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重圍鎖猛將 大義勸尉遲
字數:5022 加入書籤
殘陽如血,潑灑在介休城外的山穀間,將旌旗的影子拉得老長。穀口兩側的山巒上,密密麻麻的唐軍將士早已按捺住呼吸,手中的刀槍在暮色中泛著冷冽的光,隻待一聲令下便要如猛虎下山般撲殺出去。
秦瓊立馬於山腰一處高崗之上,皂袍鐵甲,手按腰間金裝鐧,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穀中動向。他身後,徐茂公羽扇輕搖,神色淡然,卻自有一股運籌帷幄的氣度。方才接到哨探回報,秦王與程四爺已引著尉遲恭踏入穀中,這位黑煞神果然如預料般勇猛有餘,機變稍遜,此刻怕是還想著直搗中軍,擒殺主帥呢。
“二哥,你看!”徐茂公輕輕向前一指,羽扇末梢正對著穀口方向。
秦瓊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塵土飛揚處,一隊人馬正疾馳而來。為首三人,中間那位麵如冠玉,目若朗星,正是大唐秦王李世民,他身側一人身材魁梧,豹頭環眼,不是程咬金是誰?而被兩人“引”在中間的,正是那身披烏金甲、手持單鞭、胯下踏雪烏騅馬的尉遲恭!
尉遲恭此刻眉頭緊鎖,臉上帶著幾分焦躁與不耐,顯然對程咬金一路上的“聒噪”有些厭煩,卻又被李世民的言語牽製著,一步步深入這看似平靜的山穀。他胯下的戰馬似有不安,時不時刨著蹄子,鼻息間噴出粗重的白氣,仿佛已嗅到了潛藏的危險。
“好!”秦瓊低喝一聲,眼中精光一閃,“秦王殿下與程四弟果然將他引來了。這黑炭頭,倒是勇猛,隻是可惜了,明珠暗投,跟著劉武周那等庸主,終究難成大事。”
徐茂公微微一笑,湊近秦瓊身邊,壓低聲音道“二哥,敬德已被引入包圍圈,前有堵截,後無退路,正是攻心之時。依小弟之見,此時可以……勸降了。”他說到“勸降”二字,特意加重了語氣,眼中閃爍著智計的光芒。
秦瓊緩緩點頭,沉聲道“三弟所言極是。尉遲恭乃百戰猛將,若能歸降我大唐,實乃我軍之幸,天下蒼生之幸。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他頓了頓,目光轉向身旁一員少年將軍。
那少年將軍生得麵如傅粉,目若寒星,雖年少卻氣度不凡,正是秦瓊的義弟,素有“今世孟賁”之稱的羅士信。他手中握著一杆镔鐵霸王槍,槍尖斜指地麵,聞言朗聲應道“二哥有何吩咐?”
