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計鎖夾首謀五寇 士信請戰誓擒王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A+A-


    洛陽南城的風,裹挾著沙塵與兵戈之氣,掠過秦王李世民的帥帳。帳內燭火通明,映得案上那張《夾首山地形圖》紋路分明,李世民指尖按在圖中那道形如鷹嘴的隘口,目光沉如寒潭:“竇建德已滅,如今王世充勾結朱燦、孟海公、高談聖三家反王,號稱二十萬大軍屯於洛水南岸,若不趁此機會一網打盡,待其分散而去,中原平定又要多費三年功夫。”
    帳下諸將皆斂聲屏氣,秦叔寶按在腰間虎頭鏨金槍的手微微用力,甲葉碰撞發出輕響。他抬眼看向身側的徐茂公,眉頭擰成川字:“三弟,方才你我在帳外商議,那夾首山左有飛雲峰擋路,右是落石澗斷後,唯有中間一條窄道能通洛陽,若能將四家反王的兵馬誘入其中,再以滾木礌石封死兩端,便是插翅也難飛。隻是這‘一計鎖五龍’,需得算準王世充那老狐狸的心思——他素來多疑,怎會甘願鑽進這死胡同?”
    徐茂公羽扇輕搖,目光落在地形圖上的“洛水支流”標記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二哥放心,王世充如今糧道已被我軍截斷,城中存糧不足十日。我已讓人散布消息,說夾首山後藏著我軍囤積的糧草,且守兵僅有三千老弱。他若想活命,定會帶著朱燦、孟海公等人親自率軍去搶——畢竟那三家反王也各懷鬼胎,朱燦缺糧吃人,孟海公想奪洛陽地盤,高談聖要靠王世充撐場麵,四人湊在一起,看似抱團,實則各有各的貪念,隻需一點甜頭,便能引他們入甕。”
    話音剛落,帳簾“嘩啦”一聲被掀開,一道魁梧身影帶著風闖了進來,正是羅士信。他身披烏金鎧甲,臉上還沾著方才巡營時的塵土,一進門便高聲喊道:“三哥!表哥!你們方才說要鎖拿四家反王,怎麽不叫上我?前幾日打竇建德,我隻砍了他兩個偏將,還沒盡興呢!這朱燦、孟海公之流,都是些害民的賊寇,尤其是那朱燦,竟生吃孩童、弑父食肉,此等惡魔,我定要親手將他擒來,讓他嚐嚐我這杆丈八蛇矛的厲害!”
    秦叔寶見他急得臉紅脖子粗,又氣又笑:“你這莽小子,每次都這麽毛躁。此次大戰非同小可,朱燦手下有兩萬‘食人軍’,個個凶悍嗜血;孟海公帳下有‘黑煞雙將’,善使流星錘,能在萬軍之中取人首級;高談聖雖說是個假和尚,卻會些旁門左道,據說能呼風喚雨糊弄人。你若貿然衝陣,怕是要吃大虧。”
    羅士信梗著脖子,把丈八蛇矛往地上一頓,震得帳內地麵都顫了顫:“表哥休要長他人誌氣!那朱燦的‘食人軍’再凶,也擋不住我羅家槍法;孟海公的‘黑煞雙將’若敢來,我便挑了他們的錘,讓他們知道什麽叫真正的猛將!再說還有蘇定方大哥呢,他那杆亮銀槍出神入化,前幾日在虎牢關一槍挑了竇建德的先鋒官,有他在,咱們還怕拿不下這四個反王?”
    李世民見他戰意高昂,眼中露出讚許之色,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士信勇冠三軍,本王自然知曉。此次夾首山之戰,你與叔寶、茂公各領一隊人馬,叔寶帶五千玄甲軍,在夾首山左道設伏,待敵軍入穀後,用火箭點燃穀中早已備好的硫磺柴草,斷他們的退路;茂公帶三千弓箭手,守在飛雲峰上,射殺試圖攀山逃生的敵兵;士信你則領八千輕騎,埋伏在夾首山右的落石澗旁,待敵軍後隊進入,便推下滾石,封死他們的來路。至於蘇定方,本王讓他領一萬精銳,繞到夾首山後,截殺那些想從後山逃跑的殘兵——如此一來,五路人馬各司其職,定能將四家反王的兵馬困死在穀中。”
    羅士信聽得眉飛色舞,連忙抱拳道:“末將遵令!此次定不讓那四條大魚逃脫,定要將他們生擒活捉,獻給秦王殿下!”
