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浮出水麵二)

字數:7012   加入書籤

A+A-


    而此時,在臨安城外的鴻臚寺館舍內,公孫止一臉得意地聽著手下匯報吳潛的行動。
    當他得知吳潛私下聯絡朝臣,在朝堂上為他造勢,推動事情朝著他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時,不禁哈哈大笑,“這吳潛,還算有點能耐,沒讓我失望。”
    “看來這步棋,是走對了。隻要吳潛繼續按照計劃行事,不愁那趙昀不就範。”
    公孫止知吳潛這顆棋子,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並且效果顯著。
    接下來,他要進一步給趙宋朝廷施加的壓力,繼續為吳潛造勢,助力他早日複出,從而借助吳潛的力量,迫使趙宋朝廷答應自己提出的條件。
    公孫止當即便召集了昆貢、朗達瑪等人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今日皇帝在朝堂上,態度已經開始出現動搖,咱們要趁熱打鐵。” 公孫止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這次,我打算重新提出一個方案,一個南朝皇帝無法拒絕的方案。”
    昆貢一臉疑惑,忍不住開口發問:“先生,不知你打算要如何做,能讓南朝皇帝無法拒絕呢?”
    公孫止冷笑一聲,臉上露出陰險的神色,“首先,我會要求南朝全權指派吳潛為代表,與我們進行談判。”
    “到時我會降低要求,替吳潛爭取到晉升的資本。”
    “但作為交換,南朝必須停止對魔教的支持。”
    “同時,我會要求宋蒙兩國合力舉辦一次武林大會。”
    “大會最終的獲勝者,將會贏得兩國皇帝共同賜予的‘天下第一勇士’稱號。”
    朗達瑪皺著眉頭,滿臉不解,忍不住反問:“先生,為何要大費周章舉辦武林大會?這對咱們又有何好處?”
    公孫止得意地大笑,隨後開口解釋:“四位高僧平日不在江湖行走,不了解南朝的江湖局勢。”
    “南朝的江湖人士有個通病,為了揚名立萬,在江湖中占據一席之地,會不擇手段。”
    “如今,能得到兩國皇帝的共同認可,獲得‘天下第一勇士’的稱號,這對於可是一個天大的誘惑,他們必定會趨之若鶩。”
    “眼下明教在江湖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通過這次武林大會,可以攪亂南朝的江湖局勢。”
    “而且,這次大會不限生死,到時讓他們內部自相殘殺,消耗實力。”
    “加上有四位高僧出手相助,那時必定能削弱明教的勢力。”
    “若咱們蒙古勇士最後奪得‘天下第一勇士’稱號,不但能狠狠地打擊南朝百姓心中的反抗士氣,也能為日後大軍南下掃平障礙。”
    說到此處,公孫止麵容猙獰,眼中狡黠的光芒一閃而過,“嘿嘿!我已致信姆拉克國師,告知他木易與羅伊會在此次大會上露麵。”
    昆貢恍然大悟,頓時朗聲大笑:“先生此計甚妙!有國師坐鎮,天下有誰能匹敵?”
    公孫止聽著昆貢的吹捧,心中隻覺暢快,“不過,這次大會的選址與時間,還需謀劃周全。”
    大論四僧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對公孫止的計劃,充滿了信心。
    五人又圍坐在一起,詳細地商議許久,反複斟酌。
    最終決定,先由公孫止全力完成此行使團的任務,並將詳細計劃稟報給遠在和林的蒙哥與忽必烈,以獲得汗廷的支持,確保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次日,公孫止按照計劃,約見禮部尚書王應麟。
    雙方一見麵,公孫止便單刀直入,直奔主題:“王尚書,不知南朝皇帝打算如何處置我蒙古國提出的三個條件?”
    “是準備答應,還是繼續拖延下去?”