“士信,”秦瓊語氣凝重,“你速率本部精銳,繞至穀後,斷了尉遲恭的後路,切記,隻需守住,不必硬拚,莫要讓他突圍而去。”
羅士信胸脯一挺,抱拳道“小弟得令!二哥放心,有我羅士信在,定叫他尉遲恭插翅難飛!”說罷,他翻身上馬,大喝一聲“兒郎們,隨我來!”便帶著一隊精騎,如旋風般向山穀後方馳去,馬蹄聲在山穀間回蕩,激起陣陣煙塵。
秦瓊目送羅士信遠去,又轉過身,目光掃過身旁幾位老將。馬三寶、殷開山、劉弘基、段誌玄四人皆是跟隨李淵起兵的宿將,身經百戰,功勳卓著。
“四位兄長,”秦瓊拱手道,“西山口乃此穀咽喉之地,地勢最為險要,還請四位兄長率領本部人馬前往駐守,務必嚴防死守,不可放一兵一卒通過。”
馬三寶四人對視一眼,齊齊拱手領命。馬三寶沉聲道“秦二哥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守好西山口,絕不負所托!”殷開山亦道“二哥盡管放心,有我等在,西山口便是銅牆鐵壁!”四人說罷,各自點齊兵馬,有條不紊地向西山口而去,老將出馬,果然是沉穩老練,軍容嚴整。
接著,秦瓊的目光落在了屈突通、屈突蓋兄弟身上。這二人皆是勇將,尤其屈突通,更是以忠勇聞名,曾是隋朝名將,後歸降大唐,深受信任。
“二位賢弟,”秦瓊道,“東山口地勢相對平緩,恐為敵軍所趁,便勞煩二位賢弟率軍駐守,務必警惕,不可懈怠。”
屈突通抱拳道“二哥放心,我兄弟二人定當死守東山口,絕不讓敵軍越雷池一步!”屈突蓋亦朗聲道“二哥隻管下令,我等萬死不辭!”兄弟二人領命後,也即刻點兵,奔赴東山口。
安排妥當東西兩口,秦瓊又看向王君可與牛進達。王君可綽號“美髯公”,武藝高強,頗有謀略;牛進達則是勇猛過人,悍不畏死。
“王賢弟,牛賢弟,”秦瓊道,“北山山勢陡峭,易守難攻,但也最易被忽略,二位賢弟率軍駐守北山,需多派哨探,密切關注敵軍動向,以防其從險處突圍。”
王君可撫著長髯,笑道“二哥放心,某家定當看好北山,讓尉遲恭無隙可乘!”牛進達則拍著胸脯道“二哥盡管放心,有俺老牛在,誰也別想從北山過去!”二人領命,也迅速帶著人馬向北山而去。
最後,秦瓊的目光落在了柴紹身上。柴紹乃是李世民的姐夫,出身將門,武藝出眾,且頗有智略。
“柴紹兄弟,”秦瓊道,“南山雖非敵軍突圍的首選,但也不可大意,還請兄弟率軍駐守,與其他各口遙相呼應,形成合圍之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柴紹拱手道“秦二哥放心,紹定當守好南山,絕不讓尉遲恭有任何機會!”說罷,也即刻點兵,奔赴南山。
片刻之間,眾將領命而去,各司其職,整個山穀四周,瞬間布滿了唐軍的兵馬。東西南北四口,加上後方被羅士信截斷,尉遲恭及其所率人馬,已然被團團圍困在這山穀之中,插翅難飛。
高崗之上,隻剩下秦瓊、徐茂公,以及秦王李世民、程咬金等人。李世民看著秦瓊有條不紊地調兵遣將,將整個山穀布置得如同鐵桶一般,眼中不禁露出讚許之色,暗道秦二哥果然名不虛傳,用兵如神,調度有方,有他在,何愁大事不成?
程咬金則大大咧咧地湊到秦瓊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二哥,都安排妥當了?俺老程可把那黑炭頭給你‘請’來了,接下來就看你的了!那黑小子脾氣倔得很,勸降的時候可得下點功夫,實在不行,俺老程上去給他兩斧子,看他服不服!”
秦瓊無奈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四弟莫要胡鬧。尉遲恭乃忠義之士,隻是一時糊塗,效力錯了主公。我等當以理服人,以義動人,讓他真心歸順,方為上策。若動刀兵,即便勝了,損兵折將不說,也失了一員大將,實屬不智。”
徐茂公亦點頭道“二哥所言極是。尉遲恭勇猛無雙,若能歸降,對我大唐而言,實乃一大助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攻心為上。”
李世民也開口道“秦二哥,徐軍師所言甚是。尉遲恭之才,朕亦久聞,實為難得的將才。若能勸降,朕必當委以重任,絕不虧待。”
秦瓊聞言,鄭重地點了點頭,隨即深吸一口氣,朗聲道“來人,備好喊話之物,某要親自勸降尉遲恭!”
