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破繭之戰:智能生態的生死突圍

字數:2188   加入書籤

A+A-


    暴雨衝刷著"星海"研發中心的落地窗,陳宇站在全景玻璃牆前,俯瞰著廠區內徹夜通明的實驗室。對講機裏不斷傳來技術人員的匯報聲,混合著遠處光刻機調試時的嗡鳴,編織成一曲緊張的工業交響。他手中握著的,是剛剛收到的to裁決通知——關於"非法補貼"的指控,因證據不足暫時擱淺,但三洋與黑石顯然不會就此罷休。
    "陳總,歐盟正式對中國電子產品啟動第二輪反傾銷調查。"小林抱著文件衝進辦公室,額頭上還沾著雨水,"這次涉及27個品類,連我們尚未上市的智能收音機也在名單裏。"
    陳宇的目光落在牆角的樣機上。那台銀白色的設備安靜地躺在展示台上,表麵流轉著全息觸控的微光。這不僅是一台收音機,更是"星海"進軍智能家居生態的敲門磚——通過自主研發的星雲os係統,它能與智能家電、車載設備甚至城市物聯網實現無縫互聯。但此刻,這台凝聚著數百人心血的產品,卻因貿易壁壘被擋在國際市場之外。
    "啟動星火計劃。"陳宇突然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聯係國內所有家電企業,我們免費開放星雲os底層協議。"
    小林愣住了:"陳總,這可是我們花了三年時間、投入上十億研發的核心技術!一旦開源......"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陳宇在白板上迅速畫出生態架構圖,紅色箭頭從智能收音機輻射向冰箱、空調、汽車等領域,"三洋和黑石想把我們困在硬件製造的紅海,我們就跳出這個局。當整個中國智能家居產業都用上星雲os,他們的製裁就成了一紙空文。"
    七十二小時後,北京國際會展中心。"星海"聯合美的、海爾等二十家企業召開新聞發布會。當陳宇將星雲os的開源代碼上傳至全球開發者平台時,台下爆發的掌聲幾乎掀翻屋頂。更震撼的是,他宣布將在非洲、中東建立本地化服務器集群,徹底繞開西方主導的雲計算體係。
    "這是一場豪賭。"深夜的戰略會議上,財務總監捏著報表眉頭緊皺,"開放技術意味著短期內失去專利優勢,而海外服務器建設至少需要五十億資金......"
    陳宇卻調出實時數據:發布會後僅十二小時,全球已有378家企業申請接入星雲生態,github上相關代碼的下載量突破百萬次。"看到了嗎?"他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當生態形成網絡效應,我們收獲的將是整個未來。"
    然而,對手的反擊比預想中更猛烈。三洋公司突然宣布與穀歌合作,推出完全兼容安卓係統的智能家居套件,並以近乎免費的價格傾銷。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將"星海"列入"特別指定國民清單",切斷了所有高端元器件的供應。
    "他們想在生態成型前掐斷我們的生命線。"林博士舉著被退回的訂單,聲音裏帶著憤怒,"光刻機的核心鏡片,還有傳感器芯片......"
    陳宇卻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打開保險櫃,取出一個密封箱——裏麵是一塊刻著"昆侖一號"的國產芯片。"還記得那個神秘電話嗎?"他的指尖拂過芯片表麵細密的電路,"有人給我們指了條路:去西北。"
    三個月後,敦煌戈壁深處。"星海"聯合中科院建立的半導體實驗室裏,第一台國產euv光刻機正在進行試運行。當紫色的極紫外光穿透鏡片,在矽片上蝕刻出7納米的電路時,整個實驗室沸騰了。陳宇戴著防塵麵罩站在控製台前,看著實時傳輸的畫麵——千裏之外的生產線上,搭載"昆侖一號"的智能收音機正在批量下線。
    而此時的國際市場,風雲突變。因過度依賴安卓係統,三洋的智能家居套件被曝出嚴重的數據安全漏洞,歐美用戶發起大規模退貨。反觀"星海"的星雲生態,憑借開源、本地化的優勢,在"一帶一路"國家迅速鋪開,甚至反向滲透進歐洲市場。
    紐約,黑石集團總部。威廉·陳看著暴跌的股價,將手中的咖啡杯狠狠砸向屏幕。畫麵裏,陳宇正在接受bbc專訪,身後是由星雲os連接的智慧城市模型:"中國製造的意義,不是複製別人的道路,而是開辟新的賽道。"
    暴雨再次席卷城市,陳宇站在新建的智能工廠頂層,看著自動化產線在夜色中流轉。手機震動,李老板發來消息:"to啟動對三洋的反壟斷調查,歐盟要求重新談判貿易協議。"他望向遠方的地平線,東方已泛起魚肚白——這場曆時數年的突圍戰,終於迎來破曉的曙光。而屬於中國科技企業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