    徐茂公這時卻補充道:“還有一事需留意——那高談聖擅長招搖撞騙,說不定會用些妖術蠱惑軍心。我已讓人準備了狗血、黑驢蹄子,到時候若他敢裝神弄鬼,便用這些東西破他的邪術。另外,朱燦的‘食人軍’一旦陷入絕境,定會拚死反撲,咱們需在穀中多挖陷阱,鋪上鐵蒺藜,防止他們衝陣。”
    秦叔寶點頭附和:“三弟考慮周全。明日一早,我便讓人去穀中布置。隻是王世充若按兵不動,咱們該如何應對?”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帳前,望著帳外漫天星辰,語氣堅定:“他不會不動。方才斥候來報,王世充已派使者去見朱燦、孟海公,商議明日清晨一起率軍去夾首山‘奪糧’。看來咱們的計策,已經起作用了。”
    眾人聞言,皆麵露喜色。羅士信更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領兵去夾首山設伏。秦叔寶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對他說道:“你也別太急,今夜好好歇息,養精蓄銳,明日才有力氣斬將奪旗。若你明日能親手擒住朱燦或孟海公,表哥我便請你喝一壇陳年佳釀。”
    羅士信眼睛一亮,連忙應道:“好!表哥說話算數!我這就回去歇息,明日定要讓那些反王知道我的厲害!”說罷,他又朝李世民和徐茂公抱了抱拳,大步流星地退出了帥帳。
    待羅士信走後,徐茂公羽扇一收,神色變得凝重起來:“秦王,雖說計策已定,但仍需防備意外。那王世充麾下有個大將叫單雄信,此人武藝高強,且對王世充忠心耿耿,若他明日識破咱們的計謀,率軍從側麵突襲,怕是會打亂咱們的部署。”
    李世民沉吟片刻,說道:“單雄信之事,本王自有安排。我已讓人去聯絡單雄信的舊部,勸他歸降。若他肯降,便是大功一件;若他不肯,蘇定方在截殺殘兵時,會留意他的動向——蘇定方與單雄信有舊怨,當年單雄信曾害過他的家人,此次正好讓他了卻這樁恩怨。”
    秦叔寶聞言,心中微微一歎。他與單雄信也曾是結義兄弟,隻是如今各為其主,實在令人惋惜。但他也明白,如今是平定中原的關鍵時刻,容不得半分婦人之仁,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單雄信能看清形勢,早日歸降。
    夜色漸深,帥帳內的燭火依舊明亮。李世民、秦叔寶、徐茂公三人又仔細商議了許久,從兵力部署到應急之策,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推敲,直到東方泛起魚肚白,才各自散去,準備迎接明日的大戰。
    次日清晨,洛陽南城門外,王世充帶著朱燦、孟海公、高談聖三家反王,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夾首山進發。朱燦坐在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裏,車中堆滿了醃製好的人肉幹,他一邊啃著肉幹,一邊對身邊的親兵說道:“聽說那夾首山後有李世民的糧草,待咱們搶到手,先殺幾個小孩嚐嚐鮮,許久沒吃到嫩肉了。”
    孟海公騎在馬上,聽到朱燦的話,眉頭皺了皺,卻沒敢多說什麽。他心中隻想著早日拿下洛陽,稱王稱霸,至於朱燦吃人的惡行,他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高談聖則穿著一身金色僧袍,手持一串骷髏念珠,口中念念有詞,裝模作樣地對王世充說道:“王大王放心,貧僧已求得佛祖保佑,此次奪糧定能成功。若李世民的兵馬趕來,貧僧便作法呼風喚雨,讓他們有來無回。”
    王世充心中雖不信高談聖的鬼話,但如今也隻能靠他穩定軍心,便笑著附和道:“有高大師相助,此次定能馬到成功。待咱們奪了糧草,回師洛陽,定要好好款待大師。”
    四路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很快便來到了夾首山腳下。隻見穀口開闊,隱約能看到穀內有炊煙升起,似乎真有兵馬駐守。王世充心中一喜,對身邊的將領說道:“果然有糧草!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務必在午時之前奪下糧草!”
