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一劍宗

字數:3509   加入書籤

A+A-


    “風月無邊,長安北望三千裏;江山如畫,天府南來第一州”,臨邛古城,作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規模宏大,人煙稠密,自古便有‘煙水良田魚米之鄉’的美譽。
    位於古城核心區域的大北街上,有一座書塾,為臨邛首富卓家牽頭集資所開,青磚黛瓦,曲徑通幽,靜矗於綠楊深處。
    書塾朱漆大門正中的鎏金匾額上寫有“白鹿書塾”四個大字,左右兩邊楹聯為“默而識之,誨人不倦;思而學之,有教無類”。
    書塾占地不小,原是卓家私宅,隻因開辦書塾需要場地,卓家家主便將其無償捐贈了出來。
    遠山如黛,薄霧濃雲,春寒料峭,凍殺少年,每年熬過冬天之後,總會有一段初春的日子,反而更冷,就像戰場上的回馬槍一樣,讓人防不勝防。許多上了歲數的老人,往往一個不慎,便會“中槍”,撐不過這道鬼門關。
    陳春杳杳,來歲昭昭,遲暮爾爾,煙火年年,開學第一天,窗明幾淨的書塾學堂裏,十數位少年少女圍坐一團,嘰嘰喳喳,相互談論著自己在過年期間的經曆,多是些“自家年夜飯的桌子上都做了那些好吃的”、“各自都收到了多少父母長輩贈予的壓歲錢”之類的話題。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些人的福氣,是打娘胎裏自帶的,注定一生下來,就有錦衣玉食,富貴榮華,而有些人,卻恰恰相反,僅是為了吃飽穿暖,便需用盡全身力氣。
    學堂左側陰暗的角落裏,一名縕袍敝衣的清瘦少年正襟危坐,自顧自地看著攤開在木桌上的書籍,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少年名叫墨白,不同於正在聊天的十數位男男女女,出身富貴門庭,家境優渥,不愁吃穿。
    墨白自小便被父母遺棄,是卓府一位上了年歲的嬤嬤墨蘭,在一個彗星襲月的夜晚撿到並收養了他。
    一老一小,過了十來年相依為命的日子,今年初春,嬤嬤墨蘭去世後,墨白則又變回了曾經那個孤苦伶仃的可憐人。
    “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高氣爽好玩耍,嚴冬難耐望來年。年複一年又一年,年年都在等明年……”
    一個身披雪白狐裘的錦衣少年,嘴裏叼著一根不知從哪裏薅來的狗尾巴草,雙手交叉置於腦後,一邊念著打油詩,一邊悠哉遊哉地走進學堂,徑直坐在墨白身旁。
    錦衣少年姓卓,名不斐,是卓家二少爺,紈絝子弟一個,臭名昭著,其娘親在生他時難產而死。
    卓家家主心疼他打娘胎裏出來便沒了母親,對其頗為放縱,他便仗著卓家家主的溺愛,在臨邛城裏鬥雞走狗,恣意曠蕩,任性胡為,無法無天。
    卓不斐與墨白同齡,都由嬤嬤墨蘭照看著長大,二人的家世、性格相去甚遠,卻偏偏合得來,彼此成了最為要好的朋友。
    “小白,我吟誦的這首詩咋樣?有沒有覺得振聾發聵,讓人深省?”
    卓不斐麵容俊秀,一雙丹鳳眼,更為其增添了三分英氣,沒得到墨白的回應,他便一手勾住墨白的肩頭,伸長脖子,將腦袋湊在墨白耳後,去看墨白正在看的書籍內容。
    墨白好讀書,卻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待卓不斐看清桌上這本書還是自己從家裏藏書閣拿出來借給他的後,瞬間便失去了興趣。
    墨白伸手推開卓不斐的臉,眼睛卻依然盯著書本,敷衍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的詩才又增長了一大截,若是以前隻有我倆屁股底下的凳子這麽高的話,現在當有放書的桌子這麽高了。”
    卓不斐吐出嘴裏含著的狗尾巴草,道:“狗嘴裏吐不出象牙,陰陽怪氣的,你這是誇我呢,還是損我呢?”
    墨白漫不經心地道:“我當然是在誇你呀,不然你以為呢?”
    卓不斐做出一副敗下陣來的表情,道:“行了,不和你貧,告訴你一件正事。”
    墨白插好書簽,合上書籍,砸吧砸吧了嘴,嘖嘖道:“在你這兒能有什麽正事?醉月樓又來新人了?說吧,是叫桃紅呢?還是叫柳綠?”
    “不是和你說笑,”卓不斐貼在墨白的耳邊,低語道:“這個月二十二號,道一劍宗將會廣開山門,四方收徒,你不是從小就想著要修真煉道嗎?這下機會來了,屆時咱哥倆一塊兒去試試,說不定真能混個仙人當當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浩瀚天地,包羅萬象,深山大澤,多生龍蛇,密林幽穀,虎豹盤踞,至於山野精怪,珍禽異獸,更是數不勝數。
    相較於這些生靈物種,人族或在體質上相對孱弱,但萬物靈長,卻是絕非虛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無數人族先賢篳路藍縷,苦苦參悟天地造化,終於開創出修真煉道之法,以血肉之軀,掌強橫力量,控萬千變化,可搬山倒海,降妖鎮魔;亦可益壽延年,憑虛禦風,遨遊山河,自在逍遙。
    白雲蒼狗,歲月悠悠,時至今日,世間修仙之人,猶如雨後春筍,絡繹不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教九流,諸子百家,旁門三百,左道三千,所修功法林林總總,俱不相同,隨之而來的正邪之分,門派之別,便逐漸深入人心。
    人心鬼蜮,好似幽幽深井,最是教人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由之所起的勾心鬥角,爭伐殺戮,更是屢見不鮮,在所多有。
    卓不斐口中提及的道一劍宗,源遠流長,由來已久,創派至今已有上萬年的曆史,為當今正邪兩道之首,其山門所在,離臨邛古城不遠,就在城南郊外的白鶴仙山之上。
    西南之地,劍修如雲,門派林立,而道一劍宗,卻是天下所有劍修心中的練劍聖地,其山上門人皆以自己身為道一劍宗的一份子為榮。
    據宗內古籍記載,道一劍宗開派祖師道一子三十歲時,為情所困,棄家外遊,途經白鶴仙山時,得遇仙人,授以修仙之法,傳其各般精妙絕倫的劍術法門。
    道一子得此奇遇,受用無窮,遂在白鶴仙山山頂結廬而居,潛心修煉,數十年之後,乃有所成,於是下山闖蕩,收徒授藝,道一劍宗便由此而來。
    創派初期,道一子憑借自身高深莫測的修為,聲名鵲起,經曆幾多風雨之後,更是威名遠揚,連帶著道一劍宗也一躍成為正道魁首,及至今日,道一劍宗已然成為參天巨樹,玄風大振,門徒如雲,威名顯赫,領袖群雄。
    見卓不斐說得鄭重其事,墨白也不再打趣他,正色道:“消息可靠嗎?自從十六年前道一劍宗聖子葉孤鴻叛出師門,與九幽殿魔女易霜雪私定終身、互許白頭之後,道一劍宗便不再收徒,怎的今年又會重開山門,再次收徒?”
    喜歡問道仙台請大家收藏:()問道仙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