    王應麟苦笑著搖了搖頭,神色間滿是無奈,坦誠直言:“貴使,恕我直言,貴國提出的條件,實在過於苛刻。”
    “陛下還在與眾位朝臣緊急商議,暫時還未有定論。”
    公孫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緩緩說道:“王尚書,依本使看,南朝不妨指派一位大臣,全權負責與本使節進行協商,如此一來,溝通豈不更加順暢?”
    說罷,他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寒意,加重語氣:“要知道,十萬大軍在外,每日糧草消耗巨大。”
    “若兩國不能早日達成協議,解決此次爭端,一旦大軍南下自取,屆時可就追悔莫及了!”
    王應麟心中思忖,今日公孫止的態度較之前似乎緩和了些許,可此刻又突然拋出這般提議,實在是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無奈之下,勉強擠出一絲訕笑,順著公孫止的話茬開口試探:“不知貴使心中所想的協商方式是怎樣的呢?”
    公孫止臉上笑容不減,“本使聞南朝設有左右二相,此次協商,不妨就從二位丞相之中挑選一位,主持大局,如何?”
    聽聞此言,王應麟心中一緊,此事涉及丞相,已是超出了他的職權範圍。
    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支吾道:“貴使,下官職權有限,此事還需陛下親自決斷。依下官之見,不如……”
    公孫止哪會給他把話說完的機會,冷笑一聲,直接出言打斷:“王尚書,據本使所知,眼下史彌遠與吳潛俱都賦閑在家,皆有閑暇同本使磋商此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應麟心中愈發詫異,對公孫止的意圖愈發摸不著頭腦,但又不好推脫,隻得出聲敷衍:“貴使稍作等候,下官這就入宮覲見陛下,恭請聖裁!”
    言罷,王應麟匆匆入宮,求見趙昀。
    趙昀聽聞公孫止點名要兩位丞相參與協商,腦海中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史彌遠,在他心中,史彌遠經驗豐富,處理此類事務更為妥當,於是當即頒下旨意。
    然而,史彌遠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人老成精,不想卷入泥潭。
    故而,他借口自己年老體弱,已是臥病不起,婉言拒絕了皇帝的旨意。
    第二日早朝,趙昀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凝重,將公孫止提出的條件告知大臣,隨後目光掃過眾人,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大臣們聽聞後,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趙昀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混亂的場景,隻覺心煩意亂,頭痛欲裂。
    他心裏十分清楚,如此重大的決定,最終還是要由自己來拍板。
    趙昀向來對吳潛心存不滿,可此時史彌遠已然婉拒,自己又一時沒有更好的主意。
    況且吳潛雖與自己政見不合,但不會投靠外敵。
    沉思良久,趙昀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開口:“諸位愛卿,暫且莫要爭論。”
    “此事關乎我大宋國運興衰,朕也需慎重思量。”
    “朕決定,答應蒙古使節的提議,全權指派吳卿為代表,與蒙古使團展開談判。”
    吳潛接過聖旨,心中竊喜,隨後領著王應麟等一眾大臣,前往館舍與公孫止進行磋商。
    此時的公孫止早已在帳內等候,見吳潛等人到來,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得意笑容,熱情相迎:“吳相國,久仰大名,今日終得一見,實乃幸事!”
    吳潛神色平靜,不卑不亢地拱手還禮:“使節大人客氣了。”
    “此次奉我朝皇帝旨意,前來與大人商談,還望大人以兩國和平大局為重,共同尋求解決之法。”
    公孫止微微點頭,臉上掛著淡笑,“吳相國,本使自然是期望兩國能夠和平共處,永息幹戈。”
    “隻是,使節在南朝境內遇刺,大汗盛怒難平,還望南朝能拿出誠意。”
    雙方一番寒暄之後,迅速切入談判正題。
    談判過程中,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言辭激烈交鋒。
    吳潛憑借著多年在官場積累的經驗,據理力爭,為大宋爭取最大利益;公孫止則步步緊逼,試圖達成蒙古國的目的。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雙方最終達成了初步協議。
    然而,對於 “天下武林大會” 一事,吳潛知事關重大,不敢擅自做主,需請皇帝聖裁。
    公孫止見狀,也不阻攔,提出暫時休會,讓吳潛回去向皇帝請示,待商議出結果後,再做答複。
    吳潛不敢耽擱,立刻進宮麵見趙昀,將談判的詳細情況稟報給皇帝。
    趙昀接過吳潛呈遞的協議,審閱一番後,心中大喜過望,“吳卿,此次你勞苦功高,朕心甚慰啊!”
