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逆風布局

字數:3435   加入書籤

A+A-


    陳宇蹲在國營紅旗紡織廠的破牆根下,指尖碾著牆皮上剝落的藍漆。遠處傳來自行車鈴鐺的叮當聲,混著街角副食店收音機裏李穀一的《鄉戀》,1983年夏天的悶熱裏浮著一股舊時代的鐵鏽味。他摸出褲兜裏皺巴巴的煙盒,抽出一根前門牌香煙——這是他今早特意在供銷社買的,為的是待會見村支書時顯得“合群”些。
    “小陳!”老李的二八杠自行車碾過碎石路,車筐裏的搪瓷缸子晃出聲響,“你咋蹲這兒?廠裏荒得能跑野兔,有啥好看的?”
    陳宇起身拍掉褲腿上的灰,把煙盒遞過去:“李叔,您看這廠子占地二十畝,光庫房就有五座。”他指著遠處鏽跡斑斑的水塔,“自來水管道是通的,離火車站才兩公裏,拖貨方便。”
    老李捏著煙卷猶豫:“可這廠子欠了銀行一屁股債,縣紡織局早想脫手了。但你要搞紡織?現在供銷社的布票都沒人要了,年輕人都穿‘的確良’……”
    “就是要做的確良。”陳宇從帆布包裏掏出一張泛黃的報紙,1983年4月的《人民日報》上,一篇《化纖服裝為何走俏》的報道被紅筆圈得密密麻麻,“李叔您看,上海的紡織廠轉產化纖襯衫,三個月賺了二十萬。咱這兒勞動力便宜,要是能接上外貿訂單……”
    他沒說的是,三個月後,全國紡織品訂貨會將在廣州召開,而此刻手裏這張從港商手裏“意外”獲得的訂單樣本,正藏在招待所枕頭底下——那上麵明明白白寫著,東南亞客商急需五萬件印花襯衫,交貨期1984年春節前。
    暮色四合時,陳宇在鎮東頭的錄像廳找到了張老虎。
    霓虹燈牌“東方好萊塢”閃著刺目的紅光,廳內正放著《少林寺》,王寶強的吼叫聲混著瓜子殼落地聲。張老虎翹著腿坐在最後一排,身邊圍著幾個穿喇叭褲的青年,腳邊堆著空啤酒瓶。
    “虎哥。”陳宇把牛皮紙袋推過去,裏麵是兩捆十元大鈔,“紅旗廠的事,我想跟您談談。”
    張老虎叼著煙斜睨他:“小子,聽說你要搶我的地?”
    “不是搶,是合作。”陳宇掏出兩張紙,一張是紡織廠改造規劃圖,另一張是訂貨單複印件,“您看,這單要是做成了,純利能有十五萬。我出技術和訂單,您出人脈和資金,三七分賬——您七,我三。”
    屋內突然靜得能聽見錄像帶轉動的沙沙聲。張老虎的手指在訂貨單上敲了敲,忽然大笑起來:“你當我是傻子?這年月敢接外貿單的,要麽是國企,要麽是騙子。”他突然揪住陳宇的衣領,“說!是不是縣紡織局派來陰我的?”
    陳宇沒掙紮,任由對方的酒氣噴在臉上:“虎哥,您還記得去年在深圳沙頭角看見的那些花襯衫嗎?您說要是咱能做出來,賣到內地……”他故意頓了頓,“現在深圳都能搞特區了,咱這兒為啥不能搞點‘特殊’的買賣?”
    張老虎的手鬆開了。陳宇知道,這個靠倒騰電子表和港貨起家的地頭蛇,最受不了“賺錢”二字的誘惑。
    三天後,陳宇在縣工商銀行門口遇見了林春芳。
    這位未來的“紡織女王”此刻還隻是國營棉紡廠的技術員,藍色工裝上別著鋼筆,自行車筐裏裝著《紡織工業技術》雜誌。陳宇推著二八杠跟上去,從帆布包裏拿出一團淡粉色的布料:“林工,這是我托人從上海帶的‘特麗綸’麵料,您看看能不能做印花處理?”
    林春芳停下腳步,指尖摩挲著布料:“這是滌綸長絲麵料,國內很少見。你從哪弄的?”
    “香港客商給的樣品。”陳宇壓低聲音,“我想辦個針織廠,專門做出口襯衫。但印染技術是個坎,您要是能幫我攻克……”他掏出一個信封,裏麵是五百元現金,相當於林春芳半年的工資,“這是預付的技術服務費。”
    林春芳的手猛地縮回:“你這是腐蝕國家幹部!”
    “不是腐蝕,是合作。”陳宇把信封塞進她車筐,“下個月棉紡廠是不是要評職稱?您要是能拿出國內領先的化纖印花技術,比那些隻會寫報告的人有說服力吧?”
    女人的眼神動搖了。陳宇知道,這個時代的技術人員,既渴望打破鐵飯碗,又怕擔上“資本主義”的罪名,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政策邊緣給他們搭一座橋。
    暴雨傾盆的夜晚,紅旗紡織廠的倉庫裏亮起點點燭光。
    陳宇擼起袖子,和林春芳一起往布料上刷印花漿。門外傳來張老虎的罵聲:“他娘的,這鬼天氣,貨車明天能進城嗎?”
    “能。”陳宇頭也不抬,“市交通局今晚有個老同誌過壽,您拎兩箱茅台去,比啥都管用。”
    張老虎踢開腳邊的水桶:“你小子消息倒靈通。”
    “想賺錢,總得動點腦子。”陳宇看著布料上逐漸成型的牡丹圖案,想起前世在廣交會上見過的同類產品,每件售價是成本的五倍,“虎哥,等這批樣衣寄到香港,咱就該琢磨建印染車間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淩晨三點,暴雨漸歇。陳宇蹲在廠區門口抽完最後一根煙,遠處的天際泛起青白。他摸出褲兜裏的筆記本,在“1983年計劃”裏寫下新的一行:
    注冊“新星針織廠”,經營範圍:化纖紡織品製造、來料加工
    挖角棉紡廠三名技術骨幹,月薪定為80元市場均價45元)
    聯係省外貿局,以“集體所有製企業”名義申請進出口權
    鋼筆尖在“集體所有製”幾個字上停頓片刻。他知道,這個擦邊球打得險,但卻是此刻能規避政策風險的唯一辦法。遠處傳來第一聲雞啼,陳宇站起身,拍掉褲腿上的草屑——屬於他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章節尾聲:
    當陳宇帶著蓋著紅戳的營業執照從工商局出來時,張老虎正靠在門口的梧桐樹上,手裏晃著一張紙:“小子,你猜我在縣檔案館查到了啥?”
    他揚了揚手裏的資料:“紅旗廠建廠時,地下埋著二十噸化纖原料,是1965年從日本進口的,後來因為文革停了項目,一直沒動過。”
    陳宇瞳孔驟縮,想起前世傳聞中“紡織廠地下寶藏”的故事——原來不是傳聞,是真的。
    張老虎咧嘴一笑,露出金牙:“現在這些原料歸咱了,你說,該怎麽謝我?”
    陳宇也笑了,他知道,這個充滿機遇與風險的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博弈。而他手裏的底牌,才剛亮出來第一張。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