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經緯迷局

字數:3129   加入書籤

A+A-


    1983年立冬那天,振新紡織廠重新掛牌的紅綢被風吹得獵獵作響。陳宇穿著母親留下的舊工服,站在寫有“實業興國”的老牌坊下,手裏攥著那份剛從律師手中接過的海外信托文件——泛黃的股權證明上,母親的簽名被陽光照得發亮,旁邊赫然蓋著1963年英屬香港匯豐銀行的戳記。
    “陳先生,這份信托協議簽訂於振新廠倒閉前一個月。”西裝革履的香港律師推了推眼鏡,“根據條款,您母親名下的30股權及收益,將在您成年後正式移交。”周圍響起此起彼伏的驚歎,老周頭哆嗦著手指劃過紙張:“難怪你娘當年總說‘廠子不會倒’,原來她把心血都藏在了港島......”
    話音未落,警笛聲由遠及近。趙宏表哥被兩名警察押著走進廠區,他鬢角的白發比三天前多了一倍,看見陳宇手中的股權證明時,膝蓋一軟跪倒在地:“當年......是林耀宗逼我的!他說隻要搞垮振新廠,就把桑樹林的開發權給我......”
    陳宇盯著他顫抖的肩膀,突然想起母親診斷書上的日期。法醫報告顯示,她是因長期接觸劣質化學染料才患上肺癌——而當年正是趙宏負責采購紡織原料。“那些甲醛超標的布料,你賣給了哪家工廠?”他的聲音冷得像冰。
    趙宏渾身發抖:“是、是宏盛的前身......我沒想到會害死人......”話未說完,便被警察拖走。王大力拍了拍陳宇的肩膀,指了指不遠處的電視台攝像機:“陳哥,全國觀眾都看著呢,咱們得給老紡織工人們一個交代。”
    掛牌儀式結束後,陳宇帶著工人走進桑樹林。根據老周頭的回憶,日軍作坊的入口就在那棵百年桑樹下。當鐵鍬挖到半米深時,青銅質地的門環突然破土而出,上麵刻著“雲錦坊”三個字——正是老太太口中失傳的非遺工藝。
    “小心!”設計師小林突然驚呼。土層中露出的青磚上,隱約可見防毒麵具的圖案。陳宇想起前世看過的抗戰史料,立刻讓人停止挖掘:“這是戰時掩體,可能有瓦斯殘留。”他掏出手機聯係考古所,卻在信號接通的瞬間,注意到磚縫裏露出的半張圖紙。
    小心翼翼抽出圖紙,泛黃的宣紙上用朱砂畫著複雜的經緯線,角落處題著“雲錦八寶紋”字樣。王大力湊過來:“這和你母親旗袍上的刺繡圖案好像!”陳宇心髒狂跳,想起老外商帶來的1947年旗袍,內襯暗紋竟與圖紙上的“萬字不到頭”紋樣完全一致。
    深夜,考古隊在掩體中清理出三十餘箱文物,除了紡織工具,還有一本帶鎖的工作日誌。陳宇用母親的銀懷表鏈捅開銅鎖,撲麵而來的樟腦味中,一行行鋼筆字躍然紙上:
    “1942年7月15日,日軍強占振新廠,逼我等仿製雲錦龍袍。工友陳桂蘭陳宇母)將真圖譜藏於桑樹根下,假圖已隨火銷毀......”
    字跡在煤油燈下忽明忽暗,陳宇的手劇烈顫抖。原來母親口中的“老周師傅”就是日誌的主人,而她冒死保護的雲錦圖譜,竟在二十年後被自己親手挖出。王大力遞來熱薑湯:“陳哥,電視台說今晚的新聞要做專題,就叫《抗戰遺珍與紡織血淚》。”
    “先別急。”陳宇合上日誌,目光落在牆角的鏽跡上,“你看這些痕跡,像是長期放置化學藥劑的地方。當年日軍可能在這裏生產有毒染料,而二十年後,趙宏他們又用同樣的原料害死了我母親......”他突然想起宏盛倉庫的那場大火,或許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想銷毀證據。
    淩晨三點,紡織廠的化驗室亮如白晝。顯微鏡下,從老廠房地基取出的土壤樣本中,檢測出高濃度苯胺類化合物——這是製造劣質染料的關鍵成分,也是導致母親肺癌的元凶。陳宇將報告拍照發給蘇瑤,附言:“請轉給香港廉政公署,這是林耀宗的新罪狀。”
    窗外飄起細碎的雪花,陳宇裹緊母親的舊圍巾,走進樣品間。設計師們正在複刻雲錦紋樣,金線在織機上穿梭,映得每個人臉上都泛著柔光。他摸出藏在懷表後的半枚盤扣,與新做的翡翠扣頭拚在一起,終於連成完整的“並蒂蓮”圖案——那是母親當年的定情信物,也是振新廠的初代商標。
    手機震動,蘇瑤發來林耀宗的審訊視頻。畫麵裏,昔日不可一世的港島商人滿臉憔悴:“我父親當年是日軍翻譯,參與過雲錦坊的掠奪......趙宏給的染料配方,就是我從父親遺物裏找到的......”陳宇關掉視頻,望向窗外的桑樹林,雪落在桑葉上,像極了當年母親紡織時飄落的棉絮。
    天亮時,考古所送來加急報告:掩體中發現的染料配方,與宏盛近期進口的化工原料成分高度吻合。陳宇將報告連同日誌複印件交給公安局,帶隊的張警官拍了拍他的肩:“小陳,這些證據不僅能定他們的經濟罪,還能追究戰爭遺留責任。”
    掛牌儀式後的第七天,振新紡織廠的“抗戰遺珍展”正式對外開放。老太太摸著展櫃裏的雲錦圖譜老淚縱橫,當年的工友們圍在一起,指著日誌上的名字一一辨認。陳宇站在人群後方,看見陽光穿過母親的工牌,在地麵投下小小的光斑,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勳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深夜,他獨自來到桑樹林,將半枚盤扣埋進百年桑樹根部。月光下,新立的石碑上刻著:“此處深埋雲錦真譜與紡織女工之魂,願後世匠人,永記經緯之間,不止有利益,更有家國。”
    風起雪落,陳宇裹緊大衣往回走,聽見織機聲從廠房裏傳來——那是工人們在趕製參加國際紡織展的新品。路過老牌坊時,他抬頭看見“振新”二字被霓虹燈照亮,突然想起母親日記裏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紡織女工,用最幹淨的線,織最清白的布。”
    雪越下越大,陳宇摸出懷表看時間,表蓋內側不知何時多了行小字:“子承母誌,經緯天地。”他笑了笑,將懷表貼在胸口,那裏還放著剛收到的國際紡織展邀請函——參展名稱欄裏,工人們瞞著他填上了“振新·中國”。
    遠處,鍾樓敲響十二點。1983年的冬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寒冷,但振新廠裏的燈火,卻比任何時候都更溫暖。陳宇知道,這場跨越兩代人的紡織夢,終將在時代的經緯線上,織就屬於中國實業的壯麗圖景。
    下章預告:國際紡織展驚現日軍遺孤,攜母親日記揭露當年雲錦掠奪真相;振新推出“抗戰紀念係列”服飾,卻遭境外勢力抵製;桑樹林下的防空洞發現通往日軍軍火庫的密道,裏麵藏著未引爆的化學炸彈......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