    吳潛連忙躬身回應:“為陛下分憂,為國家效力,乃是臣的本分,不敢居功。”
    “好!吳卿辛苦啦!” 趙昀一掃之前的憂慮,開懷大笑:“待明日此事圓滿完結,朕必定重賞於你!”
    趙昀並不知曉蒙哥開出的真正底線,也不知吳潛私下與公孫止達成的交易,隻當是吳潛爭取到公孫止迫做出了讓步。
    對於武林大會一事,趙昀心中思忖,不過是朝廷賜予武林中人的一個虛名罷了,對朝政大局應不會產生影響。
    翌日,趙昀再度在垂拱殿召見蒙古使團。
    公孫止見到趙昀,微微拱手,臉上依舊帶著那副傲慢的笑容,“宋國皇帝,本使已做出重大讓步,不知皇帝能否接受?”
    趙昀眼中閃過一絲激動,臉上笑意盈盈,“使節請講!”
    公孫止清了清嗓子,朗聲開口:“本使決定,放棄之前提出的割讓土地與交出明教凶手的要求,隻要求歲幣增加三成。”
    “但作為交換,宋蒙兩國需合力舉辦一場天下武林大會。”
    “此次大會的最終獲勝者,將獲得兩國皇帝共同認證的‘天下第一勇士’稱號。”
    趙昀聞言,不禁大笑,“使節提議甚妙,朕也想見識一下兩國勇士的風采!”
    “不過,其中具體細節,朕還需先與諸位臣工商議一番,再做定奪。”
    公孫止麵色如常,心中暗自竊喜,“好,那本使就先與皇帝陛下簽訂兩國和議。”
    “至於武林大會的具體事宜,咱們日後再詳細商討,如何?”
    趙昀見公孫止如此爽快地鬆口,心中篤定蒙古人果然是在虛張聲勢,不由得臉色一喜,“如此甚好!”
    於是,兩國正式簽訂國書。
    隨後,趙昀又派人將梁成大、薛極等一幹涉案人犯交予公孫止處置。
    待公孫止離開後,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片喧囂。
    大臣們對吳潛在與蒙古使節談判中為朝廷爭取利益的表現,大為敬佩。
    然而,對於武林大會一事,大臣們卻意見不一。
    有的大臣憂心是蒙古人的陰謀詭計,絕不能輕易答應;有的大臣則覺得,這是一個緩解當前緊張局勢的契機,也能借此機會展示大宋的實力。
    吳潛站出來,神色堅定:“陛下,臣以為武林大會的提議,雖暗藏可疑之處,但不失為一次難得的良機。”
    “我朝民間向來習武之風盛行,,此次下武林大會,正是向世人展示我朝實力的契機。”
    孫之翰等與吳潛聯合的大臣,也紛紛站出來附和,表達對吳潛觀點的支持。
    趙昀聽著大臣們各執一詞的爭論,心中愈發迷茫,難以抉擇。
    他將目光投向新任宰相鄭清之,“鄭相,對此事你有何見解?”
    鄭清之沉思良久,緩緩開口:“陛下,蒙古人的這一提議,暗藏玄機,不可不防。”
    “武林大會一事,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會對我朝士氣產生深遠影響。”
    趙昀又接連詢問了其他幾位大臣的意見,然而,眾人說法不一,各有道理。
    最終,趙昀長歎一聲,下定決心:“朕意已決,恢複吳卿的相位!”
    “命他全權代表朝廷,與蒙古國商議天下武林大會之事。”
    “張弘範,你從皇城司挑選可靠人手,全力協助武林大會的籌備。務必確保此事順利推進。”
    喜歡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請大家收藏:()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