夫起兵,並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天下百姓。隻要諸位能夠齊心協力,共同輔佐代王,日後定不會虧待大家。”眾人聽了,紛紛跪地謝恩。
就這樣,李淵成功地控製住了代王楊侑以及留守長安的隋朝大臣,初步掌控了長安的局勢。然而,他深知,這僅僅是個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為了穩定民心,李淵頒布了一係列政策。他宣布減租三年,讓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們得以喘息。百姓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無不歡呼雀躍,紛紛對李淵感恩戴德。“真是青天大老爺啊!”“唐國公此舉,救我們於水火之中,日後定當全力支持。”街頭巷尾,百姓們的稱讚聲不絕於耳。
同時,李淵還積極恢複長安的秩序。他派遣官員,清理街道,掩埋屍體,重建被戰火破壞的房屋。在他的努力下,長安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集市上,又開始有了商販的叫賣聲;街道上,人們的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
在軍事方麵,李淵深知邊關的重要性。此時的突厥,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若不加以防範,隨時可能趁虛而入。於是,他派重兵把守邊關,加強防禦工事。李淵親自挑選了幾位得力將領,如李靖、柴紹等,讓他們前往邊關駐守。李靖臨行前,李淵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藥師啊,邊關的安危就托付給你了。突厥人狡詐多變,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不可掉以輕心。”李靖單膝跪地,堅定地說:“主公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死守邊關,不讓突厥人踏入中原半步。”
除了加強邊關防禦,李淵還著手整頓軍隊。他深知,一支強大的軍隊,是立足天下的根本。於是,他下令招募新兵,加強訓練。同時,他還對軍隊進行了改革,優化兵種配置,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在他的努力下,李淵的軍隊日益壯大,成為了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在穩定長安局勢和加強軍事力量的同時,李淵還積極招攬人才。他深知,要成就大業,離不開人才的輔佐。於是,他廣開言路,不論出身貴賤,隻要有真才實學,都予以重用。一時間,天下英雄豪傑紛紛前來投奔,其中不乏許多後來在唐朝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房玄齡、杜如晦等。
房玄齡和杜如晦來到長安後,李淵親自接見了他們。他見二人談吐不凡,學識淵博,心中大喜,當即任命房玄齡為記室參軍,杜如晦為兵曹參軍。房玄齡和杜如晦感激涕零,決心盡心盡力輔佐李淵。此後,他們為李淵出謀劃策,在許多重大決策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李淵的這些舉措,並非一帆風順。在他的陣營中,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有人認為,減租三年會導致財政收入減少,影響軍隊的供給;還有人擔心,重用一些出身低微的人才,會引起舊貴族的不滿。麵對這些質疑,李淵不為所動。他對眾人說:“百姓乃國家之根本,若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我們的根基又怎能穩固?至於人才,隻要有能力,就應該予以重用,不論出身貴賤。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招攬到更多的賢才,成就大業。”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在李淵的努力下,長安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大唐的根基也初步奠定。而此時的天下,依然是群雄割據的局麵。李密的瓦崗軍、竇建德的夏軍、王世充的鄭軍等,都是不可小覷的勢力。李淵深知,要統一天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毫不畏懼,在李世民等一眾謀士武將的輔佐下,他正一步步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開帷幕 。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