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星際博弈

字數:1997   加入書籤

A+A-


    1994年隆冬,西伯利亞的寒風呼嘯著掠過雪原,位於中俄邊境的"北極星"太空監測站卻燈火通明。陳宇裹著厚重的防寒服,凝視著巨型雷達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點——那是近地軌道上數以千計的衛星與太空垃圾,而其中,屬於天宇航天的"星穹"衛星群正以精密的軌跡有序運轉。
    "陳總,北美防空司令部剛剛發布公告,要求所有非美係衛星調整軌道。"技術主管遞來平板電腦,屏幕上的英文公告閃爍著威脅意味,"他們聲稱我們的衛星對其太空資產構成"潛在威脅"。"
    陳宇冷笑一聲,呼出的白霧在冷空氣中瞬間凝結:"這是新的封鎖手段。告訴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我們的軌道參數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絕不會退讓半步。"他的目光轉向遠處的巨型量子通信天線,"啟動"星盾2.0"計劃,給每顆衛星加裝主動防禦係統。"
    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另一端,火星探測任務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探測器穿越火星大氣層時,突然遭遇強烈電磁風暴,與地麵的通信中斷長達72小時。指揮中心內,工程師們盯著黑屏的監控畫麵,冷汗浸透了工作服。陳宇卻異常冷靜,他調出"啟明"量子計算機的備份數據,帶領團隊重新校準信號頻率。當探測器傳回第一張火星表麵高清圖像時,整個大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但歐美航天聯盟並未就此罷休。他們在國際航天會議上提出新的太空協議,要求對非成員國的深空探測任務進行嚴格審查。更致命的是,他們聯合中東石油巨頭,切斷了天宇航天用於火箭燃料生產的稀有礦物供應。
    "他們想把我們困死在地球軌道。"陳宇在緊急會議上敲打著戰略地圖,"但我們偏要往更深的宇宙進發。啟動"誇父計劃",研發新一代核脈衝推進器。"他的手指劃過太陽係圖譜,最終停留在木星:"下一個目標,木衛二。"
    研發核脈衝推進器的過程堪稱九死一生。在西北荒漠的試驗場,多次發動機點火試驗都以爆炸告終。陳宇索性將指揮部搬到試驗場旁的簡易板房,與工程師們同吃同住。當第37次試驗中,推進器成功產生穩定的等離子流時,所有人相擁而泣,而陳宇的眼中隻有堅定——這是人類邁向深空的關鍵一步。
    然而,就在技術取得突破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某顆"星穹"衛星突然遭到不明物體撞擊,碎片如彈片般射向周邊衛星。陳宇立即啟動太空應急響應機製,指揮其他衛星緊急變軌。在驚心動魄的48小時裏,地麵控製中心與衛星進行了上萬次數據交互,最終將損失降到最低。
    這次事件讓陳宇意識到,必須建立更完善的太空治理體係。他聯合中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發起"星際公約"倡議,主張太空資源的和平利用與共同開發。在聯合國特別會議上,陳宇展示了天宇航天自主研發的太空垃圾清理網絡和軌道交通管理係統:"我們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攜手構建可持續的太空文明。"
    歐美航天聯盟對此嗤之以鼻,卻在暗中加快了軍事航天部署。當他們的新一代反衛星武器試射成功時,陳宇卻微笑著公布了一項震撼世界的成果:天宇航天與國家航天局合作,在月球背麵建立了首個國際月球科研站。站內配備了量子通信設備和3d打印基地,能夠利用月壤生產建築材料。
    "月球不該是大國博弈的戰場。"陳宇在全球直播中說道,"我們邀請所有國家參與月球開發,共享科研成果。"這一舉措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響,眾多發展中國家紛紛響應,就連部分歐美國家的科研機構也表達了合作意願。
    1995年春,"誇父號"深空探測器正式啟航,目標直指木衛二。發射現場,陳宇看著火箭刺破雲層,心中湧起萬丈豪情。但他清楚,這場星際博弈遠未結束。在返回滬市的專機上,他打開筆記本,寫下新的戰略規劃:建立地月經濟圈,開發小行星礦產資源,探索係外行星......
    夜幕降臨,陳宇站在天宇大廈的頂層,仰望星空。無數光點中,"星穹"衛星群正按照中國的節奏閃爍,宛如鑲嵌在宇宙中的璀璨明珠。他知道,人類的星際征程才剛剛開始,而天宇航天,將永遠做那個敢為人先的開拓者。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