    二十萬大軍蜂擁而入,朝著穀中進發。朱燦的“食人軍”衝在最前麵,一個個麵目猙獰,如同餓狼一般。孟海公的兵馬緊隨其後,高談聖則帶著他的“僧兵”走在中間,王世充的主力部隊則殿後。
    待四路大軍的大部分人馬都進入穀中後,突然聽到一聲炮響,飛雲峰上頓時箭如雨下,穀口兩側的山坡上,滾木礌石如同山洪暴發般滾落下來,瞬間將穀口封得嚴嚴實實。
    王世充臉色大變,高聲喊道:“不好!中計了!快撤軍!”
    可此時已經晚了,穀中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硫磺柴草燃燒產生的濃煙嗆得人睜不開眼睛,士兵們四處逃竄,互相踐踏,慘叫聲、哭喊聲不絕於耳。
    秦叔寶手持虎頭鏨金槍,率領五千玄甲軍從左道殺出,一槍便挑了朱燦麾下的一個將領,高聲喝道:“王世充、朱燦、孟海公、高談聖!你們已被包圍,速速投降,饒你們不死!”
    朱燦見狀,頓時暴跳如雷,從馬車上跳下來,手持一把鬼頭刀,朝著秦叔寶衝了過去:“你這黃口小兒,也敢在爺爺麵前放肆!看爺爺吃了你!”
    就在這時,羅士信率領八千輕騎從落石澗旁殺出,丈八蛇矛一挺,攔住了朱燦的去路:“朱燦!你這食人惡魔,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朱燦見羅士信身材魁梧,氣勢逼人,心中不禁有些發怵,但他素來殘暴,也不肯示弱,揮舞著鬼頭刀便朝羅士信砍去。羅士信不慌不忙,挺矛相迎,兩人頓時戰在一起。
    孟海公見形勢不妙,想帶著自己的兵馬從後山逃跑,卻被早已等候在那裏的蘇定方攔住。蘇定方手持亮銀槍,目光如電,冷冷地說道:“孟海公,哪裏走!”
    孟海公心中一驚,他早就聽說過蘇定方的威名,不敢與之硬拚,連忙讓身邊的“黑煞雙將”上前迎戰。那“黑煞雙將”手持流星錘,一左一右朝著蘇定方砸來。蘇定方絲毫不懼,亮銀槍舞得如梨花飛雪,隻聽“鐺鐺”兩聲,便將流星錘擋開,緊接著一槍刺出,正中左邊那名將領的咽喉,那將領慘叫一聲,當場斃命。右邊那名將領見狀,嚇得魂飛魄散,轉身想跑,卻被蘇定方追上,一槍從背後刺穿了胸膛。
    高談聖見大勢已去,想作法逃跑,卻被徐茂公派來的士兵用狗血潑了一身,他的“妖術”頓時失靈,被士兵們生擒活捉。
    王世充見三路反王或死或擒,自己的兵馬也死傷慘重,知道大勢已去,想拔劍自刎,卻被秦叔寶上前一步,一腳踹掉了手中的劍,喝道:“王世充!秦王有令,要將你生擒回營,聽候發落!”
    一場大戰,從清晨打到黃昏,最終以李世民大軍大獲全勝而告終。四家反王皆被生擒,二十萬大軍死傷過半,其餘的要麽投降,要麽逃竄。
    夕陽下,夾首山的火光漸漸熄滅,秦叔寶、徐茂公、羅士信、蘇定方等人匯聚在穀口,望著滿地的屍體和俘虜,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世民騎著戰馬,緩緩來到眾人麵前,高聲說道:“諸位將軍辛苦了!此次‘一計鎖五龍’,平定四家反王,乃是大功一件!待班師回朝,本王定會上奏陛下,為諸位請功!”
    眾人齊聲應道:“謝秦王殿下!”
    歡呼聲在夾首山穀中回蕩,經久不息。經此一戰,中原地區的反王基本被肅清,大唐統一中原的道路,變得一片坦途。而蘇定方、秦叔寶、羅士信等人的名字,也將隨著這場“夾首山之戰”,永遠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