隨著秦瓊一聲令下,幾名士兵抬來一麵巨大的盾牌,又拿來一個鐵皮喇叭,這喇叭雖簡陋,卻能將聲音傳出甚遠。秦瓊接過喇叭,走到高崗邊緣,對著山穀中正在驚疑不定的尉遲恭高聲喊道“尉遲將軍!久仰大名,在下秦瓊在此有禮了!”
聲音透過鐵皮喇叭,在山穀中回蕩,清晰地傳入尉遲恭耳中。尉遲恭聞言,猛地勒住戰馬,抬頭向高崗上望去,隻見一人皂袍鐵甲,威風凜凜,正是那名震天下的“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的秦瓊秦叔寶!
他心中一驚,暗道果然是他!難怪一路上總覺得不對勁,原來是中了他們的計,被引入了包圍圈!他環顧四周,隻見山穀兩側山巒上旌旗林立,隱隱有刀槍反光,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心中頓時涼了半截,但他畢竟是鐵血硬漢,雖知身陷重圍,卻毫無懼色,反而怒目圓睜,對著高崗上的秦瓊喝道“秦瓊!你這是何意?引某至此,莫非是想倚多為勝不成?”
秦瓊見尉遲恭果然是條漢子,身陷重圍仍有如此氣勢,心中更是愛惜,又朗聲道“尉遲將軍言重了。秦某豈會行那倚多為勝之事?隻是將軍你武藝超群,卻為何要輔佐那劉武周這等篡逆之輩,與天下為敵,與大義相悖呢?”
尉遲恭怒喝道“胡說!我家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我豈能背主求榮?秦瓊,你若識相,便放某出去,你我堂堂正正一戰,若某輸了,任憑處置!若想讓某歸降,休要多言!”
秦瓊歎了口氣,繼續道“尉遲將軍,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劉武周不過一介梟雄,胸無大誌,隻知燒殺搶掠,禍亂天下,豈能與我大唐秦王殿下相比?秦王殿下仁德布於天下,心懷蒼生,誌在平定四海,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將軍若能歸降我大唐,輔佐秦王殿下,必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豈不比跟隨劉武周做那逆天之事,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要好得多?”
尉遲恭聞言,臉色變幻不定,秦瓊的話如同一顆石子,在他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他並非愚笨之人,劉武周的所作所為,他心中也並非全無疑慮,隻是他性格剛烈,最重忠義,此刻雖身陷重圍,卻仍不願輕易動搖。
“休要再言!”尉遲恭猛地一揮手,怒聲道,“某生是劉武周的人,死是劉武周的鬼!秦瓊,要戰便戰,某何懼之有!”說罷,他提起手中單鞭,猛地向前一揮,擺出一副隨時準備廝殺的架勢。
高崗上,程咬金見狀,忍不住罵道“這黑炭頭,真是茅廁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二哥,別跟他廢話了,直接下令進攻,俺老程第一個衝下去,把他給你擒來!”
秦瓊擺了擺手,示意程咬金稍安勿躁,然後又對著尉遲恭喊道“尉遲將軍,事已至此,你已身陷重圍,插翅難飛。某念你是條好漢,不忍傷你性命,更不忍見你明珠暗投,才好言相勸。還請將軍三思,莫要一錯再錯,辜負了這身本領,也辜負了天下百姓對你的期望啊!”
山穀中,尉遲恭騎在馬上,手握單鞭,臉色鐵青,心中卻在激烈地掙紮著。秦瓊的話語如同重錘,不斷敲擊著他的心房,而四周隱隱傳來的唐軍呐喊聲,更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知道,秦瓊所言非虛,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善了了……
高崗上,秦瓊目光緊緊盯著尉遲恭,等待著他的答複。徐茂公、李世民、程咬金等人也都屏息凝神,整個山穀一時之間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之中,隻剩下風吹過旌旗的獵獵聲,以及戰馬不安的嘶鳴聲。一場決定尉遲恭命運,也牽動著兩軍局勢的勸降,正在這山穀之中緊張地進行著……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蘇定方演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